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3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被引量:6
1
作者 袁磊 赵俊三 +1 位作者 徐艳红 李付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8期60-63,共4页
针对目前国土资源信息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ArcIMS技术、Web Services技术、CDN技术及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技术优势,提出通过整合各项技术的优势设计开发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各技术的优势,重点对系统的逻辑结构、体系结构及数据库... 针对目前国土资源信息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ArcIMS技术、Web Services技术、CDN技术及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技术优势,提出通过整合各项技术的优势设计开发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各技术的优势,重点对系统的逻辑结构、体系结构及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完善了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最后,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表明该方案能够更便捷地实现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 系统建设 CND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爆破扩腔能耗随不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永辉 秦丽绚 +1 位作者 徐锐 张智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K由1.25增大到3.375的过程中,扩腔直径平均为3.43 cm,扩腔长度平均为12.7 cm,扩腔体积介于52.98~155.56 cm 3,扩腔能耗介于0.58~1.70 kJ,其在炸药总能量中的占比介于2.9%~8.5%;随着K的增大,扩腔体积和能耗呈减小趋势,K在达到3.0~3.5时对减小扩腔能耗效果最为明显,而后趋于平稳;K增大会减轻炸药能量对炮孔壁岩石的粉碎程度,使扩腔体积减小,同时扩腔能耗降低;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验证,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选取较大的不耦合系数可以减小扩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爆破 扩腔 能耗 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GD模型的昆明市植被NPP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仲芝 赵俊三 +3 位作者 陈国平 王琳 林伊琳 张丹丹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8,共11页
[目的]厘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对测算植被的固碳能力和支撑碳交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MODIS-NPP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2001—2020年昆明市植被NPP的时空动态特征,并... [目的]厘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对测算植被的固碳能力和支撑碳交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MODIS-NPP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2001—2020年昆明市植被NPP的时空动态特征,并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检测器(OPGD)模型揭示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对植被NPP的影响机制。[结果] 1)昆明市植被NPP在空间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并以7.08 g/(m^(2)·a)(以C计)的速度显著增加。2)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在空间上破碎度与植被NPP错位分布,其对植被NPP时空分布有显著负向作用。3)植被NPP变化是气候、人为活动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地表温度、植被景观破碎度解释力强于气温、降水和坡度等因子,因子间交互作用能更好地解释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结论]昆明市2001—2020年植被NPP总体呈增加态势,但主城区少部分地区形势不容乐观,未来应综合统筹,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4
作者 夏凯 黄义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趋势分析、Hurst指数、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及其各建设区植被NDVI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分...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趋势分析、Hurst指数、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及其各建设区植被NDVI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分区年增长速率差异明显,黄土高原区>风沙区>东北华北平原区>西北荒漠区。三北工程区NDVI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改善趋势明显,显著改善趋势面积占45.9%,其中黄土高原区的显著改善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建设区,未来变化以改善为主,但可持续性不强。3)三北工程区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正相关关系,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以促进为主,各土地利用NDVI和残差均表现增加趋势,且趋势具有一致性。4)在植被改善地区和退化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均处于主导地位,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2.9%和59.06%,不同分区植被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明显,其中黄土高原区人类活动对植被改善和退化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5.36%和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NDVI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农家乐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力研究
5
作者 苏楠 朱大明 +1 位作者 柯筱纯 李庆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17-123,共7页
以2023年10月抓取到的昆明市703家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方法及计量地理学模型,从数量分布情况、空间分布类型、尺度、密度特征等方面对昆明市农家乐空间分异行为进行研究;其次,借助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通过自然资源... 以2023年10月抓取到的昆明市703家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方法及计量地理学模型,从数量分布情况、空间分布类型、尺度、密度特征等方面对昆明市农家乐空间分异行为进行研究;其次,借助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通过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客源市场3个类型10个影响因素对昆明市农家乐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农家乐数量分布不平衡,全市视角下表现为聚集分布,主城区视角下表现为聚集-随机分布,且特征空间尺度为3.5 km。昆明市农家乐主城区视角下密度分布中心集中在西山区中北部、盘龙区南部及五华区中部,全市视角下呈现出安宁、西山、官渡为核心“三核多中心”集中连片分布,在分布特征上表现为“沿路、环城、傍水”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分异成因的最佳尺度为2.5 km;夜间灯光(城镇化水平)、环城距离、GDP是导致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路网密度和GDP的交互作用对昆明市农家乐聚集分布的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乐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楚小海子岩体铁钛成矿特征及资源利用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立兴 陈懋弘 +7 位作者 李厚民 杨成栋 杨富全 陈港 任程昊 唐文浩 安鹏 刘东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2,共14页
新疆巴楚小海子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探获的一个低品位-大吨位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其成岩成矿机制以及资源利用前景尚不清楚。文章针对小海子岩体2种含矿岩相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石岩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橄榄辉长岩相和橄榄... 新疆巴楚小海子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探获的一个低品位-大吨位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其成岩成矿机制以及资源利用前景尚不清楚。文章针对小海子岩体2种含矿岩相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石岩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橄榄辉长岩相和橄榄辉石岩相虽然在空间上关系不明,但岩相学观察表明它们矿物组成的差异与矿物堆晶作用有关,且二者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说明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橄榄石较低的Fo值(67.9~72.5)指示幔源母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分异。小海子岩体和与相距约45 km的瓦吉里塔格相比,岩石组成和地球化学组成相似,表明为同源岩浆成因,但后者矿物组成变化范围更大,指示瓦吉里塔格岩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这可能是造成瓦吉里塔格岩体比小海子岩体的w(TiO_(2))更高的原因。小海子岩体虽然w(TiO_(2))较低(3%~4%),但铁钛氧化物固溶体分离结构不发育,且矿物颗粒粗大,使得铁和钛选矿解离比中国其他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更为容易,因此钛资源利用前景巨大,笔者建议出台地方性的勘查技术规范,为这类铁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资源利用前景 小海子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和电路理论的昆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 被引量:51
7
作者 覃彬桂 林伊琳 +3 位作者 赵俊三 陈国平 何万才 吕青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820,共12页
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昆明市生态源地共34个,面积6421.95km2,呈西多东少、北聚南散的空间分布状态;提取生态廊道67条,全长859.72km,廊... 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昆明市生态源地共34个,面积6421.95km2,呈西多东少、北聚南散的空间分布状态;提取生态廊道67条,全长859.72km,廊道分布空间差异性明显,构建了“一环、三区、三屏、六轴、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27处生态夹点和33处生态障碍点,为需进行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面积分别为197.68,155.84km2,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综合关键区域的不同地理特征和地类现状,提出自然保护为主、人为修复为辅和人为修复与自然保护并重的两类修复策略.研究可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关键区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周边“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91-192,247,共3页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对呈贡大学城周边农村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进行SWOT分析,分析其发展的4项优势及4项劣势,面临的三大机遇与三大威胁,提出丰富产品形态、打造推广品牌等4点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昆明呈贡及国内类似大...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对呈贡大学城周边农村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进行SWOT分析,分析其发展的4项优势及4项劣势,面临的三大机遇与三大威胁,提出丰富产品形态、打造推广品牌等4点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昆明呈贡及国内类似大学城的周边农村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农家乐” 休闲旅游 建议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龙晓惠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与熵权法(EW)确定综合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演变状况,探析其发展规律。[结果](1)3个时段内,研究区人口在县域尺度呈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呈现西部低人口密度聚集和中部高人口密度聚集态势且常年稳定;(2)2010—2020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水平有微弱提升,严重失调的协调类型逐渐消除,濒临失调占比46.94%成为最主要的协调类型;(3)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两两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其中2020年人口-经济综合耦合协调指数最低为0.4543,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布与三系统协调评价结果吻合度是两两耦合协调评价中最高的,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影响最大;(4)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家重点开发区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显著,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有倒退趋势,省级重点开发区长期稳定可控;(5)研究区的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制约状况。[结论]高耦合协调性主要依赖于人口对市县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区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好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和经济协调是未来优化主体功能区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滇中城市群 人口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钴矿资源时空分布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付浩 王加昇 +3 位作者 李金龙 王博 叶彬 李梦玲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航空航天、电动车电池制造等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钴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之一,可被工业利用的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全球少数几个国家,我国钴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强钴矿资源研究,降低被“卡脖子...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航空航天、电动车电池制造等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钴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之一,可被工业利用的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全球少数几个国家,我国钴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强钴矿资源研究,降低被“卡脖子”风险,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计。系统综述了钴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矿物类型,对钴矿床的类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细致总结,对全球和我国钴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梳理,此外,还对钴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钴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动力学背景、钴的来源、钴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和钴的赋存状态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钴矿床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国内钴矿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时空分布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佳琦 林伊琳 +1 位作者 赵俊三 覃彬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10,319,共13页
[目的]探究区域“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对指导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在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集成熵权法、线性加权法、三元图和耦合协... [目的]探究区域“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对指导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在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集成熵权法、线性加权法、三元图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定量测算2000—2020年5个时段昆明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昆明市“三生空间”功能发展的主导因素。[结果](1) 2000—2020年昆明市生产—生活空间功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空间功能呈现下降趋势,受政策措施、工程建设选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发生变化,“三生空间”功能主要经历了生态—生活、生产—生活—生态优势均衡区,发现2010年是步入生产—生活—生态均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2) 20年来昆明市“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总体浮动较小,经历了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空间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格局;(3)影响昆明市“三生”功能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是万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和林地面积,且因子交互后所产生的共同作用增加了对“三生”功能发展的解释力。[结论]生境质量在“三生”功能发展中稳定性较差,具有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锆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关键应用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传凯 王春连 +5 位作者 游超 刘殿鹤 颜开 孙珮婕 梁震 宁鹏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1945,共16页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对中国锆矿资源分布、锆矿床类型特征以及锆金属及其合金的关键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中国锆矿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海南、广东、云南和广西5省,这5个省区的锆矿储量之和占全国储量的97.6%。中国锆矿资源禀赋较差,储量约50万t(以ZrO_(2)计),仅占全球储量的0.7%。中国每年锆矿需求量约120万t,但中国每年锆矿进口量约110万t,锆矿对外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上。中国锆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两类,其中内生矿床可分为碱性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碱性岩型和变粒岩型,外生矿床可分为滨海沉积型、河流冲积型、风化壳和残坡积型。【结论 】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内生矿床与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关系密切,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外生矿床以砂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地带、东南沿海地带和环渤海—黄海地带,海南岛东部海域、西部昌化江河口和胶东半岛东南沿海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矿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 矿床特征 开发利用 找矿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与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胜东 杨波 +2 位作者 谢维友 童雄 谢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9,共11页
Ge是一种战略性稀散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闪锌矿作为Ge最主要的载体矿物,是工业上提取回收Ge的重要来源,闪锌矿提Ge在Ge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从闪锌矿中Ge的赋存状态、载Ge闪锌矿的浮选理论工艺及药剂研究、硫化... Ge是一种战略性稀散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闪锌矿作为Ge最主要的载体矿物,是工业上提取回收Ge的重要来源,闪锌矿提Ge在Ge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从闪锌矿中Ge的赋存状态、载Ge闪锌矿的浮选理论工艺及药剂研究、硫化锌冶炼过程中Ge的迁移与富集规律和从含Ge冶炼富集物中深度富集回收Ge的方法与工艺等方面,系统概述了近年来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与提取技术开发和工业实践的现状。闪锌矿中Ge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Ge取代导致闪锌矿的铜活化和黄药捕收活性降低、浮选回收难度增加。工业实践表明,通过优化载体矿物载锗闪锌矿的浮选药剂和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硫化锌精矿中Ge回收效果。在目前常用的硫化锌冶炼工艺中,形成的含Ge富集物主要包括真空炉渣、浸出渣、氧化锌烟尘、锗铁渣、中和渣、置换渣等。针对上述Ge富集物,目前形成了以火法富集、浸出法、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为主的Ge深度富集提取技术,其中浸出—沉淀/溶剂萃取的发展和应用最为成熟。在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需从重视选别阶段Ge回收指标提升、改进冶炼工艺的提升Ge在冶炼产物中富集程度和强化Ge萃取分离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3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提取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资源 富集与提取 载锗闪锌矿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锗矿资源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戈 王小虎 +8 位作者 刀艳 周家喜 邢程 肖高强 苏肖宇 曹晓民 董涛 李蓉 罗建宏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找矿空间大,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形成时代相对集中,... 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找矿空间大,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形成时代相对集中,为新近纪;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东北东川、会泽、彝良、鲁甸等地,与铅锌矿床同体共生,形成时代普遍认为是三叠纪。本文全面梳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综合圈定出找矿预测区共23处。由此提出,当前应加强现有Ge矿床深部和外围地区接替资源找探矿及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及时对找矿预测区和有利远景区进行找矿勘查与靶区优选工作,尽快实现老区资源增储和新区找矿突破,为打造世界级Ge资源产业基地和国家Ge矿资源战略储备需求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R: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的链路预测算法
15
作者 聂聆聪 王剑 +3 位作者 刘前 张岳松 宁俊 刘昱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1-2767,共7页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节点相似性的链路预测算法,但算法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Resource Load Ratio)的链路预测算法.首先,根据节点拓扑属性与网络全局属性的占比量化节点资源储备,并将资源储备作为衡量节点重要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根据两个节点的共同邻居数量与所有邻居数量占比量化节点间密集度,并上升到二阶节点.最后,基于节点间资源储备和密集度提出相应的链路预测算法.在8个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均取得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路预测 资源储备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16
作者 杨艳梅 黄义忠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通过DPSIR框架构建包含年降水量等14个指标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法和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对2009—2019年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层和压力层的脆弱性呈明显... 通过DPSIR框架构建包含年降水量等14个指标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法和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对2009—2019年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层和压力层的脆弱性呈明显恶化的发展态势并有持续的趋势,影响层虽然总体呈好转态势但未来可能恶化,状态层和响应层发展态势较稳定,未来需要密切关注驱动力层、压力层和影响层的发展态势;丘北县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水资源脆弱性分别为轻度脆弱、中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整体脆弱性等级较高,且整体发展呈恶化态势,水资源脆弱性问题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DPSIR模型 集对势 模糊集对分析法 丘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热液成矿系统中构造体系控矿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润生 刘飞 张艳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89,共19页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深入研究构造与成岩成矿(藏)的关系,以及指导矿产资源探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本文讨论了主压应力作用、力偶持续作用下发生序次转化形成的构造体系的力学机制,总结了构造体系具有统一性、区域性、层次性、复合性(继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研究提出构造型式具有层次性,成矿构造体系具有一致性、阶段性、差异性、多样性和转换性的特点,并总结揭示了其控岩控矿规律;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矿构造型式)与成矿系统的成生联系,从矿集区、矿田和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构造变形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同时性,以及含矿构造和矿石中物质组成特征的一致性等方面,厘定成矿构造体系,进而提出成矿构造体系研究方法,为矿床(体)找矿预测和深部勘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非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川滇黔成矿区富锗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湘南坪宝铜锡多金属矿田)为例,论证了构造体系控矿作用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体系 控矿构造型式 控矿作用 矿田地质力学 热液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露天矿边坡裂隙岩体冻-动联合损伤劣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森 龚远恒 +3 位作者 李永新 赵映 王光进 司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3,共9页
为提升寒区露天矿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控能力,依托某寒区露天矿高陡边坡工程,在30次冻融循环试验(温度范围为-30~20℃)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裂隙倾角(0、25、50、75°)边坡潜滑区岩体的单轴变上限循环加卸载试验及同步声发射监测试验,从宏... 为提升寒区露天矿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控能力,依托某寒区露天矿高陡边坡工程,在30次冻融循环试验(温度范围为-30~20℃)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裂隙倾角(0、25、50、75°)边坡潜滑区岩体的单轴变上限循环加卸载试验及同步声发射监测试验,从宏/细观尺度探究边坡岩体在冻-动(冻融循环与循环加卸载)联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特性与力学演化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裂隙岩体裂纹起裂、扩展以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随裂隙倾角增大,裂隙岩体冻融损伤作用逐渐降低,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线性趋势增长,疲劳抗性的最大变形为0.5583%(75°);相较于普通单轴加载,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裂隙岩体抗压强度最大降低5.6 MPa;不同岩样费利西蒂比(Felicity比)随加载循环等级增加而减小,在最终破坏阶段均低于0.7;随加载循环等级增加,累计耗散能的增幅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岩样以张拉破坏为主,但倾角超过25°时,张拉和混合破坏有向剪切破坏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露天矿 边坡岩体 裂隙岩体 冻融循环 冻-动联合 损伤劣化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粉岩地层水平旋喷注浆扩散加固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杨磊 杨洋 +4 位作者 张童 李梦天 李召峰 林春金 孙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8,共12页
水平旋喷注浆是实现细小颗粒结构致密软弱地层有效加固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旋喷注浆扩散模式、加固强度特征及被注介质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揭露的碎粉岩作为介质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旋喷注... 水平旋喷注浆是实现细小颗粒结构致密软弱地层有效加固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旋喷注浆扩散模式、加固强度特征及被注介质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揭露的碎粉岩作为介质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旋喷注浆模拟试验系统,研究注浆加固体的空间形态与强度特征,分析注浆压力、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这3个关键因素对浆液扩散范围及加固强度的影响,探究旋喷注浆过程中被注介质压力动态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旋喷注浆加固体呈正面面积大、背面面积小的类圆台状不规则形态,断面直径随注浆管提升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可分为快速减小和缓慢减小2个阶段;旋喷注浆关键控制参数对浆液扩散范围和加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扩散范围和加固体强度与注浆压力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注浆管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注浆压力对加固强度的提升作用明显,在1~3MPa范围内增大时,加固体强度可提升3.8%~46.2%,而旋转速度对加固体强度的削弱作用较小;旋喷注浆过程中被注介质土压力呈波动变化规律,波动频率与旋转速度密切相关,土压力均值变化具有“前期波动上升、后期逐渐平稳”的两阶段特征,表明旋喷注浆对碎粉岩的切削、冲击和挤密作用逐渐增强,有利于加固效果提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致密软弱地层水平旋喷注浆方案设计、控制参数优化与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粉岩 水平旋喷注浆 扩散模式 加固体强度 关键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云南地质找矿“十八怪”(一)
20
作者 韦昌山 张艳 +2 位作者 韩润生 王明志 刘妍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0,共7页
慕名来到“七彩云南”的游客,在折服于美丽壮观的山水靓影之余,对各个版本的“云南十八怪”的演绎也乐此不疲,最后又将碧净美景的记忆和千古风情的传说带回,撒向坊间聊谈。仔细品味,云南的每一“怪”都蕴含着这个神秘“王国”的精髓和... 慕名来到“七彩云南”的游客,在折服于美丽壮观的山水靓影之余,对各个版本的“云南十八怪”的演绎也乐此不疲,最后又将碧净美景的记忆和千古风情的传说带回,撒向坊间聊谈。仔细品味,云南的每一“怪”都蕴含着这个神秘“王国”的精髓和故事。地质人生来风趣幽默,在野外观察复杂多变的地质现象时,也不忘概象化地描述诸多控(成)矿构造及矿体形貌特征,一代代地质宗师留下的数百上千条朗朗上口的地质俗语、格(谚)言和成矿规律口诀,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后人珍藏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十八怪 地质现象 风趣幽默 野外观察 七彩云南 地质找矿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