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SBS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杜杰贵
王鹏
李懿峰
李鸿翔
李松
-
机构
昭通市宜昭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昭通市宜昭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4,共6页
-
基金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云交科教便〔2021〕58号)。
-
文摘
讨论了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分析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讨论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石墨烯
改性机理
-
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graphen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TQ320.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泥质砂岩残积土边坡降雨冲刷特性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继兴
严松
杨春健
方跃光
-
机构
昭通市宜昭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昭通市宜昭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
-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3,共8页
-
基金
云南省交通厅科教项目“基于原位测试关键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风险评价体系与防治措施研究”([2020]74号)。
-
文摘
泥质砂岩残积土作为一种结构性很强的特殊土,具有崩解性强、抗冲蚀性差以及扰动性极大的特点,对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为了探究泥质砂岩残积土边坡降雨冲刷机理,设计了边坡降雨冲刷试验,通过现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试分析了其表面冲刷效应;利用高密度电法进一步明确了泥质砂岩残积土边坡的入渗特性、表面冲刷演化机制及冲刷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冲刷试验的最初阶段,降水入渗强且主要向坡脚处运移,坡表未形成明显的细沟;冲刷试验中期,坡脚处土体最先达到饱和而形成坡面径流,细沟贯通扩大形成小规模冲槽以及片蚀区;冲刷试验后期,坡面中部和坡脚处土体冲蚀严重,坡脚处的冲槽向上部延伸,片蚀区扩大,导致表层土体结构发生变化,渗透性差异明显;泥质砂岩残积土坡体降雨冲刷主要划分为表层溅蚀、下层潜蚀和细沟贯通3个阶段,坡面土体流失主要发生在最后一个阶段,细沟率达到最高值16.9%,细沟贯通率也高达0.74。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探讨泥质砂岩残积土边坡冲蚀防护和研究冲蚀防护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
关键词
泥质砂岩残积土
边坡
降雨
冲刷
入渗性质
三维激光扫描
高密度电法
-
Keywords
argillaceous sandstone residual soil
slope
rainfall
erosion
infiltration property
3D laser scanning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
分类号
P642.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642.2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