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煤炭产业科学发展战略保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方伯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31,共6页
分析了云南煤炭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云南煤炭产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实施科教兴煤、煤矿企业全面环境保护和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三大战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和整合资源、... 分析了云南煤炭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云南煤炭产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实施科教兴煤、煤矿企业全面环境保护和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三大战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和整合资源、培育大集团、大企业两项重要对策。阐述了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和安全好转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安全发展是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煤炭产业 科学发展 战略保证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安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云南褐煤腐植酸提取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海龙 王平艳 +2 位作者 钟世杰 刘谋盛 朱慧颖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4,共6页
以昭通(ZT)、小龙潭(XLT)和先锋(XF)三个地区的褐煤为原料进行腐植酸(humic acid,HA)的提取研究.以褐煤中腐植酸含量、腐植酸提取率及品质因素为分析指标,考察三种褐煤提取腐植酸的适用性.通过工业分析及酸性官能团含量的检测等手段对... 以昭通(ZT)、小龙潭(XLT)和先锋(XF)三个地区的褐煤为原料进行腐植酸(humic acid,HA)的提取研究.以褐煤中腐植酸含量、腐植酸提取率及品质因素为分析指标,考察三种褐煤提取腐植酸的适用性.通过工业分析及酸性官能团含量的检测等手段对腐植酸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褐煤腐植酸提取率分别为76.13%,47.61%和43.48%.昭通褐煤腐植酸中灰分含量(16.83%)相对较高,小龙潭褐煤腐植酸和先锋褐煤腐植酸中灰分含量分别为6.66%和4.63%,且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也相差较小.在腐植酸含氧官能团含量上,三种褐煤腐植酸的总酸性官能团含量及羧基含量相差较小,但昭通褐煤腐植酸提取残渣中含氧官能团含量远低于另外两种提取残渣.以上分析表明,昭通褐煤腐植酸提取较为完全,在腐植酸提取方面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腐植酸提取 含氧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安全投入与事故率可能性边界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楠 王恩元 +1 位作者 安胜东 杨小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84,共5页
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根据安全科学的哲学原理和安全科学基本理论,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安全投入与事故率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投入与事故率可能性边界模型,即"P-S"模型。详细分析和描述了"P-S"模型... 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根据安全科学的哲学原理和安全科学基本理论,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安全投入与事故率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投入与事故率可能性边界模型,即"P-S"模型。详细分析和描述了"P-S"模型中各参数的安全意义,推导出"P-S"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并定量分析了表达式中参数的取值情况,得出系统存在合理安全投入区间、最佳安全投入和最佳安全经济效益事故率。通过分析发现模型可以客观反应系统的安全投入与事故率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安全投入与事故率"P-S"模型的研究对科学、有效的进行安全投入,提高系统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事故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安全投入 事故率 “P-S”模型 安全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褐煤温和气化的研究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屏 尹承绪 张绪祎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S1期419-420,452,共3页
介绍了云南昭通褐煤采用流化床技术,用褐煤半焦作热载体的连续温和气化工业性模拟试验。处理能力150kg/h,冷煤气效率大于70%。裂解煤气产率335m3/t,热值12·44MJ/m3。水煤气产率382m3/t,CO+H2=64·25%。焦油产率1·5%,表明... 介绍了云南昭通褐煤采用流化床技术,用褐煤半焦作热载体的连续温和气化工业性模拟试验。处理能力150kg/h,冷煤气效率大于70%。裂解煤气产率335m3/t,热值12·44MJ/m3。水煤气产率382m3/t,CO+H2=64·25%。焦油产率1·5%,表明该装置在试验条件下,焦油中的重质部分已经裂解,挥发物中只回收到少量的轻质焦油;从而避免了以往半焦固体热载体热裂解过程中的堵管问题。半焦粉是shell法气化的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气化 流化床 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威地区燃煤排放颗粒物毒理学及肺癌地质起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龙义 张梦媛 +3 位作者 冯晓蕾 焦杰伟 王文华 周义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8,共14页
云南省宣威市是我国肺癌最严重的地区,该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对宣威肺癌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宣威肺癌具有与众不同的基因特征,是一种与环境相关的独特发病模式。通过综述宣威肺癌的流行特征以及燃煤排放物的污染水... 云南省宣威市是我国肺癌最严重的地区,该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对宣威肺癌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宣威肺癌具有与众不同的基因特征,是一种与环境相关的独特发病模式。通过综述宣威肺癌的流行特征以及燃煤排放物的污染水平和毒理学特征,并结合二叠纪末期C_(1)煤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宣威肺癌的地质起因。宣威肺癌主要流行特征表现在,肺癌死亡率男女比接近1.22,女性肺癌死亡率明显偏高。前人研究表明,室内燃煤排放颗粒物的长期、高浓度暴露,是宣威肺癌的主要诱因。综述毒理学研究结果可知,宣威室内燃煤排放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微晶石英矿物浓度均高于其他地区,且被证实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DNA损伤和细胞破坏。通过对比宣威肺癌死亡率的空间分布和不同煤矿的煤层分布发现,可采煤层包含C_(1)煤的来宾和龙场地区同时也是宣威肺癌的高发地区,推断C_(1)煤的燃烧可能与宣威肺癌高发有关。C_(1)煤作为晚二叠世最后一层煤,成煤期间受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高含量的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微晶石英矿物等潜在致癌物不仅存在于C_(1)煤中,也随着室内燃煤被释放到空气中,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体内,破坏细胞及DNA结构,造成肺阻塞、肺炎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可能导致肺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肺癌 燃煤排放 室内污染 C_(1)煤 毒理学 二叠纪−三叠纪(P/T)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镐振 朱影 任搴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38,42,共4页
为控制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以华盖山煤矿2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倾斜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大,并且破碎区主要集中于顶板,浅部围岩为剪切-拉伸破坏,同时... 为控制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以华盖山煤矿2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倾斜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大,并且破碎区主要集中于顶板,浅部围岩为剪切-拉伸破坏,同时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工程实践表明,锚网索喷支护巷道两帮和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05mm和127mm,并且现场没有出现锚杆(索)失效情况,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斜厚煤层 回采巷道 围岩控制 锚网索喷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褐煤气化扩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屏 张绪 +3 位作者 尹承绪 贾九民 喻依兆 郭森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9,共5页
针对昭通褐煤的特点 ,在气化煤量为 0 .3t/h的焦载热流化床气化扩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煤气中焦油量很小 ,有利于煤气生产的后期处理 ;与移动床气化和普通流化床气化相比 ,煤气热值和气化产率都有较大增加 ,煤气... 针对昭通褐煤的特点 ,在气化煤量为 0 .3t/h的焦载热流化床气化扩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煤气中焦油量很小 ,有利于煤气生产的后期处理 ;与移动床气化和普通流化床气化相比 ,煤气热值和气化产率都有较大增加 ,煤气热值已接近城市煤气的要求 ;加大气化煤量可增加提升段燃烧的易燃成分 ,从而提高了燃烧温度和气化温度 ;气化煤量的变化对褐煤气化产率和产量的影响较大 .对于开发昭通褐煤资源来说 ,采用本工艺技术生产城市煤气是一个较佳的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煤气化 煤气 焦载热 流化床 扩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影 张宜海 蒋绍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共6页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采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呈非均匀特征,工作面前方巷道围岩变形量小于工作面后方,巷道煤柱侧变形量大于煤壁侧,顶板出现离层并且靠近煤柱侧底鼓量更大,局部可达400mm;工作面前方最大主应力、主应力比值、塑性区范围均小于工作面后方,塑性区呈椭圆形分布,巷道围岩位移量与塑性区范围具有一致性。据此提出了补强支护方案,即顶板补打锚索、煤柱对穿锚索及打设单体液压支柱,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轨道巷煤柱帮变形减少了65%,巷道底鼓量260mm,工程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采动影响 塑性区 非均匀变形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先锋优质褐煤制取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尹承绪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3,共6页
利用云南先锋优质褐煤,采用优化工艺制备出碘值大于800mg/g,比表面积1335.5m ̄2/g和孔容积0.785ml/g的活性炭。进行了CO_2气体的饱和吸附、快速吸附和脱附试验;在不同pH值下对水中Cr ̄(6+)的... 利用云南先锋优质褐煤,采用优化工艺制备出碘值大于800mg/g,比表面积1335.5m ̄2/g和孔容积0.785ml/g的活性炭。进行了CO_2气体的饱和吸附、快速吸附和脱附试验;在不同pH值下对水中Cr ̄(6+)的吸附能力和Freundlich等温线评价试验:K=36.3,1/n=0.691,最佳pH=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褐煤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褐煤半焦用于硅铁生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家云 赵跃武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40-42,51,共4页
基于云南褐煤半焦的独特性能,试验采用褐煤半焦替代50%的冶金焦冶炼硅铁。研究了褐煤半焦粒度、活性、灰分等指标对生产硅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褐煤半焦水分应控制在10%左右;半焦中-4mm组分不应超过10%,4—6mm质量分数应达到5... 基于云南褐煤半焦的独特性能,试验采用褐煤半焦替代50%的冶金焦冶炼硅铁。研究了褐煤半焦粒度、活性、灰分等指标对生产硅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褐煤半焦水分应控制在10%左右;半焦中-4mm组分不应超过10%,4—6mm质量分数应达到50%左右;半焦化学活性高对冶炼硅铁有利,但同时提高了还原剂灰分中Al2O3的还原率,对生产75%硅铁不利,因此褐煤半焦用作冶炼硅铁的灰分应不超过7%。通过混合焦和冶金焦的应用试验,说明采用混合焦的产品中Al平均质量分数为2.27%,ω(A1)〈2%的产品率为28.56%,比同期全部用冶金焦下降7.39%;采用混合焦的电耗下降37kWh/t,还原剂耗量增加了3.2%,低Al产品率稍有下降;褐煤半焦部分替代冶金焦生产硅铁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节电降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半焦 冶金焦 混合焦 硅铁 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近三软煤层群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佟向阳 韦金荣 +3 位作者 何兴 陈轶 程正刚 许灿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4,共5页
为提高高原山区两近三软煤层群瓦斯抽采效果,以小窑沟煤矿18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源预测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并针对不同的瓦斯源确定有效的抽采方法,基于卸压瓦斯抽采理论和煤层瓦斯分源治理思想,提出了两近三软煤层群多邻近... 为提高高原山区两近三软煤层群瓦斯抽采效果,以小窑沟煤矿18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源预测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并针对不同的瓦斯源确定有效的抽采方法,基于卸压瓦斯抽采理论和煤层瓦斯分源治理思想,提出了两近三软煤层群多邻近层采前、采中、采后预抽和卸压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抽采方法。结果表明:两近三软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卸压瓦斯以自然排放为主,采空区瓦斯是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的重点,采取综合瓦斯抽采措施后,回采过程中保护层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由1.7%降到0.5%~0.6%,瓦斯抽采量达到90.05万m3,抽采率由39.5%提高到63.59%,C8煤层开采后C9煤层瓦斯压力由0.95 MPa降到0.18 MPa,瓦斯含量由12.51 m3/t降到2.91 m3/t,保护范围内C9煤层突出危险性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瓦斯抽采 上保护层 邻近层瓦斯 综合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变质褐煤的干馏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云 赵跃武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46-49,共4页
分析了云南2种高变质褐煤的基本性质,确定干馏入炉褐煤粒度为6~25 mm。采用外热式干馏工艺,对试验褐煤进行热解改质加工研究。结果表明:煤样1和煤样2半焦、煤气、焦油和热解水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9.42%,51.38%;13.20%,15.36%;8.56%,8.10%... 分析了云南2种高变质褐煤的基本性质,确定干馏入炉褐煤粒度为6~25 mm。采用外热式干馏工艺,对试验褐煤进行热解改质加工研究。结果表明:煤样1和煤样2半焦、煤气、焦油和热解水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9.42%,51.38%;13.20%,15.36%;8.56%,8.10%;24.18%,23.27%。随干馏终温的升高,干煤气产率增加较多,可燃成分CO和CH4降低,H2则反之,2个煤样的煤气热值基本保持在14~15 MJ/m3。干馏终温为800℃时,生产的半焦性能较好,且煤样1的热解性能指标明显优于煤样2。煤样1具有低硫、高发热量、高比电阻、气孔发达、反应活性大、灰分及含铝量低等特点,干馏产物可作为电炉冶炼的炭质还原剂;煤样2除灰分偏高外,其余质量指标均与煤样1相似,其半焦可用作水泥、制糖、烤烟等领域的烟煤替代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质褐煤 干馏 热解 半焦 发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低变质煤生产木炭替代品的研究
13
作者 赵家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1-25,45,共6页
对3种低变质煤煤样作了技术特性研究,然后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干馏炉上进行低温干馏试验。对生产的半焦和木炭的平均性质作了对比。在民用炉上进行了燃烧试验,以研究半焦的燃烧特性,特别是点燃性和燃烧持久性。
关键词 低变质煤 干馏 半焦 木炭 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融合约束下的工作面电磁波CT探测智能反演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昌放 武祥 +3 位作者 杨真 陈一鼎 马留柱 马中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23-3635,共13页
为满足煤矿工作面智能精准开采对地质异常分布精准感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的精准性,提出了多源先验信息约束下的电磁波CT智能反演模型。在对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稀疏矩阵方程进行泛函优化转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遗传算... 为满足煤矿工作面智能精准开采对地质异常分布精准感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的精准性,提出了多源先验信息约束下的电磁波CT智能反演模型。在对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稀疏矩阵方程进行泛函优化转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遗传算法(Single Genetic Algorithm,SGA)的寻优进化机理,探讨了不同遗传参数对SGA智能算法搜索优化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Multi-populatio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MAGA)的工作面地质异常电磁波CT反演目标函数求解机制。除此之外,提出了范围约束、就近约束和平均值约束3种约束模型,将生产过程中揭露的巷探、钻探及回采等多源先验地质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不断调整地质异常反演目标函数搜索的进化方向,最终形成了基于MAGA智能算法和多源先验信息约束的电磁波CT反演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GA智能算法能够充分结合多种群协同进化和遗传参数自适应调节策略,相比于单一的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全局及局部搜索准确性和稳定性;随着外部约束数据的增加,基于平均值约束的MAGA智能算法能够获得更优的电磁波CT反演目标函数收敛结果。以山西大同矿区8208工作面内电磁波CT地质异常反演和解释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揭露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多源信息约束下的智能反演方法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可靠性,为工作面内地质异常的精准反演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异常精准感知 电磁波CT反演 目标函数 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 多源数据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热载体煤气化试验装置提升段燃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屏 喻依兆 +3 位作者 郭森魁 张绪祎 贾九民 尹承绪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固体热载体煤气化的热量靠提升燃烧产生。介绍了褐煤焦载热煤气化提升燃烧的点火、燃烧和调节。根据点火曲线 ,可将其分为加热、着火和燃烧三个阶段。调节提升风量能很好地控制燃烧工况 ,加大气化煤量可增加提升燃烧的易燃成分 。
关键词 试验装置 提升段 褐煤 煤气化 提升燃烧 固体热载体 扩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和频谱分析的孔间精确延时探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祥龙 杨长辉 +2 位作者 王建国 侯猛 程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不同延期时间对井下浅孔爆破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对精确延时逐孔起爆的地下浅孔爆破作业方式进行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浅孔爆破作业选用15、20、25、30、35 ms五种不同延期时间的连续不耦合装药逐孔起爆。进行... 为研究不同延期时间对井下浅孔爆破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对精确延时逐孔起爆的地下浅孔爆破作业方式进行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浅孔爆破作业选用15、20、25、30、35 ms五种不同延期时间的连续不耦合装药逐孔起爆。进行现场精细延时逐孔起爆试验,通过爆破振动测试仪采集爆破振动速度,并对速度波形图进行探究分析,当孔间延时为25 ms时,其最大振速比15 ms时降低了27%、比20 ms时降低了8%、比30 ms时降低了29%、比35 ms时降低了52%。研究表明:延期时间为25 ms时降振最为明显。合理的延期时间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保障周边构建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期时间 数值模拟 频谱分析 爆破振动 EMD-HHT 峰值速度 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矿山建设与推进的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昌放 杨真 +4 位作者 武祥 张海红 吴钔钛 陈一鼎 周兴策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理;后者通过智能算法对反演模型的优化以及通过构建约束模型耦合基于平台实时获取的巷道、钻探以及回采动态揭露的多源先验数据,提高矿山地质勘探的精准性。透明矿山建设涉及范围广、实施难度大,通过对矿山生产各专业信息的逐步积累和充分挖掘利用,逐步提高矿井安全隐患、水、瓦斯等更大范围和更高维度的透明化建设,为矿山的智能无人开采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矿山 多源数据协同共享 地质异常精准勘探 智能反演算法 多源先验数据耦合模型 隐患透明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let小波的时频分析方法在地震槽波精准反演煤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昌放 杨真 +2 位作者 武祥 陈一鼎 顾芗 《中国煤炭》 2021年第5期46-52,共7页
根据地震槽波在煤层中的传播规律以及Morlet小波的高分辨性,在通过地震槽波对煤矿工作面内的煤厚进行层析反演预测过程中,采用基于Morlet小波的时频分析方法,将地震槽波在煤层中的传播过程以能量流动的形式求取地震波信号的时间能量谱,... 根据地震槽波在煤层中的传播规律以及Morlet小波的高分辨性,在通过地震槽波对煤矿工作面内的煤厚进行层析反演预测过程中,采用基于Morlet小波的时频分析方法,将地震槽波在煤层中的传播过程以能量流动的形式求取地震波信号的时间能量谱,并拾取地震槽波的走时。基于拾取的地震槽波走时,运用瞬时迭代重构算法(SIRT)对工作面内的煤厚及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层析反演计算和解释。该方法在郭二庄煤矿22204工作面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基于Morlet小波的时频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拾取地震槽波的透射走时,提高了工作面煤厚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煤厚预测 地震槽波 层析成像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晚二叠世煤田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TONSTEIN)的锆石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义平 汤大忠 任友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8,共11页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锆石含量和形态参数在平面上呈有规律地变化.系统研究含煤建造剖面上各类岩石(包括tonsteins)中的锆石特征,能够用以确定物质来源、性质、成因以及以此为基本建立正常地层层序并精确对比层位,因而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粘土岩夹矸 火山凝灰 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须家河组第四段TONSTEINS的岩石地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KurtBurger 任友谅 周义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T001,共6页
对四川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 4段 ( T3 xj4 )中的 5层 TONSTEINS做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 ,在泥炭沼泽环境下 ,经过水解和后期成岩作用 ,转变成质地较纯的高岭石粘土岩。 TONSTEINS... 对四川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 4段 ( T3 xj4 )中的 5层 TONSTEINS做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 ,在泥炭沼泽环境下 ,经过水解和后期成岩作用 ,转变成质地较纯的高岭石粘土岩。 TONSTEINS的岩石结构类型较简单 ,以致密型和团粒—致密型为主 ,结晶型较少。同层 TONSTEIN的岩石结构类型和某些亲石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在较大范围内保持稳定 ,并具有显著的标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STEIN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晚三叠世 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