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BR工艺对校园污水再生回用处理的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华文强 农秋悦 +3 位作者 车津程 加藤秀生 秦键滨 张文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用C-MBR工艺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总氮、总磷、浊度等的去除效果以及系统膜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MBR系统对校园污水COD、BOD5、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48%、96%、57.11%及74.1... 采用C-MBR工艺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总氮、总磷、浊度等的去除效果以及系统膜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MBR系统对校园污水COD、BOD5、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48%、96%、57.11%及74.11%;色度、浊度及T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46%、99.63%、100%。膜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胞外聚合物是膜污染的重要原因,增大曝气强度、增长反冲洗时间以及定期药剂清洗均可维持MBR系统的稳定运行,缓解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污水 C-MBR COD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BR系统处理冬季校园污水的中水回用中试 被引量:6
2
作者 农秋悦 王敦球 +3 位作者 华文强 游少鸿 加藤秀生 张文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采用C-MBR组合工艺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TN、TP、色度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的校园污水中,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2.4%、76.8%及46.5%,平均出水COD和TN、TP的质量浓... 采用C-MBR组合工艺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TN、TP、色度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的校园污水中,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2.4%、76.8%及46.5%,平均出水COD和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4.8 mg/L和13.5、2.8 mg/L;由于陶瓷平板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出水中的色度、浊度及TSS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在34度、0.4 NTU和3.8 mg/L以下,浊度、TSS含量达到了GB/T 18920-2002的要求;延长反冲洗时间和控制曝气量能有效抑制滤饼层的形成,采用次氯酸钠定期清洗膜组件可维持MBR系统的稳定运行,缓解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校园污水 陶瓷平板膜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程混凝/臭氧化/陶瓷膜过滤新型净水集成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小江 雷颖 +2 位作者 张锡辉 巢猛 野口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研究半程混凝/臭氧化/陶瓷膜过滤新型净水集成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膜污染的控制及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进行了小试实验,分别改变混凝剂和臭氧的投加量,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跨膜压差及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程混凝和臭氧可... 为研究半程混凝/臭氧化/陶瓷膜过滤新型净水集成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膜污染的控制及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进行了小试实验,分别改变混凝剂和臭氧的投加量,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跨膜压差及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程混凝和臭氧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12.5mg/L时,跨膜压差由原水直接过膜时的-0.074MPa降低至-0.021MPa,臭氧的投加量从0mg/L增加至2mg/L时,跨膜压差由-0.068MPa降低至-0.049MPa;半程混凝/臭氧/陶瓷膜集成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工艺出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由原水的小于5ku缩小至小于3ku,一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该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0.00%和68.00%,对THMFP和HAAFP的去除率分别为57.59%和48.39%;集成工艺出水浊度低于0.05NTU,水中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数小于等于10CNT/mL,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为0,出水的微生物安全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工艺 半程混凝 臭氧 陶瓷膜 跨膜压差 微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