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桔梗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龚明霞 陈小凤 +3 位作者 陈丽梅 罗坤 李昆志 方锋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582-12584,12586,共4页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和IBA组合对洋桔梗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6-BA和NAA组合好,叶片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6 mg/L+IB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平均分化数为8.3;最佳的单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0.8 mg/L+NA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的增殖倍数为7.4;无菌苗在含有IBA0.2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平均每苗的根数均最大。[结论]该结果为洋桔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种子 叶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生物质酸水解条件优化及其乙醇发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锋 潘诗翰 +3 位作者 温顺华 黄庶冰 吴卫红 黄庶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39,共5页
采用稀硫酸对海带进行预处理,对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底物浓度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浓度2%(v/v)、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121℃、底物浓度5%... 采用稀硫酸对海带进行预处理,对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底物浓度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浓度2%(v/v)、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121℃、底物浓度5%,还原糖得率为22.7%±0.27%。接入毕赤酵母(Pichia angophoraeATCC22304)发酵,乙醇的最大产量为1.58 g/L,乙醇得率为0.415 g乙醇/g还原糖,是理论得率的81.3%。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可以有效水解海带液中的还原糖以进行细胞生长和乙醇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乙醇发酵 酸水解 条件优化 生物质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防烟叶霉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倩 苏扬 +3 位作者 王毅 马永凯 季秀玲 魏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278,共4页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微波功率800W,微波处理时间120s,物料量100g为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处理超过135s会对烟叶本身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经微波作用后的烟叶室温条件下经40d后仍未霉变。该研究为烟叶防霉提供了新的方法,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可实现对烟叶霉变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烟叶 致霉变微生物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合成酶植物基因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潘丽峰 李昆志 陈丽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简要概述了通过植物遗传操作分别增强细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和叶绿体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2)在植物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表达水平以提高植物氮素利用率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氮素营养 基因工程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光谱研究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程琴 黄庶识 +2 位作者 梅岩 徐迪 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82,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产生的生理响应模式不同,琴叶喜林芋在甲醛胁迫的短时间内作出激烈响应,并通过增加物质合成来提高其代谢和抵抗甲醛的能力,而大花蕙兰对甲醛胁迫的响应不明显,主要通过消耗自身原来的物质来代谢和抵抗甲醛;2种植物完全吸收处理液中的甲醛所需时间与它们在FTIR光谱中各组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甲醛胁迫下这2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和FTIR数据大致相符,说明FTIR数据能反映这2种植物叶片受甲醛胁迫后的生理响应特征.以上研究表明,FTIR分析可以应用于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和吸收代谢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甲醛胁迫 生理特性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云南红梨着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晓东 陈丽梅 +2 位作者 舒群 苏俊 李昆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质量有关。相同光照条件下,摘除果袋后果皮着色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云红梨1号>红梨32号>红梨35号,且着色指数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变化趋于一致;自然光、桔黄色光和白色光是诱导果皮花色苷合成的主要色光,其中自然光对果皮着色影响最大。随着果皮着色指数增加,红梨果肉中蔗糖含量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梨 光照 着色指数 套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系统进化分析及其浸矿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兰兰 邹平 +3 位作者 魏云林 张文彬 雷霆 林连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从低品位黄铜矿浸矿菌液中分离到14株嗜酸、亚铁离子氧化菌株,并对菌株进行了Fe2+氧化率及其对低品位黄铜矿铜浸出率的测定。实验表明,YK12菌株的氧化活性最高,对该菌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自德国某废铀矿堆中的Acidithio... 从低品位黄铜矿浸矿菌液中分离到14株嗜酸、亚铁离子氧化菌株,并对菌株进行了Fe2+氧化率及其对低品位黄铜矿铜浸出率的测定。实验表明,YK12菌株的氧化活性最高,对该菌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自德国某废铀矿堆中的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D2菌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相似性最高,可鉴定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系统进化分析 FE^2+ 氧化率 低品位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的两步法糖化预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温顺华 陈姗姗 +3 位作者 李锋 杨登峰 黄庶识 陈丽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马尾藻是典型的大型褐藻,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糖化处理后能够用于生物乙醇的发酵生产。研究了马尾藻的两步水解方法,优化了两步水解法中酸水解和酶水解的最适水解条件。试验发现在料液比为6%(w/v),H2SO4浓度1.5%(v/v),时间40 min... 马尾藻是典型的大型褐藻,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糖化处理后能够用于生物乙醇的发酵生产。研究了马尾藻的两步水解方法,优化了两步水解法中酸水解和酶水解的最适水解条件。试验发现在料液比为6%(w/v),H2SO4浓度1.5%(v/v),时间40 min,温度为120℃的水解条件下马尾藻的第1步酸水解效率可以达到(31.05±0.32)%(w/w)。进一步用海藻酸盐裂解酶进行第2步水解,最适水解条件:料液比5%(w/v)、酶用量0.0025%(w/v)、时间2 h,第2步酶水解后马尾藻的水解效率可以在第1步水解的基础上提高9.68%(w/w)。最终两步法的总水解效率可以达到38%~40%(w/w),达到理论产量的89%。用工业酿酒酵母R1-11对水解液进行发酵实验,在未优化发酵条件的情况下每千克马尾藻生产乙醇60.75 g,当水解液补充1%(w/v)(NH4)2SO4时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千克马尾藻生产乙醇91.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生物乙醇 预处理 海藻酸盐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及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1 位作者 刘迪秋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7-1359,1404,共4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阐明了SHMT的很多酶学性质以及它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生理作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一碳代谢 光呼吸 酶学性质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烟气中自由基清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继莲 张琦 +3 位作者 王毅 马永凯 季秀玲 魏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8-361,共4页
自由基是卷烟烟气中主要的一类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害作用。本文介绍了烟气中自由基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进一步对国内外烟气中自由基清除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烟气 ESR 自由基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短小芽孢杆菌及其产高温淀粉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必权 李秋鹏 +3 位作者 季秀玲 廖艳江 魏云林 林连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5-187,190,共4页
从云南腾冲热海热泉中分离出一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Tamy12。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37~70℃,最适生长温度为55℃。对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p·)。对该菌所产淀粉酶性质的... 从云南腾冲热海热泉中分离出一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Tamy12。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37~70℃,最适生长温度为55℃。对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p·)。对该菌所产淀粉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该酶在80℃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在98℃保温30min,仍剩余30%的活力;其最适反应pH为5·0。通过Native-PAGE分析表明菌株Tamy12的粗酶液只含有单一条带的淀粉酶。通过TLC(薄层层析)分析该酶水解淀粉的产物表明,其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麦芽糖及3~5个葡萄糖基的寡糖,初步确定菌株所产的淀粉酶为高温α-淀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热海 短小芽孢杆菌 高温淀粉酶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光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清泉 王奇峰 +2 位作者 李昆志 陈丽梅 玉永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1-167,共7页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我国南方地区酸性土壤分布比较广,铝害比较严重,限制了紫花苜蓿在南方地区的推广利用。提高有机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活性,增加有机酸的合成与分泌,有利于增强植物的耐铝性。本研究根据Genebank中已知的烟...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我国南方地区酸性土壤分布比较广,铝害比较严重,限制了紫花苜蓿在南方地区的推广利用。提高有机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活性,增加有机酸的合成与分泌,有利于增强植物的耐铝性。本研究根据Genebank中已知的烟草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基因的序列,通过RT-PCR从烟草总RNA中扩增cs基因的cDNA,亚克隆于T载体得到重组载体pMD18-cs,对pMD18-cs中的插入片断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确认为cs基因的cDNA全长。用光诱导型启动子(Rubisco,小亚基的启动子)和双元载体pPZP211构建了cs基因的光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pPZP211-PrbcS-cs,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紫花苜蓿耐铝毒能力,促进其在南方地区推广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 光诱导型启动子 植物表达载体 紫花苜蓿 耐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琼 殷海滨 +3 位作者 龚丽琼 陈丽梅 舒群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分子标记研究供试栽培梨品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分子标记研究供试栽培梨品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PCR buffer、100μmol/L dNTP、0.3μmol/L引物、20ng的模板DNA和1.5U Taq DNA聚合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梨ISSR—PCR反应体系。从24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135条DNA片段,其中102个DNA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75.5%。利用NTSYS—pc2.10t软件计算8种梨品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梨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86~0.750,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76。UPGMA聚类分析表明,8种梨品种可以聚为2类:第一类群包括日本水晶梨、早95-2、四川火把和西子绿;第二类群由早酥、金花、旱黄酥和砀山梨4个品种组成,这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梨 ISSR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光合作用关键酶PEPC的反应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艳 陈丽梅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113-6114,6118,共3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C4和CAM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该酶的催化反应机制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光合作用 PEPC 空间结构 大肠杆菌 玉米 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成分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茜茜 李军明 +2 位作者 王亚琴 张学忠 李昆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176,180,共4页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醇,其中1-辛烯-3-醇、3-辛酮、3-辛醇是构成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的重要物质,两种方法测出的相对含量均较高。静态顶空法检测出的组分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较真实地反映了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较少,主要是醛酮类和弱极性的烃类物质,基本能反映云南野生干巴菌的特色香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顶空固相微萃取 云南野生干巴菌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荞麦耐铝性的FTIR鉴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亚楠 王赢 +2 位作者 陈奇 黄庶识 李昆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3-690,共8页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常规的根伸长实验法对2个不同耐铝性的荞麦品种(春红1号和春红4号)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春红1号和春红4号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根、茎和叶的红外光谱图特征峰3353、2923、1734、1643、1453、1367、125...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常规的根伸长实验法对2个不同耐铝性的荞麦品种(春红1号和春红4号)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春红1号和春红4号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根、茎和叶的红外光谱图特征峰3353、2923、1734、1643、1453、1367、1250和1055cm-1发现:春红1号的特征峰值高于春红4号;在铝胁迫下,春红1号和春红4号的根、茎和叶的FTIR特征峰值随着铝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铝浓度增至50μmol?L-1时,春红1号达到最大值;而春红4号在2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此外,在铝胁迫下,春红4号根、茎和叶的FTIR特征峰值的变化幅度比春红1号大,说明春红4号物质代谢受到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对铝敏感.根伸长实验结果表明:当铝浓度为20μmol?L-1时,促进春红1号根的生长,根伸长量是对照的140%,达到最大值,而春红4号的根生长受到很大的抑制,伸长量只有对照的8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春红1号比春红4号的耐铝能力强,FTIR法可以用作鉴别不同品种荞麦耐铝性的一种新的、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荞麦 耐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带酸水解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锋 温顺华 +3 位作者 黄庶冰 吴卫红 潘诗翰 黄庶识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3-98,103,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水解海带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对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底物浓度、水解温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还原糖得率为响应值,以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利用软件Design-Expert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水解海带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对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底物浓度、水解温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还原糖得率为响应值,以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利用软件Design-Expert 7.1.6作响应曲面分析,得出海带预处理理论最佳工艺参数;对理论参数进行了平行试验验证及校正,得到最优工艺参数:酸浓度为0.48 mol/L,底物浓度为8%,水解时间为43 min,水解温度为12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为25.47%。通过验证可知,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响应面法 酸水解 预处理 优化工艺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链格孢AlCy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渗透胁迫适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义勇 祝明亮 +3 位作者 路则宝 毕薇 张克勤 杨金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已克隆到的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亲环蛋白基因AlCyP1的表达量在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中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NA步移(DNAwalking)方法克隆得到AlCyP1基因的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中存在2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可以编码产生2种不同长度的多肽,长、短多肽产物分别具有222和188个氨基酸,其中短多肽起始于长多肽的第35个密码子;另外,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AlCyP1和其他真菌的亲环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达50.0%~61.3%;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该基因通过表达水平的改变参与了长柄链格孢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链格孢 基因差异表达 亲环蛋白AlCyP1 渗透胁迫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褐藻酸盐裂解酶菌株Shewanella haliotis BP-1的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顺华 李锋 +3 位作者 黄庶冰 廖威 陈丽梅 黄庶识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2期52-57,共6页
为了获得能够将褐藻酸盐水解成为单糖的褐藻酸盐裂解酶,以便于在褐藻生物质能源生产过程中对褐藻的糖化处理,对筛选分离获得的产褐藻酸盐理解解酶菌株Shewanella haliotis BP-1进行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初步确定了产酶的条件为温度35℃... 为了获得能够将褐藻酸盐水解成为单糖的褐藻酸盐裂解酶,以便于在褐藻生物质能源生产过程中对褐藻的糖化处理,对筛选分离获得的产褐藻酸盐理解解酶菌株Shewanella haliotis BP-1进行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初步确定了产酶的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 8.0,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为1%(v/v),装液量为500mL三角瓶装200mL,时间24h。优化后的产酶培养基为1.05%(w/v)K2HPO4,0.45%(w/v)KH2PO4,0.5%(w/v)(NH4)2SO4,2%(w/v)NaCl,0.2%(w/v)MgSO4.7H2O,0.001%(w/v)FeSO4.7H2O,0.4%(w/v)海藻酸钠。优化后菌株Shewanella haliotis BP-1在发酵培养24h后酶的比活力最高为0.92U/μg,此时发酵液的酶活性为28.1U/mL,发酵48h后达到最大酶活30.4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盐裂解酶 条件优化 希瓦氏菌 生物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甲醛并能利用甲醇细菌的分离及其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20
作者 陈丽梅 殷飞 +2 位作者 李昆志 魏云林 林连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8-981,1009,共5页
从污水样品筛选出能利用甲醇的菌株A和B,经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KM01)和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甲醛耐受能力的测试表明,这两种分离菌对甲醛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能在含8~15mmol/L... 从污水样品筛选出能利用甲醇的菌株A和B,经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KM01)和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甲醛耐受能力的测试表明,这两种分离菌对甲醛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能在含8~15mmol/L甲醛的LB培养基上生长。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说明,这两株菌的基因组中有兼性甲基营养菌每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以pUC118为载体构建了这两种分离菌的基因组文库,进一步的检测结果说明所构建的基因组文库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甲基营养菌 甲醛耐受性 16S RDNA 基因组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