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金属高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燕 陈家林 +4 位作者 胡昌义 蔡宏中 郑旭 祈小红 陈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现代工业和高技术领域中,部分高熔点的贵金属材料(Pt、Rh、Ir)及其合金、复合材料等作为耐高温耐腐蚀型材料具有重要应用。因其具有高熔点、高温抗氧化性、高的抗腐蚀性能及高温强度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高温材料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有了... 现代工业和高技术领域中,部分高熔点的贵金属材料(Pt、Rh、Ir)及其合金、复合材料等作为耐高温耐腐蚀型材料具有重要应用。因其具有高熔点、高温抗氧化性、高的抗腐蚀性能及高温强度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高温材料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述了责金属材料在高温结构材料及高温抗氧化功能涂层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探索贵金属金属材料在高温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高温材料 贵金属 结构材料 抗氧化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Fe^(3+)对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白钢印 王英 +3 位作者 肖志平 唐仁衡 丁恒敏 肖方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8,共4页
以Li2CO3、MnO2、NiO、FeC2O4·2H2O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尖晶石结构的LiNi0.5Mn1.5O4/LiNi0.5Mn1.45Fe0.05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RD、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引入Fe3+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以Li2CO3、MnO2、NiO、FeC2O4·2H2O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尖晶石结构的LiNi0.5Mn1.5O4/LiNi0.5Mn1.45Fe0.05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RD、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引入Fe3+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减缓材料的容量衰减,LiNi0.5Mn1.45Fe0.05O4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0.2C倍率下经20次充放电循环,未掺杂样品与掺杂样品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5.4mAh/g和120.1mAh/g,容量保持率由92.1%提高到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正极材料 固相法 FE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B货的拉曼光谱鉴别 被引量:26
3
作者 祖恩东 陈大鹏 张鹏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与传统宝石鉴定相比 ,拉曼光谱在漂白或注胶翡翠 (B货翡翠 )的鉴别中是一种快速、无损、微区分析方法 ,特别对于宝石中的包体和填充物尤其有效[1 ] 。翡翠中经常充填各种油、蜡、胶 (如石蜡、石蜡油、AB胶、环氧树脂等 )来增强其透明度[... 与传统宝石鉴定相比 ,拉曼光谱在漂白或注胶翡翠 (B货翡翠 )的鉴别中是一种快速、无损、微区分析方法 ,特别对于宝石中的包体和填充物尤其有效[1 ] 。翡翠中经常充填各种油、蜡、胶 (如石蜡、石蜡油、AB胶、环氧树脂等 )来增强其透明度[2 ] ,由于它们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的不同 ,在拉曼光谱中显示不同的峰位特征。环氧树脂的特征峰主要属于苯环的 :1 60 9和 1 1 1 6cm- 1 两个C—C伸缩振动 ,3 0 69cm- 1 C—H的伸缩振动以及 1 1 89cm- 1 C—H的面内弯曲振动 ,而用于翡翠抛光处理的石蜡不具有苯环的特征峰 ,据此可作为鉴别B货翡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 有机高分子 充填物 拉曼光谱 特征峰 假冒伪劣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工艺对HR3C奥氏体耐热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斌 刘正东 +3 位作者 程世长 刘春明 王敬忠 刘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0,69,共7页
研究了固溶温度、保温时间对固溶态及固溶+时效态HR3C奥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1 150~1 200℃固溶处理30 min后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超过1 200℃后晶粒明显长大;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无明显影响;随固溶温... 研究了固溶温度、保温时间对固溶态及固溶+时效态HR3C奥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1 150~1 200℃固溶处理30 min后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超过1 200℃后晶粒明显长大;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无明显影响;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时效后钢中一次析出相的尺寸变小、数量减少;在700℃的时效过程中,M23C6相沿晶界析出,二次析出的Z相弥散分布在晶内,尺寸在100 nm以下,时效时间超过1 000 h后M23C6相明显粗化,Z相的尺寸变化不大,但数量不断增多,在长时时效过程中起到显著的析出强化作用;随初始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长,相对应的长时时效态的高温屈服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3C奥氏体耐热钢 固溶工艺 高温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掺杂TiO_2陶瓷的缺陷化学与气孔形成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严继康 甘国友 +2 位作者 袁君 杜景红 易健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0-1388,共9页
通过应用缺陷化学和材料检测手段对不掺杂TiO2陶瓷气孔形成的机理进行研究。以锐钛矿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不掺杂TiO2陶瓷,应用SEM、EDS和XPS测试在1 300、1 350和1 400℃烧结的不掺杂TiO2陶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化... 通过应用缺陷化学和材料检测手段对不掺杂TiO2陶瓷气孔形成的机理进行研究。以锐钛矿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不掺杂TiO2陶瓷,应用SEM、EDS和XPS测试在1 300、1 350和1 400℃烧结的不掺杂TiO2陶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和离子价态;根据不掺杂TiO2陶瓷晶粒的缺陷化学方程式和电中性条件,计算TiO2晶粒的缺陷浓度;基于点缺陷热力学方法,计算不掺杂TiO2陶瓷晶界的氧空位分布。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颗粒间的气孔逐渐减小,而晶粒中的气孔则逐渐长大,这是由于氧空位浓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引起的。不掺杂TiO2陶瓷的氧空位在晶界出现偏析行为,并随烧结温度的增加,晶粒中的氧空位浓度和晶界氧空位浓度均随之增加。不掺杂TiO2陶瓷中存在三价钛离子和晶界吸附氧,三价钛离子浓度和晶界吸附氧含量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不掺杂TiO2陶瓷晶粒和晶界中存在较多气孔,主要起源于高温烧结过程中晶格氧的挥发和氧空位在晶界的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陶瓷 缺陷化学 气孔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原理计算Al_2Mg中间相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蓉 陈敬超 +3 位作者 潘勇 于杰 薛锦红 卢雯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121,126,共5页
对镁合金材料研发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展望了镁合金研发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通过选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分别计算了Al2Mg晶体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分析了其电... 对镁合金材料研发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展望了镁合金研发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通过选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分别计算了Al2Mg晶体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分析了其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分布,研究了Al2Mg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Mg晶体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成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内部成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群 王怡林 +1 位作者 张鹏翔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0-882,共3页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中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实验所获资料可为恐龙化石源地及年代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恐龙化石 内部成分 云南 恐龙化石源地 年代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b)共掺杂TiO_2压敏陶瓷第二相形成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严继康 甘国友 +1 位作者 杜景红 易健宏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9-783,787,共6页
研究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第二相的形成机理。以锐钛矿TiO2、Nb2O5和La2O3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采用SEM、EDS、XRD、AFM和TEM检测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样品的显微... 研究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第二相的形成机理。以锐钛矿TiO2、Nb2O5和La2O3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采用SEM、EDS、XRD、AFM和TEM检测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热蚀沟和显微形貌;通过点缺陷热力学分析、晶界能和材料结构检测分析讨论了(La、Nb)共掺杂TiO2压敏陶瓷第二相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相的形成起源于掺杂La3+和Nb5+在晶界的偏析,偏析驱动力为弹性应变能。偏析离子在高能量晶粒表面或晶界面成核,并逐渐长大形成第二相。第二相主要在能量较高的晶面上生长,这有利于使整个材料体系的能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陶瓷材料 压敏电阻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单一助剂与复合助剂包覆片状铝粉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谭红琳 蔡晓兰 +1 位作者 蔡进红 夏树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78-2881,共4页
通过对加单一助剂包覆的铝粉和复合助剂包覆的铝粉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制备浮型铝粉时采用了油酸在铝粉表面的包覆率很大,有效地减少了表面氧化,使之具有较高的亮度,由于羧基的存在,具有使铝粉分散和提高光亮度的能... 通过对加单一助剂包覆的铝粉和复合助剂包覆的铝粉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制备浮型铝粉时采用了油酸在铝粉表面的包覆率很大,有效地减少了表面氧化,使之具有较高的亮度,由于羧基的存在,具有使铝粉分散和提高光亮度的能力。比较上述复合助剂和单一助剂制备的铝粉,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入了聚醚-16后,铝粉光亮度提高许多,同时盖水面积也上升,说明铝粉表面的亲油基相对增多.同时也证明了助剂聚醚-16的活性基团有助于提高铝粉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包覆物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轧温度对PQ600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旭东 张开华 +1 位作者 袁强 张玉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设计了高温、中温和低温3种终轧温度,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不同终轧温度对PQ600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钢的热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可以提高未结晶区的变形量,细化铁素体晶粒,充分发挥细晶强化作用... 设计了高温、中温和低温3种终轧温度,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不同终轧温度对PQ600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钢的热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可以提高未结晶区的变形量,细化铁素体晶粒,充分发挥细晶强化作用;高温终轧的金相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铁素体组织均匀性较差,中温终轧和低温终轧的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晶粒比较规则,而且低温终轧的均匀性比中温终轧好。高温终轧的铁素体晶界明显存在M3C型复合条状或短棒状的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600钢 终轧温度 金相组织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镀锌层钝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怀才 王胜民 +2 位作者 赵晓军 吴丽曼 张启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7-170,174,共5页
针对目前机械镀锌的钝化多为借鉴电镀锌、热浸镀锌的钝化工艺,其工艺不稳定、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借助醋酸铅点滴实验法分析了机械镀锌层的出光、钝化工艺。采用盐水浸泡试验、电化学极化法分析了机械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针对目前机械镀锌的钝化多为借鉴电镀锌、热浸镀锌的钝化工艺,其工艺不稳定、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借助醋酸铅点滴实验法分析了机械镀锌层的出光、钝化工艺。采用盐水浸泡试验、电化学极化法分析了机械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由柠檬酸、乙二醇、OP-10组成的出光液对镀层腐蚀较弱,出光后镀层表面光亮,钝化膜醋酸铅点滴发黑时间短。优化并确定了机械镀锌层的无铬亮白钝化、低铬蓝白钝化和低铬亮白钝化三种钝化液组成,三种钝化膜均能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改善镀层的外观光泽性。其中低铬亮白钝化处理后的钝化膜耐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镀锌 钝化 出光 无铬钝化 低铬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2A12铝合金的区域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永平 高鹏 +1 位作者 梁国凡 钟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9-40,44,共3页
针对喷射沉积连续挤压技术所要求的有限范围内的合金沉积问题,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研究了过热度、雾化气体压力、导流管突出长度以及流型区域控制辊轮的转速对喷射沉积区域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度和导流管的突出长度对沉积区域... 针对喷射沉积连续挤压技术所要求的有限范围内的合金沉积问题,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研究了过热度、雾化气体压力、导流管突出长度以及流型区域控制辊轮的转速对喷射沉积区域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度和导流管的突出长度对沉积区域没有影响;雾化气体压力和区域控制辊轮的转速对沉积区域有影响;得到相对较窄的喷射沉积组织,可以降低雾化气体压力和增大区域控制辊轮的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2A12铝合金 控制辊轮 区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连续挤压用雾化器出口气体射流分析
13
作者 梁国凡 高鹏 +1 位作者 周静波 钟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7-179,188,共4页
利用气体动力学理论,针对喷射沉积连续挤压所要求的沉积体形状问题,对雾化器出口的气体射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雾化器与形状控制辊轮之间的配合问题。并导出了计算公式,得出获得最佳形状控制效果的沉积体所需的参数。
关键词 喷射沉积连续挤压 雾化器 气体射流 控制辊轮 形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场对硅锰铸钢等温珠光体转变的影响
14
作者 赵辉 周晓玲 +1 位作者 董旭刚 林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6,20,共4页
对硅锰铸钢在强磁场下低于A1点的等温珠光体转变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磁场明显促进了珠光体的转变,珠光体的转变量随磁场强度的升高而增加,磁场作用时间的延长也会使珠光体转变量增加。在珠光体长大过程中,强磁场促使渗碳... 对硅锰铸钢在强磁场下低于A1点的等温珠光体转变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磁场明显促进了珠光体的转变,珠光体的转变量随磁场强度的升高而增加,磁场作用时间的延长也会使珠光体转变量增加。在珠光体长大过程中,强磁场促使渗碳体由分叉的短杆状趋向更完整片层,两相趋于平行排列,且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宽度均呈下降趋势,片层间距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场 珠光体 等温转变 硅锰铸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铜工艺在锡焊料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懋鸿 朱晓云 +1 位作者 刘雅洲 李志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在电子和太阳能光伏行业中,为达到产品要求,须在铜基材表面镀层锡焊料。而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采用的工艺一般为热浸镀锡工艺,由于操作环境温度较高,导致对铜基材造成热侵蚀,使锡焊料槽中的铜含量升高,从而影响焊料的物理、化学和使用性能... 在电子和太阳能光伏行业中,为达到产品要求,须在铜基材表面镀层锡焊料。而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采用的工艺一般为热浸镀锡工艺,由于操作环境温度较高,导致对铜基材造成热侵蚀,使锡焊料槽中的铜含量升高,从而影响焊料的物理、化学和使用性能,造成焊接工艺不稳定。针对此问题,对锡焊料槽中除铜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的除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焊料 热浸镀 铜溶解 除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的聚醇法制备及其在聚酯和玻璃基板上镀成的透明导电薄膜对比(英文)
16
作者 NAY Chyi Htwe 甘国友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90-99,共10页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聚乙二醇(EG)为还原剂,采用聚醇法[1]制备了银纳米线。根据硝酸银/PVP比例的不同制备了4种类型的银纳米线样品,其中样品D直径最均匀,杂质含量最低。通过改变硝酸银/PVP比例、加入速率和PVP分子量,可对...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聚乙二醇(EG)为还原剂,采用聚醇法[1]制备了银纳米线。根据硝酸银/PVP比例的不同制备了4种类型的银纳米线样品,其中样品D直径最均匀,杂质含量最低。通过改变硝酸银/PVP比例、加入速率和PVP分子量,可对对银纳米线的长度和直径进行控制,得到了小直径(17~100 nm)、大长度(30 nm到100μm以上)的银纳米线。采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光谱对银纳米线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不同径长比纳米银线混合,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和玻璃为衬底,分别使用可扩展层压辅助溶液法和旋转涂布法制备了2种透明导电薄膜,其方阻分别为17和26?/sq,透光率分别为88%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银纳米线(AgNWs) AgNO3/PVP 透明导电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 玻璃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