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族家具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4
1
作者 许佳 李正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8-200,共3页
云南白族家具具有强烈的白族传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装饰艺术特色。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受到滇国青铜文化、楚漆文化和中原汉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的较大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浑厚、地域文化突出、注重装... 云南白族家具具有强烈的白族传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装饰艺术特色。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受到滇国青铜文化、楚漆文化和中原汉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的较大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浑厚、地域文化突出、注重装饰、多元融合、崇尚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家具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神话中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河 詹七一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民族神话是上古文化的口承性语言系统,其中混融着上古先民的意识、观念形态、生存经验及前理论形态的美学建构。作者在云南民族原始文化混融性的整体意义上,对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规范性的伦理意识及其仪式化的操作方式,作出了初步的... 民族神话是上古文化的口承性语言系统,其中混融着上古先民的意识、观念形态、生存经验及前理论形态的美学建构。作者在云南民族原始文化混融性的整体意义上,对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规范性的伦理意识及其仪式化的操作方式,作出了初步的审美发生学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神话 审美意蕴积淀 神话伦理 神话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媒体呈现——基于我国主流网络媒体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名章 庄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68-72,共5页
通过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对我国的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和新华网对少数民族的媒体呈现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主流网媒对少数民族的媒体呈现从数量上看是一种低度呈现,从程度上看是一种浅度呈现,从结构上看是一种欠公平的呈现。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多元文化主义 媒体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被引量:101
4
作者 郝兴跃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错误是外语/二语习得中无法避免的现象,研究错误的产生及其特点对外语/二语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引起外语/二语习得错误的根源.本文发现,引起错误的根源除了常见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外,环境因素导致的错误也不容忽视... 错误是外语/二语习得中无法避免的现象,研究错误的产生及其特点对外语/二语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引起外语/二语习得错误的根源.本文发现,引起错误的根源除了常见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外,环境因素导致的错误也不容忽视.本文在探讨这些错误根源时,力图揭示这些根源是如何引起错误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 语际迁移 语内迁移 环境因素 交际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世雯 徐建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9,共4页
人的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时期,有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 人的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时期,有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进行心灵、智慧及爱的启迪,以规范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弥补其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让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这些有益的方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 社会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语言禁忌的立体透视 被引量:3
6
作者 庄成余 贺芸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95-297,共3页
本文对汉英语言的禁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对汉英语言中恪守禁忌的诸多措施和直接触犯禁忌的原因以及影响禁忌语使用的历史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一一作了透视。
关键词 汉英语言 禁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康德到康定斯基——艺术先验形式论的四种范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立 娥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87-91,共5页
通过梳理西方美学史从康德、荣格、阿恩海姆到康定斯基这四位美学家关于艺术形式的观点、思路,本文考察了纯粹形式、原型形式、格式塔形式和抽象形式这四种艺术的先验形式论范式,从而为艺术形式主义寻索一种先验论的格局、根基和脉络。
关键词 先验形式 原型形式 格式塔形式 抽象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郝兴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人们对语法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历来争论不休 ,在一段时间内 ,语法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的核心 ;而在另一段时间内 ,语法教学却受到了排斥。因此 ,本文结合目前语法教学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 ,回顾了各教学法派对待语法教学... 人们对语法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历来争论不休 ,在一段时间内 ,语法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的核心 ;而在另一段时间内 ,语法教学却受到了排斥。因此 ,本文结合目前语法教学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 ,回顾了各教学法派对待语法教学的观点 ,探讨了语法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并讨论了语法教学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能力 教学法 交际能力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股文的修辞学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明扬 邹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9-104,共6页
八股文写作其实也是话语修辞行为,士子———表达者希望实现自己的表达预期。只有当表述者———士子的经验系统与接受者———考官的经验系统对接时,修辞话语的信息通道才是畅通的。八股文体既然是汇集古代各种文体写作技巧而形成,其... 八股文写作其实也是话语修辞行为,士子———表达者希望实现自己的表达预期。只有当表述者———士子的经验系统与接受者———考官的经验系统对接时,修辞话语的信息通道才是畅通的。八股文体既然是汇集古代各种文体写作技巧而形成,其文体形式必然携带着丰富的修辞基因。八股文的写作有着明确的功令要求,继承的修辞手法也因此而逐渐定型。这些修辞手法具体体现在文章主旨的确立、篇章的建构、韵律及辞格的运用等方面。因此,对这一复杂文体的批判,我们更应该作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修辞学 话语 修辞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家具的彩绘艺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庆华 许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8年第10期48-49,共2页
白族彩绘装饰艺术是大理白族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彩绘装饰手法是大理白族家具风格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也是白族文化特色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彩绘装饰艺术对大理白族家具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成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也给现代设... 白族彩绘装饰艺术是大理白族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彩绘装饰手法是大理白族家具风格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也是白族文化特色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彩绘装饰艺术对大理白族家具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成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也给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设计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艺术 白族家具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家具”中坐具设计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韬 许佳 张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年第5期16-17,共2页
坐具是"城市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复杂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坐具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坐具在城市中的作用,从坐具与人的关系、坐具本身、坐具与城市环境、坐具与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坐具的基本设计原则,对坐具设... 坐具是"城市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复杂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坐具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坐具在城市中的作用,从坐具与人的关系、坐具本身、坐具与城市环境、坐具与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坐具的基本设计原则,对坐具设计的四个原则,即:人性化原则、耐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地域性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具” 坐具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阅读与文化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庆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本是现实存在与人类理解之间的中介 ,而阅读行为是文本与人类的理解之间的桥梁。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存在方式。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阅读所形成的集体记忆最终构成了其文化... 文本是现实存在与人类理解之间的中介 ,而阅读行为是文本与人类的理解之间的桥梁。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存在方式。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阅读所形成的集体记忆最终构成了其文化的一部分 ,且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语文经验的解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误读 集体记忆 文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话语的审美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会话语境是会话话语审美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会话语境包含言辞内语境信息和言辞外语境信息,其直接影响到会话话语审美关系的形成:会话语境可以使会话生成音响形象及其情感意味之美,并可补充话语信息含量从而引发审美意象;会话语境可... 会话语境是会话话语审美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会话语境包含言辞内语境信息和言辞外语境信息,其直接影响到会话话语审美关系的形成:会话语境可以使会话生成音响形象及其情感意味之美,并可补充话语信息含量从而引发审美意象;会话语境可以扩大、弱化或模糊会话话语的所指意义,使会话话语具有审美意味;会话话语可以因言辞内语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而获得美感;在会话语境信息的作用下,一级所指可以发生变异,转化为二级所指而获得审美优势;会话话语的审美在历时性的传承中,因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语境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地被建构、解构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话语 会话语境 审美 能指 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研究与文化——路易莎·谢恩和《少数人说了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玉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7,共3页
当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路易莎.谢恩的近作《少数人说了算——中国文化政治中的苗族和女性》是西方人类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虽其问题意识与我们的或有不同,但其理论视角及其创新却有值得国内同行反思、对话、甚或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文化 生产 路易莎·谢恩 《少数人说了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7-100,共4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视并加以研究的课题。加强素质教育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更新教育理念 。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中体态语审美分析
16
作者 黄河 章七一 张义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2-86,共5页
会话中体态语的审美分析 ,是会话话语审美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态语的审美构成 ,包含表情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容貌美、表情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 ,姿态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形体美、姿态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在会话过程中 ,表情语和姿态语... 会话中体态语的审美分析 ,是会话话语审美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态语的审美构成 ,包含表情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容貌美、表情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 ,姿态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形体美、姿态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在会话过程中 ,表情语和姿态语对话语意义产生影响 ,具有辅助、印证、强化、替代或消解功能。具有审美价值的表情语和姿态语是适切于话语和语境的。体态语在能指和所指间的关系是表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 表情语 姿态语 会话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
17
作者 黄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一头连结着话语——语言,具有社会性,另一头连接着审美主体 的个性心理、个体意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审美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中,都留下 了审美者自我意识、生活体验、文化修养、思想情感的烙印。会话话... 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一头连结着话语——语言,具有社会性,另一头连接着审美主体 的个性心理、个体意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审美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中,都留下 了审美者自我意识、生活体验、文化修养、思想情感的烙印。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无论是 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都在会话语境中展开。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可以增进人际吸 引,促进人际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话语 审美 感知 理解 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民族志“抵达情景”分析
18
作者 娥满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民族志中描写不同文化持有者初次遭遇情形的"抵达情景",特别能够反映文化间相互试探、互动的微妙所在。由于本土文化内部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足以产生研究者的文化"敏感",中国的本土民族志中也有大量"抵达情景... 民族志中描写不同文化持有者初次遭遇情形的"抵达情景",特别能够反映文化间相互试探、互动的微妙所在。由于本土文化内部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足以产生研究者的文化"敏感",中国的本土民族志中也有大量"抵达情景"。不过,与西方人类学者的"田野级序"观念不同,中国式的"抵达情景"充满文化传统的印迹",人情"是其间最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进入"的方式和成效,也带来相应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民族志 抵达情景 人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与死的调解者——“生育造人”叙述中的神异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茹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作者以“生育造人”来组构两类不同叙述主体的叙述,通过比较对照叙述主体性别转换对叙述对象的影响,辨析阐释以生育为本源的神异女性作为生死调解者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 生育造人 女神 叙述主体 性别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