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解释动态图注意力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1
作者 原野 王海燕 +2 位作者 袁新平 李梦宇 何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9-333,共5页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调度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方法在捕捉负荷中心的动态时空关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注意力网络(Dyn-GAT)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Dyn-GAT-TCN(Dynamic Graph 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调度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方法在捕捉负荷中心的动态时空关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注意力网络(Dyn-GAT)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Dyn-GAT-TCN(Dynamic Graph 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模型。首先,结合负荷空间依赖关系构建负荷时空网络图,并利用时间滑动窗口生成负荷动态图序列;然后,基于Dyn-GAT自适应地调整注意力权重,从而动态建模负荷中心间的空间依赖性;最后,基于TCN提取时间序列中的长短期依赖信息,以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在纽约独立系统运营商(NYISO)的一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一天时间尺度内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4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46%。在云南电网公司的一个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已有的相关方法。此外,所提模型的注意力机制增强了可解释性,并能识别对负荷预测影响最大的关键节点。可见,Dyn-GAT-TCN模型在建模和分析电力负荷的动态时空关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电力系统的调度优化提供了准确且可解释的预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动态图注意力网络 时间卷积网络 时空关系建模 可解释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识别
2
作者 黄绪勇 林中爱 +1 位作者 唐标 赵李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针对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识别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识别方法。利用剪裁法增强原始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通过区域生长法与最小二乘法完整获取电缆绝缘材料的三维结构面信息。借助Canny边缘检测方... 针对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识别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电缆绝缘缺陷识别方法。利用剪裁法增强原始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通过区域生长法与最小二乘法完整获取电缆绝缘材料的三维结构面信息。借助Canny边缘检测方法求解电缆绝缘表面缺陷与内部缺陷边缘信息,自动识别出电力电缆绝缘的缺陷位置及缺陷类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识别电缆绝缘表面的划痕缺陷、电缆外屏蔽表面起泡和孔洞缺陷,识别耗时短,鲁棒性较优,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绝缘缺陷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 平均法向量 高斯滤波 梯度幅值 CANNY边缘检测 孔洞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的电力杆塔倾角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洪磊 梁仕斌 +2 位作者 李川 苗雪鹏 昌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4,共4页
电力杆塔监测对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的电力杆塔倾角传感器进行研究,底端固定于传感器外壳上的等强度悬臂梁自由端挂有重物,且在等强度悬臂梁两侧对称中心线上各粘贴一个FBG。电力杆塔发生... 电力杆塔监测对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的电力杆塔倾角传感器进行研究,底端固定于传感器外壳上的等强度悬臂梁自由端挂有重物,且在等强度悬臂梁两侧对称中心线上各粘贴一个FBG。电力杆塔发生倾斜时,重物带动等强度悬臂梁自由端产生挠度,使FBG产生中心波长移位,对中心波长进行监测即可实现杆塔倾斜角度测量。实验表明:测量小角度(小于15°)时,重复性误差为l%Fs,非线性误差为0.4%FS,滞后误差为0.8%FS;测量大角度(15°-45°)时,重复性误差为1.5%FS,非线性误差为0.77%FS,滞后误差为1.1%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倾角 等强度悬臂梁 重物 电力杆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偏角的光纤监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龙 冯婷 +3 位作者 梁仕斌 李川 昌明 赵振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1,共7页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风偏之后使得绝缘子串下端带电结构、输电导线距离杆塔较近,当距离小于最小空气间隙时,将造成放电跳闸。绝缘子的风偏严重影响和威胁着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风偏原因及结...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风偏之后使得绝缘子串下端带电结构、输电导线距离杆塔较近,当距离小于最小空气间隙时,将造成放电跳闸。绝缘子的风偏严重影响和威胁着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风偏原因及结果,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倾角传感器,重锤与等强度悬臂梁相连接,等强度悬臂梁中间部位两侧分别粘贴一个光纤Bragg光栅。将研制的倾角传感器进行封装并确保密封完好,并通过抱箍式夹具组合的方式与光纤Bragg光栅称重传感器共同安装于绝缘子串的顶部。对云南电网某110 kV输电线路30#杆塔的绝缘子串进行风偏监测并与风速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得到风偏角随风速变化的特点,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光纤BRAGG光栅 倾角传感器 绝缘子风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的电力企业数据集成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德刚 罗学礼 +2 位作者 盛俊 徐树振 田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A期160-162,191,共4页
整合异构数据源是电力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介绍了一个以ERP为核心,以XML和Web Ser-vice为基础的电力企业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模型,通过该平台实现了电力企业新开发的ERP系统和遗留系统异构数据源之间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整合异构数据源是电力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介绍了一个以ERP为核心,以XML和Web Ser-vice为基础的电力企业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模型,通过该平台实现了电力企业新开发的ERP系统和遗留系统异构数据源之间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应用案例表明,该平台实现了企业ERP与异构数据源数据共享与交换,为企业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换 电力企业 ERP 适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和多通道注意力的电网施工中违章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少龙 吴艳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71-375,共5页
针对配电网施工中违章现象频发导致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频繁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电网施工作业违章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Word-Embedding将文本转换为词向量;其次,通过Bi-LSTM网络来捕捉违章... 针对配电网施工中违章现象频发导致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频繁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电网施工作业违章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Word-Embedding将文本转换为词向量;其次,通过Bi-LSTM网络来捕捉违章数量影响因素的浅层语义和时序特征;最后,设计多通道注意力机制,通过多组权重向量来学习多个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高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以云南地区真实数据为算例开展实验,所提模型在一天预测中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与均方根误差(RMSE)两个指标分别达到了2.58%和5.2,从而验证了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算法鲁棒性方面的优越性。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情境,在实际工况环境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施工违章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多通道注意力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ellman-Ford的电网数据采集路由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园 马文 +2 位作者 原野 张梅 罗施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9-325,共7页
为解决传统Bellman-Ford算法在电网数据采集过程中因数据传输过于集中在各子网网关节点附近的关键节点,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以及丢包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llman-Ford的电网数据采集路由算法。该算法在传统Bellman-Ford算法... 为解决传统Bellman-Ford算法在电网数据采集过程中因数据传输过于集中在各子网网关节点附近的关键节点,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以及丢包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llman-Ford的电网数据采集路由算法。该算法在传统Bellman-Ford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节点剩余传输容量对上层父节点与下层子节点的选择进行决策,降低数据传输跳数的同时也避免出现因数据传输拥塞从而影响电网数据传输可靠性及吞吐量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传统Bellman-Ford算法其数据传输时延及丢包率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man-Ford 数据采集 剩余传输容量 传输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禁忌搜索与扰动策略的探针部署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生 路辉 刘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6-310,349,共6页
在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智能电网探针部署无向图最小点覆盖集求解过程中,由于对相邻顶点的重复计算,导致计算时间增加,使计算结果陷入局部区域求解。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禁忌搜索与扰动策略的探针部署算法。通过结合快速邻域切换以及建立... 在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智能电网探针部署无向图最小点覆盖集求解过程中,由于对相邻顶点的重复计算,导致计算时间增加,使计算结果陷入局部区域求解。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禁忌搜索与扰动策略的探针部署算法。通过结合快速邻域切换以及建立禁忌表增强局部寻优能力并减少计算时间,结合扰动策略扩展集合求解范围,使所求解最小点覆盖结果达全局最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计算时间更少,寻优能力更强,寻优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点覆盖 邻域切换 扰动策略 计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框架下改进的多密度SNN聚类算法
9
作者 原野 田园 +2 位作者 黄祖源 李辉 黄浩淼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8-312,326,共6页
针对数据集中数据分布密度不均匀以及存在噪声点,噪声点容易导致样本聚类时产生较大的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框架下改进的多密度SNN聚类算法。网格化递归划分数据空间成密度不同的网格,对高密度网格单元作为类簇中心,利用网格相对... 针对数据集中数据分布密度不均匀以及存在噪声点,噪声点容易导致样本聚类时产生较大的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框架下改进的多密度SNN聚类算法。网格化递归划分数据空间成密度不同的网格,对高密度网格单元作为类簇中心,利用网格相对密度差检测出在簇边界网格中包含噪声点;使用改进的SNN聚类算法计算边界网格内样本数据点的局部密度,通过数据密度特征分布对噪声点进行类簇分配,从而提高聚类算法的鲁棒性。在UCI高维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算法通过网格划分数据空间和局部密度峰值进行样本类簇分配,有效地平衡聚类效果和时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网格 SNN算法 密度分布 噪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