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卒中中后期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进展与新药研发的契机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建文 王萍 +1 位作者 任超 杨兆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8-473,共6页
由DAM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主导了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后期主要损伤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由免疫细胞活化并产生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其他细胞毒性介质,是触发缺血后炎症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这一机制也触发了抗炎和修复型免疫细... 由DAM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主导了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后期主要损伤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由免疫细胞活化并产生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其他细胞毒性介质,是触发缺血后炎症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这一机制也触发了抗炎和修复型免疫细胞的形成。以DAMPs-TLR-NF-κB炎症激活链为主轴的靶向抗卒中新药研究,已逐渐成为当今探索卒中新治疗手段的方向,同时也为临床治疗中抗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总结了近期在缺血性脑损伤与脑部炎症的机制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以巨噬细胞DAMPs-TLR-NF-κB激活链为主轴的靶向卒中治疗新药研究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炎症 巨噬细胞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TOLL样受体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萍 闫东明 +4 位作者 黄茜 郑晓琼 任超 杨兆祥 张建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从抗炎角度探索三七总皂苷(PNS)与阿替普酶(r-tPA)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考察PNS在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脑保护作用;以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考察PNS与阿替普酶联用的治疗作用;... 目的从抗炎角度探索三七总皂苷(PNS)与阿替普酶(r-tPA)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考察PNS在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脑保护作用;以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考察PNS与阿替普酶联用的治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S对线栓法致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侧大脑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用PNS处理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于缺血/再灌注前或再灌注后给予PNS,均能明显降低模型鼠的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百分率,且r-tPA联合PNS(40 mg·kg^(-1))对模型鼠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给予PNS治疗的小鼠梗死侧大脑巨噬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100 mg·L^(-1)的PNS预处理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结论溶栓联合PNS治疗脑卒中动物模型疗效明显,提示血管再通时进行抗炎症反应管理可以减轻再灌注脑损伤和增强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性损伤 神经保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