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舞蹈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个案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骁 何喆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自2003年建系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华南地区舞蹈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与平台。十年来的舞蹈学科建设,构成了广东舞蹈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在新时期如何更好的探索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核...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自2003年建系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华南地区舞蹈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与平台。十年来的舞蹈学科建设,构成了广东舞蹈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在新时期如何更好的探索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核心问题。在此,笔者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例,分析舞蹈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系 舞蹈高等教育 现状分析 发展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与音乐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晓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针对当前发展的形势,优化专业教学的实施,迫在眉睫。目前,教育部已将"音乐与舞蹈"并置为艺术门类的一级学科,这种现象表明有关部门对两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已有了充分认识...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针对当前发展的形势,优化专业教学的实施,迫在眉睫。目前,教育部已将"音乐与舞蹈"并置为艺术门类的一级学科,这种现象表明有关部门对两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已有了充分认识。本文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开设舞蹈与音乐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为例,详尽介绍我系的办学思路,并以此抛砖引玉,探究高等艺术院校如何整合资源,在舞蹈专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面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素质的综合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音乐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和音乐艺术的交融与互动——评《水与音乐》
3
作者 沈一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4,共2页
水为生命之源,亦是文明之镜。从逐水而居的生存智慧到寄情山水的诗意表达,水文化的内涵始终跟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符号。音乐艺术作为人类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情感语言,与水文化有着解不开的联系。由水... 水为生命之源,亦是文明之镜。从逐水而居的生存智慧到寄情山水的诗意表达,水文化的内涵始终跟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符号。音乐艺术作为人类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情感语言,与水文化有着解不开的联系。由水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与音乐》一书,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视角出发探索了水与音乐的互动关系,揭示水与音乐如何以动态对话构建“天人合一”的美学范式。笔者参考该书,从文化基因解读、传统音乐实践以及技术介入三个维度出发,对水文化与音乐艺术的交融与互动展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实践 交融 文化基因 传统音乐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 《音乐创作》 200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音乐性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本文试从音乐院校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入手,认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出以下两种特性:其一,形式上的非独立性;其二,是生存状态的原生性。所以,音乐学院与音乐性... 音乐性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本文试从音乐院校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入手,认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出以下两种特性:其一,形式上的非独立性;其二,是生存状态的原生性。所以,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着两个层次的矛盾。音乐学院应规避矛盾,从静态保护、保护和管理人才培养及宣传普及保护意识三个方面,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自身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学院 非独立性 原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冼星海“中国新兴音乐”思想的现象学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少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0,77-78+177-178,共4页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现象学对解读冼星海"中国新兴音乐"的启示:"悬置"之对解读"新兴音乐"的方法论启示;"回到事情本身"之对说明"新兴音乐"的存在论启示;"意向性"之...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现象学对解读冼星海"中国新兴音乐"的启示:"悬置"之对解读"新兴音乐"的方法论启示;"回到事情本身"之对说明"新兴音乐"的存在论启示;"意向性"之对阐释"新音乐"的美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冼星海 “中国新兴音乐”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与表演艺术探索 ——评《音乐与心灵的对话: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7-I0008,共2页
小提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在音乐界占据重要位置。从16世纪意大利提琴制作业的发展,到17、18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繁荣,再到现代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小提琴一直是音乐创作和演奏中... 小提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在音乐界占据重要位置。从16世纪意大利提琴制作业的发展,到17、18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繁荣,再到现代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小提琴一直是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重要元素。这一过程中,小提琴演奏不仅追求技巧上的精湛,更注重情感上的表达,通过演奏者的表演,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小提琴演奏也不例外。例如,意大利的小提琴音乐注重旋律的流畅和情感的抒发,而德国的小提琴音乐则更加注重结构的严谨和技巧的精湛,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小提琴演奏在情感表达和表演艺术上呈现出多样性。随着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观众对于小提琴演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音乐素养,还要求他们能够通过表演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这种要求促使小提琴演奏者不断探索新的表演方式,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演奏 提琴制作 小提琴音乐 表演艺术 情感传递 表演方式 音乐素养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表演艺术教学创新之路——评《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奕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44,共1页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艺术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音乐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拓展传播路径,丰富传播媒介。音乐教育是提升公民音乐素养的...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艺术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音乐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拓展传播路径,丰富传播媒介。音乐教育是提升公民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音乐传播的重要形式,它为音乐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个人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思想情感、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层面的培养;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形式,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高校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覆盖面有限、教育理念陈旧、教育内容落后、教育方式传统、教育手段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除此之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表演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音乐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舞台呈现音乐艺术形态,可以说是音乐的再次创作活动。音乐表演艺术依托于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与真挚情感,将音乐作品以歌唱、器乐演奏、舞蹈等多种方式展现给观众,从而营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视听体验。音乐表演艺术的价值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要想获得较好的表演艺术实践效果,音乐教育者必须重视音乐表演艺术教学实践,多组织一些音乐会、校园演出、音乐节等音乐表演活动,鼓励学习者将已学音乐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音乐表演实践中,不断提高音乐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音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音乐教育改革与表演艺术实践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与之相关的著作也相继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活动 教育教学实践 高校音乐教育 音乐表演 音乐传播 传播路径 器乐演奏 音乐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音乐学院里培养音乐剧演员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6-58,共3页
音乐剧在欧美舞台上已有近百年的演出历史。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宽松的大环境下 ,符合中华民族亦歌亦舞亦演审美情趣的音乐剧有了崭新的机遇。文章从音乐学院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音乐剧自身所具有的本质规律、目前培养音乐剧演员所存... 音乐剧在欧美舞台上已有近百年的演出历史。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宽松的大环境下 ,符合中华民族亦歌亦舞亦演审美情趣的音乐剧有了崭新的机遇。文章从音乐学院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音乐剧自身所具有的本质规律、目前培养音乐剧演员所存在的问题和音乐剧与音乐学院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阐述 ,谈了有关如何培养具有歌、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音乐学院 音乐剧演员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全文增补中
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明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指出 :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 ,如果一味地与宏观的“大历史学”、“大史学界”的研究保持一致的话 ,研究活动本身就会脱离于音乐艺术的本体属性和社会音乐生活的实际。在具体操作方法上 ,作者提出 :1、应当改变过去“大而全”的传统学科思维 ,“收窄”战线 ,把着力点放在做“主流”的音乐创作、主流音乐家的研究上面。 2、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 ,应当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的诸多问题做体系化、门类化、具体化的处理。 3、把一些交叉性的“问题史”、“门类史”拿出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音乐 历史研究 近现代音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音声民族志”文本建构——谈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民族志书写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凯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3期46-54,共9页
民族志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实践,是把握各种理论真谛的有效途径。实验民族志探索,是世纪之交人文学科修辞困境焦点的产物。笔者以自身数年数个版本的"仪式音声民族志"书写,参与了解释学民族志文本实验... 民族志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实践,是把握各种理论真谛的有效途径。实验民族志探索,是世纪之交人文学科修辞困境焦点的产物。笔者以自身数年数个版本的"仪式音声民族志"书写,参与了解释学民族志文本实验的探求:仪式音声民族志的"行为深描文本",由口述文本、书写文本和现场文本建构;仪式音声民族志的"意义阐释文本",由民族志行为阐释、音乐学音响阐释和符号学意义阐释建构。解释学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使笔者获得:一种互为文本的观察视角、一种互相阐释的角色理念、一种深度描写的解读方法和一个发现——在意义阐释文本中,当"音声符号"在仪式的具象层面呈现着象征符号与外在行为过程的结构意义、在信仰的意象层面揭示着象征符号与内在文化理念的认知意义时,"仪式音声"(音乐)作为一种贯通化合"行为符号"和"意义符号"的文化符号象征,不仅能完成对一个特色知识体系从表征系统至意义系统的全程阐释,并能在形而上的意义追寻中消融"音乐学"与"人类学"在形而下研究中的生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民族志书写 仪式音声民族志 解释学文本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奖项格局中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属性——以音乐传播学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中国流行音乐是在对外来音乐模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发展之路却与被模仿者有很大的差异,是何种原因导致?笔者从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非自然”属性以及形成这种特性的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层背景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 流行音乐 传播媒介 排行版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音乐”旋法特征探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复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63,共6页
广东音乐以句首弱起、装饰音(帽头花)、音型与节奏的重复、音阶进行和模进为主要特征的创作手法。源于粤剧过场音乐和唱腔的广东音乐因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和社会需求的不同,曾吸收和融合了江南丝竹的元素和思维,并借鉴了西洋音... 广东音乐以句首弱起、装饰音(帽头花)、音型与节奏的重复、音阶进行和模进为主要特征的创作手法。源于粤剧过场音乐和唱腔的广东音乐因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和社会需求的不同,曾吸收和融合了江南丝竹的元素和思维,并借鉴了西洋音乐中的音调与技法,使之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地方乐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音乐 旋法特征 句首弱起 装饰音 江南丝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中古琴音乐的传播与继承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与继承出现了变化,不同的传播形态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效果和反馈信息。其开放式的网络传播,为琴乐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然而同时也带来了自身文化特性的转变如:精英化向大众化妥协、审美性向技术性妥协、自省性向...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与继承出现了变化,不同的传播形态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效果和反馈信息。其开放式的网络传播,为琴乐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然而同时也带来了自身文化特性的转变如:精英化向大众化妥协、审美性向技术性妥协、自省性向娱乐性妥协。琴乐的网络传播在官方、民间、高校三种类型之下呈现出传播形态的静态与动态的双重性特征。琴乐文化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将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或会成为新的问题呈现在琴乐文化的当代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古琴音乐 传播与继承 利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一门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小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81,共7页
随着世界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在21世纪兴起了“老年精神音乐学”的新学科。该学科研究音乐对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影响,认为音乐对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有益,是一门无论在国内外都有发展潜力和探索空间的新学科。
关键词 音乐心理学 老年精神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文献编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海燕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与其它高校图书馆的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音乐文献的编目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 图书馆 音乐文献 文献编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叩问·启迪·观察——宇宙观思维与音乐理论的“跨学科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凯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8,201,共8页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一、在对"跨学科"理念崛起因由的反思中,觉悟到近代极端化的分科教育对人类知识体系、思维体系被分解成碎片的弊端;二、在对当代"跨学科性"研究问题的叩问中,意识到理论研究中"整体性"...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一、在对"跨学科"理念崛起因由的反思中,觉悟到近代极端化的分科教育对人类知识体系、思维体系被分解成碎片的弊端;二、在对当代"跨学科性"研究问题的叩问中,意识到理论研究中"整体性"思维的缺失;三、从"跨学科"理念与当代文化人类学"整体观"的联系,寻觅到中国传统宇宙观作为整体认知世界的文化符号沉潜在人类思维深处的智慧启迪;四、立足以宇宙观立场深入观察音乐理论与自然、人文及社会学科间的"跨学科性"根脉背景,从而认知各学科在互为印证的文化背景融合中突破学科阈限的"跨学科性"关系。结论:学会应用宇宙观思维的观察能力,可能是获取"跨学科性"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观思维 音乐理论 跨学科性 根脉关系 互为印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调性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节奏及其相关概念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达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4,共14页
国内的基本乐理的体系与概念已经极大地落后于现代音乐实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切分的定义。如果不更新节拍与切分的认识,会极大地妨碍对20世纪音乐节奏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全新的节拍与切分概念,而且以新概念为依托,对不同时期的严肃... 国内的基本乐理的体系与概念已经极大地落后于现代音乐实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切分的定义。如果不更新节拍与切分的认识,会极大地妨碍对20世纪音乐节奏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全新的节拍与切分概念,而且以新概念为依托,对不同时期的严肃音乐和20世纪的现代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的节奏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理新概念 严肃音乐 流行音乐 爵士乐 节奏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创意的探索与实践——以高校音乐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带宝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从传统服务到知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没有改变。服务创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互动平台;二是突出民俗资源;三是创建专业服务环境。专业服务的创意建设,有利于读者与服务的互动,有利于馆员隐性知识外化,实现服务增值。... 从传统服务到知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没有改变。服务创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互动平台;二是突出民俗资源;三是创建专业服务环境。专业服务的创意建设,有利于读者与服务的互动,有利于馆员隐性知识外化,实现服务增值。服务创意,既是读者爱馆的基础,又是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图书馆 服务创意 探索与实践 专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群体协作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宋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我国音乐学学科的综合与分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七大分支”的规划构想。倡导让一切有能力为音乐学学科建设作出贡献的研究者群体各得其所,彼此尊重,及时交流,增强协作。
关键词 历史 音乐学 体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 被引量:16
20
作者 罗小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3期7-16,共10页
20世纪后半叶是中国音乐心理学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时期。该学科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从思辨性的探究到开始注重实证性的研究,从不动声色的悄然入室到产生四处渗透的广泛影响。一批专著与译著的出现,数以百计... 20世纪后半叶是中国音乐心理学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时期。该学科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从思辨性的探究到开始注重实证性的研究,从不动声色的悄然入室到产生四处渗透的广泛影响。一批专著与译著的出现,数以百计相关文章的发表,音乐界众多学者的主动参与,使这一学科的发展极具潜力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音乐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