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7
1
作者 唐宁 周梅仙 张红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78,共2页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的教学形势,我们对生物化学部分实验进行探索性改革,开设了"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综合性实验,在促进多学科知识体系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的教学形势,我们对生物化学部分实验进行探索性改革,开设了"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综合性实验,在促进多学科知识体系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 蛋白质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福源 陈全战 唐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588-14590,共3页
针对大学本科和高职专科药学专业学生,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生物化学 不同层次 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科生生物化学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4-55,共2页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从教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个方面阐述了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工作的体会,目的是探讨如何上好该课程,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材 CAI课件 教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莳萝蒿适应盐渍环境的Na^+区域化方式和生理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邱念伟 杨翠翠 +5 位作者 卢正珂 李遵宁 岳贤军 程秀秀 许莹莹 周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147-6155,共9页
莳萝蒿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菊科盐生植物,阐明莳萝蒿特殊的耐盐机制和生理特征有助于丰富植物抗盐性研究的内容。用0、100、200、300、400 mmol/L Na Cl处理莳萝蒿7 d后,比较莳萝蒿盐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在生长和生理... 莳萝蒿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菊科盐生植物,阐明莳萝蒿特殊的耐盐机制和生理特征有助于丰富植物抗盐性研究的内容。用0、100、200、300、400 mmol/L Na Cl处理莳萝蒿7 d后,比较莳萝蒿盐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并详细分析了Na+在莳萝蒿体内的积累水平和区域化方式。结果显示:莳萝蒿虽然能够耐受400 mmol/L Na Cl,但盐处理显著抑制了莳萝蒿的生长,整株鲜重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在水分生理方面,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莳萝蒿叶片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其叶片肉质化程度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分析盐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发现,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而其PSⅡ光化学活性并未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甚至逐渐增大,说明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光合结构被破坏。莳萝蒿体内的Na+含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400 mmol/L Na Cl条件下叶、茎、根中的Na+含量分别高达321.4、242.1和182.3μmol/g鲜重;莳萝蒿体内的Na+70%以上积累在叶片内,而叶片内98%左右的Na+积累在叶片原生质体中,叶片原生质体中的Na+平均浓度是质外体1.2—1.8倍,推测其叶片细胞内存在着有效的Na+区域化机制。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液泡膜V-H+-ATPase的质子泵活性比对照增加了30%—50%,液泡膜Na+/H+逆向转运活性则增加至对照的4—7倍,进一步证实莳萝蒿叶片具有较强的液泡Na+区域化能力。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Na+在叶片中的分布比例相对减少,V-H+-ATPase的质子泵活性和Na+/H+逆向转运活性增幅也减缓。这种Na+区域化能力使莳萝蒿获得了较强的耐盐性,有效保护了其光系统,降低了细胞汁液渗透势。但是盐处理后这种耐盐方式并不能阻止莳萝蒿叶片肉质化程度和光合活性下降,莳萝蒿生长仍然受盐抑制,说明Na+区域化是莳萝蒿适应盐渍环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萝蒿 Na+区域化 生长 光合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早期妊娠的子宫内环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茆达干 石国庆 +3 位作者 张红琳 闫玉琴 程瑞禾 杨利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03-1207,共5页
为了探讨湖羊多胎的机理,以新疆军垦型细毛羊为对照,研究了江苏湖羊妊娠43d的子宫内环境。结果显示,湖羊的胎儿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5),两者的胎儿体长和胎膜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湖羊子宫质量和子宫腺体内外径... 为了探讨湖羊多胎的机理,以新疆军垦型细毛羊为对照,研究了江苏湖羊妊娠43d的子宫内环境。结果显示,湖羊的胎儿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5),两者的胎儿体长和胎膜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湖羊子宫质量和子宫腺体内外径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但子宫肌层厚度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湖羊子叶RNA/DNA比值和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而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子叶数量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湖羊高产可能与其胎儿个体较小而子宫容量相对较大,子宫腺体腔大而营养物质相对丰富,子叶细胞活动旺盛而转运物质功能较好使多个胚胎能较好的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早期妊娠 子宫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唐宁 张边江 陈全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510-13512,共3页
在对普通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对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实践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滨江带湿地修复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何连帅 石磊 +1 位作者 虞蔚岩 黄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共5页
在镇江滨江带50m×50m的开放性湿地内进行实验,通过构建高位湿地、架设植物浮巢来改善滨江带湿地生境梯度和生境异质性,营造适宜各类土著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地环境,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延展性及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结果表明,高... 在镇江滨江带50m×50m的开放性湿地内进行实验,通过构建高位湿地、架设植物浮巢来改善滨江带湿地生境梯度和生境异质性,营造适宜各类土著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地环境,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延展性及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结果表明,高位湿地的构建、植物浮巢的架设等生态修复措施对提高研究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有着显著的作用,并使研究区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态系统趋于健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生物多样性 滨江带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对南四湖现代沉积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兆运 杨浩 +2 位作者 谢标 张明礼 王小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7Cs、210Pb)测年法计算山东省南四湖的沉积速率,采用高纯锗γ谱仪(美国EG&G ORTEC公司)对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沉积岩柱(DS2和WS2)样品进行137Cs、210Pb放射性活度测试,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湖泊沉积影响的程度...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7Cs、210Pb)测年法计算山东省南四湖的沉积速率,采用高纯锗γ谱仪(美国EG&G ORTEC公司)对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沉积岩柱(DS2和WS2)样品进行137Cs、210Pb放射性活度测试,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湖泊沉积影响的程度与后果.结果表明:上级湖、下级湖137Cs总蓄积量之比为9.7,说明在二级坝水利工程影响下,流域内侵蚀泥沙及其所吸附的137Cs主要沉积于上级湖;137Cs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剖面分布与137Cs大气沉降时序的分布模式相背离,故137Cs蓄积峰不具备时标意义.利用210Pb计年的CRS(恒定补给速率)模式分析2个沉积岩柱不同质量深度所对应的年代,结果显示,150多年来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沉积速率不稳定,以1960年为界划分为两大时段:沉积岩柱底部所对应的年代至1960年,上级湖、下级湖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069、0.160 g/(cm2·a);1960—2010年,二者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218、0.072 g/(cm2·a).可见,二级坝水利工程对南四湖沉积速率产生了重要影响,210Pb计年的CRS模式分析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沉积速率 ^137Cs、^210Pb计年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娟娟 朱小蕾 陈凯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2,共7页
用HF/6-31G(d)方法优化了1,2,3,4-四氢喹唑啉(THQ)衍生物的结构,并进行了频率分析以保证优化的结构是稳定的.利用CPHF/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通过计算考察和分析了外场频率、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量... 用HF/6-31G(d)方法优化了1,2,3,4-四氢喹唑啉(THQ)衍生物的结构,并进行了频率分析以保证优化的结构是稳定的.利用CPHF/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通过计算考察和分析了外场频率、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量、HOMO-LUMO的能隙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HQ的6位取代衍生物有相对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本文设计的大部分THQ衍生物分子具有较大的β0/λm ax,它们是热稳定性好、透光性好的二阶NLO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 TDHF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小宁 陈茜 +1 位作者 杨平 任源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4-916,共3页
[目的]为改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提高PEPC活性寻找线索。[方法]对GenBank上登录的PEPC的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搜索,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信号肽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构域分析以及PEPC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 [目的]为改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提高PEPC活性寻找线索。[方法]对GenBank上登录的PEPC的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搜索,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信号肽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构域分析以及PEPC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共搜寻到62个PEPC蛋白质序列,绝大多数属于C3植物,9个属于C4植物。绝大多数PEPC没有存在信号肽的可能性。62个PEP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基本一致,均具有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结构域,未发现其他结构域。通过进化树分析可分别将C3植物和C4植物的PEPC酶分成4组和3组。62个PEPC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6.70%,而其在19个C3植物和9个C4植物中则分别为89.63%和89.61%。[结论]C4植物PEPC的423位上的丙氨酸和862位上的酪氨酸高度保守,而C3植物的428位和871位的氨基酸则缺少同源性,可能与C3和C4植物PEPC的活性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和C_4植物中PEP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梅 张边江 +2 位作者 杨平 王荣富 陈全战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8-2562,共5页
PEPC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为研究C3和C4植物PEPC功能上的差异,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分析了4种C3和C4植物PEPC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二级结构、空间结构等性质,并进行两类植物蛋白质的比对。结果... PEPC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为研究C3和C4植物PEPC功能上的差异,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分析了4种C3和C4植物PEPC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二级结构、空间结构等性质,并进行两类植物蛋白质的比对。结果表明,PEPC基因编码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是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同时揭示出C3和C4植物PEPC存在一定差异。用ESyPred3D的建模服务器进行PEPC结构的三维建模,预测得到一个同源性较高的蛋白质结构数据1JQO chain A,同源性为99.7%,从而构建目标序列的三级结构。利用PROCHECK对建模结果进行检测,模拟得到的玉米PEPC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的氨基酸残基有94.2%位于Ramachandran点图中合理区域,模拟得到的玉米PEPC的三维结构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PEPC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的森林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与验证--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振波 张丽丽 +1 位作者 葛云健 顾祝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CARBON LAI和MODIS LAI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中,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的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模型R2为0.606(RMSE=0.251 6),相对误差19.89%;在研究区,GLOBCARBON LAI数据均值高于反演值,而MODIS LAI均值则相对较低,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2.2%和11.8%;通过对不同LAI值域的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两种遥感LAI产品的最大误差均在LAI的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森林 HJ卫星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黄尖襟粉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朝晖 华春 +3 位作者 虞蔚岩 宋东杰 张久明 陈萌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详细记述了黄尖襟粉蝶(Anthocharis scolymus Butler)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1代,以蛹在寄主植物上越冬。成虫2月下旬始见,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 d,幼虫期为20-28 d,蛹期... 详细记述了黄尖襟粉蝶(Anthocharis scolymus Butler)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1代,以蛹在寄主植物上越冬。成虫2月下旬始见,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 d,幼虫期为20-28 d,蛹期为270-300 d。主要危害油菜、碎米荠等多种植物。幼虫以花蕾、叶片为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尖襟粉蝶 生物学特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测定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向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在研究发光细菌培养方法、不同有机溶剂对土壤中有机毒物提取效率、土壤有机毒物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基础上,利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与污染土壤的DCM/DMSO提取液浓度呈负相... 在研究发光细菌培养方法、不同有机溶剂对土壤中有机毒物提取效率、土壤有机毒物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基础上,利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与污染土壤的DCM/DMSO提取液浓度呈负相关,但土壤的生物毒性与其中的污染石油含量并不成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污染 生物毒性 测定 发光细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物实验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边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9-50,48,共3页
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生物实验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优化了实验内容并提出了科学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改革 实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烯丙基色氨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垚 李朝晖 +1 位作者 虞蔚岩 任源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273-3279,共7页
以二甲烯丙基色氨酸合成酶(DMATS)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共检索到37种微生物中的77条DMATS蛋白质序列。使用MEGA v4.0软件构建DMATS系统进化树发现,这些同源序列可分为两大簇,在第一簇中全为真菌的聚类,而第二簇中是细菌和真菌... 以二甲烯丙基色氨酸合成酶(DMATS)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共检索到37种微生物中的77条DMATS蛋白质序列。使用MEGA v4.0软件构建DMATS系统进化树发现,这些同源序列可分为两大簇,在第一簇中全为真菌的聚类,而第二簇中是细菌和真菌的聚类,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进化速度不同或DMATS基因是一个独立复制事件。在进行DMATS的信号肽结构预测时发现,只有Ajellomyces capsulata的DMATS(登录号:C6HC16)含有信号肽结构,由此可知,Ajellomyces capsulata(C6HC16)的DMATS可能是分泌蛋白质。通过使用MEME v4.9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7条保守的motifs序列,这些motifs可能对DMATS发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烯丙基色氨酸合成酶(DMATS) 系统发育 MOTIF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反思型教师教育 被引量:6
17
作者 贲爱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分析了反思型教师教育兴起的背景后,作者在师范生《细胞生物学及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两方面的反思性教学尝试:一方面实施对教学环节全过程的反思,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对师范生实施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 在分析了反思型教师教育兴起的背景后,作者在师范生《细胞生物学及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两方面的反思性教学尝试:一方面实施对教学环节全过程的反思,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对师范生实施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初步的反思习惯,学生的反思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反思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芥ThNHX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梅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盐芥ThNHX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特征位点、二级结构等蛋白质性质,并与3种甜土植物蛋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盐芥ThNHX1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2790H4328N690O760S25,属于稳定蛋白... 利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盐芥ThNHX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特征位点、二级结构等蛋白质性质,并与3种甜土植物蛋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盐芥ThNHX1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2790H4328N690O760S25,属于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是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在所分析的指标中,盐芥ThNHX1与3种甜土植物的NHX1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芥 ThNHX1基因 生物信息学 甜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柑橘凤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春 虞蔚岩 +4 位作者 陈全战 李朝晖 陈雁北 陈萌萌 高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记述了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L.)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2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中越冬,3-4月羽化为春型成虫,7-8月羽化为夏型成虫,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 d,幼虫期为16-20 d,蛹期约... 记述了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L.)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2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中越冬,3-4月羽化为春型成虫,7-8月羽化为夏型成虫,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 d,幼虫期为16-20 d,蛹期约为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凤蝶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生物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文以通俗、简单、易懂的实例,阐明学习生物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 知识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