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ZIF-67/PES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1
作者 林江丽 阿合也力开·叶尔肯 苏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3-1384,共12页
通过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 dology,RSM)中Box-Behnken设计(BBD)考察吸附时间、pH值、NaCl浓度等关键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优化工艺参数,建立二次回归模型预测最佳吸附条件,优化ZIF-67/PES复合材... 通过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 dology,RSM)中Box-Behnken设计(BBD)考察吸附时间、pH值、NaCl浓度等关键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优化工艺参数,建立二次回归模型预测最佳吸附条件,优化ZIF-67/PES复合材料对三苯基甲烷染料(TPM)的吸附工艺,并验证方法可行性,以达到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孔雀石绿(MG),吸附时间(A)、pH值(B)、NaCl浓度(C)三个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程度是A>B>C,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5.12 h、pH=7.19、NaCl浓度0.95 mol/L;对于品红酸(FA),三个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程度是A>C>B,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1.32 h、pH=7.16、NaCl浓度0.95 mol/L;对于结晶紫(CV),影响程度是B>A>C,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23.86 h、pH=11.18、NaCl浓度0.97 mol/L。在此条件下,验证ZIF-67/PES复合材料对MG、FA和CV的实际吸附容量与模型预测值相差分别为1.91%、1.34%、0.63%,均小于5%。这表明响应面优化其处理工艺是可行的,能为染料废水实际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ZIF-67/PES复合材料 三苯基甲烷染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观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反应性气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竹君 何清 +5 位作者 陆忠奇 范旭雨晨 毕道金 马明杰 孟露 姜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5-1675,共11页
为研究沙漠地区大气环境和反应性气体变化机理,利用无人机观测平台于春季(2022年5月8—30日)和夏季(2021年7月19—31日)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塔中站)和南缘(民丰站)的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垂直观测,对比沙漠... 为研究沙漠地区大气环境和反应性气体变化机理,利用无人机观测平台于春季(2022年5月8—30日)和夏季(2021年7月19—31日)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塔中站)和南缘(民丰站)的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垂直观测,对比沙漠腹地和边缘的反应性气体垂直变化,结合HYSPLIT模式究其来源.结果表明:①民丰站CO体积分数整体略高于塔中站,春季CO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夏季,并且可能存在较强的SO_(2)和NO_(2)污染现象.CO平均体积分数呈民丰站春季(524.68×10^(−9))>民丰站夏季(468.95×10^(−9))>塔中站春季(313.42×10^(−9))>塔中站夏季(133.64×10^(−9))的特征;SO_(2)体积分数夏季高于春季,呈民丰站夏季(105.22×10^(−9))>民丰站春季(69.21×10^(−9))>塔中站夏季(65.38×10^(−9))>塔中站春季(49.98×10^(−9))的特征;塔中站NO_(2)体积分数整体高于民丰站,呈塔中站春季(158.95×10^(−9))>塔中站夏季(155.10×10^(−9))>民丰站春季(131.58×10^(−9))>民丰站夏季(127.23×10^(−9))的特征,并与O_(3)体积分数显著相关;夏季O_(3)体积分数明显高于春季,呈塔中站夏季(51.22×10^(−9))>民丰站夏季(24.23×10^(−9))>塔中站春季(11.90×10^(−9))>民丰站春季(11.67×10^(−9))的特征.②塔中站和民丰站两地反应性气体垂直廓线变化特征显著,CO体积分数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风速变化影响;SO_(2)体积分数多呈波动性变化特征;NO_(2)体积分数白天高于夜间,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存在波动,近地面NO_(2)出现累积;O_(3)体积分数垂直廓线呈明显的昼夜特征.③春季塔中站反应性气体大部分可能由“东灌”气流远距离输送而来;夏季塔中站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主要受盆地北缘绿洲带人为活动影响.春季民丰站的反应性气体多来自盆地边缘的人为活动集中区,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较大,夏季气流均起源于沙漠内部,因此这可能是导致春夏季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研究显示,春季、夏季塔中站和民丰站的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人为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贡献了较高的反应性气体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SO_(2) O_(3) CO HYSPLIT模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黑碳浓度特征和潜在源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翔 赵竹君 +2 位作者 陆忠奇 陶瑞 蔡海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514-5522,共9页
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2011~2017年黑碳气溶胶(BC)逐小时质量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来源贡献函数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研究了阿克达拉站BC不同时间尺度浓度特征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阿克达... 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2011~2017年黑碳气溶胶(BC)逐小时质量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来源贡献函数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研究了阿克达拉站BC不同时间尺度浓度特征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阿克达拉站2011~2017年BC呈波动下降趋势,BC清洁程度较高;BC浓度呈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398.85±189.35)ng/m^(3)>冬季(389.89±105.94)ng/m^(3)>夏季(272.07±90.07)ng/m^(3)>秋季(269.52±68.07)ng/m^(3),自然因素为BC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基本呈单峰分布;阿克达拉站BC潜在源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后向轨迹,WPSCF和WCWT分析都表明,春季潜在源集中于俄罗斯南部与新疆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北麓,秋季潜在源为新疆北疆经济带,冬季BC多受境外排放源影响.BC污染控制需要区域环境合作,实现联防联治,尤其是加强跨境污染源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聚类分析 潜在来源贡献函数(PSCF) 浓度权重(C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