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山市代表性古茶树资源表型与生化组分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宁功伟 陈晓明 +7 位作者 成雅容 段学良 杨旭 孙超 李友勇 邵金良 刘本英 王洪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61,I0007,I0008,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是普洱茶和滇红茶核心产区,研究该地区古茶树资源表型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整合与保护,以及核心种质构建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 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是普洱茶和滇红茶核心产区,研究该地区古茶树资源表型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整合与保护,以及核心种质构建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保山市73份代表性古茶树资源的形态学和生化组分共50个性状,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古茶树资源多样性。结果显示,23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4.135~4.277之间,平均为4.234;27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3.545~4.287之间,平均为4.187,变异系数介于7.88%~153.13%之间,大部分性状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27个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8.419%,其中,生化组分、叶片性状和茶树花性状是茶树变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区域间有差异的21个数量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古茶树资源在叶片性状、茶树花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27个数量性状将73份古茶树资源分为5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Ⅳ类属适制绿茶类型资源,第Ⅲ类和第Ⅴ类属红绿茶兼制型资源,从73份古茶树资源中筛选出特异资源36份,其中高茶多酚(≥25%)资源6份、高氨基酸(≥5%)资源29份、低咖啡碱(≤1.5%)资源1份。本研究为保山市古茶树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种质资源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市 古茶树资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发生规律调查初探
2
作者 杨恺 《云南农业》 2025年第6期63-64,共2页
常见茶尺蠖主要有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等。茶尺蠖是茶园中为害最为严重的尺蠖种类,成虫体长10~15 mm,翅展30~40 mm。身体灰褐色,翅面有灰白色和褐色斑纹。幼虫体长20~30 mm... 常见茶尺蠖主要有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等。茶尺蠖是茶园中为害最为严重的尺蠖种类,成虫体长10~15 mm,翅展30~40 mm。身体灰褐色,翅面有灰白色和褐色斑纹。幼虫体长20~30 mm,体色多变,有绿色、灰褐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