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极氧化工艺制备氧化铝模板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宁 陈永坤 +1 位作者 王剑华 郭玉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38,共3页
多孔氧化铝模板是一种用于制作纳米结构材料的模板.为了制作出理想的模板,采用不同的阳极氧化工艺制备多孔氧化铝模板,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了模板孔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纳米级氧化铝模板具有六方紧密堆积柱状结构,在... 多孔氧化铝模板是一种用于制作纳米结构材料的模板.为了制作出理想的模板,采用不同的阳极氧化工艺制备多孔氧化铝模板,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了模板孔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纳米级氧化铝模板具有六方紧密堆积柱状结构,在每个六棱柱的中心有一个与膜表面垂直的圆柱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化电压、电流密度、反应温度、铝片纯度的增加氧化铝模板的孔径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多孔氧化铝模板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法制备半蜂窝波形条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旭鹏 刘泓滨 +2 位作者 刘荣 黄亚宇 孙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7,共3页
航空工业上采用的以成形法成形半蜂窝波形条的方式,成形的波形条结构均匀、精度高、工艺简单。根据某厂生产波形条的工艺,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发了成形法的有限元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现场的实际成形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与现场实测相吻... 航空工业上采用的以成形法成形半蜂窝波形条的方式,成形的波形条结构均匀、精度高、工艺简单。根据某厂生产波形条的工艺,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发了成形法的有限元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现场的实际成形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与现场实测相吻合的结果。比较板坯在单、双主动辊加载的条件下,成形结果的优劣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成形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辊 半蜂窝波形条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1/3)Ni_(1/3)Mn_(1/3)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海燕 王剑华 +1 位作者 李斌 郭玉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299-302,共4页
综述了近几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三元过渡金属氧化物LiCo_xNi_yMn_(1-x-y)O_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LiCo_(1/3)Ni_(1/3)Mn_(1/3)O_2的电化学性能、结构、制备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LiCO_(1/3)Ni_(1/3)Mn_(1/3)O_2与其... 综述了近几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三元过渡金属氧化物LiCo_xNi_yMn_(1-x-y)O_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LiCo_(1/3)Ni_(1/3)Mn_(1/3)O_2的电化学性能、结构、制备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LiCO_(1/3)Ni_(1/3)Mn_(1/3)O_2与其它商业化正极材料相比具有高容量、热稳定性好、高倍率放电等诸多优异的性能,若能解决循环、存放等问题,将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 LiCo1/3Ni1/3Mn1/3O2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级多孔氧化铝膜的研究
4
作者 杨宁 陈永坤 +2 位作者 刘芳芳 陈艳蓉 王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81-82,共2页
比较了电化学抛光前后铝片表面的微观结构,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多孔氧化铝膜,用扫描电镜研究分析了氧化铝膜孔的排列规律。结果表明其排列高度有序,呈理想的六方柱形结构。
关键词 阳极氧化 多孔氧化铝膜 电化学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永坤 龙晋明 +1 位作者 张利华 王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49-251,共3页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反应机理、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及近期的研究现状。锡基负极材料具有高的可逆容量,制备工艺简单,若能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SNO S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郭玉忠 王剑华 +1 位作者 黄瑞安 王贵青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性,膜内载流子浓度高达1020cm-3,电阻率~10-2Ω·cm,透光率高达 90%,SnO2膜禁带宽度 Eg=37~3.80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掺杂 SNO2薄膜 导电性 测量 透光度 反射率 电学性能 二氧化锡 半导体材料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系溶胶-凝胶转变的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郭玉忠 黄瑞安 孙加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9-255,共7页
通过SnO2溶胶体系流变学实验研究,给出切粘度η、特性粘度[η]及 pH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讨论了SnO2胶粒生长动力学过程特征,结构演变规律及生长过程中伴随的质子H+释放现象.实验和理论揭示出SnO... 通过SnO2溶胶体系流变学实验研究,给出切粘度η、特性粘度[η]及 pH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讨论了SnO2胶粒生长动力学过程特征,结构演变规律及生长过程中伴随的质子H+释放现象.实验和理论揭示出SnO2胶粒生长遵循三阶段模型和胶粒结构不变性规律,同时溶胶液酸性对生长动力学速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胶粒生长动力学 胶粒生长模型 二氧化锡溶胶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凝胶干燥及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玉忠 王剑华 孙加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0-418,共9页
通过TG-DTA、BET-N2吸附和X衍射分析,详细研究了SnO2凝胶在20~700℃区间干燥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失重机理、凝胶骨架纳米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掺杂元素Sb、溶胶阶段加入的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干燥过程和固化... 通过TG-DTA、BET-N2吸附和X衍射分析,详细研究了SnO2凝胶在20~700℃区间干燥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失重机理、凝胶骨架纳米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掺杂元素Sb、溶胶阶段加入的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干燥过程和固化过程中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SnO2凝胶为1~10nm尺寸的纳米多孔结构,符合圆柱通孔模型.在干燥固化过程分别为20~200℃、200~550℃和>550℃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发生骨架吸附溶剂解附、-acac 螯环分解氧化、网链结构驰豫和无定型→晶态转变等四个过程,它们是支配凝胶失重、收缩、固化的主要机理.随团化温度增加;纳米骨架粗化长大但其径长比保持不变,同时Sb加入有细化骨架作用,而催化剂对凝胶结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固化 骨架结构 圆柱通孔模型 半导体材料 二氧化锡凝胶 二氧化锡薄膜 制备 溶胶-凝胶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Sn(Sb)O2包覆TiO2导电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光怀 冉青荣 +2 位作者 陈丹 王剑华 郭玉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327-329,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亚微米级二氧化钛表面包覆Sn(Sb)O2,制得二氧化钛导电粉。用XRD、XPS、TG—DSC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导电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元素的变化、物相、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及原因。
关键词 煅烧温度 导电粉 TIO2 性能 二氧化钛粉体 体积电阻率 表面包覆 亚微米级 共沉淀法 测试手段 表面元素 XRD XPS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