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桔梗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龚明霞 陈小凤 +3 位作者 陈丽梅 罗坤 李昆志 方锋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582-12584,12586,共4页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和IBA组合对洋桔梗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6-BA和NAA组合好,叶片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6 mg/L+IB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平均分化数为8.3;最佳的单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0.8 mg/L+NA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的增殖倍数为7.4;无菌苗在含有IBA0.2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平均每苗的根数均最大。[结论]该结果为洋桔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种子 叶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2
作者 李光 井申荣 +3 位作者 岳婷婷 季秀玲 林连兵 魏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52-2154,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和表达条件,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对发酵工艺...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和表达条件,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确定了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在LB+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pH值为7.0,诱导时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01mmol/L,优化后工程菌菌体的产量可以达到39.20g/L,目的蛋白表达率平均为18.1%。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重组RSVG工程菌发酵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防烟叶霉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倩 苏扬 +3 位作者 王毅 马永凯 季秀玲 魏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278,共4页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微波功率800W,微波处理时间120s,物料量100g为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处理超过135s会对烟叶本身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经微波作用后的烟叶室温条件下经40d后仍未霉变。该研究为烟叶防霉提供了新的方法,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可实现对烟叶霉变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烟叶 致霉变微生物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合成酶植物基因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潘丽峰 李昆志 陈丽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简要概述了通过植物遗传操作分别增强细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和叶绿体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2)在植物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表达水平以提高植物氮素利用率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氮素营养 基因工程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耐铝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阁奇 年洪娟 陈丽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2,共4页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产最主要的因素。微生物与铝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微生物特别是模式微生物的耐铝机制已被提出。主要综述了酵母,假单胞菌及其它微生物耐铝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微生物耐铝机制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 酵母 假单胞菌 耐铝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雨隆 陈丽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7-19,55,共4页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天然化合物。植物类胡萝卜素由类异戊二烯碳骨架组成,并含有或没有环氧的、羟基或酮基基团。类胡萝卜素是人类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的保健功能,并且是安全的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着...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天然化合物。植物类胡萝卜素由类异戊二烯碳骨架组成,并含有或没有环氧的、羟基或酮基基团。类胡萝卜素是人类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的保健功能,并且是安全的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着色剂。类胡萝卜素植物代谢基因工程的应用旨在增加特殊植物的营养价值、利用植物来生产特殊的类胡萝卜素、提高植物对光氧化的抵抗力及对植物的花色进行修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类胡萝卜素 基因操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伟 周长涛 +1 位作者 季秀玲 魏云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丰富物种多样性、开发地球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也能为更加合理的解释冰川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提供依据。阐述了冰川微生物的分布,极地、海冰、大陆高山等地区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研... 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丰富物种多样性、开发地球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也能为更加合理的解释冰川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提供依据。阐述了冰川微生物的分布,极地、海冰、大陆高山等地区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多样性 极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5
8
作者 黄曦 许兰兰 +1 位作者 黄荣韶 黄庶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比较具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抑制植物病原菌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比较具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抑制植物病原菌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枯草芽孢杆菌的控病作用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溶茵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及促进植物生长5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在植物病害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光谱研究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程琴 黄庶识 +2 位作者 梅岩 徐迪 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82,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产生的生理响应模式不同,琴叶喜林芋在甲醛胁迫的短时间内作出激烈响应,并通过增加物质合成来提高其代谢和抵抗甲醛的能力,而大花蕙兰对甲醛胁迫的响应不明显,主要通过消耗自身原来的物质来代谢和抵抗甲醛;2种植物完全吸收处理液中的甲醛所需时间与它们在FTIR光谱中各组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甲醛胁迫下这2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和FTIR数据大致相符,说明FTIR数据能反映这2种植物叶片受甲醛胁迫后的生理响应特征.以上研究表明,FTIR分析可以应用于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和吸收代谢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甲醛胁迫 生理特性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抗生素和重金属协同选择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季秀玲 魏云林 林连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9,共5页
随着各类抗生素和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的不断开发和使用,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离子协同污染的机率不断提高,对环境选择最为敏感的细菌通过自身的进化和发展形成了二者协同选择的抗性机制,如协同抗性、交叉抗性、协同调控和生物膜诱导机制。
关键词 协同抗性 交叉抗性 协同调控 生物膜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杨光富 魏云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49,共4页
假单胞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微生物之一,广泛的分布必然面对多样的生境,多样的生境造就了假单胞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遗传多样性不仅为假单胞菌的环境适应性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假单胞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微生物之一,广泛的分布必然面对多样的生境,多样的生境造就了假单胞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遗传多样性不仅为假单胞菌的环境适应性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从环境的生物修复、生物防治、生物转化、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等4个方面总结假单胞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假单胞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物修复 生物防治 生物转化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云南红梨着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晓东 陈丽梅 +2 位作者 舒群 苏俊 李昆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质量有关。相同光照条件下,摘除果袋后果皮着色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云红梨1号>红梨32号>红梨35号,且着色指数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变化趋于一致;自然光、桔黄色光和白色光是诱导果皮花色苷合成的主要色光,其中自然光对果皮着色影响最大。随着果皮着色指数增加,红梨果肉中蔗糖含量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梨 光照 着色指数 套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DS法提取石韦基因组DNA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金子 陈丽梅 +2 位作者 黄荣韶 黎桦 黄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4-758,共5页
以7种石韦为试材,采用不同SDS提取液浓度(0.5%、1.5%、2.5%)、不同温浴时间(0.5、1、1.5、2h)对石韦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测定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结果表明,改良SDS法完全适用于石韦基因组DNA的提取,而且1.5%为改... 以7种石韦为试材,采用不同SDS提取液浓度(0.5%、1.5%、2.5%)、不同温浴时间(0.5、1、1.5、2h)对石韦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测定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结果表明,改良SDS法完全适用于石韦基因组DNA的提取,而且1.5%为改良SDS法提取石韦基因组DNA的适宜提取液浓度,1—1.5h为提取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韦 基因组 DNA提取 改良SD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对Zn^(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亮 王吉坤 +2 位作者 王鲁民 林连兵 魏云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8期38-40,共3页
采用从含锌重金属废水中筛选出来的绿色木霉C-1进行锌离子吸附研究,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经酸碱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5.5、干菌量为3 g.L-1、锌离子初始浓度在60 mg.L-1以下时,室... 采用从含锌重金属废水中筛选出来的绿色木霉C-1进行锌离子吸附研究,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经酸碱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5.5、干菌量为3 g.L-1、锌离子初始浓度在60 mg.L-1以下时,室温吸附60 min可以达到2 mg.L-1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生物吸附 锌离子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艳 陈丽梅 李昆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13,共5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及大多数细菌中,催化C4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第一步反应。在过去的10年中关于PEPC分子的一级结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最近,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阐明了大肠杆菌和玉米C4型PEPC分子的...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及大多数细菌中,催化C4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第一步反应。在过去的10年中关于PEPC分子的一级结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最近,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阐明了大肠杆菌和玉米C4型PEPC分子的三维结构,就这些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大肠杆菌PEPC 玉米C4型PEPC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胁迫下丹波黑大豆和云南小黑豆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绍方 陈丽梅 +2 位作者 陈宣钦 玉永雄 李昆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1-945,共5页
以酸性土壤耐受能力差异明显的2个大豆品种丹波黑大豆和云南小黑豆为材料,分别在pH 4.55的黄壤、pH5.60的红壤和pH 7.14的正常土壤上盆栽种植,于出苗后50 d观察生长状况并测定根和叶的主要生理指标,研究大豆对酸性土壤胁迫的耐受生理机... 以酸性土壤耐受能力差异明显的2个大豆品种丹波黑大豆和云南小黑豆为材料,分别在pH 4.55的黄壤、pH5.60的红壤和pH 7.14的正常土壤上盆栽种植,于出苗后50 d观察生长状况并测定根和叶的主要生理指标,研究大豆对酸性土壤胁迫的耐受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弱酸和强酸性土壤上丹波黑大豆都能形成根瘤、生长良好,而云南小黑豆则不能形成根瘤、长势差。2个黑豆根中产生的活性氧簇(ROS)主要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来清除,其中云南小黑豆根中这些酶活性明显提高,受酸性土壤胁迫影响较大;2个黑豆叶中则产生大量可溶性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PC)和过氧化氢(H2O2)来维持较低水平的渗透压与膜脂过氧化水平以提高对酸性土壤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证明丹波黑大豆耐酸性土壤胁迫能力明显强于云南小黑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 丹波 云南小黑豆 酸性土壤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系统进化分析及其浸矿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兰兰 邹平 +3 位作者 魏云林 张文彬 雷霆 林连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从低品位黄铜矿浸矿菌液中分离到14株嗜酸、亚铁离子氧化菌株,并对菌株进行了Fe2+氧化率及其对低品位黄铜矿铜浸出率的测定。实验表明,YK12菌株的氧化活性最高,对该菌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自德国某废铀矿堆中的Acidithio... 从低品位黄铜矿浸矿菌液中分离到14株嗜酸、亚铁离子氧化菌株,并对菌株进行了Fe2+氧化率及其对低品位黄铜矿铜浸出率的测定。实验表明,YK12菌株的氧化活性最高,对该菌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自德国某废铀矿堆中的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D2菌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相似性最高,可鉴定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系统进化分析 FE^2+ 氧化率 低品位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的两步法糖化预处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温顺华 陈姗姗 +3 位作者 李锋 杨登峰 黄庶识 陈丽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马尾藻是典型的大型褐藻,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糖化处理后能够用于生物乙醇的发酵生产。研究了马尾藻的两步水解方法,优化了两步水解法中酸水解和酶水解的最适水解条件。试验发现在料液比为6%(w/v),H2SO4浓度1.5%(v/v),时间40 min... 马尾藻是典型的大型褐藻,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糖化处理后能够用于生物乙醇的发酵生产。研究了马尾藻的两步水解方法,优化了两步水解法中酸水解和酶水解的最适水解条件。试验发现在料液比为6%(w/v),H2SO4浓度1.5%(v/v),时间40 min,温度为120℃的水解条件下马尾藻的第1步酸水解效率可以达到(31.05±0.32)%(w/w)。进一步用海藻酸盐裂解酶进行第2步水解,最适水解条件:料液比5%(w/v)、酶用量0.0025%(w/v)、时间2 h,第2步酶水解后马尾藻的水解效率可以在第1步水解的基础上提高9.68%(w/w)。最终两步法的总水解效率可以达到38%~40%(w/w),达到理论产量的89%。用工业酿酒酵母R1-11对水解液进行发酵实验,在未优化发酵条件的情况下每千克马尾藻生产乙醇60.75 g,当水解液补充1%(w/v)(NH4)2SO4时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千克马尾藻生产乙醇91.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生物乙醇 预处理 海藻酸盐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黑大豆硝态氮吸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东杰 王平 +2 位作者 庞晓璐 陈丽梅 李昆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0-875,共6页
通过分析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50~400μmol·L-1Al Cl3处理铝耐受型黑大豆RB和铝敏感型黑大豆SB对NO-3吸收量与根中H2O2含量、质膜H+-ATP酶磷酸化水平及其与14-3-3蛋白的互作、质膜H+-ATP酶活性及H+泵活性的相关性来阐明铝胁... 通过分析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50~400μmol·L-1Al Cl3处理铝耐受型黑大豆RB和铝敏感型黑大豆SB对NO-3吸收量与根中H2O2含量、质膜H+-ATP酶磷酸化水平及其与14-3-3蛋白的互作、质膜H+-ATP酶活性及H+泵活性的相关性来阐明铝胁迫下黑大豆根吸收NO-3的机理。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降低RB和SB对硝态氮吸收量,在无铝胁迫和铝胁迫第一天,SB的硝态氮吸收量约为RB的4倍,但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和铝胁迫时间的延长,在每个处理中RB的硝态氮吸收量反超SB一倍以上。在正常情况下,RB根中H2O2含量比SB高,100μmol·L-1铝胁迫使SB根中H2O2含量比RB高约4倍,使RB根中的质膜H+-ATPase活性和H+泵活性分别比SB高约7倍和10倍。Co-IP分析证明100μmol·L-1铝胁迫诱导RB根中质膜H+-ATPase磷酸化水平及其与14-3-3蛋白相互作用,但在SB根中起抑制作用。铝胁迫可能通过改变根中积累的H2O2来影响RB和SB的质膜H+-ATPase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变磷酸化质膜H+-ATP酶与14-3-3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RB和SB根的质膜H+-ATP酶活性和H+泵活性,最终表现为RB和SB硝态氮吸收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 铝毒 质膜ATPase 14-3-3蛋白 硝态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及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1 位作者 刘迪秋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7-1359,1404,共4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阐明了SHMT的很多酶学性质以及它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生理作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一碳代谢 光呼吸 酶学性质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