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1
作者 郭希蕾 孙昭倩 +3 位作者 李高燕 郑冰清 姚俊修 郭庆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6,共9页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相似,二阶导数图中饼粕的苯环振动吸收峰比果实中的明显;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果实的自动峰有6个,饼粕的自动峰有4个,且自动峰对应波数不一致;果实脂溶性提取物的一维红外光谱图中可见1 711,1 464,1 121 cm^(-1)处的吸收峰,而饼粕中未出现,但是其二阶导数图中部分吸收峰不如饼粕中的明显,且两种样品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自动峰数量和强度有明显不同;两种样品的水溶性提取物的3种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不能用于两种样品的鉴别。在热分析中,两种样品的热重以及差热曲线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是二者的差热曲线的峰形、峰值等存在差异;两种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均有2个放热宽峰,但饼粕的峰值温度较果实的低,且在423℃放热峰附近有一个小肩峰(458℃),可作为饼粕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多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姜文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苜蓿多糖(Alfalfa Polysaccharides,AP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20只初始体重为(65.47±2.90)k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育肥猪参考《... 文章旨在研究苜蓿多糖(Alfalfa Polysaccharides,AP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20只初始体重为(65.47±2.90)k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育肥猪参考《猪饲养标准》(NY/T65-2004),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余3组育肥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2000、3000mg/kg苜蓿多糖。预饲期3d,试验期60d。结果显示:(1)随着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先上升后下降,料重比先下降后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添加2000、3000mg/kg苜蓿多糖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P <0.05),且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料重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添加2000、3000mg/kg苜蓿多糖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宰前活重、胴体重量(P <0.05)。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添加1000、2000、3000mg/kg苜蓿多糖能显著降低育肥猪的背膘厚度(P <0.05)。(3)试验组各项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苜蓿多糖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但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苜蓿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0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多糖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