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及馏分油脱酸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柏 连欣 +5 位作者 蒋松山 余波 陈昌国 陈琳 雷登丽 龚梦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14-3026,共13页
石油酸是原油和馏分油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环烷酸并且含量可以高达90%以上。环烷酸具有羧酸的所有化学性质,所以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从而影响原油加工设备及油品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 石油酸是原油和馏分油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环烷酸并且含量可以高达90%以上。环烷酸具有羧酸的所有化学性质,所以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从而影响原油加工设备及油品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酸原油产量的逐渐增加,高原油及各种高酸值馏分油所带来的腐蚀与产品质量问题显得愈发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脱酸技术与工艺路线。本文较为全面而详细地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原油及油品的各种脱酸技术方法。分析表明:目前所报道的各类脱酸工艺较多,其中工业应用的加氢脱酸效果虽好但是成本较高,而其他大多数脱酸方法都存在较多的缺点或不足,因此探寻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并且具有较好普适性的油品脱酸工艺显得非常迫切而必要。酯化法脱酸具有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几乎可以降低所有的高酸值原油和油品(轻质、重质馏分油以及渣油)的酸值,为原料油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方便。酯化脱酸工艺的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选择,而目前的催化酯化体系虽然脱酸率较高,但仍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的不足,相信通过反应过程强化等手段解决该问题以后,催化酯化脱酸工艺会被很快投入到原油及油品的脱酸实际工业生产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馏分油 脱酸技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酸催化酯化脱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柏 汪建康 +3 位作者 兰梅 余波 雷登丽 蒋起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10,共8页
原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环烷酸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环烷酸进行脱除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避免严重的腐蚀问题。目前脱酸工艺方法虽然较多,但均存在缺点,而酯化法脱酸因具有处理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工艺等优点获得了人... 原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环烷酸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环烷酸进行脱除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避免严重的腐蚀问题。目前脱酸工艺方法虽然较多,但均存在缺点,而酯化法脱酸因具有处理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工艺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从催化酯化脱酸工艺、酯化反应机理、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环烷酸催化酯化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酯化脱酸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满足快速高效酯化转化要求的催化剂开发出来后必将加快该脱酸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酯化反应 催化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胡金蓉 邹茂扬 +1 位作者 文武 周子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4-58,共5页
为了促进学习分析在高等院校的实施,该文对大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分类、回归、聚类、潜在知识评估、文本和语音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序列模式挖掘等学习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它所解决的问题进... 为了促进学习分析在高等院校的实施,该文对大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分类、回归、聚类、潜在知识评估、文本和语音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序列模式挖掘等学习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它所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从分析学习行为、评估学习结果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职能;最后,总结了学习分析的挑战和展望。在多学科协同下,学习分析融入了多方面的新技术来研究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和深层次的原因,揭示学习规律,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优化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技术 大数据驱动 学习行为 个性化学习 数据挖掘 多学科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相变吸收剂的CO_(2)吸收性能及相分离行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恩泽 张巍松 +5 位作者 王育力 金显杭 郑敏 梁力友 宋自强 陶北平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嗪(PZ)水溶液作为复合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是捕集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该复合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限制了其在碳捕集领域的应用。为克服该缺点,在该复合吸收剂中加入某种溶剂形成相变吸收剂,可减...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嗪(PZ)水溶液作为复合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是捕集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该复合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限制了其在碳捕集领域的应用。为克服该缺点,在该复合吸收剂中加入某种溶剂形成相变吸收剂,可减少吸收剂进入解吸单元的总量,从而降低再生能耗。设计了一种组成为MDEA+PZ+N-甲基吡咯烷酮(NMP)+水(H_(2)O)的液固相变吸收剂,并考察了其吸收CO_(2)的性能,测定了NMP、PZ质量分数对液固相变吸收剂CO_(2)溶解度的影响,分析了相分离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该吸收剂的CO_(2)溶解度随着NMP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PZ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吸收剂中NMP、PZ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50%、3%及以上时,吸收CO_(2)后生成PZ-氨基甲酸酯达到饱和析出形成固相,固相先随CO_(2)溶解度增加而增加,后随着CO_(2)溶解度继续增加,生成更易溶于水的PZ-二氨基甲酸酯,导致固相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相变吸收剂 相分离行为 MDEA N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换热预转化的高效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良辉 刘卫东 徐为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95,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带换热预转化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即利用一段蒸汽转化炉出口高温转化气的显热代替部分燃料气为转化反应提供热量,对进入一段蒸汽转化炉前的混合原料气进行预转化,可大量减少一段蒸汽转化炉... 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带换热预转化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即利用一段蒸汽转化炉出口高温转化气的显热代替部分燃料气为转化反应提供热量,对进入一段蒸汽转化炉前的混合原料气进行预转化,可大量减少一段蒸汽转化炉所需燃料消耗并大量降低副产蒸汽量,由此达到提高轻烃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换热预转化 制氢 高效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低硅分子筛的表征及其对氮气、甲烷和一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蒲江涛 程万军 +1 位作者 韩太宇 管英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3-67,共5页
以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为前驱体制备了低硅铝比X型(LSX)分子筛,再经钙离子交换得到了Ca-LSX分子筛。分别对5A分子筛、LSX分子筛和Ca-LSX分子筛进行了ICP、XRD、SEM、FT-IR以及吸附性能等测试,并根据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拟合得到了各自的吸附... 以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为前驱体制备了低硅铝比X型(LSX)分子筛,再经钙离子交换得到了Ca-LSX分子筛。分别对5A分子筛、LSX分子筛和Ca-LSX分子筛进行了ICP、XRD、SEM、FT-IR以及吸附性能等测试,并根据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拟合得到了各自的吸附等温线。表征结果表明,5A分子筛为A型分子筛晶型,LSX分子筛和Ca-LSX分子筛为X型分子筛晶型,改性后的Ca-LSX分子筛仍具有FAU拓扑结构,保留了气体吸附容量大的特性。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钙离子改性提高了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降低了其平均孔径,进一步提高了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相较于5A分子筛,Ca-LSX分子筛对N_(2)、CH_(4)和CO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18.8%、75.8%和23.7%,其在低压下的微孔吸附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低硅分子筛 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垃圾填埋气处理新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建川 张崇海 +5 位作者 冯良兴 余秋兰 王宏达 赵浩川 陶北平 陈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78,共3页
介绍了垃圾填埋气处理利用的新工艺及其工艺原理和应用。该工艺采用脱硫、深冷、PSA-CO2与PSA-N2联合工艺调节垃圾填埋气的密度和热值,使之达到城市燃气的标准。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突出了该新工艺的技术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介绍了垃圾填埋气处理利用的新工艺及其工艺原理和应用。该工艺采用脱硫、深冷、PSA-CO2与PSA-N2联合工艺调节垃圾填埋气的密度和热值,使之达到城市燃气的标准。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突出了该新工艺的技术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PSA) 垃圾填埋气净化 新工艺 城市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二氧化碳中水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丽 王键 +4 位作者 蒲裕 张杰 管宁 李传华 程万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79,108,共3页
通过实验对4种吸附剂吸附高纯CO2中的水进行了研究,从吸附原理方面对实验结果分析阐述,采用CNA-2和国外-1吸附剂吸附高纯CO2中的水,均可以达到电子级CO2国际质量指标,CNA-2更胜一筹。
关键词 电子级二氧化碳 吸附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改性在工业富氢尾气变压吸附提纯燃料电池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云 蒲江涛 +1 位作者 姚中华 曹正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1-38,共8页
由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上的贵金属催化剂对CO、CO_(2)、CH_(4)和硫等杂质较为敏感,从而要求燃料电池氢中相关杂质的含量需小于10^(-6)甚至10^(-9),而目前成熟的常规变压吸附(PSA)制氢技术提纯燃料电池氢存在收率低、占地面积大和投资... 由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上的贵金属催化剂对CO、CO_(2)、CH_(4)和硫等杂质较为敏感,从而要求燃料电池氢中相关杂质的含量需小于10^(-6)甚至10^(-9),而目前成熟的常规变压吸附(PSA)制氢技术提纯燃料电池氢存在收率低、占地面积大和投资大等不足,研发高收率、高收益的新型吸附剂迫在眉睫。通过分子筛吸附剂改性研究发现,以Ca^(2+)改性的低硅铝比分子筛的比表面积比5A分子筛提高了15%以上,对N_(2)的吸附容量提高了20%左右,单位吸附剂产氢量是5A复合床的2倍以上,因此,改性型分子筛是替代PSA制燃料氢技术中常规5A分子筛的较好选择。最后,介绍了适合改性分子筛应用的氯乙烯精馏尾气和焦炉煤气这两种工业富氢尾气制燃料电池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氢 变压吸附 分子筛改性 工业富氢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