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搅拌槽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被刚 孙可伟 +1 位作者 李如燕 宋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85,共4页
运用流体软件FLUENT对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搅拌流场进行模拟,采用MRF动参考系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在稳态条件下模拟了正交组合轴流搅拌桨在不同离底高度、不同层间距和不同直径产生的流场。分析各种参数条件下... 运用流体软件FLUENT对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搅拌流场进行模拟,采用MRF动参考系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在稳态条件下模拟了正交组合轴流搅拌桨在不同离底高度、不同层间距和不同直径产生的流场。分析各种参数条件下搅拌槽宏观速度场、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分布。结果表明,搅拌桨离底高度h=50mm,搅拌桨层间距l=65mm,搅拌桨直径d=110mm,搅拌槽流场有利于流体的搅拌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 FLUENT MRF动参考系模型 搅拌桨 机械搅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甲烷产量的生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蒲贵兵 甄卫东 +2 位作者 张记市 孙可伟 陈秋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55-59,共5页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高温间歇厌氧消化的实验,对其产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产气是体系中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其产气速率、甲烷含量的变化等几乎均与体系中产甲烷菌的阶段变化一致,基本上分为缓慢产CH4阶段、CH4...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高温间歇厌氧消化的实验,对其产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产气是体系中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其产气速率、甲烷含量的变化等几乎均与体系中产甲烷菌的阶段变化一致,基本上分为缓慢产CH4阶段、CH4含量指数增长阶段、CH4含量稳定阶段及CH4含量递减阶段,分别对应产甲烷菌生长的迟缓期、指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2)以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为基础,推断出沼气中CH4含量的变化与产甲烷菌的变化之间存在着ddYt=kddtX的比例关系,其系数k为产甲烷菌的产甲烷活性的表征。并通过实验进行模拟得出系数μmax=0.142d-1,Kdc=0.0612 d-1及迟缓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的k(mL/gVSS)分别为0.041、0.041、0.000、-0.0968。并且,也可依据ddYt来判断产甲烷菌生长的各个阶段及体系中微生物菌群的优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沼气产量 微生物 产甲烷菌 甲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厌氧转化生物质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4 位作者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倪骏 于红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26,129,共3页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厌氧(批量)发酵实验进行一些初步探索,研究了在55℃的高温条件下累积产气量与消化时间的关系,C/N与产气量的关系;消化过程中pH值变化的关系,...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厌氧(批量)发酵实验进行一些初步探索,研究了在55℃的高温条件下累积产气量与消化时间的关系,C/N与产气量的关系;消化过程中pH值变化的关系,并研究了垃圾高温发酵实验过程中沼气中的CH4和CO2的含量变化,其中甲烷含量可达75.3%。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高温消化的降解效果较好,产气量较高,启动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高温厌氧消化 C/N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甲烷化的强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蒲贵兵 王胜军 孙可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97,共7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15%、30%、45%、60%的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中温(36℃)批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的产沼能力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而增强。结合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及理论分析... 以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15%、30%、45%、60%的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中温(36℃)批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的产沼能力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而增强。结合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及理论分析,60%的接种量为泔脚发酵产氢余物沼气化的最佳接种量,其沼气化的延迟时间λ、产甲烷率、生物气中甲烷的最高体积含量分别为:4.37d,388.72mL/g,80.4%。消化结束后,除产沼过程失败的15%接种量以外,厌氧消化余物的pH值在6.70~7.00之间,这为沼气中甲烷的高体积含量(高于常规厌氧消化的最高甲烷体积含量75%)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污泥 泔脚发酵产氢余物 批式厌氧消化 接种量 沼气化 产甲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纤维的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及其氰乙基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春红 孙可伟 +1 位作者 陈秋玲 孙珮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对二次纤维(SF)的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及其氰乙基化反应工艺及反应产物氰乙基化二次纤维(CSF)结构、性能和热塑化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200、400和600 W的作用条件下,辐射特定时间都能明显提高SF的反应程度、缩短反应时间... 对二次纤维(SF)的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及其氰乙基化反应工艺及反应产物氰乙基化二次纤维(CSF)结构、性能和热塑化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200、400和600 W的作用条件下,辐射特定时间都能明显提高SF的反应程度、缩短反应时间,微波连续辐射比间歇辐射更有利于提高SF的氰乙基化反应程度;SF的氰乙基化有消晶效果,CSF的结晶度降低随着含氮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晶面间距增大;CSF具有热塑性,可热压成形;SF氰乙基化反应程度越高,CSF的热塑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CSF之所以具有热塑化性,与SF引入取代基团—CH2CH2CN,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遭到破坏而促进纤维素大分子或链段的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乙基化反应 微波强化 二次纤维 碱预处理 改性 辐射功率 反应产物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搅拌流场的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被刚 李如燕 +2 位作者 孙可伟 吴勇生 姚瑰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1,共4页
运用流体软件Fluent对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的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流场进行模拟,采用MRF动参考系模型、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及标准k-ε模型,模拟使用三层正交组合轴流搅拌桨产生的流场。结合搅拌工艺特点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通... 运用流体软件Fluent对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的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流场进行模拟,采用MRF动参考系模型、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及标准k-ε模型,模拟使用三层正交组合轴流搅拌桨产生的流场。结合搅拌工艺特点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搅拌槽的宏观流场、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分布,定性指出了各区域搅拌混合的效果,并同其它搅拌桨产生的流场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 Fluent多相流 Mixture混合模型 MRF动参考系模型 机械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种子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液中发芽的研究
7
作者 汪春霞 孙可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0-411,共2页
对萝卜种子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液中的发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厌氧消化液可以促进萝卜种子的发芽,有利于芽的生长,提高秧苗素质,芽表现出茎高、茎粗、叶宽、芽重等特点;较高浓度的厌氧消化液则抑制萝卜种子的发芽与芽... 对萝卜种子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液中的发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厌氧消化液可以促进萝卜种子的发芽,有利于芽的生长,提高秧苗素质,芽表现出茎高、茎粗、叶宽、芽重等特点;较高浓度的厌氧消化液则抑制萝卜种子的发芽与芽的生长;经过陈化处理的厌氧消化液比新鲜的厌氧消化液更有利于萝卜种子的发芽和芽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种子 厌氧消化液 发芽 芽长势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的掺合料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喜 吴勇生 +2 位作者 张剑波 何娟 尚江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试验研究了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建筑废弃细粉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掺合料的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为建筑废弃物细粉、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4种不同掺合料对于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影响:高碱玻璃纤维降... 试验研究了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建筑废弃细粉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掺合料的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为建筑废弃物细粉、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4种不同掺合料对于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影响:高碱玻璃纤维降低了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其余3种掺合料均增大了表观密度,增大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陶粒、磷渣、建筑废弃物细粉。综合表观密度和强度评定4种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作用最好的为建筑废弃物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高碱玻璃纤维 磷渣 陶粒 建筑废弃细粉 表观密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结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剑波 吴勇生 +1 位作者 孙可伟 郭远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9-244,共6页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基于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以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道路材料两种水泥基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两大消纳途径。本文以C30天然混凝土的配合...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基于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以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道路材料两种水泥基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两大消纳途径。本文以C30天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为基准,研究了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减水剂掺量、膨胀剂掺量、粉煤灰掺量等配合比主要参数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率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得出了结论,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建筑垃圾资源化、规模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在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春红 王荣华 +1 位作者 陈秋玲 孙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评述了植物纤维/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植物纤维/聚-3-羟基丁酸酯(PHB)复合材料、植物纤维/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复合材料,植物纤维/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植物纤维/壳聚糖复合材料、植物纤维/淀粉复合材料、植... 评述了植物纤维/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植物纤维/聚-3-羟基丁酸酯(PHB)复合材料、植物纤维/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复合材料,植物纤维/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植物纤维/壳聚糖复合材料、植物纤维/淀粉复合材料、植物纤维/纤维素衍生物复合材料、全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成型方法,分析比较了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以及为了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进行的纤维改性。结果表明,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性能优良、环境友好、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特点。展望了植物纤维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复合材料 生物降解树脂 纤维素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温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2 位作者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28-30,共3页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不同固含量的消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温度突变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同时对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不同固含量的消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温度突变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同时对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处理的较佳温度为55℃,消化程度比较彻底,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2 位作者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3-685,共3页
在TS的质量分数为15.5%的半干式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以及温度从55℃突降到20℃时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结... 在TS的质量分数为15.5%的半干式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以及温度从55℃突降到20℃时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较佳温度为55℃,消化时间短,产气率高,启动时间较快,沼气中的甲烷的平均体积分数为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熵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蒲贵兵 甄卫东 +2 位作者 张记市 孙可伟 吴满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整个过程中,从熵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厌氧消化的前处理系统(收集、分选及底物强化等)中,收集是一个熵增过程,分选是一个熵减过程,而预处理强化则是一个熵减过程(。2)通过以葡萄糖为发... 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整个过程中,从熵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厌氧消化的前处理系统(收集、分选及底物强化等)中,收集是一个熵增过程,分选是一个熵减过程,而预处理强化则是一个熵减过程(。2)通过以葡萄糖为发酵底物的发酵过程的ΔG的分析可知:在水解产酸阶段,ΔGθ<0,反应自发进行,故该过程的ΔS﹥0,即该过程是一个熵增过程;在产氢产乙酸阶段,ΔS<0,故这是一个熵减过程,但后续反应对氢的利用则可能使该阶段变为一个熵增过程;在产甲烷阶段,ΔGθ<0,反应均自发进行,故该过程的ΔS﹥0,即该过程是一个熵增过程(。3)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熵增过程(。4)分选、溶胞强化、产氢产乙酸及发酵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工序可能成为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熵增过程 熵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温度对热镀锌板钝化膜耐腐蚀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哲峰 荣菊 +3 位作者 于晓华 詹肇麟 付天林 王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43-1747,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环保型钝化液耐蚀性能,本文以单宁酸粉末、氟钛酸溶液和胶体硅溶胶为原料,在p H值2~7范围,不同固化温度(0~100℃)条件下制备热浸镀锌钢板钝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钝化膜的界面连接性,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 为进一步研究环保型钝化液耐蚀性能,本文以单宁酸粉末、氟钛酸溶液和胶体硅溶胶为原料,在p H值2~7范围,不同固化温度(0~100℃)条件下制备热浸镀锌钢板钝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钝化膜的界面连接性,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选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化温度100℃时,膜层厚度620 mg/m^2,此时腐蚀电位E_(corr)为184 m V,极化电阻Rp为2.13×10~6Ω/cm^2,表明在此温度下环保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温度 热镀锌板 钝化膜 耐腐蚀性 微观结构 硅烷偶联剂 极化曲线 单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结构及其氰乙基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春红 陈秋玲 孙可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研究了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SF)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丙烯腈反应分析微波强化对二次纤维氰乙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微波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强化碱预处理二次纤维(WASF)的化学组分和... 研究了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SF)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丙烯腈反应分析微波强化对二次纤维氰乙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微波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强化碱预处理二次纤维(WASF)的化学组分和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受到部分破坏,结晶度下降,纤维变得疏松,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保水值和可及度增大,反应活性提高。与碱预处理相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显著提高了二次纤维的氰乙基化反应性能,在同一辐射功率下,延长微波强化时间有利于氰乙基化反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氰乙基化二次纤维的含氮率由10.85%提高至1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纤维 碱预处理 微波强化 氰乙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春红 陈秋玲 孙可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55,共4页
以废纸和再生HDPE为原料制备废纸/再生HDPE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手段研究了废纸和再生HDPE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废纸用量、增容剂(硅烷偶联剂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 以废纸和再生HDPE为原料制备废纸/再生HDPE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手段研究了废纸和再生HDPE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废纸用量、增容剂(硅烷偶联剂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废纸能作为再生HDPE的增强体,且废纸质量分数为15%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3.68MPa、28.78MPa;增容剂能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KH550和MAPE最佳用量分别为1%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粉末包埋低温渗铝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堃 刘忠 +2 位作者 王远 于晓华 李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1-34,共4页
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涂层,可有效提升碳钢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目前,包埋低温渗铝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介绍了粉末包埋渗铝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低温渗铝的机理。综述了渗铝配方和表面机械能助渗铝对低温渗铝的影响。同时,... 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涂层,可有效提升碳钢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目前,包埋低温渗铝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介绍了粉末包埋渗铝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低温渗铝的机理。综述了渗铝配方和表面机械能助渗铝对低温渗铝的影响。同时,对碳钢粉末包埋低温渗铝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包埋低温渗铝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在材料领域中的再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春红 王荣华 孙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评述了废纸制备废纸/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废纸/水泥基复合材料、废纸/生物降解树脂复合材料、吸附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缓冲材料、纸浆模塑材料的制备、成型方法、各种力学性能的分析比较,以及为了增强材料性能而进行的纤维改... 评述了废纸制备废纸/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废纸/水泥基复合材料、废纸/生物降解树脂复合材料、吸附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缓冲材料、纸浆模塑材料的制备、成型方法、各种力学性能的分析比较,以及为了增强材料性能而进行的纤维改性,并展望了废纸在材料领域中再利用的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 材料 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振磨法分离废弃混凝土中的粗骨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根 李如燕 余小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18-2322,共5页
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分析,提出加热-振磨方法,对废弃混凝土中粗骨料进行分离;根据有关规定,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分离出的再生粗骨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热性能 再生粗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能辅助法制备Fe-Al涂层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祥明 于晓华 +3 位作者 刘忠 詹肇麟 刘建雄 孟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8-30,共3页
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涂层,可有效提升碳钢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本文对Fe-Al涂层制备的基本过程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扩散机制和微观组织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形成机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机械能辅助制备Fe-Al涂层研... 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涂层,可有效提升碳钢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本文对Fe-Al涂层制备的基本过程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扩散机制和微观组织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形成机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机械能辅助制备Fe-Al涂层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涂层 机械能辅助法 扩散机制 微观组织 相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