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活化过碳酸钠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德玲 唐嘉辰 +1 位作者 聂忠文 唐首锋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6,共7页
腐殖酸(HA)分子结构复杂,能够与水体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发生吸附、离子交换和螯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去除水中HA是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建立紫外(UV)活化过碳酸钠(SPC)协同体系(UV/SPC)削减水... 腐殖酸(HA)分子结构复杂,能够与水体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发生吸附、离子交换和螯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去除水中HA是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建立紫外(UV)活化过碳酸钠(SPC)协同体系(UV/SPC)削减水中HA。考察协同体系中初始HA浓度、SPC投加量、初始pH值对HA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协同体系的主要作用机制及HA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UV、单独SPC、UV/过氧化氢(H2O2)体系中HA的去除率仅为2.2%、4.7%、12.5%,而UV/SPC协同体系的HA去除率可达92.1%,UV/SPC相比于其他体系可更有效去除水中HA。减小HA初始浓度、提高SPC投加量、降低pH值均可提高协同体系对HA的去除效率。自由基掩蔽实验及H2O2浓度测定证明了SPC活化产生的·OH是HA去除的主要活性物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光度比值、特定紫外吸光度及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证明协同体系可以有效地降解及矿化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过碳酸钠 活化 腐殖酸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导电聚合物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焦体峰 尹娟娟 +3 位作者 唐首峰 孟昱婷 饶砚迪 李景红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35,共11页
导电聚合物是包含有sp2杂化结构的共轭聚合物,可以使电荷离域传输。本文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分别与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纳米颗粒或者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杂化复合,研究其吸附、催化反应、电荷传输等方面的性能。共轭聚合物与纳米颗粒相... 导电聚合物是包含有sp2杂化结构的共轭聚合物,可以使电荷离域传输。本文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分别与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纳米颗粒或者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杂化复合,研究其吸附、催化反应、电荷传输等方面的性能。共轭聚合物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或产生响应,可以作为敏化剂来提高纳米颗粒的敏感性,降低检测限,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对惰性物质的选择性,进而提高传感器性能。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经过杂化的导电聚合物化学电阻传感器用于气体检测的现状以及杂化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导电聚合物 杂化纳米结构 化学电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柔性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冬至 崔天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28-2736,共9页
针对用电活性聚合物(EAP)薄膜制造柔性智能器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性能要求,采用一种铁电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制作了柔性结构器件,建立了它的动力学方程、振动行为模型及其机电性能描述。研究了预张力-抗弯刚度、驱动电压、器件几何参数对柔... 针对用电活性聚合物(EAP)薄膜制造柔性智能器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性能要求,采用一种铁电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制作了柔性结构器件,建立了它的动力学方程、振动行为模型及其机电性能描述。研究了预张力-抗弯刚度、驱动电压、器件几何参数对柔性薄膜器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柔性薄膜器件在预张力和抗弯刚度共同作用下的振动行为模型及其特征化描述,用数值模拟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杨氏模量及预张力-刚度比对柔性薄膜结构振动行为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模型与激光多普勒技术模拟和实测了EAP薄膜柔性结构的模态振型。此外,基于压电激励-激光拾振方法研究了驱动电压及器件几何尺寸对EAP薄膜柔性结构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激光多普勒技术用于EAP薄膜智能器件测试的有效性,揭示了EAP薄膜柔性结构器件的工作机理及动态性能,1V驱动电压可产生精密位移21.6nm。本文为研究EAP薄膜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活性聚合物 薄膜器件 动态特性 柔性结构 激光多普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微加工技术的高灵敏度隧道传感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薛伟 王晶 崔天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1-503,共13页
基于硅加工的高灵敏微型隧道传感器在过去15年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种隧道传感器被开始出来,例如加速度计,角速度计,红外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首先对基于硅加工的隧道传感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四种传感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包括几种... 基于硅加工的高灵敏微型隧道传感器在过去15年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种隧道传感器被开始出来,例如加速度计,角速度计,红外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首先对基于硅加工的隧道传感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四种传感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包括几种器件的结构设计,加工过程,器件性能,控制电路和系统噪音。特别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隧道加速度计,并讨论了其结构,加工与测试,隧道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给出了这种新型高灵敏传感器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传感器 灵敏度 分辨率 聚合物 热模压加工 低频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电沉积法制备超疏水Ni-PTFE复合镀层 被引量:2
5
作者 郝巧玲 明平美 崔天宏 《电加工与模具》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电泳-电沉积法制备具有超疏水特性的金属基镍(Ni)-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镀层。在改善搅拌方式和优选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流密度和镀液中PTFE微粒子含量对镀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的PTFE微粒子含量>... 通过电泳-电沉积法制备具有超疏水特性的金属基镍(Ni)-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镀层。在改善搅拌方式和优选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流密度和镀液中PTFE微粒子含量对镀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的PTFE微粒子含量>90 g/L、且每克PTFE(平均粒径0.2μm)辅助有65 mg的FC-134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能制备出具有超疏水与疏油特性的Ni-PTFE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Ni-PTFE复合镀层 电泳-电沉积 超疏水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调控与气体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子宜 章佳佳 +4 位作者 邹小勤 左家玉 李俊 刘应书 裴有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9-591,共13页
菱沸石(Chabazite,CHA)分子筛膜因其八元环小孔(0.38 nm)三维孔道结构、可调的表面特性、较高的材料稳定性与制备可重复性,在轻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近年来逐渐成为分子筛膜研究热点之一。本综述介绍了两种CHA分子筛膜(SAPO-34膜... 菱沸石(Chabazite,CHA)分子筛膜因其八元环小孔(0.38 nm)三维孔道结构、可调的表面特性、较高的材料稳定性与制备可重复性,在轻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近年来逐渐成为分子筛膜研究热点之一。本综述介绍了两种CHA分子筛膜(SAPO-34膜、SSZ-13膜)的基本特性,对比了CHA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原位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加热法)优缺点及其应用现状,并重点针对主流的二次生长法制备SSZ-13膜与SAPO-34膜过程中关键条件对薄膜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铺种条件(载体种类、晶种类别、铺种方式),水热合成条件(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含水量、硅铝比、模板剂、阳离子种类)与煅烧方式(常规煅烧、分段煅烧、快速热处理),经细化分析总结出上述两种膜的优选合成条件;并进一步汇总了CHA分子筛膜表面化学调控(硅铝比调控、阳离子交换、杂原子替换、氨基功能化、表面修饰)对气体分离增强的策略,总结了CHA分子筛膜在各种气体体系中的分离特点与单组分气体渗透特性。最后,对CHA分子筛膜今后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膜 菱沸石 合成制备 表面化学调控 气体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