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4.2级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形变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慧 李均良 +3 位作者 刘海 王鹤华 张海洋 王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9-82,共4页
针对2010年3月6日唐山4.2级地震,对河北易县台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和月均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震源形成及演变过程中,震源区周围一定距离存在应力应变敏感点。震前同一台站几套仪器均出现异常或同一观测不同测向同时出现异常,很... 针对2010年3月6日唐山4.2级地震,对河北易县台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和月均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震源形成及演变过程中,震源区周围一定距离存在应力应变敏感点。震前同一台站几套仪器均出现异常或同一观测不同测向同时出现异常,很可能是与地震相关的异常反应,这种群体异常的信度高于单项异常。同一观测手段在不同地震前异常形态也有差异,在分析资料时要注意这种差异,合理提取异常。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异常的共性占主导地位,在短临阶段尤为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县地震台 形变观测 短水准 异常信息 映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易县地震台水管倾斜仪与垂直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肖 崔泽岩 +4 位作者 赵慧琴 佘雅文 李慧 马武刚 马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96-100,共5页
利用河北易县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与VS型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2005—2015年数据资料,分析两种地倾斜观测仪器同震响应的特征及响应幅度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1)DSQ型水管倾斜仪对远震响应幅度大,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呈正比,... 利用河北易县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与VS型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2005—2015年数据资料,分析两种地倾斜观测仪器同震响应的特征及响应幅度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1)DSQ型水管倾斜仪对远震响应幅度大,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呈正比,与震中距呈反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近震响应幅度大,与震级、震中距无明显的线性关系。DSQ型水管倾斜仪的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短,且与震中距呈正比;(2)两种地倾斜观测仪的地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中小地震的响应持续时间比DSQ型水管倾斜仪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倾斜观测仪器 同震响应特征 同震响应幅度 震中距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易县台潮汐形变图像浅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占录 苏树朋 +3 位作者 支树明 王晓山 杨雅琼 赵振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82-84,共3页
用易县地震台潮汐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时同步出现的同震阶跃的特征。可以看出 ,DSQ型水管仪、VS型垂直摆、TJ 2C型体应变仪的同震阶跃呈负值变化 ,而SS Y型伸缩仪之EW分量和NE分量呈正值变化。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潮汐 伸缩仪 形变观测 地震台 体应变 垂直 图像 同步 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易县台形变异常映震能力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慧琴 李均良 +4 位作者 张跃刚 崔泽岩 王艳 张肖 王会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91-94,共4页
对河北易县台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和月均值在2次唐山地震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该台多种观测手段在地震前记录到了显著异常,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给出该台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和提取方法。
关键词 易县地震台 形变观测 异常信息 映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易县M_L3.8、3.3地震同震形变响应及其震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栋 冯向东 +3 位作者 张素欣 王晓山 李均良 王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91,共6页
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易县相继发生ML3.8、3.3地震,震中距离易县地震台仅7km,震中附近主要以形变观测台站为主。虽然地震震级相对较小,但是12个形变测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这在中小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中是较为突出的震例。根据河北... 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易县相继发生ML3.8、3.3地震,震中距离易县地震台仅7km,震中附近主要以形变观测台站为主。虽然地震震级相对较小,但是12个形变测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这在中小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中是较为突出的震例。根据河北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对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根据速报震中和重新定位震中分别计算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断层初步断定为NEE向断层,断层表现为正断兼右旋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形变响应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 地震重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汐因子的河北省形变台站映震效能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晓真 陈建国 +4 位作者 马栋 屈曼 张肖 韩静 王时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8-1072,1104,共6页
定点台站观测资料作为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性资料,其质量好坏及台站映震效能对地震形势分析研判有重要作用。鉴于此,对"十五"网络化改造后,2008年以来河北省形变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因子计算及映震统计,通过梳理分析、归... 定点台站观测资料作为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性资料,其质量好坏及台站映震效能对地震形势分析研判有重要作用。鉴于此,对"十五"网络化改造后,2008年以来河北省形变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因子计算及映震统计,通过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质量较好的形变台站及测项,用于辅助河北省地震形势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因子 效能评估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霍山地区丛集地震事件揭示的三条地震断面及其滑动性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鑫 万永革 +3 位作者 冯淦 李枭 刘泽民 何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8-1700,共13页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讨论了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地震精定位...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讨论了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地震精定位结果计算了区域内三条地震断面(BB′,CC′,DD′)的几何参数(走向、倾角).其次,基于该地区丰富的小震P波初动资料,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反演区域应力场,并结合断层的几何形状确定滑动性质.最后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应力场背景对发震断面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知:(1)BB′断层走向为245.7°,倾角为85.6°,滑动角为167.3°;CC′断层走向为231.4°,倾角为88.5°,滑动角为173.2°;DD′断层走向为49.6°,倾角为87.5°,滑动角为-174.7°,三条地震断面与落儿岭—土地岭滑动性质一致,均为右旋走滑.(2)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呈明显低倾伏角EW向挤压和SN向拉张;区域应力场在三条断层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及正应力均表明三条断层上的地震事件的发生为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正常应变释放,但受到了预先存在薄弱区的影响.(3)这三条地震断面为磨子潭—晓天断裂的雁列式右旋走滑分支断裂,商城—麻城断裂带和郯庐断裂带南端右行右阶错动拉分推测为其错动的动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定位 断层面估计 综合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雁列式右旋走滑断层 拉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老震区中强地震流动重力异常研究
8
作者 张娜 龚燕民 宋志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08-211,共4页
选取唐山老震区1992—2014年的流动重力,绘制重力场测值空间变化等值线和时序变化曲线,结合唐山地区4次M≥5.0地震进行异常分析。发现震前有如下特征:(1)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均有较为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2)地震均发生在重力变化的"0&... 选取唐山老震区1992—2014年的流动重力,绘制重力场测值空间变化等值线和时序变化曲线,结合唐山地区4次M≥5.0地震进行异常分析。发现震前有如下特征:(1)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均有较为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2)地震均发生在重力变化的"0"等值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重力 异常 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OA优化SOM神经网络的VP型倾斜仪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庞聪 马武刚 +4 位作者 李查玮 龚燕民 刘晓磊 江勇 廖成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6,共5页
提出一种VP型倾斜仪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归一化故障信号分解为6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别计算其近似熵,构建EMD多尺度近似熵输入矩阵;结合蝗虫优化算法(GOA)对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将得到... 提出一种VP型倾斜仪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归一化故障信号分解为6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别计算其近似熵,构建EMD多尺度近似熵输入矩阵;结合蝗虫优化算法(GOA)对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将得到的GOA最优值嵌入到SOM模型中,组建GOA-SOM诊断模型。应用诊断测试集得到诊断目标的聚类标签值,将其与训练集的聚类标签以及真实故障类型进行比对,得到故障诊断结果。结果证明,GOA-SOM模型在100次随机抽样条件下的诊断正确率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99.329 7%、1.218 8,优于传统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仪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蝗虫优化算法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多尺度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型宽频带倾斜仪故障信号的BBA-SOM智能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武刚 庞聪 +1 位作者 龚燕民 刘晓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12-6017,共6页
针对现有VP型倾斜仪故障诊断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诊断流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以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多尺度近似熵和二进制蝙蝠算法(binary bat algorithm,BBA)优化SOM神经网络... 针对现有VP型倾斜仪故障诊断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诊断流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以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多尺度近似熵和二进制蝙蝠算法(binary bat algorithm,BBA)优化SOM神经网络参数的VP型倾斜仪故障诊断新方。首先,将归一化后的仪器故障信号进行CEEMD分解,对6阶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求取多尺度近似熵值;然后将网络输入法按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训练集的识别率为适应度函数,应用二进制蝙蝠算法(binary bat algorithm,BBA)优化SOM神经网络的竞争层维数和网络训练次数;最后应用上述得到的BBA-SOM网络模型对倾斜仪故障特征数据进行辨识。实验表明:CEEMD多尺度近似熵判据对倾斜仪故障特征的区分效果符合预期;相对于朴素贝叶斯、AdaBoost集成学习与LDA等学习模型,BBA-SOM模型可以准确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对实现VP型倾斜仪故障的自动诊断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宽频带倾斜仪 故障诊断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二进制蝙蝠算法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宽频带倾斜仪现场自动校准装置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武刚 张肖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8-662,共5页
为了对VP宽频带倾斜仪进行现场校准,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新型现场自动校准装置。经验证该装置在+8V激励电压情况下与高精度激光干涉仪结合使用,其校准相对误差为0.36%,满足小于1%的校准相对误差要求。
关键词 VP宽频带倾斜仪 自动校准 格值 微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