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H改性电极强化CW-MFC耦合系统深度处理污水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 李玉霞 刘玉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3-129,共7页
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探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材料改性电极对CW-MFC系统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H材料的结构及其中的Fe、Ni元素显著影响电极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脱碳除... 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探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材料改性电极对CW-MFC系统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H材料的结构及其中的Fe、Ni元素显著影响电极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脱碳除氮相关的功能微生物数量,聚苯胺(PANI)的添加增强了LDH的电导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改善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其中,阴阳极均用FeNi-LDH/PANI改性的反应器的性能最好,其COD、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95.68%、96.72%和95.32%,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该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的平均输出电压为108.96 mV,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1.99 W/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 电极改性 脱碳除氮 生物电输出 微生物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烷中温SOFCs阴极材料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吕秀清 孙海珍 +2 位作者 路敏 何婧 陈绘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3-1100,共8页
SrCo_(0.8)Fe_(0.2)O_(3-δ)不仅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还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子导电性,但SrCo_(0.8)Fe_(0.2)O_(3-δ)结构不稳定、易和CO_(2)反应限制了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Zr... SrCo_(0.8)Fe_(0.2)O_(3-δ)不仅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还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子导电性,但SrCo_(0.8)Fe_(0.2)O_(3-δ)结构不稳定、易和CO_(2)反应限制了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Zr掺杂来提高SrCo_(0.8)Fe_(0.2)O_(3-δ)的结构稳定性和抗CO_(2)性能,合成了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阴极材料,对其结构、热膨胀行为、电导率和抗CO_(2)性能进行了研究。在200–850℃温度范围内,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在空气中的最大电导率为321 S/cm、与电解质Ba Zr_(0.1)Ce_(0.7)Y_(0.1)Yb_(0.1)O_(3-δ)(BZCYYb)具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采用阳极支撑型电池Ni-BZCYYb|BZCYYb|BZCYYb-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考察了直接以CH4为燃料,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作为SOFCs阴极的可行性。在700℃、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526 m W/cm^(2)。在650℃、电流密度350 m A/cm^(2)、以97%CH_(4)-3%H_(2)O为燃料的条件下,电池运行50 h电压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Zr掺杂稳定了SrCo_(0.8)Fe_(0.2)O_(3-δ)的结构、提高了抗CO_(2)性能,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可以作为直接CH_(4)为燃料的SOFCs的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S 甲烷燃料 阴极材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光发酵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屈皓 李玉霞 刘玉香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回顾了生物质光发酵制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制氢过程优化和工艺整合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制氢效率同时降低能耗方面对生物质光发酵制氢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生物质制氢 光发酵制氢 生物质预处理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及表征实验方法的优化
4
作者 杜意恩 郭少华 张爱华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8,共13页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是无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验。本文设计了一组用铜粉与硫酸、硝酸反应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同步热分析对制备的五水硫酸铜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水含量进...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是无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验。本文设计了一组用铜粉与硫酸、硝酸反应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同步热分析对制备的五水硫酸铜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水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方法的优化,不仅显著提升了制备产物的纯度和产率,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和NO_(2)等有毒气体能够被NaOH溶液吸收,实现了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践。这种改进和优化既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安全性,又促进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硫酸铜 制备 实验方法优化 晶体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发酵液光发酵制氢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屈皓 刘玉香 李玉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498,共8页
为探究混合光发酵菌群XW在菠萝皮渣发酵液中的产氢规律并优化其产氢条件,以累积产氢量为考察指标,通过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模型预测其最佳产氢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和温度... 为探究混合光发酵菌群XW在菠萝皮渣发酵液中的产氢规律并优化其产氢条件,以累积产氢量为考察指标,通过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模型预测其最佳产氢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和温度、初始pH和光发酵菌群接种量的交互作用对产氢量的影响显著,而温度与光发酵菌群接种量的交互作用对产氢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6.93,光发酵菌群接种量22.86%,温度32.12℃,模型预测最大产氢量为124.27mL,实际实验产氢量为126.13mL,相对误差为1.49%,说明该数值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研究表明,菠萝皮渣发酵液是混合光发酵菌群进行制氢的优良底物,不同的初始pH、温度和菌群接种量对产氢效果均有影响,模型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酵制氢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菠萝皮渣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over NiMoP/Al_(2)O_(3) bimetallic phosphide catalyst
6
作者 ZHANG Liangliang LU Jiaping +4 位作者 LI Wanxi LI Boqiong XUE Cailong KANG Hefei LIU Yajie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2-1080,共9页
Preparation of highly a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is extremely meaningful for the sulfur removal from thiophene substances.In this work,commercial nano-Al_(2)O_(3)with mesoporous structure supported monometa... Preparation of highly a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is extremely meaningful for the sulfur removal from thiophene substances.In this work,commercial nano-Al_(2)O_(3)with mesoporous structure supported monometallic phosphide(NiP/Al_(2)O_(3)and MoP/Al_(2)O_(3))and bimetallic phosphide(NiMoP/Al_(2)O_(3)with various Ni/Mo molar ratio)catalysts 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X-ray diffraction(XRD)result shows the Ni/Mo molar ratio affect the crystal phase in catalyst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characterizations co-confirm the interact between Ni and Mo elements in bimetallic phosphide.Catalyst evaluation in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shows that bimetallic phosphide samples exhibit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monometallic phosphide.62.1%conversion and 86.3%biphenyl selectivity with 30 h stability are achieved over NiMoP/Al_(2)O_(3)(Ni/Mo=1∶1)catalyst at 400℃under 3 MPa H_(2).All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roved activity of bimetallic phosphide owes to the Ni-Mo synergistic effect in NiMoP/Al_(2)O_(3)(Ni/Mo=1∶1)catalyst.This finding provides a guide to the design of bimetallic catalyst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etallic phosphide HYDRODESULFURIZATION DIBENZOTHIOPHENE synergistic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醇烷氧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萍 张政委 +3 位作者 柴杰 任培毓 王硕昱 孙佳怡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1-600,共10页
以油醇为原料经烷氧基化反应合成了油醇聚氧乙烯醚(OE_(n),n=3,5,7)和油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OE3P3),对其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及以其为乳化剂制备的液晶型乳液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E_(n)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 以油醇为原料经烷氧基化反应合成了油醇聚氧乙烯醚(OE_(n),n=3,5,7)和油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OE3P3),对其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及以其为乳化剂制备的液晶型乳液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E_(n)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分子中EO加合数的增多而减小,其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_(cmc))为33~34 mN/m,OE_(3)P_(3)的表面活性与OE_(3)相差不大。随着OE_(n)分子结构中EO加合数的增加,其动态表面活性、润湿性增强;与OE_(3)和OE_(7)相比,OE_(5)具有较低的乳化性和较高稳泡性,在OE_(3)分子中引入PO基团可以提高其动态表面活性、润湿性和乳化性,但会显著降低其稳泡性。以油醇烷氧基化物为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都形成了层状液晶且属于剪切变稀体系,加入OE_(3)的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醇烷氧基化物 表面活性 润湿 乳化 泡沫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nO_(3)/NiO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三乙胺气敏性能
8
作者 杜丽勇 刘燚 杨国利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740,共12页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和退火处理合成了ZnSnO_(3)/NiO异质结构。随后对基于上述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进行了气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Ni与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传感器性能最佳。具体来说,ZnSnO_(3)/NiO-2基传感器在220℃下对10...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和退火处理合成了ZnSnO_(3)/NiO异质结构。随后对基于上述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进行了气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Ni与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传感器性能最佳。具体来说,ZnSnO_(3)/NiO-2基传感器在220℃下对100μL·L^(-1)的三乙胺气体的响应值达到70.6,是纯ZnSnO_(3)基传感器的6.1倍。并且该传感器还具有短的响应/恢复时间(1 s/18 s)、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以及长期稳定性。此外,对增强的气敏传感机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ZnSnO_(3)/NiO 三乙胺 气敏性能 气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
9
作者 张政委 温昊翔 +3 位作者 王强 李晓东 李世伟 李节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3-858,共6页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为底物,四甲基氯化铵(TMAC)为甲基源,常温常压电解一锅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MTBT)。取100 mL溶液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10^(-3)A/cm^(3)、n(TMAC)∶n(MBT)=3∶1、c(MBT)=0.1 mol/L、总电量为理论值(964.85...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为底物,四甲基氯化铵(TMAC)为甲基源,常温常压电解一锅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MTBT)。取100 mL溶液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10^(-3)A/cm^(3)、n(TMAC)∶n(MBT)=3∶1、c(MBT)=0.1 mol/L、总电量为理论值(964.85 C)的1.5倍,产物MTBT的收率达88.6%。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认为,TMAC电还原产物三甲胺协助了MBT电氧化,而且促进了MTBT的形成,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硫基苯并噻唑 2-巯基苯并噻唑 四甲基氯化铵 甲基化 电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优先氧化反应MnCu/Ce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嘉欣 韩蛟 +7 位作者 李学 邢月 张财顺 刘道胜 侯晓宁 刘雅杰 张磊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6,共12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较低Cu含量的MnCu/Ce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XPS和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在含有CO_(2)的富氢气氛下对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u/Ce催...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较低Cu含量的MnCu/Ce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XPS和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在含有CO_(2)的富氢气氛下对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u/Ce催化剂均有Cu/Mn-O-Ce固溶体形成,其中,在焙烧温度600℃制备的催化剂中,Mn与Cu、Ce之间相互作用较强,形成较多三元氧化物固溶体,氧空位/Ce^(3+)含量高,具备良好的CO-Prox活性。此外,对反应条件的考察发现,添加不同分压Ar对催化剂的CO-Prox活性影响较小,气体空速和氧过量系数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且反应原料气中CO_(2)的存在对CO-Prox反应有负面影响。氧过量系数为1.2、空速范围为20266-30400 mL/(g·h)时,CO转化率最高,达到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量铜 焙烧温度 氧化铈 CO_(2)/H_(2)气氛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尖晶石氧化物缓释催化剂表面重构对促进甲醇重整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晓宁 庆绍军 +2 位作者 刘雅杰 张磊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其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与催化剂的作用差别极大,酸处理去除了催化剂表面的Cu和Al物种,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则主要去除了Al物种,氨水溶液处理作用最弱,去除了极少量的Cu和Al。伴随着Cu、Al物种的流失,催化剂表面结构重组和铜物种再分布改变了铜的缓释行为。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改善了缓释催化性能,其中,硝酸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不利于缓释催化性能的提高。结合反应后催化剂表征结果,阐明缓释Cu粒径大小和Cu晶粒微观结构应变对催化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工作为提高缓释催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尖晶石 表面修饰 表面重构 甲醇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含量对Zn/ZSM-5催化剂表面Zn物种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耿蕊 刘亚聪 +4 位作者 牛宪军 董梅 樊卫斌 秦张峰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0-808,共9页
HZSM-5(Si/Al=30)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系列不同Zn负载量的双功能Zn/ZSM-5催化剂,考察了Zn负载量在乙烯芳构化过程中的催化性能。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 HZSM-5(Si/Al=30)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系列不同Zn负载量的双功能Zn/ZSM-5催化剂,考察了Zn负载量在乙烯芳构化过程中的催化性能。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技术解析了Zn物种的结构及其流失行为。结果表明,Zn含量对其在HZSM-5上的存在状态及催化乙烯芳构化反应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具有较多活性六配位ZnOH+物种的1.5%-Zn(IM)/Z5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芳烃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且表现出较低的Zn流失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ZSM-5 等体积浸渍 Zn负载量 Zn物种 乙烯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锂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成像应用
13
作者 康锦 郝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0-2086,共7页
Li^(+)的检测在环境、生物及医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NBD)荧光团,连接氮杂12-冠-4醚为Li^(+)识别位点,简洁高效合成了Li^(+)荧光探针(NBD-CE)。通过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NBD-CE对Li... Li^(+)的检测在环境、生物及医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NBD)荧光团,连接氮杂12-冠-4醚为Li^(+)识别位点,简洁高效合成了Li^(+)荧光探针(NBD-CE)。通过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NBD-CE对Li^(+)的检测性能。探针NBD-CE是一种具有较好水溶性的增强型Li^(+)荧光探针,检测Li^(+)具有灵敏度高(DL=0.25μM),响应快速(2.5 s)等优点,可以用于Li^(+)的原位-实时检测。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探针NBD-CE细胞毒性较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通过荧光成像研究发现探针NBD-CE能够用于Hela细胞内Li^(+)的检测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Li^(+)检测 冠醚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双吡唑的四羧酸配体构筑的Fe(Ⅱ)/Co(Ⅱ)同构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芬芳 何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59-2266,共8页
本文报道了2种二维同构配位聚合物{(NH_(2)(CH_(3))_(2))_(2)[M(L)]}_(n)(M=Fe (1)、Co (2),H_(4)L=1,1’-(1,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属于相同的单斜晶... 本文报道了2种二维同构配位聚合物{(NH_(2)(CH_(3))_(2))_(2)[M(L)]}_(n)(M=Fe (1)、Co (2),H_(4)L=1,1’-(1,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属于相同的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M(Ⅱ)是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的特点是配离子带有2个负电荷,溶剂DMF分解形成的二甲基胺离子作为阳离子而使配合物保持电中性。在聚合物中,每个配体通过吡唑环上的N、O原子和该吡唑环上的单齿O原子桥联2个金属离子,形成…M-L-M-L…一维链,此一维链相交形成包含M_(4)L_(4)单元的无限二维网络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反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1 1’-(1 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 5-二羧酸) 铁(Ⅱ)配合物 钴(Ⅱ)配合物 磁性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建波 张生万 +1 位作者 马云霞 李改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5-979,共5页
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 (AEIV) and 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 (AHSI) were used for establishing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spectroscopy relationship(QSSR) model of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of ... 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 (AEIV) and 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 (AHSI) were used for establishing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spectroscopy relationship(QSSR) model of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of isodon diterpenoid compound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and computa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were used to create the models,and the estimation stability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the models were strictly analyz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idations.The established MLR and CNN models were correlated with experimental values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model estimation,leave-one-out (LOO)cross-validation (CV),and predicted values of external samples were Rcum=0.9724,RCV=0.9723,Qext=0.9738 (MLR);Rcum=0.9957,Qext=0.9956 (CN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NN gave significantly better prediction of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for isodon diterpenoids than MLR.Satisfactory results showed that AEIV and AHSI were obviously good for modeling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of isodon diterpenoid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 定量结构波谱相关 ^13C NMR化学位移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 原子杂化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BZCYYb阳极抗积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秀清 孙海珍 +3 位作者 安静 张保柱 何婧 陈绘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9-527,共9页
直接以甲烷(CH4)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具有操作系统简单、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传统镍基阳极使用CH4时极易产生积炭,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破裂。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积炭的产生是目前镍基阳... 直接以甲烷(CH4)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具有操作系统简单、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传统镍基阳极使用CH4时极易产生积炭,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破裂。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积炭的产生是目前镍基阳极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针对传统Ni-Y_(0.08)Zr_(0.92)O_(2−δ)(Ni-YSZ)阳极使用CH4时存在严重的积炭行为,采用质子导体BaZr_(0.1)Ce_(0.7)Y_(0.1)Yb_(0.1)O_(3−δ)(BZCYYb)代替氧离子导体YSZ,考查了Ni-BZCYYb对CH4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炭性能,同时与Ni-YSZ进行比较。以Ni-BZCYYb为阳极的SOFC,在700–600℃、湿CH4(97%CH4-3%H2O)为燃料时取得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该电池在600℃、恒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100 h电压没有明显降低。但以Ni-YSZ为阳极的SOFC在相同条件运行不到6 h电压降为零。通过对比表明,BZCYYb提高了阳极的抗积炭能力,Ni-BZCYYb可以应用于以CH4为燃料的SOFC中,是优异的抗积炭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甲烷重整 Ni-BZCYYb阳极 抗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银纳米簇免标记探针对ATP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保柱 张爱众 +1 位作者 李芬芳 温广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3-triphosphate简称ATP)适配体BT5A5模板稳定的BT5A5-Ag Ncs探针检测ATP。当ATP出现时,ATP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诱导ATP适配体的构象发生改变,促使DNA两端荧光弱的Ag NCs相互靠近,导致荧光增强。测定了BT5A5-Ag NC... 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3-triphosphate简称ATP)适配体BT5A5模板稳定的BT5A5-Ag Ncs探针检测ATP。当ATP出现时,ATP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诱导ATP适配体的构象发生改变,促使DNA两端荧光弱的Ag NCs相互靠近,导致荧光增强。测定了BT5A5-Ag NCs的TEM,BT5A5-Ag NCs的粒径均匀且在2 nm左右。在最佳条件下,ATP在0~15 mmo·L^(-1)性范围内的检测限为19μmol·L^(-1)。此方法成功地检测了胎牛血清中的ATP,回收率在98.3%~103.7%的范围。因此该方法对生物样品中ATP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检测 免标记 适配体 银纳米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银镜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乔金锁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7期7-8,共2页
关键词 银镜反应 甲酸 化学教科书 高锰酸钾溶液 化学实验教材 定性鉴定 溶液反应 实验室用 有机 还原性 时间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CO_2两个教学问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金锁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5期3-4,共2页
针对学生用蜡烛替代红磷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搞清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蜡烛在密闭容器(钟罩)内燃烧时,耗氧不完全,蜡烛就会熄灭;集气瓶内CO2体积分数达到53%... 针对学生用蜡烛替代红磷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搞清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蜡烛在密闭容器(钟罩)内燃烧时,耗氧不完全,蜡烛就会熄灭;集气瓶内CO2体积分数达到53%以上时火柴火焰就会熄灭;在做CO2物理性质、灭火实验时,应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实验研究 教学问题 氧气含量 实验探究 密闭容器 物理性质 体积分数 蜡烛 不完全 学生 熄灭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试剂使蛋白质变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金锁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就蛋白质变性实验的关键影响因素鸡蛋白的浓度、有机试剂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为做好该实验最好将鸡纯清蛋白液滴于纯有机试剂中,或配制鸡蛋白溶液时,鸡纯清蛋白液与蒸馏水的比不能小于1∶2。
关键词 甲醛 蛋白质变性 实验条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