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黏弹性阻尼器穿斗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永林 陶忠 +3 位作者 叶燎原 吴克川 周立超 苏何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0-247,260,共9页
按照云南"一颗印"构造要求制作了一个两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应变响应,扭转效应、剪力分布、弯矩变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满足中国建筑... 按照云南"一颗印"构造要求制作了一个两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应变响应,扭转效应、剪力分布、弯矩变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满足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结构模型具有明显扭转效应;层间剪力分布取决于质量分布;弯矩随地震激励增大不断增大,结构模型未发生塑形破坏;层间累积耗能能力一层耗能能力最大,二层次之,屋脊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结构 黏弹性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抗震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比和感知密度的混合自行车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黎山 李冰 成卫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0,150,共8页
针对混合自行车流的异质特性,从空间比和感知密度概念出发,分别对3种混合自行车流状态的密度及流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元胞传输模型得出混合自行车流交通波计算公式.采用昆明市6种不同自行车道宽度的实际调查数据,以停车波和启动波作为验... 针对混合自行车流的异质特性,从空间比和感知密度概念出发,分别对3种混合自行车流状态的密度及流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元胞传输模型得出混合自行车流交通波计算公式.采用昆明市6种不同自行车道宽度的实际调查数据,以停车波和启动波作为验证参数,并与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自行车道宽度下本文模型计算精度均高于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从MAPE可以看出,本文模型的停车波、启动波计算精度较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分别提高9.25%、13.64%,表明本文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合自行车流运行特征,为进一步揭示混合自行车流交通机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自行车交通流 空间比 感知密度 交通波 元胞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