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DVI和SIF的云南植被变化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朱大明 +2 位作者 韩杨 姜昀呈 周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选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揭示两者在监测植被变化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云南省植被驱动机制,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CA-Marko... 选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揭示两者在监测植被变化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云南省植被驱动机制,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CA-Markov模型对云南省植被变化进行时空预测。结果表明:时间上,NDVI和SIF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在较高植被覆盖地区SIF存在饱和现象。SIF在地形复杂区域对植被的响应更为准确。NDVI和SIF均与气象因子呈正相关,NDVI对温度更敏感,SIF对相对湿度更敏感。时序预测上,2020—2025年NDVI和SIF呈下降趋势;空间预测上,NDVI高和SIF较高类型区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植被变化 驱动机制 时空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DVI的云南省植被变化特征及预测研究
2
作者 张琳 朱大明 +2 位作者 韩杨 姜昀呈 周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7,44,共9页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构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kNDVI驱动机制,并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0—2025年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k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05,空间上表现为由...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构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kNDVI驱动机制,并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0—2025年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k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05,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增,且对低植被覆盖地区的变化更敏感;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对湿度对植被影响最大,温度和降水量对植被影响较小。kNDVI与人口密度、生产总值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农业总值、牧场面积和农田面积与kNDVI呈负相关,其中牧场面积负相关性最强。未来云南省低、较低和较高植被类型覆盖区面积均减少,高植被类型区域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特征 驱动机制 时空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新国际机场主航站楼A区隔震效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曾聪 吴斌 +2 位作者 陶忠 潘文 白俊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2-186,共5页
昆明新国际机场主航站楼A区为复杂大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昆明市,经多方论证最终对该结构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建成后它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结构分析模型,模型主要... 昆明新国际机场主航站楼A区为复杂大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昆明市,经多方论证最终对该结构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建成后它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结构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非线性杆单元、壳单元和非线性的隔震单元组成。首先介绍了隔震方案的论证过程及隔震支座的布置对结构隔震效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用于时程分析的地震波的选取过程,最后通过多遇和罕遇烈度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研究了该结构的变形、内力和隔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小震下"降一度"的减震目标,还可以满足大震下隔震层最大剪切位移的控制指标,隔震层的设计是合理的,结构在隔震后的抗震性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新机场 时程分析 隔震 航站楼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防灾避难绿地规划建设经验对昆明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岚 李荣琼 +4 位作者 位建伟 刘绍辉 段柯兆 王涛 李珂 《云南农业》 2015年第2期65-69,共5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关于绿地系统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防灾避难功能。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对美国、日本防灾避难规划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探讨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昆明防灾避难绿地的不足进行总结,试图找到针对... 随着世界范围内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关于绿地系统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防灾避难功能。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对美国、日本防灾避难规划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探讨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昆明防灾避难绿地的不足进行总结,试图找到针对昆明防灾避难绿地规划,建设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 城市绿地 生态规划 规划方法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洗车废水水质特征及预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洁 徐冰峰 +2 位作者 向克俭 冯燕 柳周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03-305,327,共4页
分析洗车废水水质特征,结果表明:洗车场洗车废水中主要超标指标有色度、SS、COD、油和LAS,其中色度超标率高达84%,SS指标值高达7 000 mg/L。经现有预处理设施处理之后,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18.69%~76.87%,出水中仍严重超标的指标为色... 分析洗车废水水质特征,结果表明:洗车场洗车废水中主要超标指标有色度、SS、COD、油和LAS,其中色度超标率高达84%,SS指标值高达7 000 mg/L。经现有预处理设施处理之后,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18.69%~76.87%,出水中仍严重超标的指标为色度、SS和LAS,其值分别达320、1 460和82.4 mg/L。说明仍需对现有的预处理工艺、排水沟、洗车台等进行改进,以便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洗车废水 水质特征 预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昆明市PM2.5与PM10的绿地规划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旭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随着目前昆明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PM2.5和PM10颗粒污染物的治理已成为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昆明市颗粒污染物的区域、来源及季节分布状况,从绿地总体规划布局、各种类型绿地植物配置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PM2.5 PM10 绿地系统规划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
7
作者 杨旭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现状的反思,从土壤修复技术、垃圾地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以及景观文化的重新塑造等方面探讨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废弃地 景观修复设计 土壤修复 植被恢复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圆宝山森林生态体验示范园建设与建议
8
作者 金钱荣 谢金臣 +2 位作者 金洪旺 金文华 王晓英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4期40-42,共3页
针对昆明市圆宝山森林生态体验示范园建设实情,分析示范园在调查、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体验示范园 调查 设计 施工 建议 圆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3 位作者 张娜 杨富成 康健 张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铜厂沟 格咱岛弧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会泽富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105
10
作者 韩润生 刘丛强 +3 位作者 黄智龙 陈进 马德云 李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4-680,共7页
通过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 ,认为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与小江深断裂带、曲靖 昭通隐伏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为深源流体的形成和贯入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流体和蒸发岩层 ,矿体本身是富... 通过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 ,认为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与小江深断裂带、曲靖 昭通隐伏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为深源流体的形成和贯入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流体和蒸发岩层 ,矿体本身是富含铅锌锗等的成矿流体沿构造贯入的产物 ,矿床定位直接受北东构造带控制。在此基础上 ,提出“深源流体贯入 蒸发岩层萃取 构造控制”的成矿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矿模式 构造贯入成矿 云南 物质来源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及定位预测 被引量:41
11
作者 韩润生 陈进 +3 位作者 李元 马德云 高德荣 赵德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7-673,共7页
在论述构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深入讨论了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点 ,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区是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 ,提出了 1 5 71中段 4 4— 6 2剖面线间的深部等重点定位找矿靶区 ,已被验证... 在论述构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深入讨论了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点 ,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区是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 ,提出了 1 5 71中段 4 4— 6 2剖面线间的深部等重点定位找矿靶区 ,已被验证工程证实 ,新发现八号隐伏矿体。该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构造地球化学 隐伏矿定位预测 地质工程验证 云南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热液蚀变及脉体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凯 杨帆 +4 位作者 李峰 坚润堂 孙玉海 杨涛 李芙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8,共12页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段,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于格咱-中甸微陆块之下,并引发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矿区围岩蚀变及脉体系统的调查和大量的镜下薄片鉴定研究,总...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段,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于格咱-中甸微陆块之下,并引发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矿区围岩蚀变及脉体系统的调查和大量的镜下薄片鉴定研究,总结首采区与外围的蚀变分带及脉体特征。结果表明,首采区的围岩蚀变从岩体由内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泥化和碳酸盐化多叠加于其它蚀变带之上,不形成独立蚀变带,铜矿化主要发育于钾硅酸盐化带中,以浸染状矿化为主,含矿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北部及东部外围的钾硅酸盐化带缺失或微弱,主要发育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碳酸盐化带,铜矿化多发育于绢英岩化带中,以脉状矿化为主,含矿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及闪长玢岩。首采区与外围的脉体系统具多期次-多类型特征,在A、B、D三大类型脉中,前二者对成矿的贡献大。矿区蚀变特征总体与"二长岩"模式相符合,并与国内西藏玉龙、驱龙、多龙及多不杂等斑岩型铜矿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床 围岩蚀变 脉体系统 普朗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纶 施文丽 +1 位作者 张瑞 胡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25个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人文地理特色。文章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审美、内容、特性和风格等进行一般性介绍,研究其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和影响以及相互融合问题,旨在使人们对于民族民间文化加以重视,在...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25个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人文地理特色。文章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审美、内容、特性和风格等进行一般性介绍,研究其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和影响以及相互融合问题,旨在使人们对于民族民间文化加以重视,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更多地对其继承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民间工艺 工业设计 形态象征性 色彩象征性 材质象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电网紧凑型500kV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文英 邓华 +3 位作者 钱晶 高超 龚明义 庞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71,共6页
针对云南电网高海拔(2 800 m及以下)紧凑型500 kV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在昆明特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合操作过电压计算,对不同工作方式下具体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与组合间隙进行了危险率计算。依据危险率变... 针对云南电网高海拔(2 800 m及以下)紧凑型500 kV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在昆明特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合操作过电压计算,对不同工作方式下具体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与组合间隙进行了危险率计算。依据危险率变化趋势,综合确定了最小安全距离的新方法。该方法清晰地表现了危险率与间隙距离的关系,便于优化带电作业间隙的校核方式。计算结果表明,云南电网高海拔紧凑型500 kV线路直线塔边相和下相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开展运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危险率 最小安全距离 高海拔 紧凑型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特富铅锌矿床找矿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韩润生 陈进 +2 位作者 李元 黄智龙 马德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云南 铅锌矿床 找矿方向 构造控矿规律 成矿地质作用 流体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田构造岩相成矿规律与控矿特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文昌 刘学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66,共14页
云南西北部格咱岛弧是西南"三江"古特提斯阶段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的南端。近年来新发现了包括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红山—红牛、雪鸡坪大型和10余个中小型斑岩-夕卡岩型铜矿床,成为斑岩型铜矿田... 云南西北部格咱岛弧是西南"三江"古特提斯阶段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的南端。近年来新发现了包括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红山—红牛、雪鸡坪大型和10余个中小型斑岩-夕卡岩型铜矿床,成为斑岩型铜矿田和铜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研究发现,矿田中矿床的形成与大地构造演化密切对应,不同阶段发育不同的矿床;对应于构造演化产生的区域北西向主干断裂控制岩带的展布,次级断裂及褶皱联合控制了岩体的形态和产状,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背斜核部,其含矿斑岩侵位较浅,夕卡岩型铜矿主要产于向斜核部,含矿斑岩侵位相对较深;含矿斑岩多为复式岩体,顶部往往有火山岩岩盖,表明火山岩浆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征,普朗铜矿产于北西、北东东向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形成岩体内斑岩铜(钼)矿、接触带夕卡岩铜矿和围岩中的大脉状铜矿"三位一体"的斑岩成矿系统,并在外带发育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矿田构造 控岩控矿作用 普朗 格咱岛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欠虽铜矿石英闪长玢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喆 李文昌 +2 位作者 刘学龙 赖安琦 杨富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1-555,共15页
欠虽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段的格咱岛弧中南部,是近年来该区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目前该地区已发现若干印支期成矿事件中形成的中大型矿床,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 欠虽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段的格咱岛弧中南部,是近年来该区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目前该地区已发现若干印支期成矿事件中形成的中大型矿床,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欠虽铜矿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铜矿化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年龄为(220.3±0.66)Ma(MSWD=0.99)。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欠虽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富钠(K2O/Na2O为0.05~1.42,平均值为0.86)、准铝质(0.82~1.19,平均值为1.07)的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N/YbN=19.6~28.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Th、U、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F,Ta、Nb、Ce、P、Ti),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欠虽铜矿成矿岩体成岩时代发生在印支晚期,含矿斑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构造背景及同位素特征反映欠虽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与格咱岛弧印支期洋壳的俯冲造山作用密切联系。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年代的研究,表明欠虽多金属矿的形成年限与甘孜—理塘洋壳俯冲造山作用时限相近,且与普朗铜矿、红山铜矿是同期次同源构造-岩浆演化的产物,这对探讨格咱岛弧构造-岩浆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字:石英闪长玢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格咱岛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喀斯特山原红壤退化中的表层土壤水分变异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燕芳 王嘉学 +2 位作者 许路艳 王家文 张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3-437,共5页
山原红壤是云南高原的一类特殊土壤,近年来退化严重,多年寸草不生的红裸土景观广泛发育,表层土壤水分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与退化山原红壤的生态修复。为认识山原红壤退化中的表层土壤水分变异规律,进而深入认识山原红壤退化的机理、过程及... 山原红壤是云南高原的一类特殊土壤,近年来退化严重,多年寸草不生的红裸土景观广泛发育,表层土壤水分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与退化山原红壤的生态修复。为认识山原红壤退化中的表层土壤水分变异规律,进而深入认识山原红壤退化的机理、过程及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对不受耕作影响的不同覆被条件下的自然土壤表土进行水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山原红壤从有植被到无植被的演替,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明显下降,均呈云南松林>火棘灌丛>草地>红裸土的趋势,与植被的劣向演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持水能力及供水能力可以作为山原红壤退化的辨识指标;土壤的渗透性呈云南松林>草地>红裸土>火棘灌丛的趋势,说明乔木林地能很好地改善山原红壤的渗透性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原红壤持水量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管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与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大持水量与总孔隙度呈正相关。在云南高原喀斯特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表层土壤水分变异显著,要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植被恢复特别是乔木林培育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 喀斯特山原红壤 土壤退化 持水能力 供水能力 渗透能力 水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卡房锡-铜矿床碱长花岗岩厘定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其斌 祝新友 +2 位作者 程细音 赵晶晶 王艳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卡房矿床位于个旧矿田东南部,矿区花岗岩为致矿岩体,以往对花岗岩的研究也较多,对花岗岩的定名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者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等等。通过对卡房花岗岩进行系统的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长石为碱性长石(钾... 卡房矿床位于个旧矿田东南部,矿区花岗岩为致矿岩体,以往对花岗岩的研究也较多,对花岗岩的定名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者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等等。通过对卡房花岗岩进行系统的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长石为碱性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钠长石的An值均小于等于5。因此最终确定卡房岩体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而这种碱长花岗岩由富挥发分的岩浆形成,液态不混溶作用广泛发育于岩体顶部附近,是锡多金属矿富集成矿的主要分异方式,钠长石的An值可部分作为花岗岩成矿属性的评价标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钠长石 碱长花岗岩 厘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范围的快速判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刻 王锋 +4 位作者 李永强 赵恒 曹彦波 龚强 曹筱璇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2期76-79,共4页
采用云南175个历史强震的等震线图、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和云南1∶400万活动断裂资料,对常规正圆法灾区范围量化与数字等震线模型灾区范围量化得到的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结... 采用云南175个历史强震的等震线图、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和云南1∶400万活动断裂资料,对常规正圆法灾区范围量化与数字等震线模型灾区范围量化得到的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灾害地震的灾区范围用等震线模型来量化比常规用正圆来量化更加符合地震的客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地震 灾区范围 数字等震线 数字等震线模型 数字等震线模型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