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职业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
1
作者 吕莉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如人其景;讲述人物栩栩如声,如见其人;讲述事件绘声绘色,如临其境;讲述科学准确严谨,如进自然。其次,从语言的外部属性来看,语速、语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确的运用语速和语调,可以大大增强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化和讲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职业教育 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语言 生动形象 外部特征 讲述 语言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表达基本情感的通感认知模式
2
作者 翟艳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5期38-42,共5页
情感通感认知模式是使抽象的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感觉上进行表达的认知模式,二者具有牢固的联想关系,而这种联想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相似或相近的基础上。通感这一认知方式主要是体现了作为始发域的感觉同目标域情感之间的特殊联接方式,事实... 情感通感认知模式是使抽象的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感觉上进行表达的认知模式,二者具有牢固的联想关系,而这种联想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相似或相近的基础上。通感这一认知方式主要是体现了作为始发域的感觉同目标域情感之间的特殊联接方式,事实上情感最终还是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情感的通感认知模式分为隐喻性通感和转喻性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相近 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