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PSO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善伟 侯姗 祁美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8-190,183,共4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具有模型简单、收敛速度快、参数简洁等优点,但用于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此缺陷,在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随机变异粒子群优化...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具有模型简单、收敛速度快、参数简洁等优点,但用于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此缺陷,在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随机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AMPSO),将该算法用于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并以IEEE30标准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PSO算法相比,AMPSO算法有效降低了系统网损,显现出良好的全局收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自适应随机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品铝合金的回收处理工艺及材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郭晓鑫 战再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以废品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回收过程中的熔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采用光谱仪、金相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回收的7075铝合金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进行了... 以废品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回收过程中的熔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采用光谱仪、金相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回收的7075铝合金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回收的7075铝合金铸锭成分分布更加均匀,组织更加优化。回收7075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满足标准要求。回收的7075-T6铝合金板材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这里旨在为7075铝合金回收工艺的冶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提供指导,为铝合金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7075铝合金 机械性能 显微结构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三轴度的铸态42CrMo钢高温拉伸断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在阳 齐会萍 +3 位作者 李永堂 陈园园 张晋辉 刘慧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不同缺口半径(0.5,1.0,2.0,4.0 mm)的铸态42CrMo钢缺口试样进行不同温度(1223,1273,1373 K)下的热拉伸试验,基于应力三轴度分析了其高温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较高拉伸温度下缺口试样的流变应力较小...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不同缺口半径(0.5,1.0,2.0,4.0 mm)的铸态42CrMo钢缺口试样进行不同温度(1223,1273,1373 K)下的热拉伸试验,基于应力三轴度分析了其高温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较高拉伸温度下缺口试样的流变应力较小;随着缺口半径减小,缺口试样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力增加,断裂应变减小;当缺口半径为0.5,1.0 mm时,应力三轴度最大值向最小横截面圆心转移;当缺口半径为2.0,4.0 mm时,拉伸过程中最小横截面圆心处的应力三轴度始终最大;随着缺口半径增加,应力三轴度减小;温度由1223 K升至1373 K,试样断口组织平均晶粒尺寸增大;缺口半径由0.5 mm增加至4.0 mm,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微空洞且尺寸及面积分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42CrMo钢 应力三轴度 高温拉伸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5052异种铝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成成 冯锡峰 +1 位作者 林思洙 聂建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4,共5页
制备了6061/5052异种铝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接头,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硬度、抗应力腐蚀性能和预腐蚀疲劳性能。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母材,焊缝和5052铝合金母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8.42,47.13,41.17µm;母材... 制备了6061/5052异种铝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接头,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硬度、抗应力腐蚀性能和预腐蚀疲劳性能。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母材,焊缝和5052铝合金母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8.42,47.13,41.17µm;母材区显微硬度高于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硬度最小值(51 HV)出现在6061铝合金侧热影响区;接头在NaCl溶液和空气中应力腐蚀后,断裂位置均在6061铝合金侧距焊缝中心14 mm处,在NaCl溶液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略高于在空气中,抗应力腐蚀性能略强;随着NaCl溶液中HCl含量增加,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深度增加,疲劳寿命缩短,断裂位置由焊缝区向5052铝合金母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5052异种铝合金接头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显微组织 硬度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蚶表面形态的渣浆泵仿生蜗壳耐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玲 姚平喜 +1 位作者 师玮 张彦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9-2128,共10页
为了提高渣浆泵的使用寿命,研究其过流件的耐磨性能十分重要。蜗壳是影响渣浆泵寿命的主要过流件,为了提高蜗壳的耐磨性能,采用仿生技术,借鉴毛蚶表面形态,对渣浆泵蜗壳的耐磨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渣浆泵蜗壳的仿生设计工作。首先,基... 为了提高渣浆泵的使用寿命,研究其过流件的耐磨性能十分重要。蜗壳是影响渣浆泵寿命的主要过流件,为了提高蜗壳的耐磨性能,采用仿生技术,借鉴毛蚶表面形态,对渣浆泵蜗壳的耐磨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渣浆泵蜗壳的仿生设计工作。首先,基于毛蚶表面形态,设计了具有凸起条纹和凹槽的仿生结构;然后,基于DPM模型,引入了McLaury磨损预测模型,建立了渣浆泵固液两相流仿真模型;最后,分析了普通蜗壳与仿生蜗壳的壁面磨损情况、泵内颗粒速度及颗粒分布、泵内流场速度与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渣浆泵扬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小于8%,固液两相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仿生蜗壳壁面平均磨损量减小了43.9%,最大磨损量减小了64.6%,仿生蜗壳平均磨损量和最大磨损量均大幅减小;仿生蜗壳的严重磨损区域明显减小,蜗壳螺旋室的磨损更加均匀,仿生设计对蜗壳减磨具有积极意义。仿生结构改变了颗粒-壁面碰撞后的运动方向,使颗粒在蜗壳螺旋室内均匀分布,从而减小了严重磨损区域;同时,仿生蜗壳有利于蜗壳输送颗粒,颗粒更易被流体带走,减少了颗粒停留时间,从而降低了壁面磨损。蜗壳耐磨仿生设计可以为渣浆泵过流件耐磨和延寿提供设计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过流件耐磨性能 壁面磨损 使用寿命 毛蚶表面形态 McLaury磨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表面真空扩散锌钇共渗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红霞 郭玉玲 +2 位作者 梁伟 阴耀鹏 赵兴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采用真空扩散锌钇共渗方法,在400℃下对纯镁进行表面合金化改性处理。采用OM、SEM、EDS、XRD和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渗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化处理后,纯镁表面获得了致密... 采用真空扩散锌钇共渗方法,在400℃下对纯镁进行表面合金化改性处理。采用OM、SEM、EDS、XRD和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渗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化处理后,纯镁表面获得了致密的厚约2.7mm的合金反应渗层,渗层由金属间化合物Mg7Zn3、α-Mg饱和固溶体、α-Mg和I-Phase(Mg40Zn55Y5或Mg30Zn60Y10)片层共晶组织构成;该锌钇共渗层的显微硬度有很大的提高,并明显改善了纯镁在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锌钇共渗层 显微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 Mg-Li/Al 复合板界面组织与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玉玲 陈志强 +2 位作者 罗辉 梁伟 王红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6,122,共5页
通过温轧制备5083Al/Mg-9.5Li-2Al/5083Al复合板,经200℃~400℃退火1h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EDS对所制备的复合板进行显微组织结构观察,采用粘连法测试退火复合板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200℃温轧可以制备出界面结合良好的5083... 通过温轧制备5083Al/Mg-9.5Li-2Al/5083Al复合板,经200℃~400℃退火1h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EDS对所制备的复合板进行显微组织结构观察,采用粘连法测试退火复合板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200℃温轧可以制备出界面结合良好的5083Al/Mg-9.5Li-2Al/5083Al复合板;复合板在350℃以上退火可形成连续的扩散层,扩散层由靠近镁锂合金一侧的Mg17Al12相和靠近铝合金一侧的Al3Mg2相组成,Li原子固溶于Al3Mg2相中;结合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350℃时,界面结合强度最高,达到了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复合板 轧制 界面组织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合金元素对Mg15Al镁合金显微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玉玲 王志文 +2 位作者 李明 王万华 王红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Zn、Si、Nd三种元素对Mg15Al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RD分析了Mg15Al-X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元素都能使Mg15Al合金的晶粒细化,Nd的细化效果最好。Mg15Al-1Zn中不出现新相,但是Zn的加入可促进... 研究了Zn、Si、Nd三种元素对Mg15Al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RD分析了Mg15Al-X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元素都能使Mg15Al合金的晶粒细化,Nd的细化效果最好。Mg15Al-1Zn中不出现新相,但是Zn的加入可促进β相的形成,而Mg15Al-1Si和Mg15Al-1.5Nd中分别出现了汉字状或块状新相Mg2Si和针状新相Al11Nd3,促使β相成均匀连续网状结构。添加Si元素,增加了β相含量,Mg2Si相与β相形成屏障保护α-Mg基体;添加Nd元素,β相含量减少,抑制了α-Mg基体与β相之间的微电偶腐蚀,从而提高了Mg15Al合金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5Al-x合金 显微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平台的机械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春兰 赵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对传统的基于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品平台的机械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产品平台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总体设计流程。根据物元模型的理论思想,建立了产品平台和模块的特征模型,并对特征模型的... 对传统的基于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品平台的机械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产品平台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总体设计流程。根据物元模型的理论思想,建立了产品平台和模块的特征模型,并对特征模型的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可拓工程的特征识别方法,在现有存在平台中寻找最优平台。通过对比目标模块与现有模块之间相似度的差异及模块之间的匹配约束条件,在模块实例库中提取模块并进行修改至符合客户需求。最后,通过对加油车进行基于平台的模块化设计过程为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平台 模块化 物元模型 可拓工程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信号特征优化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叶 齐小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1-183,188,共4页
为提高断路器机械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并解决传统基于振动信号方法面临的接触安装局限、低频本振和高频干扰等问题,提出基于声特征优化提取的机械故障监测算法。算法首先将声信号划分为信号区间并以K-S显著性检测提取故障信号差异较大的... 为提高断路器机械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并解决传统基于振动信号方法面临的接触安装局限、低频本振和高频干扰等问题,提出基于声特征优化提取的机械故障监测算法。算法首先将声信号划分为信号区间并以K-S显著性检测提取故障信号差异较大的信号区间,然后提取其LDA优化凸显的GFCC特征,以提高特征对故障状态的描述能力,然后采用特征加权优化的SVM算法对高压断路器的机械故障进行诊断监测。以四种模拟机械故障取得的声信号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四种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均值达到94%以上,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机械故障监测 声特征优化 加权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对铸态及ECAP态Mg15Al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郭玉玲 王伟伟 +2 位作者 谢超华 王红霞 曹晓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5,共7页
采用XRD、SEM、EDS和拉伸试验,研究添加Zn元素前后铸态和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态Mg15Al高铝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Zn添加到Mg15Al合金中,主要固溶于β-Mg17Al12相,不生成新相。能够促进铸态Mg15Al合金中α-Mg晶粒细化,使β-... 采用XRD、SEM、EDS和拉伸试验,研究添加Zn元素前后铸态和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态Mg15Al高铝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Zn添加到Mg15Al合金中,主要固溶于β-Mg17Al12相,不生成新相。能够促进铸态Mg15Al合金中α-Mg晶粒细化,使β-Mg17Al12相质量分数增加,以及网状化加剧;使ECAP挤压后Mg15Al-1Zn合金中α-Mg基体晶粒平均尺寸由ECAP态Mg15Al合金的11.3μm减少到8.73μm,促进了β-Mg17Al12相的碎化和均匀分布;ECAP挤压能显著提高Mg15Al-1Zn和Mg15Al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ECAP态Mg15Al-1Zn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铸态合金提高了86%,ECAP态Mg15Al合金抗拉强度较铸态提高了60%,而且在屈服强度和塑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ECAP态Mg15Al-1Zn合金比ECAP态Mg15Al合金室温抗拉强度提高了61.8MPa。说明Zn元素添加,能促进ECAP挤压对Mg15Al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镁合金 Zn元素 等通道转角挤压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用冷轧纳米Cu-20%Zn的应变硬化及退火组织分析
12
作者 李瑾 杨昌永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2-74,共3页
对电缆材料用纳米金属Cu-20%Zn合金的应变硬化、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以及准静态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20%Zn合金比单纯Cu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从55 MPa增大至115 MPa。该合金在退火温度350℃下加工硬化曲线变化率变陡。随着... 对电缆材料用纳米金属Cu-20%Zn合金的应变硬化、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以及准静态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20%Zn合金比单纯Cu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从55 MPa增大至115 MPa。该合金在退火温度350℃下加工硬化曲线变化率变陡。随着变形的进行,伸长率增大至36%时发生失稳,表现出优异的强塑匹配性能并产生瞬态硬化行为。对冷轧态合金组织进行退火处理之后其基体内部出现了再结晶现象。拉伸变形处理后,合金组织内的晶粒尺寸与取向变化明显。断口组织中存在众多韧窝结构,其断裂机制属于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20%Zn 应变硬化 组织 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原型指导的小样本水稻害虫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军 李志伟 李艳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93-200,共8页
精确识别与分类复杂场景下水稻害虫对水稻病害治理与产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多原型指导的小样本水稻害虫识别与分类模型。首先,利用Vision Transformer网络作为主干网络进行特征映射,将水稻害虫图片映射到深度特征空间... 精确识别与分类复杂场景下水稻害虫对水稻病害治理与产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多原型指导的小样本水稻害虫识别与分类模型。首先,利用Vision Transformer网络作为主干网络进行特征映射,将水稻害虫图片映射到深度特征空间;其次,利用可微分的超像素聚类算法实现深度特征图中类特定原型的聚类分组,构造水稻多类型害虫的特征表达;再次,提出一种双通道特征融合注意力模块实现水稻害虫支持特征和查询特征的深度融合;最后,利用无参数的度量学习算法计算待测水稻病虫害图片特征与深度融合特征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值实现待测病虫害图片的识别与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稻害虫识别模型可以实现0.955的识别准确率、0.941的精确率、0.949的召回率和0.962的F1值,与AlexNet、ResNet、YOLO v5、Vgg-16、Inception v3和LeNet5等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该方法的提出为农作物害虫的智能化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害虫识别 多原型 小样本学习 超像素聚类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家庄井田地温负异常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昌永 郝春生 +4 位作者 李瑾 田庆玲 于振锋 季长江 常会珍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0,87,共8页
地温场是采矿活动的重要地质条件之一。基于332井次钻孔测温数据、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构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探讨了寺家庄井田地温负异常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寺家庄井田现代地温场受地层及热导率、地下水和开放型构造等三... 地温场是采矿活动的重要地质条件之一。基于332井次钻孔测温数据、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构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探讨了寺家庄井田地温负异常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寺家庄井田现代地温场受地层及热导率、地下水和开放型构造等三大地质因素控制。地层砂岩所占比例较高,其导热性强、热传导快,不易造成局部聚热,是井田地温值整体偏低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域地下水的强径流状态是现代地温整体偏低的宏观控制因素;地下水径流状态对围岩温度起到"制冷"和诱发构造通道散失双重控制作用,是研究区地温负异常和地温场分异的重要控制因素,开放型张性较大正断层、陷落柱不但为地温的散失提供了有利通道,亦为邻近含水层间地下水循环、径流对围岩温度的"制冷"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井田地温负异常和地温场分异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家庄井田 地温负异常 地温场分异 主控因素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电沉积Co-W-P/MoS_(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鑫 战再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提高Co基镀层的耐磨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通过电沉积将具有自润滑减摩特性的MoS_(2)颗粒引入Co-W-P镀层。研究了MoS_(2)颗粒质量浓度对Co-W-P/MoS_(2)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_(2)颗粒质量... 为提高Co基镀层的耐磨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通过电沉积将具有自润滑减摩特性的MoS_(2)颗粒引入Co-W-P镀层。研究了MoS_(2)颗粒质量浓度对Co-W-P/MoS_(2)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_(2)颗粒质量浓度为5 g/L时制备的复合镀层表面结构致密,晶粒形态为胞状晶粒,表面存在细长条晶粒,物相为fccCo、hcp-Co和Co_(3)W相,硬度为594.6HV,且耐磨性能较好,稳定摩擦因数为0.32。MoS_(2)颗粒参与共沉积导致复合镀层趋向瞬时成核,进入Co晶格间隙引起晶格畸变,利于晶粒细化,增大复合镀层的硬度。嵌埋在复合镀层中的MoS_(2)颗粒在摩擦过程中易分层断裂,转移到摩擦副接触面形成固体润滑膜起减摩作用,增强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MoS_(2)复合镀层 电沉积 MoS_(2)颗粒质量浓度 磨痕截面轮廓 磨痕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