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对抗解释结构建模方法的房建施工安全管理CSFs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文涛 霍金海 杨志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9-1476,共8页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otal Fuzzy Reachable 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T FR AISM)方法识别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的CSFs,并进一步解析这些CSFs的结构层次,以挖掘影响因素的驱动结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体系完备性、安全资金投入、主体结构标准层安全管理、二次结构安全管理、经济环境、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合作企业的资源条件是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分析CSFs的特征进一步构建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应对以后房建施工工程出现的更复杂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房建施工 安全管理 关键成功因素(CSFs) 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MATEL) 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 FR 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一洲 单欣可 张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86,共10页
随着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政策越来越成为规范和驱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优化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环境,综合现有产业政策量化评价的相关研究,运用政策文本挖掘对9项安全应急产业政策样本进行词频分析及可视化处... 随着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政策越来越成为规范和驱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优化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环境,综合现有产业政策量化评价的相关研究,运用政策文本挖掘对9项安全应急产业政策样本进行词频分析及可视化处理,构建政策样本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政策一致性(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PMC)指数模型对9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探析政策样本的优劣。结果表明:样本PMC指数平均值为8.383,平均等级为良好,其中2项为优秀样本,6项为良好样本,1项为合格样本;一级变量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客体、政策评价、政策重点、政策功能、激励保障及政策公开的均值得分较高,分别为0.889、0.963、0.87、1、0.944、0.822、0.811及1;在政策领域及效力级别得分较低,分别为0.528和0.556。提出安全应急产业政策应扩大政策领域、建立专项激励政策、加强机构协同及政策效力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安全应急产业 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 文本挖掘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RBO-SVM模型在边坡安全系数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熊朝林 陈俊智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33,共7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预测边坡安全系数中选取参数困难的问题,优化牛顿-拉夫逊算法(NRBO)帮助SVM模型快速选取适当的超参数。引入动态反向学习策略、横向与纵向交叉策略和修正自适应系数计算公式对NRBO算法进行改进,构建INRBO-SVM...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预测边坡安全系数中选取参数困难的问题,优化牛顿-拉夫逊算法(NRBO)帮助SVM模型快速选取适当的超参数。引入动态反向学习策略、横向与纵向交叉策略和修正自适应系数计算公式对NRBO算法进行改进,构建INRBO-SVM边坡安全系数预测模型。选取容重、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和孔隙水压比6个因素为模型输入,安全系数为输出,将训练后的INRBO-SVM模型、NRBO-SVM模型、SVM模型、RBF模型对9组测试样本进行安全系数预测。结果表明:INRBO-SVM模型安全系数预测性能最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高于其他模型;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显著低于其他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INRBO-SVM模型的安全系数预测误差均小于10%,大部分低于5%,证实了该模型预测安全系数的准确性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预测模型 安全系数 SVM模型 INRBO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域亚洲象生态廊道构建方法
4
作者 韩用顺 杨鑫 +6 位作者 王云 孔亚平 李岳烽 杨艳刚 陈济丁 方军 马开森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5-628,共14页
交通建设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活动及其栖息地完整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传统生态廊道构建容易忽视交通建设对物种迁移的阻碍作用,构建路域亚洲象生态迁移廊道既是协调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薄... 交通建设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活动及其栖息地完整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传统生态廊道构建容易忽视交通建设对物种迁移的阻碍作用,构建路域亚洲象生态迁移廊道既是协调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薄弱环节和热点之一。以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和思茅-澜沧高速公路为例,结合亚洲象活动习性与道路干扰,基于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进行生态源地识别,并从土地利用、地形、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干扰等方面构建综合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并分级,并将生态廊道与道路的交点作为迁移阻碍点,将生态廊道与生态廊道、部分生态源点的交点作为关键节点,进而构建亚洲象迁移廊道。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面积为1349.3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59%,路域生境质量较好,除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外,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思澜高速公路段,且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生态源地面积及其占比也相应增大,而一级生态用地、二级生态用地、非生态用地等三类生态用地类型的占比则都在减小;2)当距公路距离大于5 km时,生态源地面积达到了823.94 km^(2),占总面积的45.33%,说明云南热带雨林区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会对路域生态源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周边环境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或者活动;3)路域生态综合阻力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公路聚集性,如东北部人类活动密集区的生态综合阻力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公路沿线的生态综合阻力值明显高于远离公路区域;4)识别出34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674.02 km,其中,关键生态廊道14条、一般生态廊道20条;5)提取出17个亚洲象迁移阻碍点和8个关键节点。研究建议在亚洲象迁移阻碍点建设野生动物通道、防象栅栏和诱导设施等,在关键节点建设“大象食堂”和“大象澡堂”,从而更好地维护亚洲象迁移廊道的完整性和交通运营的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热带雨林区其他线性工程建设亚洲象迁移走廊建设和减少人象冲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性 路域生态源地识别 综合生态阻力面 生态廊道 道路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粉砂岩粒度分形特征及其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
5
作者 李东 杜俊 +1 位作者 刘磊 熊治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泥质粉砂岩堆石料剪切力学特性与分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探究不同粗粒含量下泥质粉砂岩堆石料力学响应特性,并探讨其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粗粒含量堆石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直剪试验,分... 泥质粉砂岩堆石料剪切力学特性与分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探究不同粗粒含量下泥质粉砂岩堆石料力学响应特性,并探讨其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粗粒含量堆石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土体在不同粗粒含量下抗剪强度参数与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揭示其力学响应机理。结果结果表明:泥质粉砂岩堆石料抗剪强度受粗粒含量影响显著,相同垂直压力下堆石料抗剪强度随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以垂直压力2000 kPa为例,粗粒含量由20%增加到80%,其抗剪强度增幅19.66%。抗剪强度参数与粗粒含量密切相关,随着粗粒含量增加,黏聚力减小,内摩擦角增大,内摩擦角受粗粒含量影响更显著。分形维数随着粗粒含量增大呈减小趋势,它可表征堆石料颗粒级配组成及不均匀特征,当分形维数为1.887~2.631时,表明堆石料为级配良好的土体。分形维数与粗粒含量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分形维数与黏聚力呈正相关,与粗粒含量和内摩擦角均呈负相关。结论粗粒含量对泥质粉砂岩堆石料的力学性质影响显著,同时分形维数可作为评价堆石料级配和不均匀特征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粉砂岩 粗粒含量 直剪试验 剪切特性 粒度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地下工程建设诱发地表坍塌机制及应对措施
6
作者 戴志仁 张莎莎 +6 位作者 李国良 邹维列 李明宇 贾建伟 叶飞 杨志全 韩雪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1458,共8页
针对近年来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周边地表频繁塌陷的实际情况,建立地表下方空洞理论模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城轨交通周边地表坍塌原因、塌陷过程与机制、主要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建... 针对近年来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周边地表频繁塌陷的实际情况,建立地表下方空洞理论模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城轨交通周边地表坍塌原因、塌陷过程与机制、主要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与管网渗漏、地表坍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给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发现:1)城轨交通工程周边地表突然坍塌存在3种典型工况,即管网渗漏、施工降水和地层损失沉降;2)地下工程建设引起的地层沉降与周边管网渗漏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地下管网渗漏引起的地层冲刷与沉降变形主要集中在地表至管底以下1~2 m;3)明确地表坍塌过程及塌陷机制,提出地表突然塌陷的临界脱空区范围理论模型,当脱空区长度达1.6 m时地表将存在塌陷风险;4)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明确提高地表道路结构层强度为相对经济且有效的预防措施,从主动控制与被动防御2个方面提出防止地表坍塌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工程建设 地表坍塌 道路结构层 地层空洞 理论模型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台阶松动爆破延时时间优化与效果评价
7
作者 李昊明 李祥龙 +3 位作者 王建国 胡涛 周宇 陈浩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168,共9页
工业电子雷管延时精度高,可构建特定起爆网路,但受现场复杂环境影响,理论最优延时时间需大量试验验证,且爆后效果缺乏适用性强的分析手段。为此以矿山细砂岩台阶松动爆破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三角布孔区岩石在不同延时时间... 工业电子雷管延时精度高,可构建特定起爆网路,但受现场复杂环境影响,理论最优延时时间需大量试验验证,且爆后效果缺乏适用性强的分析手段。为此以矿山细砂岩台阶松动爆破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三角布孔区岩石在不同延时时间下的破坏规律,确定合理延时时间,并依据模拟结果开展现场爆破试验,通过无人机航拍及三维建模技术定量分析爆堆形态与岩石块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延时时间可显著影响岩石破碎效果与应力波叠加效应,孔排间延时时间采用42 ms×65 ms时,岩石块度均匀性有效提升,爆堆更加集中,能有效改善细砂岩台阶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电子雷管 延时时间 松动爆破 爆堆形态 爆破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纤维增强巷道支护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明强 王光进 +4 位作者 王琦 江贝 王孟来 马郁柏 袁明礼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3-238,共6页
随着采矿活动的不断深入,矿山井下巷道支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喷射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材料,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研究不同长度和掺量的扁平状聚甲醛(POM)纤维对巷道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样进行抗... 随着采矿活动的不断深入,矿山井下巷道支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喷射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材料,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研究不同长度和掺量的扁平状聚甲醛(POM)纤维对巷道支护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分析各力学指标对喷射混凝土的提升效果,并通过雷达图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掺入POM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并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脆性特性,使其在达到峰值荷载后仍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掺入长度为36 mm,掺量为7 kg/m^(3)时喷射混凝土的指标最为均衡,综合性能最优;此时对应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较对照组分别提升了42.03%、37.29%、83.67%。研究成果可为POM纤维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纤维 巷道支护 喷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雷达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AHP法在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卢林娟 陈俊智 任春芳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25,共11页
为了解决矿山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可拓理论中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首先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确定顺层岩质边坡的评价指标,并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向量;然后将所得权... 为了解决矿山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可拓理论中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首先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确定顺层岩质边坡的评价指标,并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向量;然后将所得权向量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得出边坡稳定等级状态;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云南省某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运用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矿山B区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状态中,非常稳定、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和非常不稳定的隶属度分别为0.0808、0.2641、0.4104、0.1820和0.0627,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与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所得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能够避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问题,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顺层岩质边坡 简单关联函数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评价成果综合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永平 陶忠 +1 位作者 程海帆 吴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59-264,共6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2022年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成果,通过构建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罗平县、嵩明县、建水县和云龙县为样本县,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乡村建设水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 为了更好地应用2022年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成果,通过构建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罗平县、嵩明县、建水县和云龙县为样本县,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乡村建设水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建水县处于领先发展区,嵩明县和罗平县处于平稳发展区,云龙县处于一般发展区;从乡村建设4大核心目标看,发展水平和县城建设影响最大,农房建设和村庄建设其次。结果可为因地制宜解决云南省乡村建设发展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评估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设防烈度下两种隔震支座对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隔震效率对比
11
作者 龙雨欣 潘文 +1 位作者 杜杰伟 苏何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以提高地震安全性能的情况,通过软件ETABS对比分析了两种隔震支座——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在不同设防强度下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支座均使结构的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减小50%以上。然而,在设防...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以提高地震安全性能的情况,通过软件ETABS对比分析了两种隔震支座——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在不同设防强度下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支座均使结构的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减小50%以上。然而,在设防强度为7度(0.1g)和8度(0.2g)时,橡胶支座表现出更出色的整体隔震效率,相较之下,略高于摩擦摆支座。尽管在设防烈度为9度下,两者的整体隔震效率相差不大,但橡胶支座仍然显示出更佳的隔震性能。综合考虑,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均表现出卓越的耗能性能,但总体而言,橡胶隔震支座更具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摩擦摆隔震支座 层间位移角 隔震效率 设防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靠帮预裂爆破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12
作者 徐海声 张智宇 +2 位作者 黄永辉 王凯 陈啸林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9,共11页
白马铁矿因长期开采在采场东南帮及东北帮已经形成了高度超过200 m的高陡边坡,为维护边坡稳定需要在露天靠帮边坡处开展预裂爆破作业。首先对爆区岩石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预裂爆破理论设计了预裂爆破数值模拟方案,... 白马铁矿因长期开采在采场东南帮及东北帮已经形成了高度超过200 m的高陡边坡,为维护边坡稳定需要在露天靠帮边坡处开展预裂爆破作业。首先对爆区岩石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预裂爆破理论设计了预裂爆破数值模拟方案,最后进行现场试验并检验预裂爆破效果。结果表明:药卷在32 mm及以上均能形成完整的预裂缝,随着药卷直径的增加,损伤云图中损伤范围及粉碎区范围增大,32 mm药卷在能形成有效破坏的同时使保留单元的损伤值最小为0.0552,最佳药卷直径为32 mm。1.6~1.9 m孔距均能形成贯通裂缝,随着孔距的增加,损伤范围及炮孔中心处有效应力呈减小趋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最佳孔距为1.6 m。现场试验采用分段不耦合装药,检测结果为半孔率80.6%、预裂面不平整度12.95 cm、降振率27.1%,爆破效果良好,可为露天靠帮预裂爆破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分段装药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红层高切坡崩塌破坏机制:以广元射箭镇场镇崩塌为例
13
作者 李安辉 陈宁生 +3 位作者 田树峰 吴铭洋 李志 黄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64-6673,共10页
崩塌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在易灾地层红层广泛分布的西南地区,高切坡在后端汇水和冻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若不及时治理,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以广元射箭镇场镇崩塌为对象,通过现... 崩塌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在易灾地层红层广泛分布的西南地区,高切坡在后端汇水和冻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若不及时治理,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以广元射箭镇场镇崩塌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影像分析和公式计算等方法,探究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红层高切坡的破坏机制,旨在为红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崩塌防治提供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崩塌后端的大面积汇水区与蓄水农田的下渗共同造就了强水环境,导致岩体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且多年冻融循环严重削弱了岩体强度,使砂岩与泥岩抗拉强度降低至166.12 kPa和72.77 kPa,均低于红层切坡裂隙中的裂隙水压174.87 kPa,进而导致崩塌的发生。鉴于不同岩体结构的红层高切坡在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的破坏模式存在差异,建议在防治过程中增加对后端汇水和冻融的考虑,加强排水措施,结合崩塌的破坏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崩塌 后端汇水 冻融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过程的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
14
作者 陈芹静 潘文 +3 位作者 双超 龙雨欣 苏何先 肖俊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8-345,共8页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其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变形的损伤指标,定义隔震结构的五个损伤性能状态;随后,对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计算得到两种损伤指标的损伤值;最后,对损伤值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推导出了结构发生各级破坏概率的计算公式,从而分别得到两种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对比了两种结构类型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指标、破坏模式及损伤超越概率。结果表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的每一层上部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抗震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后,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更好的满足。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评估其抗倒塌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基础隔震结构 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增量动力分析法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冉秋硕 徐泽辉 +1 位作者 齐文超 刘磊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0,共12页
为研究高温对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φ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不同温度(25、100、200、400、600、800℃)下的单掺钢纤维(SFRC)、单掺玄武岩纤维(BFRC)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其... 为研究高温对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φ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不同温度(25、100、200、400、600、800℃)下的单掺钢纤维(SFRC)、单掺玄武岩纤维(BFRC)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其中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1%、0.2%,分别开展动态压缩与动态劈裂实验,获取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全过程,并获得对应的动态抗压、动态劈裂强度及峰值应变。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以保证试件在高温下的残余力学特性,而加入钢纤维后,试件的动态劈拉强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温度损伤软化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加入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劣变,且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玄武岩混杂纤维 混凝土 动态抗压强度 动态劈拉强度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地层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对临近既有道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延辉 马蕊 +3 位作者 毛石林 钱勇 丁明忠 宋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防止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引起临近既有道路坍塌等事故灾害的发生,确保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临近道路的安全运行,以昆明市临近城市主干道路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例,在现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岩土与隧道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仿真计算... 为防止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引起临近既有道路坍塌等事故灾害的发生,确保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临近道路的安全运行,以昆明市临近城市主干道路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例,在现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岩土与隧道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监测,分析现有开挖支护方案下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及临近既有道路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支护结束后,支护桩、锚索的受力与变形均处于设计允许范围内。临近既有道路的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基坑开挖结束后位移趋于稳定。既有道路的变形最大值出现在距基坑边界2.5倍开挖深度的位置,且该变形量未达到基坑开挖引起的道路位移报警阈值,认为现有支护方案可保障基坑及既有道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砾地层 深大基坑 开挖支护 既有道路 变形影响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道航 孙博 +2 位作者 刘春霞 周紫怡 刘羽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分析了时滞参数与黏弹性隔振系统振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对黏弹性竖向振动系统的不稳定行为和振动幅值进行控制,且时滞参数可作为独立变量调控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时滞控制提高黏弹性隔振系统竖向振动稳定性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隔振器 非线性振动 时滞反馈控制 Zener模型 多尺度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采场台阶边坡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陈明辉 袁利伟 +3 位作者 刘尉俊 李素敏 冯佳兴 陈迪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4,共10页
离散元法适用于模拟露天开采后的非均质岩质台阶边坡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化,但缺乏明晰量化的边坡失稳判据,难以精确获取边坡安全系数。针对该问题,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结合重力增加法,建立了边坡水平方向平均位移与重力系数的尖点... 离散元法适用于模拟露天开采后的非均质岩质台阶边坡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化,但缺乏明晰量化的边坡失稳判据,难以精确获取边坡安全系数。针对该问题,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结合重力增加法,建立了边坡水平方向平均位移与重力系数的尖点突变模型,将边坡临界失稳判据量化为确定的位移突变特征值。通过对不同节理间距和连通率进行组合模拟,揭示了不同组合下边坡临界位移及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确定边坡失稳临界位移及安全系数;当节理连通率为0.70时,边坡的临界失稳位移整体高于节理连通率为0.70以上的组合;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边坡临界失稳时沿节理面形成范围更大的滑体,对应较大的临界失稳位移。该研究结果为节理岩体区域边坡位移监测及位移预警阈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理论 重力增加法 失稳判据 临界位移 节理间距 节理连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与脱硫尾砂充填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文瑶 孙伟 +2 位作者 张盛友 张攀科 丁凡煜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为深入探究含硫和脱硫尾砂充填体的力学特性,以某矿山含硫和脱硫尾砂作为充填骨料,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作充填体试块,通过单轴压缩及巴西劈裂试验对含硫和脱硫充填体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灰砂比、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对2种充填体... 为深入探究含硫和脱硫尾砂充填体的力学特性,以某矿山含硫和脱硫尾砂作为充填骨料,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作充填体试块,通过单轴压缩及巴西劈裂试验对含硫和脱硫充填体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灰砂比、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对2种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建立两两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对其敏感程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脱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始终大于含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其中,脱硫尾砂的单轴抗压强度较含硫尾砂的提升幅度为2.02%~14.12%,抗拉强度的提升幅度为7.64%~58.45%;(2)当养护龄期为28 d、灰砂比为1∶8时,含硫尾砂的单轴抗压强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并无明显变化,而脱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具有显著上升趋势;(3)当灰砂比为1∶4时,随着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加,养护60 d的含硫和脱硫充填体强度增幅小于养护28 d的充填体强度增幅;当灰砂比降低至1∶8时,养护60 d的含硫和脱硫充填体强度增幅大于养护28 d的充填体强度增幅。研究表明,在充填体制备过程中,通过减少含硫尾砂中的硫化物含量,不仅提高了充填体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增强了充填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尾砂 脱硫尾砂 单轴抗压强度 巴西劈裂试验 因素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卷装静态破碎剂的物理化学性能
20
作者 刘玉法 齐文超 +2 位作者 梁潇 冉秋硕 刘磊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43,共8页
为揭示不同煅烧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低温环境下卷装静态破碎剂中氧化钙CaO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KRX-17B型马弗炉高温真空煅烧制备CaO熟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aO熟料微观形态,通过外管法测试低温环境下破碎剂膨胀压的动态变化,并... 为揭示不同煅烧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低温环境下卷装静态破碎剂中氧化钙CaO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KRX-17B型马弗炉高温真空煅烧制备CaO熟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aO熟料微观形态,通过外管法测试低温环境下破碎剂膨胀压的动态变化,并基于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静态破碎剂配方。优选的低温环境(-5~20℃)卷装静态破碎剂配方(质量分数)为:75%CaO,8%P.O 42.5水泥,6%钠基膨润土,2%CaCl_(2),2%石膏,1%减水剂,6%粉煤灰。结果表明:煅烧温度较低,会导致CaO熟料多孔隙和间隙,水化反应较快;煅烧温度过高,会使熟料孔隙收缩、间隙减少,熟料微观形态逐渐向致密状态演变;控制煅烧温度不变,恒温时间越久的CaO熟料活性越低。环境温度从-5℃增加到0℃时,膨胀压增幅较缓;当环境温度从0℃增加到20℃时,破碎剂的峰值膨胀压增幅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卷装静态破碎剂 高温真空煅烧 环境温度 物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