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in-Ciocalteu法测定昭通苹果总酚含量 被引量:9
1
作者 袁晓春 李辅碧 陈屏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292-294,349,共4页
[目的]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苹果总酚含量,探索基层实验室快速准确测定苹果总酚的有效方法,为昭通苹果生产及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酸性溶液作溶剂,35℃下超声提取苹果总酚,以Folin-Ciocalteu试剂和120 g/L Na2... [目的]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苹果总酚含量,探索基层实验室快速准确测定苹果总酚的有效方法,为昭通苹果生产及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酸性溶液作溶剂,35℃下超声提取苹果总酚,以Folin-Ciocalteu试剂和120 g/L Na2CO3溶液处理,在765 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以没食子酸为标准,质量浓度在0-125.4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据此测定昭通苹果试样的总酚含量范围为361.1-1 008.0 mg/kg,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为103.2%,RSD 1.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基层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苹果 FOLIN-CIOCALTEU法 测定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Ciocalteu法测定昭通葡萄及其葡萄酒总酚含量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晓春 李辅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859-11860,11862,共3页
[目的] Folin-Ciocalteu法测定葡萄总酚含量,为昭通葡萄生产及其酿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醇作溶剂,超声提取葡萄总酚,以Folin-Ciocalteu试剂和50 g/L Na2CO3溶液处理,在765 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以没食子酸为标准,质量浓度在... [目的] Folin-Ciocalteu法测定葡萄总酚含量,为昭通葡萄生产及其酿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醇作溶剂,超声提取葡萄总酚,以Folin-Ciocalteu试剂和50 g/L Na2CO3溶液处理,在765 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以没食子酸为标准,质量浓度在1~4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5).平行测定(n=6)葡萄总酚含量,RSD在1.1% ~1.6%,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分别为98.8%、98.3%,RSD依次为1.8%、2.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葡萄及葡萄酒中总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葡萄 FOLIN-CIOCALTEU法 测定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的β-谷甾醇含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荣璐 孙荣飞 +1 位作者 李德勋 刘祥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以正丁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天麻中β-谷甾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及MD-OD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在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时,测定不同产地天... 以正丁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天麻中β-谷甾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及MD-OD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在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0.184-0.92μg/mL ( 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 RSD 1.41%。22个不同产地天麻品种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可达到1.1248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天麻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Β-谷甾醇 正丁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混合发酵豆豉后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刚 朱仁萍 +4 位作者 陈中爱 魏美娟 朱仁俊 胡永金 薛桥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182,共7页
为探究多菌混合发酵豆豉的发酵工艺和品质,该研究以大豆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为菌种制备豆豉,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多菌混合... 为探究多菌混合发酵豆豉的发酵工艺和品质,该研究以大豆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为菌种制备豆豉,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多菌混合发酵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后发酵过程中的理化、微生物指标及酶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为食盐添加量7%,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8 d。在该优化条件下,豆豉感官评分为86.33分。后发酵完成时,豆豉水分含量、还原糖、总糖、总酸、总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态氮含量、颜色参数L^(*)值、a^(*)值、b^(*)值分别为23.76%、2.13 g/100 g、5.40 g/100 g、0.22 g/100 g、0.319 g/100 g、0.77 g/100 g、65.03、6.10、19.83;细菌、酵母菌、霉菌、乳酸菌活菌数对数值分别为3.13、0.97、3.44、2.12;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分别为322 U/100 g、13 U/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混菌发酵 后发酵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