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挥发窑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鹏 谢克强 +3 位作者 马文会 魏奎先 杨时聪 黄海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以云南某锌厂提供的复杂挥发窑渣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_2O_2-H_2SO_4水溶液体系常压条件下协同浸出其中的有价金属。以In、Cu及Zn浸出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H_2O_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In... 以云南某锌厂提供的复杂挥发窑渣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_2O_2-H_2SO_4水溶液体系常压条件下协同浸出其中的有价金属。以In、Cu及Zn浸出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H_2O_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In、Cu、Z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30%)用量0.6 m L/g、硫酸浓度3 mol/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固比6∶1条件下,In浸出率93.92%、Cu浸出率89.84%、Zn浸出率66.49%。浸出渣中贵金属Ag含量大于0.01%,富集比3.23,初步实现了窑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与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挥发窑渣 氧化酸浸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锗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志颖 陈凤阳 +3 位作者 袁兴平 赵丹 张旗 侯彦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8-343,共6页
锗因其红外透射率高、电磁折射率高、光电转化率高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锗因其对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缺乏替代品以及较高的供应需求而被列入战略金属材料清单。但由于锗在矿物中存在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物相结构复杂等缺点,锗的回... 锗因其红外透射率高、电磁折射率高、光电转化率高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锗因其对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缺乏替代品以及较高的供应需求而被列入战略金属材料清单。但由于锗在矿物中存在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物相结构复杂等缺点,锗的回收和制备普遍受到限制。近年来,许多研究通过改良现有提取制备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来提升锗的回收率。本文综述了锗的生产、用途和未来需求,重点讨论了相关湿法和火法冶金工艺的优点与局限性。最后指出了新型锗的制备方法,四氯化锗氢还原短流程制备锗会成为未来的主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工艺 火法工艺 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蒋绍林 《中国水运》 2025年第6期148-150,共3页
铜渣是铜火法冶金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0.5%以上的铜。近期,实现铜渣中铜元素的更高回收率已成为针对铜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焦点。本研究利用差热分析技术深入探讨了铜渣在非等温条件下的结晶动力学特性,并利用Avrami和Ozawa技术探... 铜渣是铜火法冶金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0.5%以上的铜。近期,实现铜渣中铜元素的更高回收率已成为针对铜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焦点。本研究利用差热分析技术深入探讨了铜渣在非等温条件下的结晶动力学特性,并利用Avrami和Ozawa技术探讨了非等温结晶机理。结果表明,铜渣非等温结晶行为可采用Jeziorny技术修正的Avrami动力学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控温冷却 冷却速率 晶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宇新 邱佳佳 +3 位作者 席风硕 杨玺 李绍元 马文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706-3711,共6页
以金刚线切割多晶硅为原料,研究不同纳米金属催化剂(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对纳米结构引入及多晶硅片表面制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纳米金属物种诱导刻蚀对硅片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巨大,相比于纳米银辅助刻蚀形成的硅纳米线阵列... 以金刚线切割多晶硅为原料,研究不同纳米金属催化剂(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对纳米结构引入及多晶硅片表面制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纳米金属物种诱导刻蚀对硅片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巨大,相比于纳米银辅助刻蚀形成的硅纳米线阵列结构而言,纳米铜辅助刻蚀形成的倒金字塔结构在各方面的性能均比较突出,大面积微尺度的倒金字塔阵列结构可以更完美地融合表面低反射率和钝化不佳之间的矛盾,且硅片表面切割纹去除效果明显。当金属铜辅助化学刻蚀制绒15min时,倒金字塔结构最规则、均匀,且在300~1 100nm波段范围内,反射率由原片的41.8%降低至5.8%。同时倒金字塔形貌具有优越的减反效果和去除切割纹能力,使得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有望用来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线切割多晶硅 切割纹 金属铜辅助化学刻蚀 硅纳米线 倒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体系中两相和三相泡沫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超 罗溪梅 +2 位作者 齐琳萍 宋振国 王云帆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硫化—胺法是氧化锌的主要选别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的指标较好,但存在浮选泡沫发黏、难消泡的问题。研究了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体系中两相泡沫和三相泡沫的性能,考察了硫化钠用量、十二胺用量、矿物含量、矿物粒度、矿物种类等对泡沫... 硫化—胺法是氧化锌的主要选别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的指标较好,但存在浮选泡沫发黏、难消泡的问题。研究了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体系中两相泡沫和三相泡沫的性能,考察了硫化钠用量、十二胺用量、矿物含量、矿物粒度、矿物种类等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矿物含量的矿浆黏度。结果表明,在采用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时,加入硫化钠能够提高两相和三相泡沫的稳定性。不同粒度的矿物颗粒对泡沫稳定性影响不同,加入-74+37μm粒级的菱锌矿和石英颗粒均能够降低泡沫稳定性,而加入-37μm粒级的菱锌矿和石英颗粒均能够提高泡沫稳定性,-18μm的石英颗粒影响尤为明显。当十二胺与微细粒级石英共同存在时,浮选泡沫尤为稳定。加入石英颗粒后的三相泡沫半衰期均高于菱锌矿,这是由于石英矿浆的黏度高于菱锌矿,因而泡沫液膜的Marangoni效应增强,导致排液速率变慢,泡沫液膜变薄速率下降,泡沫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胺浮选法 十二胺 菱锌矿 硫化钠 石英 泡沫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法多晶硅光伏系统能量回收期与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志强 马文会 +2 位作者 魏奎先 吕国强 陈正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0-528,共9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我国1MWP冶金法多晶硅光伏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总能量需求、能量回收期和碳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MWP冶金法多品硅光伏系统发电的总能量需求为1.84×10^7MJ、碳足迹1.43×10^6kg、能量回...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我国1MWP冶金法多晶硅光伏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总能量需求、能量回收期和碳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MWP冶金法多品硅光伏系统发电的总能量需求为1.84×10^7MJ、碳足迹1.43×10^6kg、能量回收期为3.98a;总能量需求和碳足迹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拆解回收处置阶段影响巨大;生产阶段中,平衡系统及辅件生产影响最大,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其次;销材、电力、工业硅的用量和硅片回收率是影响总能量需求和碳足迹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法多晶硅 光伏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能量回收期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金结合剂成分及烧结工艺对金刚石工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明 郭胜惠 +3 位作者 高冀芸 杨黎 王梁 叶小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3-2407,共5页
以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为原料,通过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制得金刚石工具胎体样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阿基米德排水法分析了预合金粉含量对样品微观形貌、硬度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40Cu... 以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为原料,通过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制得金刚石工具胎体样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阿基米德排水法分析了预合金粉含量对样品微观形貌、硬度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含量分别为50%、40%和10%时,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胎体的相对致密度和硬度分别达到94.6%和105HRB。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佳胎体配方条件下冷压压力及保温时间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冷压压力为45MPa、烧结保温时间为30min时,样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工作可为建立金刚石工具的无压烧结方法提供前期实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金粉 真空无压烧结 烧结工艺 金刚石工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对称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7,共8页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环境友好技术 创新扩散 非对称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铜电炉渣综合回收铜的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超 罗溪梅 +3 位作者 韦达勇 杨文 宋振国 王云帆 《矿冶》 CAS 2023年第6期27-34,81,共9页
云南某铜冶炼渣含铜量0.82%,铜渣中的铜组分主要是以次生硫化铜和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氧化铜含量较少。为了综合回收该二次资源中的铜,解决该选矿厂尾矿品位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条件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物相的铜之间存在可浮性... 云南某铜冶炼渣含铜量0.82%,铜渣中的铜组分主要是以次生硫化铜和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氧化铜含量较少。为了综合回收该二次资源中的铜,解决该选矿厂尾矿品位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条件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物相的铜之间存在可浮性和浮选速度差异,因此采用一段快速浮选将部分易浮铜矿作为合格精矿选出,再对快速浮选的尾矿进行活化捕收,不仅简化了浮选流程,且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45μm含量占90%,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40 g/t+Z-20040 g/t、活化剂硫化钠200 g/t、分散剂水玻璃400 g/t的条件下,浮选指标最优。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段粗选两段精选两段扫选的浮选工艺流程,可得到铜品位22.64%、回收率77.03%的合格铜精矿,尾矿品位最终降为0.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铜炉渣 快速浮选 组合捕收剂 乙基黄药 Z-2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深度还原铜熔渣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翔宇 胡建杭 +2 位作者 高文桂 张廷安 王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8-1604,共7页
研究以生物质炭为还原剂,直接熔融深度还原铜熔渣中的有价金属的过程。对比分析生物质炭与煤粉在铜熔渣熔池熔炼还原过程的还原特性,探讨研究熔池温度、生物质炭添加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熔渣中有价金属铁的价态改变及迁移规律的影... 研究以生物质炭为还原剂,直接熔融深度还原铜熔渣中的有价金属的过程。对比分析生物质炭与煤粉在铜熔渣熔池熔炼还原过程的还原特性,探讨研究熔池温度、生物质炭添加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熔渣中有价金属铁的价态改变及迁移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煤质还原剂,实现铜熔渣的深度还原。在生物质炭含碳与铜熔渣全铁的物质的量比为1.375:1,反应温度为1 300℃时,金属铁的还原率可达95%以上,铜的还原率达到98%以上,生物质炭的利用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渣 生物质炭 深度还原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作用下硅镁型红土镍矿低温还原焙烧—磁选镍铁精矿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志广 李博 《矿冶》 CAS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选自云南元江的硅镁型红土镍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甲烷低温还原,并通过磁选得到镍铁精矿。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在600~900℃,对镍和铁的品位和回收率影响很小,镍和铁的回收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镍和铁的品位及回收率随着还原时间的延... 选自云南元江的硅镁型红土镍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甲烷低温还原,并通过磁选得到镍铁精矿。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在600~900℃,对镍和铁的品位和回收率影响很小,镍和铁的回收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镍和铁的品位及回收率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甲烷浓度的增加使得镍和铁的品位降低,回收率则增加;在还原温度为800℃、还原时间为90 min条件下,当硫酸钠的添加量从5%增加到20%时铁的品位和回收率逐渐减小,而镍的品位和回收率则逐渐增加。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分析还原过程中硅镁型红土镍矿矿相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精矿主要是镍以及铁的氧化物,并且精矿中铁的品位远远高于镍的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镁型红土镍矿 甲烷 低温还原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铁锰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治国 刘全军 冉金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新疆某复杂铁、锰多金属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原矿中含Fe 14.65%,Mn 18.05%。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特点,确定采用弱磁选回收铁,强磁选回收锰的工艺流程。试验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85.70%时,可获得铁精矿Fe品位63.52%、回收... 针对新疆某复杂铁、锰多金属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原矿中含Fe 14.65%,Mn 18.05%。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特点,确定采用弱磁选回收铁,强磁选回收锰的工艺流程。试验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85.70%时,可获得铁精矿Fe品位63.52%、回收率54.66%,锰精矿Mn品位31.25%、回收率65.44%的较好指标,为选厂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矿 强磁选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风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1期9-10,共2页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作为冶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冶金专业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为从事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冶金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环境友好技术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汉杰 于法稳 +2 位作者 唐洪雷 彭定洪 周建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46,共8页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低碳环境友好技术 协同创新 碳权质押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微硅粉应用及提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杰 魏奎先 +1 位作者 马文会 伍继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081-23087,共7页
微硅粉作为冶炼工业硅或硅铁合金的烟尘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同时存在少量游离碳及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火山灰活性高、比表面积大等物理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领域。与国外微硅粉相比,国内微硅粉无... 微硅粉作为冶炼工业硅或硅铁合金的烟尘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同时存在少量游离碳及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火山灰活性高、比表面积大等物理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领域。与国外微硅粉相比,国内微硅粉无法同时满足纯度高及粒度小的要求,因此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大量球形的二氧化硅颗粒在微硅粉的形成过程中被除尘装置所收集,这就为制备高纯球形二氧化硅提供了廉价易得的硅源。高纯球形二氧化硅是制备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是国内粉体研究的热点。若将微硅粉加以提纯得到高纯球形二氧化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我国对高纯球形二氧化硅依赖于进口的局面。研究表明,提高微硅粉中SiO 2的品位是提高其附加价值与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通过高温煅烧达到碳的着火点,可有效去除微硅粉中游离的碳杂质。而利用微硅粉易与碱性介质反应,不溶于酸性溶液(氢氟酸除外)这两个特点,可去除微硅粉中的金属氧化物杂质。此外,利用选矿等手段也可对微硅粉中存在的杂质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除,以达到提纯的效果。本文概述了微硅粉在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其作为添加剂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微硅粉的多种提纯方法,如煅烧法、湿法、絮凝法等,进而分析了各种提纯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湿法提纯微硅粉技术可有效提高微硅粉纯度至99.98%以上,能够成为微硅粉提纯发展的主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微硅粉 提纯 高纯球形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会芬 邹忠利 李春龙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37-143,168,共8页
为了开发更加绿色、安全、环保的无铬钝化工艺,从无机盐体系、有机物体系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系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的单一体系无铬钝化液缓蚀效果不佳,采用无机盐复合、有机物复合和无机-有机... 为了开发更加绿色、安全、环保的无铬钝化工艺,从无机盐体系、有机物体系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系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的单一体系无铬钝化液缓蚀效果不佳,采用无机盐复合、有机物复合和无机-有机复合的无铬钝化工艺均可提高锌表面耐蚀性,其中复合磷化工艺曾广泛投入工业应用,随着环境意识的提升,其运用范围逐渐受到限制。有机-无机复合无铬钝化工艺打破了无铬钝化工艺研发技术的瓶颈,是最有可能取代铬酸盐钝化的工艺。无铬钝化工艺研究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开发单一的新型无机、有机缓蚀剂及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缓蚀剂仍然是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表面 无铬钝化 缓蚀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还原炉中硅棒的直流电加热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文宝 周扬民 +2 位作者 聂陟枫 李亚广 侯彦青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87-2292,共6页
考虑西门子还原炉内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以及化学反应热,建立24对棒西门子还原炉内硅棒直流电焦耳加热模型。研究不同分布环上硅棒增长半径、反应器壁辐射率对硅棒内部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棒半径的增大,位于内环和中环... 考虑西门子还原炉内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以及化学反应热,建立24对棒西门子还原炉内硅棒直流电焦耳加热模型。研究不同分布环上硅棒增长半径、反应器壁辐射率对硅棒内部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棒半径的增大,位于内环和中环的硅棒中心温度先增大又减小,而外环上的硅棒内部温度分布更不均匀;增大反应器壁辐射率,硅棒中心温度逐渐增大;辐射热损失越大,反应器壁的辐射率对硅棒内部温度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子还原炉 直流电 辐射率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起泡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欣 罗溪梅 +3 位作者 蒋旺强 贾蕗繁 宋振国 王云帆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3期22-33,共12页
基于起泡剂在浮选中的重要作用,从常规起泡剂、新型(代号)起泡剂以及组合起泡剂三方面介绍了起泡剂的种类及应用,并阐述了泡沫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述了起泡剂与捕收剂间的协同作用,展望了起泡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浮选 起泡剂 起泡性能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低品位含铝矿石酸浸液中回收铝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朋 高利坤 +2 位作者 马方通 饶兵 沈海榕 《矿冶》 CAS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从低品位含铝矿石湿法处理过程综合回收铝,实现低品位含铝矿物的资源化或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硫酸浸出低品位含铝锐钛矿原矿得到的高铝铁浸出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铝铵结晶沉铝—树脂吸附除铁—焙烧联合工艺制备高纯Al... 从低品位含铝矿石湿法处理过程综合回收铝,实现低品位含铝矿物的资源化或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硫酸浸出低品位含铝锐钛矿原矿得到的高铝铁浸出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铝铵结晶沉铝—树脂吸附除铁—焙烧联合工艺制备高纯Al2O3。结果表明,在铝离子初始浓度0.70 mol/L、NH 4+/Al 3+摩尔比1.2、结晶终点温度20℃条件下,以300 r/min的速度搅拌30 min,可获得晶体纯度95.31%,铝的回收率88.19%,夹杂铁的含量1.39%的NH 4 Al(SO 4)2·12H 2 O粗产品。将NH 4 Al(SO 4)2·12H 2 O粗产品通过两次重结晶和一次树脂吸附除铁,最终在1300℃条件下焙烧可得到纯度为99.99%的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铝资源 高铝铁酸溶液 十二水硫酸铝铵 高纯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强化单宁锗中杂质铁去除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狄浩凯 杨坤 +3 位作者 张利波 梁明 洪岩 潘锡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0-1251,共12页
针对现行洗涤除杂工序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波强化单宁锗中杂质铁去除的新方法。在分析单宁锗中铁赋存状态及反应温度、液固比、硫酸质量浓度及超声功率等单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考察超声强化杂质铁去除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锗中杂质铁... 针对现行洗涤除杂工序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波强化单宁锗中杂质铁去除的新方法。在分析单宁锗中铁赋存状态及反应温度、液固比、硫酸质量浓度及超声功率等单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考察超声强化杂质铁去除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锗中杂质铁的赋存形式复杂,包括Fe_(2)(SO_(4))_(3)、Fe(OH)_(3)、Fe SO_(4)、单宁-Fe(Ⅲ)络合物等,需要超声酸洗去除。当超声功率为225 W、硫酸质量浓度为20 g/L、液固比为7:1 m L/g、反应温度为40℃和反应时间为30 min时,铁的去除率达到85.95%,比常规条件的去除率增加9.8%左右。单宁锗中杂质铁的去除受内扩散步骤控制,超声作用能够增加杂质铁与硫酸的接触,降低反应的扩散阻力,使铁去除表观活化能由常规条件下的17.190 k J/mol减小至13.856 k J/mol,从而提高杂质铁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锗 杂质铁 超声强化 去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