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动态评价单纯^(125)I粒子植入或联合顺铂化学治疗兔VX2肺癌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娟 王荣福 +2 位作者 王正 赵瑞峰 姚永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动态观察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的价值。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接种于3~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制成兔VX2肺癌模型。将3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A组通...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动态观察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的价值。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接种于3~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制成兔VX2肺癌模型。将3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A组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植入25.9 MBq(0.7 mCi)^(125)I粒子,B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7 mg/kg体质量,C组予以上2种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对实验兔行全身PET/CT扫描,于右肺肿瘤部位及肝右叶勾画ROI,检测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计算肿瘤SUVmax/肝脏SUV_(max)(SUVT/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完成PET/CT检查后分别处死2只,治疗后第14天PET/CT检查后处死4只动物,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组间及A、B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后第14天肿瘤最大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后第7、14天,C组SUV_(T/L)值较A、B组均降低(P均<0.05);A、B组治疗后第7、14天SUV_(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C组治疗后第3、7、14天SUV_(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病理学检查发现3组治疗后肿瘤细胞均逐渐减少,A、C组炎症细胞及肿瘤坏死区较B组更多;C组治疗后第14天仅见少量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增多。结论^(18)F-FDG PET/CT可动态监测并早期评价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顺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