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鹏宇 蔡亚园 +2 位作者 吴丽飞 刘景云 宋伟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 试验旨在探究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高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栗木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栗木单宁酸。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低、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与栗木单宁酸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末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8 d各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肠道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低、高板栗苞单宁酸组、栗木单宁酸组有降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效果(P>0.05)。研究表明,板栗苞单宁酸具有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的效果,可改善仔猪肠道形态,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油成分分析及其微乳液的制备、表征、生物活性及体外消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佳诺 杨兵 +2 位作者 高伟 范丽鹏 桑亚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对姜黄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含量较高组分为芳姜黄酮(23.09%)、姜黄酮(21.36%)和β-姜黄酮(14.93%)。为最大限度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以及掩盖其刺激性呈味物质...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对姜黄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含量较高组分为芳姜黄酮(23.09%)、姜黄酮(21.36%)和β-姜黄酮(14.93%)。为最大限度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以及掩盖其刺激性呈味物质,通过构建微乳液对其进行包封。采用水滴定法制备并以伪三元相图获得姜黄油微乳液的最佳工艺:油相为姜黄油,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为1,2-丙二醇,水相为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4∶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的质量比为8∶2,微乳液水分质量分数为70%,此时形成的微乳液区面积最大。对姜黄油微乳液进行表征,测得其pH值为6.81±0.02,密度为(1.053±0.001)g/mL,多分散性指数为0.27±0.11,平均粒径为(32.81±14.54)nm,其为水包油型微乳液,姜黄油微乳液液滴呈球形或椭球形。制备的姜黄油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和口腔胃液消化稳定性,可以在肠道中释放并被消化利用。构建微乳液体系可显著提高姜黄油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综上所述,微乳液包封可显著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能进入肠道进行有效释放消化,研究结果可为姜黄油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油微乳液 伪三元相图 表征 生物活性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衍生物替代叶黄素对肉鸡着色、组织色素含量、抗氧化、肝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伊笑 付连港 +5 位作者 石玉祥 刘华 赵剑 刘秀斌 宋伟光 曾建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试验研究饲粮添加叶黄素和叶黄素衍生物对黄羽肉鸡皮肤着色、组织色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将432只37日龄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叶黄... 试验研究饲粮添加叶黄素和叶黄素衍生物对黄羽肉鸡皮肤着色、组织色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将432只37日龄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叶黄素40 mg/kg(叶黄素组)、24 mg/kg叶黄素与16 mg/kg叶黄素衍生物(叶黄素+叶黄素衍生物组)、40 mg/kg叶黄素衍生物(叶黄素衍生物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的喙、鸡胫和翅下皮肤的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血清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P<0.05);肉鸡翅下皮肤G蛋白偶联受体143(GPR14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叶黄素和叶黄素衍生物可以改善肉鸡皮肤的色度值,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肉鸡肝脏无不良影响,叶黄素衍生物(16 mg/kg)部分替代叶黄素不影响叶黄素的着色效果和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衍生物 肉鸡 抗氧化 皮肤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黄酮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艾嘉伟 徐大海 +6 位作者 陈一凡 邸科前 蔡亚园 陈泽豪 黄仁录 刘雪露 陈辉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万寿菊黄酮是一种提取自万寿菊花瓣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用特性。在畜牧生产中,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万寿菊黄酮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和对家... 万寿菊黄酮是一种提取自万寿菊花瓣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用特性。在畜牧生产中,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万寿菊黄酮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和对家禽的具体影响,以期为万寿菊黄酮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万寿菊黄酮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燕麦分离蛋白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5
作者 王静 焦颖雪 +6 位作者 高伟 范丽鹏 梁孙硕 王慧婷 路丽娟 齐文慧 张志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2-123,共12页
pH通常会影响蛋白颗粒的结构及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以其为乳化剂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的性质。本文着重探究了燕麦分离蛋白(OPI)在不同pH(3、5、7、9和11)下的微观结构、Zeta电位和蛋白质亚基等特性,以及不同pH下以OPI作乳化剂的Pickering... pH通常会影响蛋白颗粒的结构及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以其为乳化剂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的性质。本文着重探究了燕麦分离蛋白(OPI)在不同pH(3、5、7、9和11)下的微观结构、Zeta电位和蛋白质亚基等特性,以及不同pH下以OPI作乳化剂的Pickering乳液(固定油水比为3:7时)的乳化特性、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等。随着OPI悬浊液pH的升高,蛋白粒径先增大后减小,最小约0.27μm。蛋白溶解度和Zeta电位绝对值先降低后升高,溶解度最高约12.96%,Zeta电位值最大约-38.01 mV。OPI悬浊液在pH为5时因靠近等电点而不稳定,制备的乳液短时间内出现分层。体系pH为3、9和11时,乳液粒径较小,乳化活性较高,流动性较强,并且显示更多的纤维结构。其中,pH为11时乳液液滴最小,约0.93μm,Zeta电位值约-62.69 mV,EAI约38.70 m^(2)/g,脂质氧化较慢,乳液较稳定,且游离脂肪酸最终释放率高达70.27%。结果表明,OPI在pH为3、9和11时都可以制备较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这将有助于拓宽OPI的应用范围,并为OPI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分离蛋白 Pickering乳液 乳化特性 流变特性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绿原酸吸收代谢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袁宇婷 吴丽飞 +1 位作者 郝庆红 郭云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7-846,共10页
异绿原酸是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高等双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异绿原酸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能够提升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还可改善肉品质。本文... 异绿原酸是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高等双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异绿原酸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能够提升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还可改善肉品质。本文从异绿原酸的结构、吸收代谢及其对畜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脂质代谢及肠道屏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异绿原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绿原酸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血清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王萱 陈泽豪 +4 位作者 石玉祥 刘华 刘秀斌 宋伟光 曾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02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迷迭香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17周龄的海兰灰蛋鸡50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迷迭香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17周龄的海兰灰蛋鸡50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RE250组)、500(RE500组)和750 mg/kg(RE750组)迷迭香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迷迭香提取物对蛋鸡的产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180日龄时RE250组蛋黄颜色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RE250和RE75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增高(P<0.05)。3)与CON组相比,RE250和RE500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RE250和RE75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50、500和750 mg/kg的迷迭香提取物均显著降低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5)与CON组相比,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各试验组的肝脏中脂滴占比降低;同时,RE250、RE500组肝脏脂蛋白脂肪酶(LPL)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RE250、RE750组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对蛋鸡的产蛋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蛋黄颜色,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调节肝脏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蛋鸡 产蛋性能 抗氧化 免疫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和小麦中7种吡啶类农药的残留量
8
作者 王文昌 吴娟娟 +3 位作者 栗星 柳慧芳 韩洁 张晓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1-567,共7页
考虑到标准方法 GB 23200.50—2016测定时前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采用题示方法测定大米和小麦中氟硫草定、吡虫啉、氟啶草酮、噻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啶虫脒和啶酰菌胺等7种吡啶类农药的残留量。取适量大米或小麦样品,粉碎,过筛后分取2.00... 考虑到标准方法 GB 23200.50—2016测定时前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采用题示方法测定大米和小麦中氟硫草定、吡虫啉、氟啶草酮、噻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啶虫脒和啶酰菌胺等7种吡啶类农药的残留量。取适量大米或小麦样品,粉碎,过筛后分取2.00 g,加入5 mL水,涡旋混匀,静置30 min。加入10 mL乙腈和2 g氯化钠,涡旋5 min,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转移至盛有300 mg C_(18)和2.0 g无水硫酸钠的15 mL离心管中,涡旋1 min,离心5 min,过0.22μm亲水聚四氟乙烯针式过滤器,滤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作固定相,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0.05%(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啶酰菌胺的质量浓度在2.0~50.0μg·L^(-1),其他6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1.0~50.0μg·L^(-1)内和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10 mg·kg^(-1)(啶酰菌胺)和0.005 mg·kg^(-1)(其他6种农药)。在0.01,0.05,0.2 mg·kg^(-1)加标浓度水平下,7种吡啶类农药的回收率为74.6%~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4%~6.9%,和GB 23200.50—2016的[回收率为72.1%~99.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6.8%]基本一致,说明将GB 23200.50—2016中的固相萃取法转换为QuEChERS是可行的,且QuEChERS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更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吡啶类农药 残留量 大米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LC-MS/MS测定花椒油树脂及花椒精油中6种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9
作者 钱建瑞 张玉芬 +3 位作者 张学金 张杰 连运河 吴迪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2,共8页
建立了改良QuEChERS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法,测定花椒油树脂及花椒精油中啶虫脒、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6种农药残留。通过方法优化,采用1%乙酸乙腈-正己烷体系提取,冷冻除脂结合QuEChERS净化方式,净化样品经电喷... 建立了改良QuEChERS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法,测定花椒油树脂及花椒精油中啶虫脒、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6种农药残留。通过方法优化,采用1%乙酸乙腈-正己烷体系提取,冷冻除脂结合QuEChERS净化方式,净化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并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农药在1~50μg/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50~100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69.0%~11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对32批次的市售花椒、花椒油树脂和花椒精油进行分析测试,并做了慢性膳食风险评估,部分样品中啶虫脒、克百威、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有检出,其膳食风险范围在0~0.5%之间,远小于100%,表明农药残留的慢性摄入风险较小。研究了花椒超临界加工工艺中3种农药的迁移规律,其中啶虫脒、戊唑醇较多的迁移到花椒油树脂中,迁移率分别为64.26%~71.54%和67.25%~79.15%,吡唑醚菌酯则较多的迁移到花椒精油中,迁移率为63.89%~72.31%。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花椒、花椒油树脂及花椒精油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树脂 花椒精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农药残留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粕多糖提取与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10
作者 李珂珂 岳自鹏 +6 位作者 赫英辉 石达 翟天翔 赵酉辰 霍书英 秦鹏 李树鹏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8-875,共8页
旨在从废弃物辣椒粕中提取不同组分多糖,并对其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抑菌活性进行初步探索。辣椒粕多糖(CMP)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分级醇沉法(40%、60%、80%、90%乙醇浓度)分离得到辣椒粕多糖组分(CMP40、CMP60、CMP80、CMP90)。高效凝... 旨在从废弃物辣椒粕中提取不同组分多糖,并对其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抑菌活性进行初步探索。辣椒粕多糖(CMP)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分级醇沉法(40%、60%、80%、90%乙醇浓度)分离得到辣椒粕多糖组分(CMP40、CMP60、CMP80、CMP90)。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并通过吸光度法测定辣椒粕多糖组分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粕多糖组分CMP40、CMP60、CMP80、CMP90的得率分别为22.452%、5.000%、7.197%、0.664%。CMP40主要由大分子多糖组成,分子质量(Mw)为78.862ku且分布较均一。CMP60为均一多糖,Mw为17.785ku。CMP80由4种多糖分子组成,Mw为1.615~23.384ku。CMP90由两种小分子多糖组成,Mw为2.617ku和1.642ku。CMP40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组成,占比分别为69.397%和18.009%。CMP60主要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占比分别为29.037%、32.716%和17.989%。CMP80主要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占比分别为11.896%、34.257%、23.673%和16.467%。CMP90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占比为80.362%。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辣椒粕多糖组分均表现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的明显抑制(P<0.05),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尤以CMP80抑菌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粕 多糖 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QuEChERS-GC-MS/MS法测定胡椒油树脂、胡椒精油中4种农药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11
作者 钱建瑞 张玉芬 +3 位作者 李晓伟 武亚明 张晓芳 吴迪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I0005,共10页
本研究建立了胡椒油树脂、胡椒精油中甲霜灵、毒死蜱、氯菊酯、氯氰菊酯4种农药残留的凝胶渗透色谱-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PC-QuEChERS-GC-MS/MS)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1:1,V/V)提取,使用凝胶色谱仪结合石墨化碳黑... 本研究建立了胡椒油树脂、胡椒精油中甲霜灵、毒死蜱、氯菊酯、氯氰菊酯4种农药残留的凝胶渗透色谱-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PC-QuEChERS-GC-MS/MS)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1:1,V/V)提取,使用凝胶色谱仪结合石墨化碳黑吸附剂(GCB)、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PSA)进行净化,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分析。在优化的条件下,4种农药在3~1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04~0.10 mg/kg,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均在73%~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收集市场上的胡椒、胡椒精油、胡椒油树脂各20批次,采用本方法检测样品中甲霜灵、毒死蜱、氯菊酯、氯氰菊酯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1.236、0.954、2.087、1.174 mg/kg。基于实际样品中农药残留中位值,评估了胡椒、胡椒精油、胡椒油树脂中4种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远小于100%,表明其中的农药残留慢性摄入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油树脂 胡椒精油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及其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肖骏 张紫阳 +3 位作者 骆霜霜 柴燃 常世敏 齐立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2.3、盐离子浓度0 mmol/L、pH 8、热诱导温度95℃、热诱导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包埋率为89.93%,粒径为150.9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280。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番茄红素抵抗温度、光照以及长期贮藏的影响,提高番茄红素在素肉肠中的着色效果,明显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热诱导法 纳米胶囊 大豆分离蛋白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法优化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配方及其品质分析
13
作者 周婧璇 李海芹 +4 位作者 由曌阳 梁星的 常世敏 刘安琪 高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2,共8页
该研究以脱脂乳粉和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三氯蔗糖、柠檬酸等辅料制备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以组织状态、色泽、风味、整体可接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感官综合评分,对大蒜多糖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 该研究以脱脂乳粉和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三氯蔗糖、柠檬酸等辅料制备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以组织状态、色泽、风味、整体可接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感官综合评分,对大蒜多糖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三氯蔗糖添加量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大蒜多糖添加量为1.0%、羟甲基纤维素添加量为0.20%、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12%时,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0.05分,并对酸性乳饮料样品的粒径、Zeta电位、离心沉淀率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品质分析。综合来看,大蒜多糖的添加为酸性乳饮料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并为其风味带来了植物的清香,减弱了乳的厚重感,使口感更加清新爽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法 大蒜多糖 酸性乳饮料 品质分析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MS技术研究甜叶菊绿原酸类成分的降解机制
14
作者 吴娟娟 王子璇 +4 位作者 连运河 侯丽娟 牛志平 王文昌 吴迪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7,共13页
本文以甜叶菊绿原酸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中3-咖啡酰奎宁酸(3-CQA)、4-咖啡酰奎宁酸(4-CQA)、5-咖啡酰奎宁酸(5-CQA)、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4-diCQA)、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iCQA)、4,5-二咖啡酰奎宁酸(4,5-... 本文以甜叶菊绿原酸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中3-咖啡酰奎宁酸(3-CQA)、4-咖啡酰奎宁酸(4-CQA)、5-咖啡酰奎宁酸(5-CQA)、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4-diCQA)、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iCQA)、4,5-二咖啡酰奎宁酸(4,5-diCQA)等7种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法鉴定绿原酸在不同诱发条件下的降解产物及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样品中绿原酸总量在溶剂、光、热、pH值等诱发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降解产物,甜叶菊绿原酸在溶剂中存放易发生烷基化反应,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降解,在高温环境中易发生脱水和烷基化,在酸碱介质中易发生水解和构型转化。综上,脱水、降解、水解和异构化是甜叶菊绿原酸受外界环境干扰时可能发生的4种损失途径。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绿原酸理化性质的理解,也为制定有效的保存策略,确保绿原酸类成分在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产品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 甜叶菊 绿原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生物可降解纳米胶囊制备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双庆 杜洁 +5 位作者 贾新超 刘焕迪 张红蕾 徐建中 张路路 李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设计了姜黄素生物可降解纳米胶囊制备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生物可降解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用于包裹姜黄素,构建了PHA-姜黄素纳米胶囊系统。通过...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设计了姜黄素生物可降解纳米胶囊制备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生物可降解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用于包裹姜黄素,构建了PHA-姜黄素纳米胶囊系统。通过优化制备过程中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干燥方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纳米胶囊制剂,包封率达88.27%,载药量达77.9mg/g。该实验涉及材料合成、形貌表征、仪器分析等知识,设计与实验的过程加强了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聚羟基脂肪酸酯 纳米胶囊 综合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盼盼 张晨 +1 位作者 徐美利 李亚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指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是由奎宁酸与不同数量的咖啡酸通过酯化反应缩合而成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综述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主要来源、生物活性...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指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是由奎宁酸与不同数量的咖啡酸通过酯化反应缩合而成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综述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主要来源、生物活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为绿原酸类化合物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类化合物 生物学功能 畜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黄酮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脏器指数、肉品质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申帅峰 谭凯 +5 位作者 杨新宇 段浩楠 梁慧情 宋伟光 韩帅娟 陈宝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万寿菊黄酮(QG)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脏器指数、肉品质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184.75±181.44)g的35日龄健康肉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万寿菊黄酮(QG)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脏器指数、肉品质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184.75±181.44)g的35日龄健康肉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25、50、75 mg/kg Q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兔的末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QG组肉兔的半净膛率有提高的趋势(P>0.05),各试验组其他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75 mg/kg QG可以提高肉兔脾脏指数(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QG均可以提高肉兔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75 mg/kg QG可以降低蒸煮损失(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50、75 mg/kg QG可以提高肉兔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QG可以促进肉兔的脏器发育,改善肉品质,提高肉中粗脂肪含量,QG适宜添加水平为50~7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黄酮 肉兔 屠宰性能 脏器指数 肉品质 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W264.7细胞模型的槲皮万寿菊素与叶黄素协同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丹琦 王向红 +4 位作者 吴迪 连运河 程鑫颖 刘卫华 米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4,共9页
为解析槲皮万寿菊素、槲皮素与叶黄素单独处理以及联合处理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以脂多糖诱导构建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相对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联合指数法确定槲皮万寿菊素与叶黄素以及槲皮素与叶黄素... 为解析槲皮万寿菊素、槲皮素与叶黄素单独处理以及联合处理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以脂多糖诱导构建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相对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联合指数法确定槲皮万寿菊素与叶黄素以及槲皮素与叶黄素的最佳复配比例;分析比较槲皮万寿菊素、槲皮素与叶黄素单独及联合处理对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中p65、p50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槲皮万寿菊素与叶黄素高剂量3∶1(30μg/mL+10μg/mL)复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RAW264.7细胞中的NO相对含量。二者单独及联合作用均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调NF-κB p65、p50以及NLRP3表达水平并上调SIRT1、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发挥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且联合处理效果优于单独处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槲皮万寿菊素 叶黄素 槲皮素 RAW264.7细胞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付连港 刘伊笑 +5 位作者 赵剑 石玉祥 刘华 刘秀斌 宋伟光 曾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头平均体重为(10.40±1.97)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在4组仔猪的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头平均体重为(10.40±1.97)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在4组仔猪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50(试验Ⅰ组)、300(试验Ⅱ组)和450 mg/kg(试验Ⅲ组)槲皮万寿菊素,饲养31 d,其中预试期3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正试期内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每组选取4头仔猪屠宰取样,测定十二指肠抗氧化酶活性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盲肠菌群组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300 mg/kg槲皮万寿菊素能显著降低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十二肠道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且有降低盲肠菌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趋势(P=0.074)。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300 mg/kg槲皮万寿菊素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盲肠中有害菌群的比例,进而降低腹泻率,维持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万寿菊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盲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在构建家禽应激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嘉伟 徐大海 +6 位作者 陈一凡 邸科前 蔡亚园 陈泽豪 黄仁录 刘雪露 陈辉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在现代高密度、集约化的畜牧生产中,动物长期处于多因素应激原的环境,致病或非致病免疫原对畜禽的刺激普遍存在。家禽应激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危害。为研究家禽应激的改善方法,通过脂多糖(LPS)构建家禽应激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免... 在现代高密度、集约化的畜牧生产中,动物长期处于多因素应激原的环境,致病或非致病免疫原对畜禽的刺激普遍存在。家禽应激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危害。为研究家禽应激的改善方法,通过脂多糖(LPS)构建家禽应激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免疫学研究,以寻找家禽健康水平改进方法,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脂多糖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构建的家禽应激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脂多糖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入的影响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LPS 家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