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物中HMG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李娜 樊裕璇 +3 位作者 韩红艳 宋宇琴 李六林 赵红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43,共17页
为鉴定不同种植物中的HMGR(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拟南芥、番茄、马铃薯等18种植物中HMGR蛋白的理化性质,并对其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修饰位点等特性进行分析,预测18种植物HMG... 为鉴定不同种植物中的HMGR(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拟南芥、番茄、马铃薯等18种植物中HMGR蛋白的理化性质,并对其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修饰位点等特性进行分析,预测18种植物HMGR基因编码蛋白的高级结构和保守结构域。结果表明,甜瓜HMGR蛋白序列最长,由1 244个氨基酸组成,草莓HMGR蛋白序列最短,由131个氨基酸组成;玉米HMGR蛋白的等电点最高,为10.12,草莓HMGR蛋白的等电点最低,为4.72;除芒果、玉米、小麦、杨树和桃HMGR蛋白带正电荷之外,其余植物均带负电荷。除玉米、杨树、草莓之外,其余植物的脂肪族指数均在90以上,推断HMGR大多为疏水蛋白;HMGR蛋白在芒果中最稳定,在梨和杏中的最强疏水性最高,在杨树中的最强亲水性最高;除草莓外,其余植物中的HMGR都具有跨膜结构,其中甜瓜跨膜结构位置最多。对蛋白质修饰位点的分析结果显示,草莓中的HMGR蛋白的糖基化位点数量最少,杏的糖基化修饰位点最多,拟南芥的磷酸化位点数量最多,草莓的磷酸化位点数量最少,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HMGR基因基本被分为3类,且除玉米外,17种植物HMGR蛋白均包含HMG-CoA reductase ClassⅠ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R基因 生物信息学 理化性质 基因编码蛋白 保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郝建伟 苏艳玲 +2 位作者 赵佳 李松龄 刘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29-333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猪粪中添加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日龄黑水虻幼虫3 0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对照组饲喂育成猪粪,试验组分别饲喂育成猪粪+2...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猪粪中添加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日龄黑水虻幼虫3 0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对照组饲喂育成猪粪,试验组分别饲喂育成猪粪+2%紫马铃薯皮粉(2%添加组)、育成猪粪+4%紫马铃薯皮粉(4%添加组)、育成猪粪+6%紫马铃薯皮粉(6%添加组)和育成猪粪+8%紫马铃薯皮粉(8%添加组)。试验期16 d。结果表明:1)6%、8%添加组的幼虫平均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4%添加组(P<0.05)。各组之间废弃物消减率无显著差异(P>0.05)。2)4%、6%和8%添加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6%和8%添加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添加组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菌门、疣微菌门、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添加组的普罗威登斯菌属、Breznakia和肠球菌属相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狭窄梭菌属、土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和苏黎世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狭窄梭菌属和土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与幼虫平均干重、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肠球菌属相对丰度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6)4%添加组的肠道微生物网络图连接数为3 138个,节点数为178个,高于其他各组,说明4%马铃薯皮粉添加比例下肠道最为复杂。由此可见,育成猪粪中添加4%紫马铃薯皮粉能在不影响幼虫平均干重和废弃物消减率情况下,提高虫体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有益于幼虫肠道健康,有利于提升昆虫蛋白质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马铃薯皮粉 猪粪 黑水虻幼虫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天然保鲜剂对低盐泡菜的保鲜效果
3
作者 罗爱国 董春芳 +2 位作者 史胜利 刘晓夏 胡变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0,共6页
为研究天然保鲜剂应用于低盐发酵泡菜的保鲜效果,选取新鲜白菜为原料,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低盐发酵。试验选取不同浓度(0.375%、0.25%、0.125%)的茶多酚、肉桂酸钾、大蒜素3种天然保鲜剂对泡菜进行浸泡处理,在常温贮藏1,8,... 为研究天然保鲜剂应用于低盐发酵泡菜的保鲜效果,选取新鲜白菜为原料,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低盐发酵。试验选取不同浓度(0.375%、0.25%、0.125%)的茶多酚、肉桂酸钾、大蒜素3种天然保鲜剂对泡菜进行浸泡处理,在常温贮藏1,8,15,22,29 d过程中测定总酸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变化,最后对泡菜的色泽、香味、滋味、质地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泡菜的理化指标与添加保鲜剂的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常温下贮藏29 d后,以添加浓度0.375%、0.25%、0.125%作为参照对比分析,添加茶多酚浓度为0.37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2.26×10^(6) CFU/g下降至4.91×10^(5) CFU/g,储藏第29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大蒜素浓度为0.2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2.54×10^(6) CFU/g下降至3.72×10^(5) CFU/g,储藏第29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肉桂酸钾浓度为0.12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1.17×10^(6) CFU/g下降至4.84×10^(5) CFU/g,储藏第22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0.25%大蒜素时泡菜的感官品质最佳,能在储藏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风味,减少不良风味的产生。添加保鲜剂的泡菜的抑菌效果仍然较好,泡菜均未出现腐败、胀袋现象,保鲜效果比较明显,均可有效储藏30 d,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泡菜 茶多酚 大蒜素 肉桂酸钾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清香型白酒酒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爱国 郗鑫瑞 +4 位作者 郑同庆 杨兆艳 田艳花 马晓丽 赵红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2,共5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清香型白酒酒糟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糟样品中细菌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均大于真菌,细菌菌群归属于10个门、18个纲、31个目、66个科、86个属、124个种,真菌菌群归属于5个门、11个纲...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清香型白酒酒糟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糟样品中细菌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均大于真菌,细菌菌群归属于10个门、18个纲、31个目、66个科、86个属、124个种,真菌菌群归属于5个门、11个纲、20个目、33个科、49个属、66个种。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细菌属为根瘤菌属(Rhizobium)、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谷氨酸杆菌属(Glutamici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Devosia、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未分类-鼠杆菌属(unclassified-Muribacu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为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横梗霉属(Lichtheimia)、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酵母属(Saccharomy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酒糟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与BP神经网络优化鳕鱼皮呈味肽酶解工艺
5
作者 李萌凯 朱敏 +2 位作者 冯奕开 罗爱国 杨艳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9,共9页
该研究旨在优化鳕鱼皮呈味肽的酶解工艺。通过单酶筛选和双酶复合筛选确定了酶解鳕鱼皮的最佳蛋白酶与最适比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不同pH值、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鳕鱼皮酶解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了... 该研究旨在优化鳕鱼皮呈味肽的酶解工艺。通过单酶筛选和双酶复合筛选确定了酶解鳕鱼皮的最佳蛋白酶与最适比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不同pH值、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鳕鱼皮酶解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了鳕鱼皮的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以1∶2的比例依次加入为最佳酶解组合,通过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在pH值6.5、底物浓度6%、酶添加量5000 U/g、反应时间240 min的条件下,鳕鱼皮呈味肽的多肽得率最佳,达到52.75%。该研究为鳕鱼皮呈味肽的提取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皮呈味肽 酶解法 响应面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酿酒大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解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爱国 杨牛恬 +5 位作者 郑同庆 孟亚浩 王苑苑 赵佳 郝建伟 胡变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79,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清香型堡子酒酿酒大曲样品的16S rRNA V3-V4区和ITS1-ITS2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解析大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曲样品中的细菌、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分别为124、48,细菌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较...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清香型堡子酒酿酒大曲样品的16S rRNA V3-V4区和ITS1-ITS2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解析大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曲样品中的细菌、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分别为124、48,细菌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较真菌高。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主要有泛菌属(Panto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雀麦属(Bromus tectorum)等。绝对优势真菌门(相对丰度>90%)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第一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50%)为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细菌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与代谢、转录、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等;真菌共鉴定出2个营养型和2种混合营养型,以及4个单一生态功能群和9个混合生态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酿酒大曲 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丟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爱国 王家彦 +4 位作者 郝建伟 郭春燕 时晓丽 杨博雯 赵红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8,共6页
该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山西老陈醋丟糟中真核ITS区和原核16S rDNA V3-V4区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且对醋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丰富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丰度>1%为阈值,醋糟中的优势真菌属有4个,其中绝对优势真菌有毕赤酵母... 该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山西老陈醋丟糟中真核ITS区和原核16S rDNA V3-V4区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且对醋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丰富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丰度>1%为阈值,醋糟中的优势真菌属有4个,其中绝对优势真菌有毕赤酵母属(Pichia),占比高达85.37%;以丰度>1%为阈值,优势细菌属有7个,其中主要分布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及醋菌属(Acetobacter),占比分别为47.29%、27.3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西老陈醋丟糟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 微生物 发酵 菌群结构解析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菇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8
作者 朱敏 冯奕开 +1 位作者 李萌凯 杨艳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为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鸡腿菇蛋白的最佳工艺,分析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文章以脱脂鸡腿菇为原料,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液料比、碱提时间、碱提温度和pH对鸡腿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 为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鸡腿菇蛋白的最佳工艺,分析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文章以脱脂鸡腿菇为原料,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液料比、碱提时间、碱提温度和pH对鸡腿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鸡腿菇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2∶1、碱提时间126 min、碱提温度48℃、pH 12,此时鸡腿菇蛋白提取率为18.49%;在2~1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鸡腿菇蛋白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增加,鸡腿菇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鸡腿菇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蛋白 碱提酸沉法 响应面法 提取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羊肚菌菌基土壤真菌代谢物诱导效应及真菌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冯玉杰 李永梅 +4 位作者 杨艳君 邸军 韩红艳 白丽媛 武冬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28-235,共8页
为深入探究山西地区野生羊肚菌生境真菌群落特征,并挖掘羊肚菌菌基土壤促生真菌资源,选取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和临汾市安泽县的野生羊肚菌菌基土壤为材料,利用稀释法从菌基土壤中分离真菌,研究其代谢物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同时,利用Il... 为深入探究山西地区野生羊肚菌生境真菌群落特征,并挖掘羊肚菌菌基土壤促生真菌资源,选取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和临汾市安泽县的野生羊肚菌菌基土壤为材料,利用稀释法从菌基土壤中分离真菌,研究其代谢物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同时,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和FUNGuild分析工具对野生羊肚菌菌基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落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从羊肚菌菌基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冻土孢霉,其无菌发酵液能诱导羊肚菌菌核形成,且高温处理后促生效应失活。与对照组相比,羊肚菌菌基土壤在门、纲、科、目、属、种等分类水平上,其优势类群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被孢霉目和肉座菌目等类群在丰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担子菌门真菌的丰度则低于对照组。优势真菌群落主要表现出腐生真菌代谢功能。菌基土壤中腐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为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提供了新的促生菌种资源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基土壤 菌核 代谢物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市核桃气候条件影响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冀爱青 韩红艳 杨红雁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第6期46-48,共3页
通过对核桃栽培的气象条件及晋中市种植核桃气候资源分析,探讨晋中市发展核桃产业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并针对影响核桃生长的主要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措施及防御对策。
关键词 核桃 气象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皮多糖的乙酰化修饰及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连文绮 冯雅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7,共7页
以黑豆皮多糖为原料,采用乙酸酐法制备乙酰化黑豆皮多糖。以取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乙酰化黑豆皮多糖的制备条件,并探讨其对动植物油自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酰化黑豆皮多糖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液料比21... 以黑豆皮多糖为原料,采用乙酸酐法制备乙酰化黑豆皮多糖。以取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乙酰化黑豆皮多糖的制备条件,并探讨其对动植物油自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酰化黑豆皮多糖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液料比21∶1(mL/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9 h,所得产物的乙酰基取代度达到0.506 3。制得的多糖具有三螺旋构象,其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存在多糖特征吸收峰,证实乙酰化黑豆皮多糖修饰成功。与未经乙酰化修饰的黑豆皮多糖相比,乙酰化黑豆皮多糖与脂肪的结合能力更强,并可明显抑制动植物油的自氧化反应,且随着多糖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表明经乙酰化修饰的黑豆皮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多糖 乙酰化修饰 取代度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制作工艺
12
作者 连文绮 冯雅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共6页
为了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获得口感和营养价值更佳的苹果醋产品,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作苹果醋。利用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发酵工艺,以响应面法评价发酵过程中2种不同菌种添加方式、发酵温度(30,32,34,... 为了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获得口感和营养价值更佳的苹果醋产品,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作苹果醋。利用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优化苹果醋发酵工艺,以响应面法评价发酵过程中2种不同菌种添加方式、发酵温度(30,32,34,36,38℃)和发酵时间(8,9,10,11,12 d)对苹果醋的理化指标(pH值、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从而优化苹果醋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苹果醋的最优发酵工艺为菌种A和B等质量混合添加、醋酸发酵时间10 d和醋酸发酵温度34℃,在此条件下苹果醋的pH值为4.01,总酸含量为(4.59±0.02)g/100 mL,总多酚含量为(0.24±0.06)mg/mL,总黄酮含量为(0.21±0.07)mg/mL。同时,以菌种添加方式、醋酸发酵时间和醋酸发酵温度为因素进行拟合所得方程为Y=37.511+41.751 A+15.992 B+32.531 C-2.185 AB-6.182 AC+0.182 BC-19.421 A^(2)-12.593 B^(2)-18.423 C^(2),可以较好预测实验结果,对苹果醋发酵工艺优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醋 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制作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建伟 薛春宜 曹永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6-154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灭活疫苗不同抗原含量对仔猪感染的保护作用。测定不同浓缩倍数PEDV感染性病毒粒子数和病毒粒子总数,用不同浓缩倍数抗原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利用ELISA抗... 本研究旨在探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灭活疫苗不同抗原含量对仔猪感染的保护作用。测定不同浓缩倍数PEDV感染性病毒粒子数和病毒粒子总数,用不同浓缩倍数抗原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利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中和试验、ELISPOT方法测定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产生情况,筛选合适抗原含量疫苗进行仔猪免疫并测定抗体,利用攻毒试验研究浓缩疫苗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当抗原含量达8×10^(6) pfu·mL^(-1)以上时,灭活疫苗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以2 mL含8×10^(6) pfu·mL^(-1)抗原的灭活PEDV疫苗免疫仔猪可抵抗PEDV攻毒引起的腹泻及连续排毒,相较于总病毒粒子数,感染性病毒粒子数与抗体产生呈显著相关(r=0.9981),中和效价与仔猪保护呈显著相关性(|r|=0.9747)。PEDV灭活疫苗可以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其中感染性病毒数量是提升抗体水平的关键因子,抗体滴度作为一项体液免疫的指标是判断免疫保护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灭活疫苗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有效表达PEDV纤突蛋白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建伟 薛春宜 曹永长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714-719,共6页
为了解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毒株纤突蛋白(S蛋白)分子质量大、难以表达的问题,研究采用Signal 4.0软件预测S蛋白信号肽,构建表达替换信号肽S蛋白的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 为了解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毒株纤突蛋白(S蛋白)分子质量大、难以表达的问题,研究采用Signal 4.0软件预测S蛋白信号肽,构建表达替换信号肽S蛋白的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蓝白斑筛选,挑取白斑进行菌落PCR检测,检测无误后提取Bacmid DNA转染Sf9细胞,制备重组杆状病毒。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串联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鉴定表达蛋白,采用SDS-PAGE半定量方法测定蛋白含量;以Balb/c小鼠为材料进行免疫试验,应用中和试验、ELISPOT试验测定小鼠抗体滴度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S蛋白氨基端20个氨基酸为蛋白信号肽,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成功,经菌体PCR检测验证表达骨架构建完成,转染Sf9细胞后获得重组病毒rB-PEDV-S;重组病毒表达蛋白经Western-blot和MALDI-TOFTOF鉴定为目的蛋白,蛋白质量浓度可达0.008 6μg/μL;替换原有信号肽可有效提高S蛋白产量,以0.86μg/只剂量免疫小鼠后,可刺激小鼠产生IL-4,但血清抗体水平与PBS组无明显差异。替换信号肽有助于S蛋白表达,利用表达蛋白免疫小鼠可有效刺激IL-4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杆状病毒 免疫印迹法 串联式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表达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K型不育系及其后代染色体的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亚莉 侯丽媛 +2 位作者 董艳辉 王育川 王亦学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871-1875,共5页
在杂交小麦的育种研究中,创制核质杂种小麦能够集纯系育种和雄性不育杂种优势2种方法的优点,拓宽小麦品种改良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8个K型不育系及其后代的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K型不育系... 在杂交小麦的育种研究中,创制核质杂种小麦能够集纯系育种和雄性不育杂种优势2种方法的优点,拓宽小麦品种改良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8个K型不育系及其后代的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K型不育系材料除YM3和YM3B外,其他不育系材料均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且易位染色体着丝粒组成未发生变化;K型不育系材料杂交后代均产生比例不等的单倍体,其中,K-Salmon不育系杂交后代还检测到一定比例的双生苗。这些K型不育系材料及其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可为揭示单倍体分子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不育系 K-Salmon不育系 FISH GISH 1BL/1RS易位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纳米材料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6
作者 时晓丽 沙蕊 +1 位作者 彭汉勇 温蓓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444,共11页
合成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能源、电子、食品、农业、环境科学、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已报道合成纳米材料能够穿过或绕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造... 合成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能源、电子、食品、农业、环境科学、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已报道合成纳米材料能够穿过或绕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神经损伤。本文总结了合成纳米材料产生毒性的影响因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以及诱导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包括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自噬和凋亡的诱导以及DNA甲基化等。通过系统地综述合成纳米材料神经毒性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合成纳米材料神经毒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纳米材料 神经毒性 摄取机制和转运途径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炎症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熟化方式对彩色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艳玲 张谨华 冯雅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8,4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分析在不同熟化方式下彩色马铃薯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从3种不同熟化方式的彩色马铃薯样品中定性鉴定出挥发性有机物质共有52种,其中醛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最高,表明醛类物质对...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分析在不同熟化方式下彩色马铃薯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从3种不同熟化方式的彩色马铃薯样品中定性鉴定出挥发性有机物质共有52种,其中醛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最高,表明醛类物质对马铃薯香味的呈现起主要作用。不同熟化方式对彩色马铃薯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不同颜色的马铃薯在同一种熟化方式下,其挥发性物质含量也表现出差异。在蒸制的彩色马铃薯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在烤制和油炸的彩色马铃薯中风味物质含量较高。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可以作为区分彩色马铃薯不同熟化方式的重要特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熟化方式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时间及熟化方式对萌芽藜麦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旭 赵红梅 李雪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藜麦为原料制备萌芽藜麦粉,研究不同萌发时间和不同熟化方式(烘烤、微波、炒制、蒸煮)对萌芽藜麦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萌发时间为72 h时,萌芽藜麦粉的蛋白质、可溶性糖、黄酮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45%±0.61%、8.33%... 以藜麦为原料制备萌芽藜麦粉,研究不同萌发时间和不同熟化方式(烘烤、微波、炒制、蒸煮)对萌芽藜麦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萌发时间为72 h时,萌芽藜麦粉的蛋白质、可溶性糖、黄酮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45%±0.61%、8.33%±0.09%和(1.62±0.06)mg/g。采用蒸煮方式(1300 W,10 min)处理萌芽藜麦粉,其蛋白质、黄酮、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89%±0.28%、(1.41±0.05)mg/g和(1.29±0.13)mg/g;豪斯纳比、卡尔指数均最低,分别为1.40±0.04、28.30%±1.86%,表明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藜麦粉 萌发时间 熟化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酒糟酶解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琼 薛莎莎 +5 位作者 李卓渊 赵佳 郝建伟 史胜利 刘晓夏 罗爱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3,共9页
为提高酒糟纤维素酶解效率,促进酒糟资源化利用,该试验以酿造副产物酒糟为原料,以还原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酒糟酶解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酒糟原料、芬顿... 为提高酒糟纤维素酶解效率,促进酒糟资源化利用,该试验以酿造副产物酒糟为原料,以还原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酒糟酶解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酒糟原料、芬顿试剂预处理酒糟、酶解酒糟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27 h、处理pH 4.7、纤维素酶添加量1060 U/g、酶解pH 4.9。在此优化条件下,还原糖得率为64.44%,较对照组提高148.37%。SEM结果显示,酒糟经过芬顿试剂预处理和酶解后表面形态呈现蓬松状态,木质纤维结构被破坏,孔隙率增加;进一步酶解后块状物质明显减少,露出许多小孔,表明酒糟还原糖得率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芬顿试剂 预处理 酶解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珀蝽后胸臭腺分泌物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嫣 王含瑞 +1 位作者 郝建伟 马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斯氏珀蝽后胸臭腺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及在雌雄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装置偶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斯氏珀蝽雌虫和雄虫的后胸臭腺分泌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斯氏珀蝽后胸臭腺分泌物中共... [目的]研究斯氏珀蝽后胸臭腺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及在雌雄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装置偶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斯氏珀蝽雌虫和雄虫的后胸臭腺分泌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斯氏珀蝽后胸臭腺分泌物中共有38种化合物。其中,雌虫后胸臭腺分泌物中检测到35种化合物,雄虫后胸臭腺分泌物中检测到19种化合物;雌虫与雄虫的共有化合物共16种,仅存在于雌虫中的化合物有19种,仅存在于雄虫中的化合物有3种。[结论]斯氏珀蝽雌虫与雄虫的后胸臭腺分泌物在化合物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异,雌虫后胸臭腺分泌物的化学组成比雄虫更加复杂,这可能与雌虫后胸臭腺分泌物具有更加复杂的生理、生态学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珀蝽 后胸 臭腺分泌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