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宁 毋会芃 安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芪苈强心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晋城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AMI合并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rhBNP治疗)和观察组57例(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芪苈强心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晋城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AMI合并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rhBNP治疗)和观察组57例(rhBNP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包括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心排血指数和每搏量指数)和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LVEF,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K-MB和cTnI水平、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心排血指数和每搏量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72.3±5.1)次/min vs(86.9±5.2)次/min]、LVEDD[(44.8±7.5)mm vs(50.7±6.2)mm]和LVESD[(35.2±3.9)mm vs(40.3±4.6)m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53.1±5.7)%vs(46.9±4.8)%]和6 min步行距离[(459.0±8.5)m vs(416.3±10.4)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91.2%vs 80.0%,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rhBNP治疗老年AMI合并HF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肌酸激酶 MB型 肌钙蛋白I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丁铃 孙子瑞 +4 位作者 毋会芃 程江涛 韩宇 陈同峰 刘煜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旨在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共纳入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并成功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32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心脏各结构的形态功能、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 目的:旨在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共纳入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并成功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32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心脏各结构的形态功能、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肺动脉压力、临床心功能状况等。结果:32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平均最大直径为(27.56±6.45)mm,封堵伞尺寸为(38.44±7.30)mm,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房水平残余分流。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个月、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右心房内径、三尖瓣环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等均明显减小;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于术后1个月、6个月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2例(6.3%)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无心血管死亡事件。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及以上者22例(68.8%),术后6个月下降至6例(18.8%);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295±380)pg/ml vs(.507±636)pg/ml,P<0.05]。结论: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房间隔缺损,术后6个月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三尖瓣反流程度等均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三尖瓣反流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