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锆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关键应用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3
1
作者 尹传凯 王春连 +5 位作者 游超 刘殿鹤 颜开 孙珮婕 梁震 宁鹏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1945,共16页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对中国锆矿资源分布、锆矿床类型特征以及锆金属及其合金的关键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中国锆矿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海南、广东、云南和广西5省,这5个省区的锆矿储量之和占全国储量的97.6%。中国锆矿资源禀赋较差,储量约50万t(以ZrO_(2)计),仅占全球储量的0.7%。中国每年锆矿需求量约120万t,但中国每年锆矿进口量约110万t,锆矿对外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上。中国锆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两类,其中内生矿床可分为碱性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碱性岩型和变粒岩型,外生矿床可分为滨海沉积型、河流冲积型、风化壳和残坡积型。【结论 】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内生矿床与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关系密切,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外生矿床以砂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地带、东南沿海地带和环渤海—黄海地带,海南岛东部海域、西部昌化江河口和胶东半岛东南沿海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矿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 矿床特征 开发利用 找矿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R: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的链路预测算法
2
作者 聂聆聪 王剑 +3 位作者 刘前 张岳松 宁俊 刘昱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1-2767,共7页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节点相似性的链路预测算法,但算法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Resource Load Ratio)的链路预测算法.首先,根据节点拓扑属性与网络全局属性的占比量化节点资源储备,并将资源储备作为衡量节点重要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根据两个节点的共同邻居数量与所有邻居数量占比量化节点间密集度,并上升到二阶节点.最后,基于节点间资源储备和密集度提出相应的链路预测算法.在8个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均取得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路预测 资源储备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花岗岩体北缘铟成矿带发现及其意义
3
作者 叶彬 王加昇 +5 位作者 郑晓军 洪鑫科 江小均 王蓉 周耘东 李浩宇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744,共8页
稀散元素铟(In)属于关键金属,是新兴产业技术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原料。我国是铟资源大国,滇东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铟资源基地。本文对云南个旧花岗岩体北缘普雄铅锌成矿带中的挣财洞和老鹰窝等典型矿床开展了铟分布规律和赋存形式研... 稀散元素铟(In)属于关键金属,是新兴产业技术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原料。我国是铟资源大国,滇东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铟资源基地。本文对云南个旧花岗岩体北缘普雄铅锌成矿带中的挣财洞和老鹰窝等典型矿床开展了铟分布规律和赋存形式研究,闪锌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挣财洞矿床闪锌矿中铟的含量在37.71×10^(-6)~403.88×10^(-6)之间,均值为157.44×10^(-6),老鹰窝铅锌矿床的闪锌矿中铟含量在378.58×10^(-6)~1060.08×10^(-6)之间,均值为631.46×10^(-6),与国内典型富铟矿床闪锌矿中铟的含量属于一个数量级,明显高于国外典型富铟矿床。此外,普雄铅锌成矿带内还分布众多其他铅锌矿床(点),而闪锌矿又是铟的重要载体矿物,据此本文认为该铅锌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铟成矿带,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普雄地区 铅锌矿成矿带 个旧花岗岩体北缘 超常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顶寺隧道岩土工程勘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欢 李俊 陈文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257-5261,共5页
江顶寺隧道设计条件复杂,勘察单位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物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初步查明江顶寺隧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并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初步确... 江顶寺隧道设计条件复杂,勘察单位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物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初步查明江顶寺隧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并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初步确定隧道围岩级别,提出工程措施建议。经勘察结果综合分析,江顶寺隧道适宜性综合评价为基本适宜。本次勘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遵循科学的指导方法,为下步的详勘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顶寺隧道 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矿山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评《矿山工程地质学》 被引量:9
5
作者 姚晓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当前,采矿技术的不断改进极大地促进了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效率的提高。伴随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矿山的地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矿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采矿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也增加,这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 当前,采矿技术的不断改进极大地促进了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效率的提高。伴随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矿山的地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矿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采矿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也增加,这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对有色金属矿山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矿山工程地质学》在常见矿山工程中一般性的地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矿山的地形地质图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滑坡这一地质灾害的详细信息,对于分析及防治有色金属矿山中的边坡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理论以及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矿山 矿山工程 采矿作业 开采范围 地质灾害 采矿技术 地质状况 分析及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HHT的井下预裂爆破振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祥龙 余林 +2 位作者 黄原明 陈浩 赵艳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云南玉溪大红山铜矿现有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用大爆破工艺,由于一次爆破的药量过大导致对保留岩体的损伤较大,影响采场的稳定性。为解决此问题,按照多打孔少装药的原则,在距保留岩体一定距离处布置一排较为密集的炮孔,并减... 云南玉溪大红山铜矿现有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用大爆破工艺,由于一次爆破的药量过大导致对保留岩体的损伤较大,影响采场的稳定性。为解决此问题,按照多打孔少装药的原则,在距保留岩体一定距离处布置一排较为密集的炮孔,并减小单孔装药量,在主爆区起爆之前先起爆该排炮孔,形成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缝隙,以减弱对保留岩体的损伤。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黄变换(VMDHHT)方法对现场实测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预裂爆破振动信号的瞬时能量分布区间主要集中在0~0.5 s内,频率分布的区间主要集中在40 Hz以内;采用3个测点的合速度进行减振率计算,得到3个测点减振率分别为21.0%、30.1%和38.5%,有效减小了爆破振动对保留岩体的损伤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爆破振动 VMD-HHT 减振率 能量分布 大红山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加权最小二乘混合模型的k-Liu估计解法
7
作者 陈丽 王岩 邵德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文章综合加权多源观测模型及最小二乘混合模型,组合两种有偏估计算法得到组合有偏估计算法。利用岭估计与Liu估计形成一种新的有偏估计——k-Liu估计,其可以抵抗法方程系数矩阵的病态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参数估值的均方误差。通过构建... 文章综合加权多源观测模型及最小二乘混合模型,组合两种有偏估计算法得到组合有偏估计算法。利用岭估计与Liu估计形成一种新的有偏估计——k-Liu估计,其可以抵抗法方程系数矩阵的病态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参数估值的均方误差。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导出k-Liu估计在病态最小二乘混合模型中参数的通用解式、均方误差式和协因数的计算式,推导出k-Liu估计中修正因子的计算式,通过广义交叉检核法确定岭参数。最后,通过多种估计法参与算例解算,得出k-Liu估计可以进一步提升混合最小二乘模型的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性 最小二乘混合模型 岭估计 k-Liu估计 广义交叉检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倾角对类岩石冲击能量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建国 梁书锋 +3 位作者 高全臣 李祥龙 王立娜 赵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用砂浆材料模拟不同倾角的节理岩石试件,并借助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SHPB)装置对其进行相似速度下的冲击试验,研究节理倾角对应力波穿越节理面时的波动特性和能量传递及耗散的影响,并给出能量耗散比随节理倾角变化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 用砂浆材料模拟不同倾角的节理岩石试件,并借助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SHPB)装置对其进行相似速度下的冲击试验,研究节理倾角对应力波穿越节理面时的波动特性和能量传递及耗散的影响,并给出能量耗散比随节理倾角变化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入射能量条件下,随着节理角度增大,反射能量比ER/EI(即反射波能量ER与入射波能量EI之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量比ET/EI(即透射波能量ET与入射波能量EI之比)先减小后增大,且在节理倾角等于破坏角时,反射能量比和透射能量比到达极值;能量耗散比ED/EI(即节理试件耗散能量ED与入射波能量EI之比)随节理倾角的变化有所波动,分别在倾角为30°和90°时取得2个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倾角 节理岩石 SHPB 应力波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岩石冲击破碎分形特征与断口形貌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阳 李祥龙 +1 位作者 杨仁树 王建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2-639,682,共9页
通过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冲击试验,研究负温状态下红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不同负温对岩石强度性能、分形维数及耗散能的影响,并结合微观断口形貌剖析较低负温下岩石动态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较低的负温会使红砂岩出现“... 通过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冲击试验,研究负温状态下红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不同负温对岩石强度性能、分形维数及耗散能的影响,并结合微观断口形貌剖析较低负温下岩石动态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较低的负温会使红砂岩出现“冻伤”,在高应变率加载下岩石会迅速丧失承载能力,动态力学强度急剧下降,这与静载实验中岩石强度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的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冻结岩石试件的耗散能WL与分形维数D呈正相关性,且与宏观破坏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即耗散能越大,岩石破碎越严重,相应分形维数也越大,但分形维数与耗散能的增速比存在阈值;断口形貌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负温会使红砂岩内部组成物质间界面处生成大量裂纹,这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能力差,在高应变率加载下极易失稳扩展发生低应力脆性破坏,而胶结物由于组成矿物成分复杂更易受负温影响,因此在动荷载和负温双重作用下往往是胶结物处先产生破坏,进而引起红砂岩整体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砂岩 动态强度 分形维数 耗散能 SEM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平行节理岩石能量传递及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建国 李克钢 +3 位作者 张智宇 雷振 杨阳 郭延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19,共6页
用水泥砂浆材料模拟岩样并人工形成节理裂隙,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研究不同节理间距试件在相似冲击速度下的能量传递规律、强度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而探究冲击速度对双平行节理试件能量传递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 用水泥砂浆材料模拟岩样并人工形成节理裂隙,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研究不同节理间距试件在相似冲击速度下的能量传递规律、强度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而探究冲击速度对双平行节理试件能量传递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似低速冲击下,节理间距影响类岩石试件中反射波能量、透射波能量、耗散波能量的占比,节理间距越大,破碎块度越小;平行节理试件的各能量传递规律与冲击速度密切相关,能量耗散比可表征试件的宏观破坏特征;损伤变量d与冲击速度呈弱幂函数增加关系,满足d=e(-0.148-0.0101/(v-3.103)),试件破坏时的损伤值约0.72.研究结果为地下工程多节理裂隙软岩的开挖支护及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能量传递 模拟岩石 霍普金森压杆 平行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HHT和小波理论的地下浅孔爆破振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祥龙 赵泽虎 +3 位作者 王建国 何丽华 张其虎 杜贤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基于EMD-HHT和小波理论分析了金沙矿业官房矿区402矿段的爆破振动信号。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的优势能量频率带和能量分布时间主要集中在50 Hz、0.65 s以内,爆破振动能量的最大值为0.0111 cm^(2)/s^(... 为了深入研究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基于EMD-HHT和小波理论分析了金沙矿业官房矿区402矿段的爆破振动信号。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的优势能量频率带和能量分布时间主要集中在50 Hz、0.65 s以内,爆破振动能量的最大值为0.0111 cm^(2)/s^(2),能量分布主要呈正态分布,在频率为20 Hz时能量分布达到了峰值,占爆破振动能量的11.8%,爆破振动信号的最大瞬时能量随着最大单响药量的增加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布 EMD-HHT分析 小波理论 爆破振动信号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引起上覆公路地表沉降与变形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成良 侯克鹏 李克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635-639,共5页
由于开采的需要,某矿群已从露天转入地下开采,在其开采境界内上部有一条乡镇公路穿过,为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和保证上部公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岩体宏观结构调查分析、取样、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并采用三维有... 由于开采的需要,某矿群已从露天转入地下开采,在其开采境界内上部有一条乡镇公路穿过,为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和保证上部公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岩体宏观结构调查分析、取样、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并采用三维有限元对三种不同的开采方案引起公路地表的沉降高度进行了卸荷模拟和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开采高度的增加,公路地表沉降高度呈非线性增加,开采高度越高,其地表沉降高度越大,开采高度采超过1300水平时,上部围岩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工业试验,开采高度定为1300水平时,其沉降高度在15 cm以内,能够保证上覆公路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有限元 地表沉降 开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M—Ⅰ瞬变电磁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尧 晏冲为 +1 位作者 黎德超 邹振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9-1473,共5页
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自主研发LTEM—Ⅰ瞬变电磁系统的研发软件、工作原理、仪器硬件组成、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关断时间的计算和二次电位曲线的小波分析消噪处理,并通过模拟实验,实际应用于找地下管道验证了LTEM—Ⅰ瞬变电磁仪的可靠性与... 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自主研发LTEM—Ⅰ瞬变电磁系统的研发软件、工作原理、仪器硬件组成、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关断时间的计算和二次电位曲线的小波分析消噪处理,并通过模拟实验,实际应用于找地下管道验证了LTEM—Ⅰ瞬变电磁仪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LTEM-Ⅰ瞬变电磁仪 研发 技术指标 关断时间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西畴县鸡街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宁 朱杰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56-162,共7页
鸡街金矿属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与邻区广南老寨湾金矿、富宁革档大中型金矿具可比性,为构造中低温热液渗滤成因,加里东不整合面长期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为金的初步富集以及后期成矿提供了前提条件,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通过对鸡街金矿曼... 鸡街金矿属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与邻区广南老寨湾金矿、富宁革档大中型金矿具可比性,为构造中低温热液渗滤成因,加里东不整合面长期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为金的初步富集以及后期成矿提供了前提条件,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通过对鸡街金矿曼龙沟矿段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矿石及围岩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认为金的主要物质来源为D1PS1、O1n地层,并总结加里东不整合面对矿床形成的作用及矿床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街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加里东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控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庆锰矿小天井矿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宏伟 常海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9-300,共2页
鹤庆锰矿是我国典型的优质锰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距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城5km。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松桂组。小天井矿区是该地区开采最早的矿区,本文对该地区含锰岩系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鹤庆锰矿 含锰岩系 稀土元素 矿区 天井 矿体 地质概况 硅质岩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锰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引擎的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炜炜 金宝轩 方源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2,共4页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不断向各行业扩展。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方面出现了信息资源供需矛盾,一方面,测绘专业部门拥有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各行业的特定需求难以满足。如何提高地球空间信息服务...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不断向各行业扩展。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方面出现了信息资源供需矛盾,一方面,测绘专业部门拥有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各行业的特定需求难以满足。如何提高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已有的测绘成果在各行业应用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借助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和分类,对目前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的规则引擎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规则引擎技术应用到空间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关键技术,并设计了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空间规则引擎,将其应用到地理空间信息向特定行业应用提供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的应用系统中。以空间规则引擎为核心,构建了面向行业应用的空间数据服务模型,并进行了原型系统设计,通过空间规则引擎,提高了测绘专业部门向其他特定行业提供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的时效性,满足了特定行业对空间信息特殊、多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空间规则引擎 空间数据服务 规则库 空间数据分发 专题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网格化的多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静 程昌秀 李晓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由于数据网格化便于多源数据的比较分析、匹配和融合、适合空间模型构建等,早年在气象学领域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数据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应用方式也在多样化,数据网格化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数据网格化便于多源数据的比较分析、匹配和融合、适合空间模型构建等,早年在气象学领域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数据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应用方式也在多样化,数据网格化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研究提出了数据网格化的多尺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北京市房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度数据为例,生成不同大小的网格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数据,通过网格动态度数据和原始动态度数据的比较得出,基于原始数据的不同大小,网格化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接近程度会有所差别,所以不是所有格网数据都能代替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格网数据要择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数据 网格化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正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晏冲为 李文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8-2131,共4页
通过对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表达式分析,可以为瞬变电磁法的反演提供理论正演数据、可以为瞬变电磁法的反演提供一定的方法,同时还可以为野外生产设计与室内数据筛选与剔除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一个反演实例说明在晚期微小... 通过对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表达式分析,可以为瞬变电磁法的反演提供理论正演数据、可以为瞬变电磁法的反演提供一定的方法,同时还可以为野外生产设计与室内数据筛选与剔除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一个反演实例说明在晚期微小的二次电位误差将对视电阻率的计算产生很大的影响。编制了matlab程序计算各种工作装置和视电阻率理论正演二次电位衰减到噪声影响程度高的准确时间。对工程设计、评价视电阻计算的准确度及剔除受噪声影响严重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 二次电位 衰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原位直剪试验声发射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志强 吴顺川 +2 位作者 张小强 贾帅 贺鹏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1909,共9页
声发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尺度岩石(≤1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但对大尺度岩石(≥7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较少,大尺度岩石更接近工程实际,更能反映工程岩体的宏观特征。为探究大尺度岩石(≥70 cm)的裂隙分布、破坏过程和破裂机制的演化规... 声发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尺度岩石(≤1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但对大尺度岩石(≥7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较少,大尺度岩石更接近工程实际,更能反映工程岩体的宏观特征。为探究大尺度岩石(≥70 cm)的裂隙分布、破坏过程和破裂机制的演化规律,在对软弱碳质黑云母片岩进行原位直剪试验时声监测声发射参数,并采用声发射参数分析、声发射波形分析、时频分析技术对声发射信号解析。分析发现: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裂纹萌生(弹性变形)阶段,岩体中不存在或存在非常微弱的声发射事件。(2)裂纹扩展阶段,在岩体中观察到少量微裂纹并不断扩展,声发射事件累积,但总体数量较少。(3)破坏阶段,声发射事件显著增加,微裂纹继续扩展和贯通,直至形成宏观断裂。同时将基于振幅的统计指标b和基于r值的统计指标变异系数CV(r)值对比分析,表明CV(r)可以作为岩石断裂破坏强度的判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岩体受剪切荷载处首先出现声发射事件,随剪切荷载的增大新增的声发射事件逐渐前移,表明微破裂首先围绕在直剪试验岩体的受力部位附近。在岩体破坏阶段,微裂隙集中在局部区域,岩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岩体声发射试验与直剪试验结合可应用于监测及预报工程岩体结构面动力剪切破坏行为特征,预测岩石破裂前兆并可作为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的相互验证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直剪试验 原位试验 大尺度岩体 破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生产率的变动及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杰 杨建龙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9期3-5,共3页
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并分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