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昌宁县桑园间作魔芋立体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胡烈艳
张晓露
熊守志
-
机构
昌宁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6-47,共2页
-
文摘
昌宁县隶属保山市,全县总面积3888km2,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最高海拔2875.9m,最低海拔608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
-
关键词
立体栽培技术
昌宁县
桑园间作
亚热带季风气候
魔芋
保山市
高海拔
低海拔
-
分类号
S8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632.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昌宁县冬季桑园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罗会军
赵志诚
-
机构
昌宁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01-102,共2页
-
文摘
晚秋蚕上蔟后,适时进行冬季桑园管理,是增强树势、增加产量、提高叶质、增强抗逆性、提高养蚕效益和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昌宁县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及桑园的长势,现将冬季桑园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适时打好关门药晚秋蚕上蔟后,桑树顶端仍有部分叶片继续生长,要在桑叶尚未脱落。
-
关键词
桑园
长势
剪伐
夏伐
昌宁县
-
分类号
S8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昌宁县小蚕共育技术
- 3
-
-
作者
赵志诚
罗会军
-
机构
昌宁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饲养好小蚕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小蚕期是充实体质和维护群体发育齐一的时期,通常小蚕饲养是指1~3龄的饲养过程,是整个蚕期的基础。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有利于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增加鲜茧产量,可节省劳力、桑叶、燃料、药品等,有效降低成本,是高产稳产的一项先进技术。
-
关键词
小蚕共育
给桑量
蚕座面积
饷食
眠起处理
疏毛期
共育室
昌宁县
-
分类号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昌宁县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
- 4
-
-
作者
罗会军
赵志诚
-
机构
昌宁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17-118,共2页
-
文摘
纸板方格蔟与传统草笼蔟和塑料折蔟相比,具有省工、省料、省蔟室,提高蚕茧质量(上茧率在95%以上),提高生丝品质的特点,是近年来最先进、应用最广的一种蔟具,也是昌宁县唯一应用于生产的蔟具,经过几年的发展,昌宁县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地区的上蔟技术,现介绍如下:1方格蔟的结构方格蔟由10只蔟片和1付蔟架装配组成。
-
关键词
方格蔟
上蔟技术
熟蚕
自动上蔟
蚕座
昌宁县
纸板
板材
-
分类号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昌宁县大蚕养殖消毒方法
- 5
-
-
作者
罗会军
-
机构
昌宁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38-139,共2页
-
文摘
养过蚕的蚕室蚕具,特别是上一期发病的蚕室蚕具会遗留很多的病原,若养蚕前不进行彻底消毒,病原物就会很快转移到下期的蚕体上,引起感染发病。消毒就是应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对蚕室和蚕具进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蚕病的发生,确保蚕茧、蚕种优质高产。
-
关键词
蚕具消毒
蚕室
大蚕
壮蚕
毒消散
蚕用药剂
石灰浆
日光消毒
养蚕生产
消毒方法
防病一号
蚕期
消特灵
-
分类号
S884.1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