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昆明滇池湖畔村落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雨奇
周峰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5,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指标以及状态指标的分析,形成了以政策、技术以及参与者3个层面为核心的响应指标体系。文章旨在通过PSR模型的构建形成适应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治理
传统村落
PSR模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形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恒
周峰越
季翔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城市下沉式广场连通地下空间室内外,其风热环境对使用者体验有直接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响应面法(RSM),分析了不同空间形态要素对生理等效温度(PET)的影响及其交...
城市下沉式广场连通地下空间室内外,其风热环境对使用者体验有直接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响应面法(RSM),分析了不同空间形态要素对生理等效温度(PET)的影响及其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分析中,PET受开口长宽比的影响最为显著;多因素交互分析中,夏季开口长宽比与通风口数量的组合对热环境影响较大,冬季则为开口边数与开口长宽比的组合。研究建立的PET和各空间要素的关系模型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现状进行形态优化,可有效提高地下空间的热环境质量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式广场
空间形态
微气候
人体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昆明滇池湖畔村落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雨奇
周峰越
机构
云南
大学
滇池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乡村振兴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5,共8页
文摘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指标以及状态指标的分析,形成了以政策、技术以及参与者3个层面为核心的响应指标体系。文章旨在通过PSR模型的构建形成适应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关键词
湖泊治理
传统村落
PSR模型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lake improvement
traditional villages
PSR mode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形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恒
周峰越
季翔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乡村振兴学院
中国矿业
大学
建筑与设计
学院
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下中庭空间热湿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52778611)
中国矿业大学“未来杰出人才助力计划”项目“地下公共空间出入口风环境优化设计研究”(2022WLJCRCZL314)。
文摘
城市下沉式广场连通地下空间室内外,其风热环境对使用者体验有直接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响应面法(RSM),分析了不同空间形态要素对生理等效温度(PET)的影响及其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分析中,PET受开口长宽比的影响最为显著;多因素交互分析中,夏季开口长宽比与通风口数量的组合对热环境影响较大,冬季则为开口边数与开口长宽比的组合。研究建立的PET和各空间要素的关系模型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现状进行形态优化,可有效提高地下空间的热环境质量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下沉式广场
空间形态
微气候
人体热舒适
Keywords
sunken plaza
spatial form
microclimate
human thermal comfort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昆明滇池湖畔村落为例
卢雨奇
周峰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形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研究
刘恒
周峰越
季翔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