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戢晓峰 李晓娟 +1 位作者 杨晓泉 覃文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2,共7页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对2016年和2018年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交通设施呈现西北—东南格局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8年椭圆长轴、短轴轴长分别增长11.53%,1.71%,表明交通设施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均有扩散,且“西北—东南”方向为最大扩散方向。②空间上,交通设施总体呈“核心-圈层”格局分布及“一核向多核”演化趋势,核密度集聚街道数量由2016年的78.85%增至2018年的86.54%,且各类交通设施空间聚集特征差异显著。③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市中心,冷点区域集中于城区外围,整体呈“核心-外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昆明市交通设施整体建设趋好,且分布更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设施 空间特征 POI 昆明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片特困地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以滇西边境山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戢晓峰 曹瑞 +2 位作者 陈方 韩春阳 李晓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可为乡村振兴阶段区域交通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域四年间交通与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交通扶贫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测度滇西边境山区各县交通扶贫... 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可为乡村振兴阶段区域交通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域四年间交通与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交通扶贫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测度滇西边境山区各县交通扶贫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同时,构建Tobit回归模型,探究县域交通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滇西边境山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整体呈逐步增长态势,在乡村振兴阶段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交通扶贫综合效率主要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滇西边境山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大幅提升;依据交通扶贫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和Malmquist指数值两个维度,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可划分为潜力型、发展型、成熟型及巩固型4种类型,而发展型和成熟型是滇西边境山区交通扶贫效率的主要形态;县域规模、产业结构对交通扶贫效率的提升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就业支持、消费水平、区位优势、投资规模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滇西边境山区交通扶贫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交通扶贫效率在影响强度和作用路径上存在差异。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县城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强化劳动力就业等因素与交通运输发展的“联动效应”,针对不同交通扶贫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短板,采取差异化、合理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扶贫效率 测度 影响因素 DEA-Malmquist模型 滇西边境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热点对比与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戢晓峰 杨春丽 +1 位作者 郝京京 覃文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152,共9页
为了解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应急物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近23年(1997—2020年)的992篇文献为样本,利用科学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应急物流发展脉络和特征。结果表明: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呈阶段性... 为了解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应急物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近23年(1997—2020年)的992篇文献为样本,利用科学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应急物流发展脉络和特征。结果表明: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呈阶段性发展特征,先后经历萌芽阶段(2003年以前)、上升阶段(2003—2013年)和稳定发展阶段(2014—2020年);针对特定情景的应急物流优化模型构建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以地震为主的自然灾害型事件是应急物流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内容差异,可将模型划分为路径优化模型、设施选址模型和定位—路径组合模型3类,而不确定性因素是影响建模精度的关键要素,也是应急物流优化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 研究热点 对比分析 突发事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329个城市的物流用地面板数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戢晓峰 王然 +2 位作者 陈方 覃文文 李杰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物流用地数据,构建用地蔓延指数模型,采用核密度、加权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蔓延强度及方向等多维角度出发,获取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强度最...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物流用地数据,构建用地蔓延指数模型,采用核密度、加权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蔓延强度及方向等多维角度出发,获取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强度最高为东北部,其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全国约67.48%的城市处于慢速蔓延状态。②城市物流蔓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和京津冀3个主要核密度高值区,物流用地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和云南等西部地区。③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空间分布重心轨迹经历了向东北−西南−东南方向的演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应合理扩张物流用地,降低物流蔓延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蔓延 用地蔓延指数 重心轨迹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客流的时空动态波动特征与比较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毛润彩 戢晓峰 +2 位作者 尹安藤 陈方 赵润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0-1222,共13页
不同时段下行为主体生活方式的客观变化导致活动者地铁出行空间与模式发生改变,区别不同时段地铁客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有助于引导城市功能更新与集约增长。以深圳市为案例,运用时空数据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整体、站点、O... 不同时段下行为主体生活方式的客观变化导致活动者地铁出行空间与模式发生改变,区别不同时段地铁客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有助于引导城市功能更新与集约增长。以深圳市为案例,运用时空数据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整体、站点、OD多视角考察工作日、周末与节假日地铁客流在流量、流向、联系、结构上的时空动态波动特征。研究表明:1)网络整体视角下,工作日、节假日、周末表现为3种不同类型的地铁客流模式,分别呈现“双峰”“平峰”和“小双峰+平峰”形态。2)站点视角下,仅少数站点在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客流量及分担率差异显著,工作日客流高度集中于就业功能主导型站点,非工作日客流集中于交通枢纽型及综合型站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高混合度有助于客流分散和抗扰。3)OD视角下,地铁网络OD客流呈幂律分布且层级分异明显;地铁拓扑网络中心与不同时段下的客流中心均呈空间双耦合特征;周末与节假日的多元化出行以及城市中心的高密度混合开发模式弱化客流对特定线路的依赖,其客流联系易呈圈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客流 工作日 周末 节假日 时空异质性 多视角 OD客流 社区发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高铁出行意愿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戢晓峰 杨春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针对欠发达地区高铁出行意愿研究中缺少定量考虑市内接驳服务影响的问题,以欠发达地区出行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市内接驳服务与高铁出行意愿之间的关系.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增加市内接驳服务质量改进高铁... 针对欠发达地区高铁出行意愿研究中缺少定量考虑市内接驳服务影响的问题,以欠发达地区出行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市内接驳服务与高铁出行意愿之间的关系.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增加市内接驳服务质量改进高铁出行意向的理论框架,结合经验和性别2个群体异质性变量,构建高铁出行意向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云南省昭通市596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内接驳服务质量是影响高铁出行意向的重要前置因素,通过心理变量对出行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性别、经验群组对模型变量的感知影响存在差异:女性对市内接驳服务质量的敏感度高于男性,市内接驳服务质量影响有经验群体的出行意向,对无经验群体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高铁出行意向 技术接受模型 接驳服务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强度与群体差异的公路旅客出行行为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戢晓峰 刘丁硕 陈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61,共15页
基于联网售票数据,提出公路旅客群体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及决策树CHAID算法的公路旅客群体识别嵌套模型,提取了平峰与高峰时期旅客群体的细分规则及群体细分特征,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获取了需求强度对公路旅客出行行为异质性... 基于联网售票数据,提出公路旅客群体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及决策树CHAID算法的公路旅客群体识别嵌套模型,提取了平峰与高峰时期旅客群体的细分规则及群体细分特征,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获取了需求强度对公路旅客出行行为异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平峰时期,购票方式、出行时刻及提前取票时间是划分旅客群体的主要因素.高峰时期,旅客出行计划性更强,提前16 h以上取票的旅客占比相对平峰时期高约2%;将需求强度等级由高至低划分为1至4级;需求强度提升将导致常规出行型旅客更倾向于人工购票,计划出行型旅客更倾向于网络购票;常规出行型旅客受票价的影响程度高于计划出行型旅客0.113%,揭示了常规出行型旅客对票价提高不敏感;计划出行型旅客的出行时刻选择几乎不受需求强度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出行行为异质性 群体识别 需求强度 联网售票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定制出行的儿童通学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郝京京 张玲 +2 位作者 吴小龙 杨晓泉 刘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系统获取考虑定制出行后儿童通学方式选择的行为模式,在系统选取影响儿童通学方式决策变量的基础上,集成结构方程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提出儿童通学方式选择的混合选择模型(HCM),以云南省昭通市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HCM模... 为系统获取考虑定制出行后儿童通学方式选择的行为模式,在系统选取影响儿童通学方式决策变量的基础上,集成结构方程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提出儿童通学方式选择的混合选择模型(HCM),以云南省昭通市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HCM模型相比结构方程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更适用于儿童通学方式选择行为分析;与小汽车出行方式相比,行为意向对家长选择定制出行方式的影响更大,定制出行方式的普及更多取决于家庭的接受和依赖程度;时间和成本并非是家长选择定制出行方式的首要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通学方式选择 混合选择模型 定制出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公交网络与旅游休闲业态格局的空间耦合——以云南丽江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毛润彩 陈方 +1 位作者 戢晓峰 覃文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73,共15页
识别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旅游休闲业态格局的空间耦合特征,对于优化旅游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丽江主城区为案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多种空间数据分析手段... 识别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旅游休闲业态格局的空间耦合特征,对于优化旅游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丽江主城区为案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多种空间数据分析手段,探究其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旅游休闲业态格局各自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二者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1)公交网络中心性在空间上整体呈现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十字型单核结构,市郊形成相对分散独立的块状结构,符合距离衰减规律。2)丽江主城区旅游休闲业态整体上形成块状聚集、南北轴向延伸、多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古镇景区为核心并带动周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3)旅游休闲业态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受古镇旅游商业模式的影响,住宿与景点两类业态空间分布高度依赖古镇,设施资源的高度集中导致其与公交网络中心性耦合程度整体上要低于餐饮、购物、娱乐3类业态。4)局部空间耦合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古城及其周边是高—高聚集区的典型代表,该区域既是旅游休闲业态要素的重要承载空间,也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枢纽区域,反映了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公交资源配置的指向性。5)旅游休闲业态空间格局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空间耦合关系是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集聚与功能外溢作用的结果,二者的相互作用规律正是旅游城市化作用下耦合子系统空间涌现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中心性 城市旅游休闲业态 空间耦合 复杂网络 旅游城市化 云南丽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边疆旅游城市功能区空间集聚模式——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江鸿 陈方 戢晓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9,共6页
以丽江市古城区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基于丽江市POI数据,采用土地利用混合度熵值、行业地区集中度指数作为研究指标,用ArcGIS,MATLAB等提取旅游城市的空间格局及行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丽江市形成“以人文景点为导向”的城市... 以丽江市古城区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基于丽江市POI数据,采用土地利用混合度熵值、行业地区集中度指数作为研究指标,用ArcGIS,MATLAB等提取旅游城市的空间格局及行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丽江市形成“以人文景点为导向”的城市空间格局,景点周围区域以不同比例分布着与旅游产业关联性显著的商业、公共服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住宿、餐饮集聚程度最高,行业集中度指数分别为0.97(住宿)、0.96(餐饮);区域内住宿、餐饮服务对景点的依附程度高,并且高度集聚于丽江古城周围区域,区域内98.7%的住宿服务、97.5%的餐饮服务均分布在以丽江古城所在地为中心、半径为10 km的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边疆 旅游城市 城市功能区 空间集聚模式 行业集中度指数 丽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公路运输减贫的耦合作用机制--以云南昭通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宗晓庆 陈方 +1 位作者 戢晓峰 刘丁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2,104,共5页
为探究公路运输与贫困的关联关系,提出公路运输减贫的作用机制框架,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旅客运输联系、客运运营服务特征指标体系和贫困测度方法,以云南昭通市为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县域公路运输减贫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昭通... 为探究公路运输与贫困的关联关系,提出公路运输减贫的作用机制框架,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旅客运输联系、客运运营服务特征指标体系和贫困测度方法,以云南昭通市为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县域公路运输减贫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昭通市公路交通设施呈现出中部及东南部高密度的整体态势。旅客运输联系圈层结构明显,客运运营服务联系呈现“中心-腹地”分布格局;县域贫困差异显著,自南向北逐渐升高,西南县域的贫困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昭通市公路运输减贫处于欠协调状态,县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减贫差异不显著,公路旅客运输联系减贫呈现以东北为核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公路客运运营服务减贫呈现“核心-外围”式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交通减贫 耦合作用机制 昭通市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群体差异的公路客运站旅客集聚行为分析
12
作者 左微 戢晓峰 +1 位作者 陈方 覃文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0,共9页
为降低客运站高峰期旅客集聚引起的安全隐患,利用公路客运全样本购票数据,首先,从集聚概率、集聚时长、集聚强度3个维度构建旅客集聚行为量化模型,获取工作日、节假日及春运不同等级客运站客流集聚特征;然后,考虑旅客个体属性与出行特... 为降低客运站高峰期旅客集聚引起的安全隐患,利用公路客运全样本购票数据,首先,从集聚概率、集聚时长、集聚强度3个维度构建旅客集聚行为量化模型,获取工作日、节假日及春运不同等级客运站客流集聚特征;然后,考虑旅客个体属性与出行特征属性,分析不同旅客群体的集聚行为特征;最后,通过差异性检验解析集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降低安全风险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公路客运站旅客集聚概率服从6项多项式分布,累积集聚概率服从二次函数分布,发车前[10,20]min集聚概率最高;不论出行距离长短,多数旅客候车时间较短,但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客运站的客流集聚强度、速度差异显著;一级客运站旅客时空集聚特征显著,二级客运站集聚随机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群体 公路客运站 旅客集聚行为 出行距离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