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精神型有毒蘑菇及其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代软仙 孟强 陈国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3-497,共5页
食用野生蘑菇日益流行导致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蘑菇中毒事件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蘑菇中毒中导致神经精神型的事件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毒蘑菇中可导致神经中毒的毒素主要为毒蕈碱、异噁唑衍生物、裸... 食用野生蘑菇日益流行导致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蘑菇中毒事件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蘑菇中毒中导致神经精神型的事件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毒蘑菇中可导致神经中毒的毒素主要为毒蕈碱、异噁唑衍生物、裸盖菇素及鹿花菌素;该型蘑菇中毒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毒理机制也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对于该类中毒的毒理学机制研究较少,相关毒素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就神经精神型有毒蘑菇的种类、毒素分类、临床表现及中毒机理、诊断、治疗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导致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有毒蘑菇主要是鹅膏菌属、裸盖伞属及牛肝菌属类,临床表现依据蘑菇不同种类可表现不同的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此类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外观特征不明显,容易误食,亟需加强识别,并加强此类毒蘑菇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为该类毒蘑菇中毒的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指导。本文还对目前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型 毒蘑菇 毒素 神经毒素 毒蕈碱 异噁唑衍生物 裸盖菇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红 李燕 +5 位作者 周燕 陈丽仙 张静 叶海琼 洪熙 孟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清晨血压水平分为晨峰增高组58例和非晨峰增高组142例。分析2组患者ACE基因I/D、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和血浆RAAS参数的差异。结果 2组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20,P=0.000;χ^2=42.040,P=0.000)。2组CYP11B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878;χ^2=0.198,P=0.656)。晨峰增高组DD+TC、DD+TT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vs 3.5%,12.1%vs 2.1%,P<0.01);晨峰增高组II+TT、II+TC基因型比例明显低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vs 29.6%,P<0.05;5.2%vs 22.5%,P<0.01)。晨峰增高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CC、DD+TC、DD+TT、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为血压晨峰的重要影响因素(OR=8.084,95%CI:1.261~51.832,P=0.027;OR=14.459,95%CI:3.804~54.964,P=0.000;OR=9.753,95%CI:2.255~42.181,P=0.002;OR=1.816,95%CI:1.258~2.620,P=0.001;OR=0.634,95%CI:0.437~0.921,P=0.017)。结论 ACE基因DD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是血压晨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色素P450 CYP11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诊治经验分享:一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梅 刘玲春 +3 位作者 杨顺宇 杨瑞晗 刘达 孟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6-492,共7页
目的报告1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对相关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6岁,亚急性至慢性病程,以体位性头痛发病,呈... 目的报告1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对相关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6岁,亚急性至慢性病程,以体位性头痛发病,呈渐进性加重并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影像学检查呈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表现,经补液、抗凝、机械取栓、溶栓治疗后血栓明显减少;由于出血倾向持续增加、硬膜下血肿扩大,经停用抗凝药、开颅血肿清除术得以控制病情,硬膜下血肿体积缩小。出院后3个月,头部MRI显示脑静脉窦基本无充盈缺损,显影程度明显提高;患者体位性头痛消失,未遗留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补液、抗凝及血管内治疗虽可使脑静脉窦血栓所诱发的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但这些措施无法遏制硬膜下血肿的进一步扩大,尽早发现脑脊液漏并及时修补漏口,更有利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低压 颅内血栓形成 脑静脉 血肿 硬膜下 颅内 机械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脊髓的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家杰 刘玲春 +5 位作者 杨瑞晗 杨顺宇 刘达 何静 苏跃康 孟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49-553,共5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related inflammation,CAA-ri)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壁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本文报告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无力、精...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related inflammation,CAA-ri)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壁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本文报告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无力、精神异常、头痛、认知功能减退、癫痫和尿潴留。MRI显示脑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伴出血,增强后部分病灶呈脑回样强化。脊髓MRI显示病变累及圆锥。该患者曾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病毒性脑膜脑炎”,经治疗后症状仍然加重。最终通过脑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CAA-ri。予激素治疗后,患者仍然死亡,总病程7个月。累及脊髓的CAA-ri临床罕见,通过对该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从而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 Β-淀粉样蛋白 脊髓损伤 磁共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