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以赛促学”教学机制的研究生农业人工智能课程教改实践
1
作者 王成琳 苏有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52-55,共4页
农业人工智能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应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方案,结合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与实践操作。通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融入竞赛内容,对实操进行指导,并... 农业人工智能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应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方案,结合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与实践操作。通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融入竞赛内容,对实操进行指导,并采用分阶段评估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改革实施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升,竞赛作品功能丰富,有力支持了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工智能 研究生课程 学科竞赛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斌 孔祥莹 戈振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50-13852,共3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优势特点、组成以及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况,同时结合国内外实例从农业生产环境测控、农业机械检测、农产品及农业物料检测以及农业工程其他方面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状况,阐明了在复杂的农业...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优势特点、组成以及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况,同时结合国内外实例从农业生产环境测控、农业机械检测、农产品及农业物料检测以及农业工程其他方面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状况,阐明了在复杂的农业工程中应用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最后总结了虚拟仪器的功能强大、灵活性、可扩展性强、测控精确以及"即插即用"等优势决定了其在农业工程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提出我国在农业工程领域需要大力发展虚拟仪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虚拟仪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微 于英杰 +1 位作者 白丽珍 朱惠斌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拥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拥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前提和根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有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有助于其更好地应用和管理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现代农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新途径。文章从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利用在线学习资源、采用倒置课堂等方法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旨为培养了解现代农业和农机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具备农业生产和管理专业知识的农机化高级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 生产与管理 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质心WLS-HDS-TWR算法的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协同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解开婷 张兆国 +3 位作者 王法安 朱时亮 许熙晨 张炅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6,110,共11页
针对室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受遮挡时,农用车辆协同定位精度低、稳定性差、信号丢包等问题,本文开展面向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调频技术的室内外农用车辆协同定位算法研究。首先,搭建... 针对室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受遮挡时,农用车辆协同定位精度低、稳定性差、信号丢包等问题,本文开展面向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调频技术的室内外农用车辆协同定位算法研究。首先,搭建三基站多边测距定位模型,实现主基站绝对位置标定以及辅助基站绝对位置坐标的变换求解;其次,提出全质心加权最小二乘的高速双边双向(Weighted least squares high double sided two-way ranging,WLS-HDS-TWR)农机协同定位算法,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WLS估计算法,求解主车位置。同时,提出面向室内环境的多状态基站组合的UWB定位模块布设模式,并验证其可行性;通过飞行时间法(Time of flight,TOF)获取主从车距离信息,融合GNSS标定位置信息、主车坐标信息以及测距信息,实现主从车协同定位。最后,基于Prescan/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平台,验证提出算法的可靠性;通过农用履带车辆开展室内及室外协同定位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质心WLS-HDS-TWR协同定位算法可有效解决室内GNSS信号缺失问题,室内环境下,定位精度较HDS-TWR及全质心LS-HDS-TWR算法分别提高26.98%和22.03%,满足智能农机协同定位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协同定位算法 超宽带 WLS-HDS-TWR 多边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温室UWB定位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兆国 朱时亮 +3 位作者 王法安 解开婷 张炅昊 李漫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2,522,共10页
针对农业温室环境中,由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技术干扰免疫差和统计特性未知而面临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Improved adaptive Kalman filter,IAKF)算法的UWB定位技术。首先,引入异常检测... 针对农业温室环境中,由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技术干扰免疫差和统计特性未知而面临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Improved adaptive Kalman filter,IAKF)算法的UWB定位技术。首先,引入异常检测机制,以识别滤波过程中的发散现象;进而,通过实时更新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抑制滤波发散,在噪声强波动情况下增强算法适应性;同时,开展3种不同环境噪声下仿真定位试验,对比分析UWB、IAKF、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daptive Kalman filter,AKF)及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IAKF算法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及鲁棒性。以自主开发农用履带车辆为定位载体,于农业温室环境中开展UWB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室环境中,履带车辆在视距(Line of sight,LOS)和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NLOS)场景下,较AKF和KF算法,IAKF算法定位精度分别提高22.2%、13.0%和20.0%、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精确定位 超宽带 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炭黑对环境新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彭红波 常可鑫 +6 位作者 王思瑶 胡馨月 赵婧 熊国美 李纯阳 刘洋 储刚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8-2000,共13页
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经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固相富碳残留物统称为黑炭.溶解性炭黑(dissolved black carbon,DBC)是黑炭的水溶性组分(其粒径尺度小于0.45μm),被视为全球溶解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针对它的结构与功能、行为与归宿已有研... 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经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固相富碳残留物统称为黑炭.溶解性炭黑(dissolved black carbon,DBC)是黑炭的水溶性组分(其粒径尺度小于0.45μm),被视为全球溶解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针对它的结构与功能、行为与归宿已有研究,但DBC在环境中的产生、迁移、转化等过程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关注仍显不足.因此,综述了DBC的分布特征,从元素组成、碳质结构、基团性质和技术检测上深度认识DBC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变化;归纳了DBC与环境新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梳理了DBC与新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和转化效果;概述了DBC的环境过程对有机污染物行为的影响(如结合、去除、转化等).着重就DBC通过氢键、π-π电子供受体、疏水分配、静电作用等与有机污染物发生结合过程、在阳离子条件下DBC通过压缩双电层机制发生团聚并吸附去除污染物过程、以及DBC介导有机污染物光降解过程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未来研究重点应结合跨学科的技术手段认识DBC分子结构的复杂性,深入理解DBC在环境过程中对新污染物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为准确评估DBC环境行为与效应,有效构建DBC与新污染物的命运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炭黑 结构复杂性 新污染物 作用机制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纵刃滑切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朱惠斌 雷丰朗 +3 位作者 白丽珍 张旭 李镕东 刘礼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9,共17页
【目的】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西南地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动、定刀刃横纵交错形... 【目的】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西南地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动、定刀刃横纵交错形成双支撑切割形式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并设计了横纵刃滑切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方法】对粉碎装置动、定刀横纵刀刃秸秆切割效果进行分析,设计横、纵刀刃曲线;并对粉碎装置进行力学分析揭示其切割粉碎机理,同时分析秸秆切割粉碎的影响因素,进而得到粉碎动、定刀的关键参数范围。采用离散元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验证粉碎动、定刀纵刀刃类型选择,确定横刀刃回转角;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粉碎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完成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1)运用Design Expert 12软件求解和进行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响应曲面分析,得到粉碎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定刀纵刀刃起始滑切角为27°,定刀纵刀刃滑切角变化量为5°,动刀纵刀刃起始滑切角为30°,动刀纵刀刃滑切角变化量为5.5°;(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横向和纵向2种不同秸秆铺放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分别为93.7%和94.3%,秸秆漏切率分别为2.0%和3.1%,秸秆切割粉碎效果较好,满足西南地区作业要求。【结论】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漏切率达到设计标准,该研究可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情况下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粉碎 横纵动定刀 动态双支撑 离散元法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仿真的不同驱动式圆盘刀作业性能对比与分析
8
作者 朱惠斌 秦晋 +3 位作者 白丽珍 钱诚 王明鹏 李镕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14,共16页
为研究不同驱动式圆盘刀在我国西南地区秸秆覆盖量大以及秸秆整杆覆盖条件下免耕作业时作业性能的差异,以仿生圆盘刀、缺口圆盘刀、波纹圆盘刀为研究对象,确定圆盘刀切割秸秆时的受力状态;以正转圆盘刀类型、正反转圆盘刀类型、机具前... 为研究不同驱动式圆盘刀在我国西南地区秸秆覆盖量大以及秸秆整杆覆盖条件下免耕作业时作业性能的差异,以仿生圆盘刀、缺口圆盘刀、波纹圆盘刀为研究对象,确定圆盘刀切割秸秆时的受力状态;以正转圆盘刀类型、正反转圆盘刀类型、机具前进速度、圆盘刀转速为试验因素,(粘结键断裂数量)秸秆切断率、土壤扰动量、机具通过性为评价指标,在自行研制的防堵装置上进行了单因素EDEM离散元仿真和三因素三水平田间正交对比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圆盘刀作用下的粘结键断裂数量、机具通过性的效果均表现为正转仿生圆盘刀>正转缺口圆盘刀>正转波纹圆盘刀,正反转仿生圆盘刀>正反转缺口圆盘刀>正反转波纹圆盘刀,土壤扰动量与之相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覆盖量为1.432 kg·m^(-2)时,圆盘刀类型对秸秆切断率的影响最显著,在不同转速和机具前进速度下,作业效果与仿真试验相吻合。综上,在大量秸秆覆盖和整杆覆盖条件下,除土壤扰动量外,仿生圆盘刀的作业性能优于传统圆盘刀,仅有正反转仿生圆盘刀满足作业要求且作业效果较优。本研究可为秸秆覆盖量大和整杆覆盖条件下免耕播种机破茬开沟部件的合理设计及适用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刀 驱动式 EDEM仿真 防堵装置 秸秆切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的玉米大豆间套复种作物行导航线提取方法
9
作者 朱惠斌 李仕 +3 位作者 白丽珍 王明鹏 贾宇轩 兰冀贤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7,共13页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础融合StarNet网络,并优化检测头构建了StarNet-YOLO主干网络。通过自主设计的ASPPFE模块、深度可分离卷积和CSE结构等策略优化,同时利用LAMP剪枝算法对其轻量化。此外,引入Douglas-Peucker算法获取逼近作物行间轮廓,并提出评分机制确定轮廓的起始线段和终点线段中点,进而实现作物行导航线的精确拟合。消融试验结果表明,ASPPFE的mAP50seg(交并比为0.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9.5%,其mAP50-95seg(交并比为0.5~0.9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比SPPELAN、SPPF和ASPPF分别提升1.0、1.0、0.4个百分点。经剪枝率25%优化后的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仅降低0.02个百分点,而推理速度从390 f/s提升至563 f/s,浮点运算量从7.2×10^(9)降至4.7×10^(9)。在同一数据集下对YOLO v5、YOLO v7、YOLO v8和改进YOLO v8进行对比发现,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提升5.5、4.8、2.8个百分点。作物行间导航线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平均角度误差和距离误差分别为2.01°和23.17像素。在复杂农田环境下本文导航线提取算法表现出优异性能,实现检测速度与精度平衡,为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田间作业自主机器人视觉导航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套复种 作物行间检测 导航线提取 改进YOLO v8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试验
10
作者 于英杰 崔杰 +1 位作者 马二登 宋大科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4-269,共6页
研究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参数,提高烟草育苗播种机排种器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准确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模型,基于自由落体碰撞试验、斜面滑动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和堆积试验,对比... 研究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参数,提高烟草育苗播种机排种器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准确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模型,基于自由落体碰撞试验、斜面滑动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和堆积试验,对比分析EDEM仿真试验结果,标定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得到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19和0.6、0.366和0.7、0.034和0.15。采用滚筒式精密排种器进行仿真参数试验验证,对比不同排种轮转速下试验指标的实测值和仿真值,得到精密排种器充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仿真参数可靠,能准确模拟烟草包衣种子物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包衣种子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 标定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注入式水肥在线自动混合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李加念 陈胜浩 +2 位作者 张亚军 王国旋 吴卓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针对现有水肥精量调控装置在中小型农业应用中面临的电力依赖性强、成本高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重力注入式水肥在线自动混合装置,主要由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3个母液罐、混合腔、2个流量计、3个脉冲电磁阀等组成。装置... 针对现有水肥精量调控装置在中小型农业应用中面临的电力依赖性强、成本高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重力注入式水肥在线自动混合装置,主要由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3个母液罐、混合腔、2个流量计、3个脉冲电磁阀等组成。装置依据母液重力自流注入混合腔与灌溉水混合的原理,采用按种类依次分时轮作的混肥方式,可实现1~3种肥料母液的水肥在线混合。对于每种肥料母液采用周期性两级迭代动态调控策略,基于母液自流注入时间的脉冲电磁阀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按照预设施肥浓度与施肥量自动配比水肥溶液。试验结果表明:①母液注入量与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母液自流瞬时速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0.999;②单个电磁阀PWM周期的母液注入量控制误差≤4.30%;③周期性两级迭代动态调控策略的各时序时长为T=8 s、T2=T4=0.5 s、T1/T3=第一/二级调控的调控时间,且T1+T2+T3+T4≤T;④样机实测的在线混肥时最大质量分数误差为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肥装置 重力注入 自动混合 肥液浓度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BlendMask的复杂环境三七叶片病害实例分割方法
12
作者 杨启良 陈成 +2 位作者 雷炼 周宁珊 杨玲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6,共12页
针对三七叶片病害中灰霉病与疫病表型特征高度相似、炭疽病等病害病灶区域小且形态复杂导致的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困难与识别精度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Transformer-DCNv2-BlendMask(TD-BlendMask)三七叶片多类别病害图像分割模型。首先,为... 针对三七叶片病害中灰霉病与疫病表型特征高度相似、炭疽病等病害病灶区域小且形态复杂导致的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困难与识别精度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Transformer-DCNv2-BlendMask(TD-BlendMask)三七叶片多类别病害图像分割模型。首先,为了解决三七叶病害视觉相似问题,引入了Transformer编码器来捕获多种病害类别的长距离依赖性。其次,可变形卷积网络(DCNv2)通过引入偏移量,使其在分割各种复杂形状的病害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最后,与其他常用的实例分割模型(如BoxInst、ConInst、SOLOv2、Mask R-CNN和YOLO v8-seg)在包含多类别疾病的三七叶片病害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精确度(AP)达到86.14%,比基准模型高3.17个百分点,相比经典的Mask R-CNN模型高出4.37个百分点。在灰霉病、疫病和炭疽病类别上,分别提高0.16、4.32、4.46个百分点。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为在复杂环境中准确分割形状复杂且视觉高度相似的病害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病害准确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叶片病害 实例分割 复杂田间环境 Transformer编码器 可变形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苏微 袁波 +3 位作者 赖庆辉 周生武 宛渊 李如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2-706,共15页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种子自重清种,实现高速精量排种作业。结合玉米种子的形状特征与尺寸,分析种子分级限姿导引侧充的原理,确定关键部件的基本结构参数。运用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multi-body dynamics, DEM-MBD)耦合的方法,以型孔插件顶部宽度、护种盘后侧高度以及护种盘底部角度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与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仿真试验,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型孔插件顶部宽度为4.65 mm、护种盘后侧高度为5.10 mm、护种盘底部角度为81.86°时,玉米排种质量最优,此时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2.18%、5.13%和2.69%。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排种合格指数为91.45%,与仿真试验的相对误差为0.79%,仿真优化试验结果可靠;在作业速度为8~16 km/h时,合格指数均大于90%,重播指数均小于7%,漏播指数均小于4%,且排种效果优于传统的勺轮式排种器。【结论】设计的排种器对作业速度的适应性较好,满足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排种器 精量播种 高速播种 玉米 限姿导引 DEM-M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水分盈亏指数的昆明水稻生长季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闯 刘艳伟 +2 位作者 符娜 杨启良 刘小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6-192,共7页
基于昆明站点195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昆明站近62 a来逐日的参考作物蒸腾量、水稻生育期需水量,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同时根据水稻的水分... 基于昆明站点195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昆明站近62 a来逐日的参考作物蒸腾量、水稻生育期需水量,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同时根据水稻的水分亏缺指数(CWDI),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气象因子对水分亏缺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年来昆明地区平均旬需水量为32.55 mm;水稻生长季内干旱分布明显不均匀,随着生长季的推进,干旱级别从轻旱到重旱,干旱发生最严重时期是黄熟生育阶段,在整个水稻生长季内,水稻水分盈亏指数均值为38.07%,表明水稻处于重旱状态;在水稻生育期变异系数研究中,水分盈亏指数变异系数均较小,在返青、分蘖、拔节、抽穗、乳熟和黄熟六个阶段中,变异系数分别为1.8%、1.9%、1.3%、1.1%、0.8%、和0.8%,表明昆明地区近年干旱等级变化较小;影响水分盈亏指数最大正相关因素为日照,最大负相关因素为水汽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水稻 作物需水量 干旱特征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云南省农业水资源效率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殷欣 刘小刚 +3 位作者 张彦 耿宏焯 杨启良 杨具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1-275,共5页
为探讨云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选取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15个指标,将遗传算法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结合,利用投影寻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云南省16个地区2000,2005及201... 为探讨云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选取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15个指标,将遗传算法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结合,利用投影寻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云南省16个地区2000,2005及2010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状态变量指标的最佳投影方向,确定各样本的投影值,从而对各地区进行分类和评价。评价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和方向性,符合高原季节性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投影寻踪 云南省 农业水资源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中变更索赔技巧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卫华 张志鹏 +2 位作者 冯宇 黄宁 蹇洪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219-12221,共3页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上马也呈上升势头。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变化因素多,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以及工期调整的情况,易产生合同变更风险,因此如何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变更和索赔事项...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上马也呈上升势头。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变化因素多,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以及工期调整的情况,易产生合同变更风险,因此如何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变更和索赔事项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历,探讨如何运用一些技巧方法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变更索赔问题,从而减少或者消除履约的风险,为施工方提供合同签约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变更索赔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洗措施对隧道涌水滴灌滴头抗堵塞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王云东 李荣辉 +5 位作者 蔡宇镭 曹丽 李娜 倪栋 喻黎明 王文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1,共8页
为提高隧道涌水滴灌滴头的使用寿命,采用两种冲洗方式(滴头冲洗E,毛管冲洗L),分别研究3种冲洗压力(0.05、0.10、0.15 MPa)下,3种额定流量(2、4、8 L·h^(-1))滴头的相对流量随灌水次数变化趋势、滴头堵塞状况及流量恢复能力。结果表... 为提高隧道涌水滴灌滴头的使用寿命,采用两种冲洗方式(滴头冲洗E,毛管冲洗L),分别研究3种冲洗压力(0.05、0.10、0.15 MPa)下,3种额定流量(2、4、8 L·h^(-1))滴头的相对流量随灌水次数变化趋势、滴头堵塞状况及流量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冲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隧道涌水滴灌滴头的抗堵塞能力,冲洗处理下滴头有效灌水次数(相对流量≥75%)较不冲洗处理提高57.27%;毛管冲洗方式总体优于滴头冲洗方式,冲洗对滴头流量恢复能力均随滴头额定流量增大而显著提升,2、4、8 L·h^(-1)的滴头有效灌水次数在冲洗处理后分别提高24.39%、33.85%、146.47%,推荐的冲洗压力为0.1 MPa。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采取适宜的抗堵塞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头堵塞 冲洗方式 抗堵塞能力 冲洗压力 额定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仿生的介观尺度动物肢体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智泓 李莹 +4 位作者 王蒙 佟金 赖庆辉 高旭航 STEPHEN Carr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了量化分析介观尺度(0.1~1.0 mm)动物肢体的几何结构特征,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人的视觉鉴别过程,本研究将具有介观尺度几何特征的典型臭蜣螂(Copris ochus Motschulsky)前足胫节端齿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 为了量化分析介观尺度(0.1~1.0 mm)动物肢体的几何结构特征,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人的视觉鉴别过程,本研究将具有介观尺度几何特征的典型臭蜣螂(Copris ochus Motschulsky)前足胫节端齿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数码体视显微镜获取数字图像,使用软件Matlab作为程序的设计平台,设计程序排除数字图像中的干扰和噪声,并从图像中识别、检测,提取出臭蜣螂前足胫节端齿的外缘轮廓二维点云,以量化分析动物肢体的几何特征,最后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于669×727像素的体视显微镜数字图像,对端齿外缘轮廓进行提取后,可获得约1 500外缘轮廓点,而且在灰度直方图示出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阈值没有明显改变曲线拟合的结果,证实了相对于传统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臭蜣螂的前足胫节端齿的外缘轮廓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蜣螂 仿生几何结构 逆向工程 边缘检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熟稻壳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9
作者 张伊盛 杨启良 +4 位作者 王鹏亚 瞿福英 罗静洁 杨鹏 王德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目的】探究腐熟稻壳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向设施大棚碱化板结土壤中添加5种施用量的腐熟稻壳(CK:0 t/hm^(2);C5:5 t/hm^(2);C_(10):10 t/hm^(2);C15:15 t/hm^(2);C_(20):20 t/hm^(2)),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 【目的】探究腐熟稻壳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向设施大棚碱化板结土壤中添加5种施用量的腐熟稻壳(CK:0 t/hm^(2);C5:5 t/hm^(2);C_(10):10 t/hm^(2);C15:15 t/hm^(2);C_(20):20 t/hm^(2)),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植株农艺性状、微生物群落等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CK)相比,在0~30 cm土层施用腐熟稻壳可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及细大团聚体占比,提高作物株高与茎粗,并降低土壤容重、pH及微团聚体占比。此外,添加腐熟稻壳还明显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等土壤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但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Spearman热图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施用腐熟稻壳可直接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其中,pH、盐分、有机质、容重和田间持水量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盐分和田间持水量则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可为设施碱化土壤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为有效利用稻壳等农业废弃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稻壳 土壤改良 土壤碱化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流-过滤”水力旋流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王云东 李荣辉 +4 位作者 张水华 田浩 李港 倪栋 喻黎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共7页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粒间的碰撞,改变颗粒的运动轨迹,从而增加溢流跑粗底流夹细颗粒的数量。针对传统水力旋流器内部短路流和溢流跑粗颗粒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旋流和过滤相结合的一体化滤网式新型水力旋流器。运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拉格朗日液固多相湍流模型,采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5种粒径在传统水力旋流器和新型滤网式旋流器内部固液两相流的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水力旋流器内部流体的速度场、湍流场和颗粒的运动及受力情况。采用分离效率为评价指标,验证模拟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6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和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长,12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180μm颗粒在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说明所加滤网延长了粗颗粒在旋流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分离更加充分。颗粒粒径越大,颗粒所受平均合力的波动幅度越大,当颗粒刚进入旋流场后,传统旋流器内的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剧烈,这说明所加滤网对颗粒的受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水力旋流器相比,在5种不同入口速度下,新型滤网旋流器柱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57.6%,锥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22%,向上最大平均轴向速度减小14.6%,向下最大平均轴向速度提高11%。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提高1%~6.9%,颗粒底流口回收质量提高4%~87%;颗粒平均切向接触力曲线波动先剧烈后平缓,可以提前达到稳定分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水力旋流器 旋流-过滤 CFD-DEM耦合 流场分析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