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诗三种创作主题与西域器乐文化关系的流变考释 被引量:2
1
作者 海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7,共9页
唐诗中有三类创作主题与西域乐器有密切关系:昭君出塞与琵琶、文姬归汉与胡笳、公无渡河与箜篌。这种关系在被不断误读的过程中丰富、深化和变异。
关键词 昭君出塞 文姬归汉 公无渡河 琵琶 胡笳 箜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口语》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刍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宝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0,共2页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性却出现了偏差。对存在的...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性却出现了偏差。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些新的认识及建议,希望口语课能成为真正具有指导性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口语 教学实践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女作家笔下女性命运的现代观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5,共6页
哈萨克族女性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新道德规范的建立,使女性自我意识加强;女性世代命运的循环链被打破;女性生活空间开始向社会拓展。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女性 命运 时代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精神丝绸之路”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既是历史命题,又有现实意义,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现存文化霸权的有力抵制,也是对当代不同文明冲突的有效调和,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而重建&q...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既是历史命题,又有现实意义,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现存文化霸权的有力抵制,也是对当代不同文明冲突的有效调和,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而重建"精神丝绸之路"是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它既可充分利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还可借助今天"一路一带"战略平台的兴建,同时它又有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精神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构建 精神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旧可怀”的“怀旧广告”——消费逻辑中的“怀旧风潮”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景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本文尝试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广告媒介中的怀旧思潮进行深入解读,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广告媒介文本,从生产、消费和风格三个层面,探讨当代广告媒介文化中“怀旧”的产生、“怀旧”的风格以及“怀旧”与当代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广告媒介 消费逻辑 怀旧 后现代文化理论 风潮 媒介文本 媒介文化 内在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仿拟成语的现象及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景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广告的传达效果与语言的简略性具有正相关性。广告语中的成语妙用大体经过直接运用到仿拟成语两个阶段;仿拟成语大致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种类型。仿拟成语不仅使广告语言形象生动、富于色彩,产生新鲜感和增强感染力,而且使传统文化更普及化... 广告的传达效果与语言的简略性具有正相关性。广告语中的成语妙用大体经过直接运用到仿拟成语两个阶段;仿拟成语大致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种类型。仿拟成语不仅使广告语言形象生动、富于色彩,产生新鲜感和增强感染力,而且使传统文化更普及化,形成特殊的文化景观。广告语中仿拟成语也存在着误导青少年曲解成语本义、破坏了古典文字语言的纯洁性等负面作用,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加以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广告语 广告 仿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微博信息的传播及其思考——基于“福建漳州PX项目爆炸事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景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55,共3页
随着自媒体话语权的不断壮大,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以其注重时效性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强大的互动性,使其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获得强有力的集合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使政府信息... 随着自媒体话语权的不断壮大,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以其注重时效性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强大的互动性,使其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获得强有力的集合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使政府信息应对处于被动状态。政府要善于运用日益壮大的新兴媒体,探索突发事件在微博平台中的信息传播规律与政府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微博信息 传播 政府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题材·文化模式——电影《永生羊》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邴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50-155,共6页
电影《永生羊》通过艺术手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草原上哈萨克族游牧生活的风貌,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影片一方面透过民族文化符号的展示表现出强烈的哈萨克族文化意识和自觉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依靠电影视角的民族化和人... 电影《永生羊》通过艺术手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草原上哈萨克族游牧生活的风貌,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影片一方面透过民族文化符号的展示表现出强烈的哈萨克族文化意识和自觉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依靠电影视角的民族化和人性化,释放出一种能打动人心普世的价值观,创造了无限丰富的内蕴,也折射出草原文化对哈萨克族精神内涵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 草原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多民族女作家地域文化意识之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以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汉族女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意识的差异性出发,比较她们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地域文化意识和风格,由此,透视出因各种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 以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汉族女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意识的差异性出发,比较她们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地域文化意识和风格,由此,透视出因各种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也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徽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地域文化 差异性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与拓展中的“文学概论”教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邴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142,共2页
如何走出师范性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困境,文章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上,坚持"六结合"、多模式教学并存及"互补"原则相互融合,可以初步化解文学... 如何走出师范性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困境,文章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上,坚持"六结合"、多模式教学并存及"互补"原则相互融合,可以初步化解文学概论课程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性质 文学概论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于写作主体的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延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116-117,共2页
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写作教学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参与、写作意识和情感培养的现状,认为教学改革应充分立足于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写作主体,在明确其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分清应用写作的价值和功能,确定各个应用文体的功能,将学生评... 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写作教学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参与、写作意识和情感培养的现状,认为教学改革应充分立足于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写作主体,在明确其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分清应用写作的价值和功能,确定各个应用文体的功能,将学生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来,师生充分互动,最终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主体 应用文写作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吃■蜜》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敦煌写本《吃■蜜》故事及其变体在中国民间流传久远而广泛,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类型之一,它对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影响深远。通过对比发现,敦煌写本《吃■蜜》故事曾沿丝绸之路向西流传,对现存于我国新疆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 敦煌写本《吃■蜜》故事及其变体在中国民间流传久远而广泛,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类型之一,它对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影响深远。通过对比发现,敦煌写本《吃■蜜》故事曾沿丝绸之路向西流传,对现存于我国新疆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地的"阿凡提家族故事"影响明显,"阿凡提家族故事"应是敦煌写本《吃■蜜》故事的不同变体。厘清敦煌写本《吃■蜜》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对重新认识新疆阿凡提故事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故事 《吃[饣追]蜜》 丝绸之路 “阿凡提家族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珊·兰瑟女性主义叙述视点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桂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苏珊·兰瑟是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之一,1981年发表著作《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点》。兰瑟通过对经典叙事学叙述视点相关思想和应用进行追溯和分析,指出应把叙述视点放在关系论体系中去检验作者和读者以及语境,从而走向研究... 苏珊·兰瑟是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之一,1981年发表著作《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点》。兰瑟通过对经典叙事学叙述视点相关思想和应用进行追溯和分析,指出应把叙述视点放在关系论体系中去检验作者和读者以及语境,从而走向研究文本性别政治意识形态途径,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未来走向指出一条崭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点 女性主义叙事学 意识形态性 关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文化语境下新疆民族女性的独特书写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以中国女性文学的宏观视角对新疆多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进行观照,可以看出民族女作家带着民族和性别的双重身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书写魅力,即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叙事;民族文化身份、女性身份的双重认同;凸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女性... 以中国女性文学的宏观视角对新疆多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进行观照,可以看出民族女作家带着民族和性别的双重身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书写魅力,即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叙事;民族文化身份、女性身份的双重认同;凸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的书写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构成了共鸣、共振、相互丰富的关系,为中国女性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分支、新的文本,为学术界从新的角度认识女性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女性 文化叙事 身份认同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头程式理论下新疆民间汉语歌谣语言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66-71,共6页
"口头程式理论"也叫"帕里—洛德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演唱和创作传统的理论总结,它由三个结构性单元组成,该理论的核心是"程式"。对于地方歌谣而言它的文本组织形式包含"程式系统&q... "口头程式理论"也叫"帕里—洛德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演唱和创作传统的理论总结,它由三个结构性单元组成,该理论的核心是"程式"。对于地方歌谣而言它的文本组织形式包含"程式系统",通过分析歌谣语言结构的平行式、韵律特征和频密度,发现新疆民间汉语歌谣文本也有大量的描写程式、句式程式、衬词程式和套语程式,歌谣"主题"的创作图式呈现出口头诗学创作过程中的快速俭省原则。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它既有语言现象又有民俗现象,因此,在对歌谣进行语言学实证研究时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能更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其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歌谣 汉语 程式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在新疆十六所高校专业认同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玲 赵学清 +1 位作者 陈子涵 任佳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29-37,共9页
本文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及个别访谈,探讨"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政府人才培养策略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该计划实施效果是否与政府意图相吻合。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学生们对该计划是基本认同的,在性别、志愿选择方式... 本文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及个别访谈,探讨"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政府人才培养策略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该计划实施效果是否与政府意图相吻合。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学生们对该计划是基本认同的,在性别、志愿选择方式变量方面差异显著,影响维吾尔语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为专业情感和微观教育环境;影响汉语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为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汉翻译 专业认同 专业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翻计划”本科层次在新疆七所高校执行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艳玲 高莉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3-91,共9页
文章由三部分组成:(1)调查"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四年以来,承担本科层次教学任务的七所高校对该计划的执行情况;(2)把七所高校执行该计划的现状与该计划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3)根据差距提出推进该计划的有... 文章由三部分组成:(1)调查"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四年以来,承担本科层次教学任务的七所高校对该计划的执行情况;(2)把七所高校执行该计划的现状与该计划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3)根据差距提出推进该计划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翻计划” 本科层次 差距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羊》——哈萨克的生命牧歌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①的散文集《永生羊》用一种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文体样式表现了哈萨克族牧人充满质感的生命形态,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异性和对生与死这个命题的理解,并以对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审视促使人们思索实现其现代转型的问题。
关键词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永生羊》 生命形态 哲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居、牧民生活以及适应策略——以雀尔沟镇哈萨克族为例
19
作者 聂爱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0-13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新疆牧民定居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定居的层次和水平有所不同,但牧民基本实现了定居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牧区的经济类型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向牧业和农业并行发展,并呈现向经济生活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新疆牧民定居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定居的层次和水平有所不同,但牧民基本实现了定居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牧区的经济类型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向牧业和农业并行发展,并呈现向经济生活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在对新疆呼图壁县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牧民定居的适应策略并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外部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居 适应策略 移动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凡提故事中的伊斯兰文化
20
作者 陈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45-149,共5页
阿凡提故事在新疆民间广泛流传,伊斯兰文化渗透在其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在故事所反映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层面均有体现。同时,阿凡提故事具有较强的宗教批判意识,主要表现在批判宗教欺骗、宗教压迫和宗教教条主义等三个方面。阿凡提故... 阿凡提故事在新疆民间广泛流传,伊斯兰文化渗透在其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在故事所反映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层面均有体现。同时,阿凡提故事具有较强的宗教批判意识,主要表现在批判宗教欺骗、宗教压迫和宗教教条主义等三个方面。阿凡提故事中的宗教批判思想可为新疆正在开展的"去极端化"提供有效的文化对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提故事 伊斯兰文化 五功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