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模型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山包湿地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高兴国 王磊 +3 位作者 齐代华 陈家德 王世敏 张福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0,共5页
大山包湿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针对大山包生态环境自身的特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能充分反映亚高山沼泽湿地生态安全的21项指标,构建了大山包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 大山包湿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针对大山包生态环境自身的特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能充分反映亚高山沼泽湿地生态安全的21项指标,构建了大山包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湿地生态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是4.756 6.研究表明:当前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个别生态压力已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显示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不足.为有效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提出了改善湿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光叶珙桐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兴国 王磊 +3 位作者 杨顺强 陈家德 刘健君 裴文仙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叶珙桐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探究光叶珙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设置对照组、5%、10%、15%、20%PEG-6000梯度浓度对3年生光叶珙桐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提取叶片中RWC、SOD、POD和CAT和MDA进行... 通过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叶珙桐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探究光叶珙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设置对照组、5%、10%、15%、20%PEG-6000梯度浓度对3年生光叶珙桐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提取叶片中RWC、SOD、POD和CAT和MDA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光叶珙桐幼苗遭受干旱胁迫程度加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RWC急剧减少,SOD、POD与CAT酶活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SOD变化不显著,在光叶珙桐抗旱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小;而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变化明显,二者协同作用,在不同程度的胁迫下分别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降低自由基对植株造成伤害;(3)POD活性在24h轻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409.14%,CAT在重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191.49%,二者在严重胁迫(20%PEG)处理下又降至接近CK组水平,说明POD在轻度胁迫时POD发挥其保护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CAT发挥着保护膜脂的主要作用,在严重胁迫下二者活性均降低;(4)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在干旱胁迫初期,在保护酶协同作用下减少了MDA的生成,在严重胁迫处理时含量积累升高到CK组含量的29.86%,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光叶珙桐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水因子成为光叶珙桐生长的主要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珙桐 相对含水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亚红祥 董万贤 +4 位作者 魏培发 周天惠 周济华 张云智 樊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试验对发热患者血清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IgG和IgM抗体检测,采用夜夹法诱捕调查地区鼠类,用巢氏PCR方法对鼠脾脏做groEL基因片段扩增和基因序列分... 目的对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试验对发热患者血清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IgG和IgM抗体检测,采用夜夹法诱捕调查地区鼠类,用巢氏PCR方法对鼠脾脏做groEL基因片段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15年5-10月在永善县发现恙虫病患者3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1例,临床诊断病例13例;主要发病于8月,占总病例数的32.35%;40—4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2.35%;农民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9.41%;有焦痂或溃疡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4.12%,其中位于腹股沟最多(占有焦痂或溃疡患者的31.25%);有皮疹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0.00%。在捕获的39份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脾组织样品中,恙虫病东方体groEL基因片段扩增阳性9份(阳性率23.08%)。groEL基因片段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检测到的YSP30株与的HSB1、FAR1、UAP4等Saitama型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最密切,检测到的其余8株与UT213、UT221、SH205等Karp型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最密切。结论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了永善县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当地存在Karp和Saitama相关的2种基因型恙虫病东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流行病学 基因序列分析 永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苄基亚砜树脂对钯的固相萃取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锋 黄章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6,55,共4页
基于二苄基亚砜树脂与钯的络合反应,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吸附痕量钯的方法。在0.1~6 mol/L的盐酸介质中,钯可以被二苄基亚砜树脂吸附富集并形成1∶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50 g/L酸性硫脲洗脱,洗脱液经处理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树脂结构... 基于二苄基亚砜树脂与钯的络合反应,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吸附痕量钯的方法。在0.1~6 mol/L的盐酸介质中,钯可以被二苄基亚砜树脂吸附富集并形成1∶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50 g/L酸性硫脲洗脱,洗脱液经处理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树脂结构不被破坏且可重新处理使用。方法用于测定催化剂中痕量钯,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1.47%(n=5),标准加入回收率9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二苄基亚砜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苄基亚砜固相萃取分离钯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锋 黄章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0-812,共3页
研究了二苄基亚砜(DBSO)对钯(Ⅱ)的萃取性能,并将DBSO与C18反相键合硅胶混合的固相萃取(SPE)柱用于钯(Ⅱ)分离。钯(Ⅱ)在pH2的盐酸溶液中,以1.0~2.0mL·min^-1流速通过混有一定量BDSO的SPE柱。用50g·L^-1硫脲的... 研究了二苄基亚砜(DBSO)对钯(Ⅱ)的萃取性能,并将DBSO与C18反相键合硅胶混合的固相萃取(SPE)柱用于钯(Ⅱ)分离。钯(Ⅱ)在pH2的盐酸溶液中,以1.0~2.0mL·min^-1流速通过混有一定量BDSO的SPE柱。用50g·L^-1硫脲的0.01mol·L^-1盐酸溶液作为洗脱液,将钯(Ⅱ)从柱上洗脱。用光度法测定洗脱液中钯量,回收率达90%以上。应用该法分析了两件样品,钯含量的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苄基亚砜 固相萃取 钯(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致病性耶尔森菌调查研究
6
作者 张海鹏 李玉琼 +6 位作者 刘正祥 段兴德 樊荣 浦恩念 洪梅 王鹏 邵宗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2-82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inv、caf1等特异基因进行PCR检测,基因阳性可疑标本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标本1631份,其中鼠盲肠段标本985份、犬肛门拭子标本646份。自鼠肠道中共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4株,分离率为2.44%(24/985),自犬肛门拭子中共分离到14株,分离率为2.17%(14/64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分离率为2.33%(38/1631),且3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自昭通永善县犬肛门拭子中分离到唯一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分离率为0.15%(1/646);未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结论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和家犬中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云南省首次自鼠疫指示动物犬中分离到假结核耶尔森菌,未发现鼠疫耶尔森菌的相关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耶尔森菌 毒力基因 云南省 金沙江中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C反应蛋白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鹏 刘仪 +3 位作者 李云蕊 卢明月 杜雪婷 杨云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11期78-82,共5页
在常温下合成了Au纳米颗粒负载的超纳米结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Au NPs/SNHKUST—1),并以其为标记材料标记C反应蛋白抗体。同时合成了中空状石墨烯纳米材料和Au纳米颗粒作为固定基质,制备了夹心型的C反应蛋白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标记物... 在常温下合成了Au纳米颗粒负载的超纳米结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Au NPs/SNHKUST—1),并以其为标记材料标记C反应蛋白抗体。同时合成了中空状石墨烯纳米材料和Au纳米颗粒作为固定基质,制备了夹心型的C反应蛋白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标记物对H_2O_2还原反应的催化电流,实现了对C反应蛋白的定量测定。传感器在C反应蛋白浓度为0.2~200 ng/m 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4 7,检测下限为0.05 ng/m L,为C反应蛋白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SNHKUST—1 金属—有机骨架 免疫传感器 中空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