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山煤矿厚硬顶板地面压裂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琛 《煤》 2024年第10期73-76,共4页
为解决塔山煤矿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强矿压显现的问题,考虑采用地面压裂技术弱化厚硬顶板。以8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地面压裂间距应在16~24 m之间,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压裂间距下的顶板及工作面煤层前方的应力分... 为解决塔山煤矿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强矿压显现的问题,考虑采用地面压裂技术弱化厚硬顶板。以8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地面压裂间距应在16~24 m之间,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压裂间距下的顶板及工作面煤层前方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合理的压裂间距为16 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压裂后8204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明显降低,未出现支架压死等现象,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地面压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加载工况下煤矿液压支架位移与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李志鹏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在受到双重加载工况下液压支架的位移与压力特性复杂、波动较大、影响支护性能等问题,对液压支架双重加载工况下的位移和压力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软件系统中搭建了ZY6400/17/31液压支架模型,并设计了压力和位移检... 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在受到双重加载工况下液压支架的位移与压力特性复杂、波动较大、影响支护性能等问题,对液压支架双重加载工况下的位移和压力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软件系统中搭建了ZY6400/17/31液压支架模型,并设计了压力和位移检测系统实现动态检测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支架在内外加载工况下的响应差异较大,在内加载工况下出现了压力协同动作,在外加载工况下存在位移协同,2种协同状态随着加载次数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出现较大的偏差,协同性能变差。为了保证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液压支架的位移进行监测,建立液压支架实时监控系统。该研究结论可为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综采工作面 内外加载 协同动作 实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矸石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3
作者 索晓璐 《江西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210-216,共7页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矸石,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塔山煤矿矸石山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以恢复原始地表植被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提出矸石山水土保持、边坡稳...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矸石,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塔山煤矿矸石山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以恢复原始地表植被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提出矸石山水土保持、边坡稳定治理、土壤改良和植被重建、矸石山灌溉设施、植被养护等措施,有效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山 生态修复 边坡治理 植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煤矿特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杰 王亚军 +1 位作者 李新 曹敏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特厚煤层煤炭回收率,以塔山煤矿3#~5#煤层81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放顶煤两顺槽端头煤损大的问题,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一次采全厚方法在塔山矿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外错式布置下接续工作面巷道... 为进一步提高特厚煤层煤炭回收率,以塔山煤矿3#~5#煤层81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放顶煤两顺槽端头煤损大的问题,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一次采全厚方法在塔山矿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外错式布置下接续工作面巷道搭接处实体煤区的稳定性与工作面起坡段下方实体煤区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实际工程背景,确定外错横向无煤柱布置方式有利于接续工作面回风顺槽的维护,亦可以进一步提高煤炭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错层位外错式 应力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预裂爆破技术在塔山煤矿8222工作面实践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旭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5期169-171,共3页
工作面老顶折断距离过大造成采空区瓦斯大面积、长时间涌出,引发瓦斯涌出事故,是困扰煤矿安全开采的难题。塔山煤矿8222工作面采用了CO_(2)预裂爆破技术对古塘悬板进行主动破坏致其垮落,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煌斑岩不规则... 工作面老顶折断距离过大造成采空区瓦斯大面积、长时间涌出,引发瓦斯涌出事故,是困扰煤矿安全开采的难题。塔山煤矿8222工作面采用了CO_(2)预裂爆破技术对古塘悬板进行主动破坏致其垮落,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煌斑岩不规则侵入导致的老顶初次折断距离过大、古塘悬板不及时垮落问题。经过检测,CO_(2)致裂技术实现了老顶垮落率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预裂爆破 古塘悬板 垮落 瓦斯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煤矿立井带压掘进奥灰含水层探查与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宇升 《煤矿现代化》 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保障四盘区副立井带压安全掘进,根据副立井和奥灰含水层赋存情况,设计布置17个探查钻孔对巷道掘进区域奥灰含水层的赋存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副立井井筒东南部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大于井筒西北部,东南方向5个钻孔出水量相... 为保障四盘区副立井带压安全掘进,根据副立井和奥灰含水层赋存情况,设计布置17个探查钻孔对巷道掘进区域奥灰含水层的赋存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副立井井筒东南部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大于井筒西北部,东南方向5个钻孔出水量相对较大;根据巷道地质条件,设计采用注浆防治水方案,针对探查钻孔实施注浆堵水,针对5个钻孔出水量大的钻孔注浆后进行扫孔做压水试验,实施二次注浆封孔。同时对巷道掘进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注浆方案实施后,检查钻孔的出水量及吸水率均明显小于5个出水量大的钻孔,堵水效果显著;且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可知,副立井井底水窝掘进处于带压开相对采安全区域,不会发生底板奥灰突水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 突水危险性 含水层 注浆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水泵房智能巡检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8期164-168,共5页
为有效提高煤矿井下水泵房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监测技术对目前煤矿井下泵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可移动无线通信机器人集成各类智能传感及运动设备,所设计系统以移动式机器人为载体,搭载各类有害气体、热成... 为有效提高煤矿井下水泵房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监测技术对目前煤矿井下泵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可移动无线通信机器人集成各类智能传感及运动设备,所设计系统以移动式机器人为载体,搭载各类有害气体、热成像及可见光等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泵房内设备温度、现场运行音视频、有害气体浓度等核心参数的多模式动态监控。经实际测试,机器人巡检系统运行可靠、数据采集精度高,经济效益可观,具有一定的实际借鉴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水泵房 巡检机器人 自动化巡检 数据采集 在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煤矿8234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分析及放煤工艺
8
作者 邱晓念 《煤》 2022年第8期42-43,52,共3页
以塔山煤矿8234工作面开采特厚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隶属度评价方法分析了8234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其顶煤冒放性隶属度为0.73,分析认为8234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一般。基于此,设计了8234工作面相关参数,8234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 以塔山煤矿8234工作面开采特厚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隶属度评价方法分析了8234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其顶煤冒放性隶属度为0.73,分析认为8234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一般。基于此,设计了8234工作面相关参数,8234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采煤方法,采用一刀一放多轮顺序放煤工艺,8234工作面回采期间,放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冒放性 隶属度 放煤工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选煤厂矸石下料溜槽的改造实践
9
作者 张孝东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有效解决塔山选煤厂矸石下料溜槽使用周期短、磨损严重、维护困难的问题,系统分析了矸石下料溜槽的受力情况,运用动量定理确认溜槽磨损原因,确定设计溜槽角度和尺寸,再对溜槽进行重新加工,重新加工后的溜槽使用周期增加,并且降低了员... 为有效解决塔山选煤厂矸石下料溜槽使用周期短、磨损严重、维护困难的问题,系统分析了矸石下料溜槽的受力情况,运用动量定理确认溜槽磨损原因,确定设计溜槽角度和尺寸,再对溜槽进行重新加工,重新加工后的溜槽使用周期增加,并且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溜槽 受力分析 改造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机理研究及防治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安业 薛成春 +2 位作者 吴芸 王崧玮 郭文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7,共6页
针对胡家河煤矿402103工作面褶皱构造区开采期间煤岩应力异常和强矿震事件频发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了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煤层和底板的应力演化特征,探讨了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 针对胡家河煤矿402103工作面褶皱构造区开采期间煤岩应力异常和强矿震事件频发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了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煤层和底板的应力演化特征,探讨了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至褶皱构造不同区域时,褶皱构造区垂直、水平应力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开采时,水平应力起主控作用,开采至背斜轴部区域时顶板围岩稳定性降低,开采至向斜轴部区域时底板围岩稳定性降低,开采至翼部区域时煤层稳定性降低;基于煤矿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制定了402103工作面巷道围岩系统的顶板、煤层定向爆破释能降载防治方案,卸压后日均微震总能量下降47.6%,日均微震总频次上升16.7%,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研究结果对煤矿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开采动力灾害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演化 冲击地压 动力灾害 褶皱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庆伟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183-185,189,共4页
传统游动车张紧装置在工作时,出现张紧难度大、劳动作业强度高、自动化水平低等现象,导致张紧后的带式输送机因张紧不合格频繁出现跑偏、打滑、撕带等事故。为此,对传统张紧装置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张紧现状,设计了1套具有重力... 传统游动车张紧装置在工作时,出现张紧难度大、劳动作业强度高、自动化水平低等现象,导致张紧后的带式输送机因张紧不合格频繁出现跑偏、打滑、撕带等事故。为此,对传统张紧装置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张紧现状,设计了1套具有重力感应的自动张紧系统。通过在5238巷带式输送机中的使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的张紧系统在对输送带张紧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张紧精度提高了25%,事故率降低至4%,设备维修费用减少了5.7万元,巷道掘进速度提高至8.4 m/d,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张紧装置 优化设计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掘巷火成岩侵入段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
12
作者 郭明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对沿空掘巷火成岩侵入段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现场实测了无火成岩侵入段和火成岩侵入段的巷道变形量,发现火成岩侵入段巷道围岩变形量明显大于无火成岩侵入段,最大变形量超过500 mm,严重影响了巷道断面完整性。分析认为,火成... 为了对沿空掘巷火成岩侵入段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现场实测了无火成岩侵入段和火成岩侵入段的巷道变形量,发现火成岩侵入段巷道围岩变形量明显大于无火成岩侵入段,最大变形量超过500 mm,严重影响了巷道断面完整性。分析认为,火成岩的侵入导致煤柱的完整性和强度降低,因而导致巷道变形量大幅增加。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巷道围岩变形量主要集中在煤柱帮一侧,为巷道支护优化指明了方向。提出在原有支护方式上采用“注浆加固+单体支柱”方式提高顶底板及巷帮的完整性和强度。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注浆加固+单体支柱”强化支护方式后巷道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80 mm,两帮最大变形量为75 mm,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大幅降低,有效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围岩稳定性 火成岩 注浆加固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浮选过程中BET的捕收作用机制
13
作者 张倩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4期48-49,54,共3页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精煤难以回收的现状,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BET)作为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为活化剂。研究捕收剂对煤泥浮游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BET作为捕收剂的最佳浮选试验条件为:MIBC起泡剂用量为350 g/t,BET捕收剂用...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精煤难以回收的现状,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BET)作为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为活化剂。研究捕收剂对煤泥浮游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BET作为捕收剂的最佳浮选试验条件为:MIBC起泡剂用量为350 g/t,BET捕收剂用量为600 g/t时,煤泥浮选分离效果最优,可燃物回收率最高,达到89%的优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二甲酸二乙酯 煤油 捕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局部通风不同参数对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李博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2期76-78,共3页
为深入探究送风风速和风筒直径对瓦斯排出的影响,采用Fluent有限差分仿真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工作面瓦斯气体浓度分析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通风效果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送风速度和风筒直径的变化对射流贴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送风速度越... 为深入探究送风风速和风筒直径对瓦斯排出的影响,采用Fluent有限差分仿真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工作面瓦斯气体浓度分析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通风效果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送风速度和风筒直径的变化对射流贴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送风速度越快,风筒直径越大,瓦斯气体的贴附效应越好,有助于有效降低工作面空间的瓦斯浓度。基于上述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送风系统参数,送风速度为8 m/s,风筒直径为600 mm。这一参数组合能够显著提高通风效果,有效降低瓦斯气体浓度,从而提高煤矿工作面开采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瓦斯分布 送风速度 风筒直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小煤柱留设技术适用性研究
15
作者 井菲 杨海阁 糜启龙 《煤炭科技》 2025年第2期132-135,139,共5页
塔山煤矿前期应用宽煤柱留设方案,设计留设煤柱38~42 m,存在煤炭资源损失量大、巷道变形严重等问题。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了小煤柱留设技术,沿空侧煤柱宽度为8 m,并在该矿8204工作面进行了实... 塔山煤矿前期应用宽煤柱留设方案,设计留设煤柱38~42 m,存在煤炭资源损失量大、巷道变形严重等问题。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了小煤柱留设技术,沿空侧煤柱宽度为8 m,并在该矿8204工作面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不影响煤柱防火、瓦斯治理的前提下,实现了沿空巷道避开应力集中区域,同时也实现了煤炭资源更大限度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小煤柱 回收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快速掘进工艺流程优化方案设计及比选
16
作者 韩静国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4期62-64,共3页
文章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理论分析,优化了大断面复合顶板煤巷掘进工艺流程,提出了最佳破顶高度,并进行不同巷道断面形式的比较分析;采用人造拱形断面和弱化支护技术,增强了巷道支护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通过优化掘进工艺、合理配置设备和人... 文章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理论分析,优化了大断面复合顶板煤巷掘进工艺流程,提出了最佳破顶高度,并进行不同巷道断面形式的比较分析;采用人造拱形断面和弱化支护技术,增强了巷道支护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通过优化掘进工艺、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应用现代机械化技术,提高了煤巷掘进效率。同时,结合现场数据分析了围岩变形规律,旨在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快速掘进工艺 掘进效率 围岩松动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分区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17
作者 郭明 《采矿技术》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工作面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对巷道完整性及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以塔山矿8230工作面2230皮带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提出采用分区支护方式对巷道进行超前支护,将超前巷道分为主要加强支护段、... 工作面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对巷道完整性及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以塔山矿8230工作面2230皮带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提出采用分区支护方式对巷道进行超前支护,将超前巷道分为主要加强支护段、加强支护段和原始支护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主要加强支护段为超前工作面0~30 m,加强支护段为超前工作面30~100 m,超过工作面100 m的为原始支护段。主要加强支护段在原始支护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单体支柱“三梁三柱”方式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段在原始支护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单体支柱“一梁一柱”方式进行加强支护。现场应用结果显示,顶底板相对移进量不超过38 mm,两帮相对移进量不超过58mm,有效地保障了巷道在回采期间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支承压力 超前支护 分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研究
18
作者 刘柯 刘华成 李志鹏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为解决采煤机传统定位技术存在的定位误差大、定位精度低以及准确度较差等问题,对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传统定位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方案,采用数值计算法和计算机模拟分析法探... 为解决采煤机传统定位技术存在的定位误差大、定位精度低以及准确度较差等问题,对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传统定位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方案,采用数值计算法和计算机模拟分析法探讨了采煤机精确定位技术,采用旋转编码器和惯性导航技术准确获取采煤机的速度和姿态信号,以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采煤机运动方程并解算。经搭建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表明,多传感器融合采煤机精确定位编码位置和融合位置的偏差较小,融合位置可以完全代替编码位置,实现了对采煤机的精确定位和系统可视化远程控制,取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研究结论可为后期实现采煤机精确制导与无人化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多传感器 深度融合 卡尔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放顶煤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支护方案研究
19
作者 任亚军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了解决厚煤层开采中沿空掘巷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文章研究了不同顶煤厚度和巷道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顶煤厚度和巷道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支护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变形... 为了解决厚煤层开采中沿空掘巷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文章研究了不同顶煤厚度和巷道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顶煤厚度和巷道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支护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变形量,所选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提高了巷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开采 沿空掘巷 巷道埋深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构造分析的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宏杰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66-70,81,共6页
针对大同矿区各煤矿因地质构造复杂而造成的瓦斯赋存差异巨大,使得大同矿区煤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瓦斯突出较难控制,煤矿经常发生停工停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室实验的方法针对性分析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与灾害的影响。通过构造煤... 针对大同矿区各煤矿因地质构造复杂而造成的瓦斯赋存差异巨大,使得大同矿区煤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瓦斯突出较难控制,煤矿经常发生停工停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室实验的方法针对性分析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与灾害的影响。通过构造煤分布分析、煤体物理结构分析、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得出,四矿区中组煤孔隙率、煤层瓦斯含量以及瓦斯压力明显大于其他矿区,三矿区相较于四矿区灰分有所增加,但水分有所降低,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同样较大。通过矿井瓦斯灾害定级、瓦斯强突出矿井综合防治分析、瓦斯一般突出矿井综合防治分析完成了大同矿区煤矿整体的瓦斯防治方案研究。通过在不同矿区进行瓦斯治理效果分析可知,瓦斯防治措施抽采效果显著,瓦斯抽采量符合工作面生产的瓦斯防治要求,可应用于大同矿区煤矿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瓦斯防治 瓦斯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