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大型露天矿开挖卸荷诱发高陡边坡三维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杨泽 夏钢源 +2 位作者 陈龙 付宪吕 李超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5-92,共8页
某石灰岩山坡露天矿向下采剥深度深,终了开采形成的采场岩质边坡高度达195 m,最终边坡角为49°,属于典型的高陡边坡,该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正常运营,因此,为了研究该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力学响应,通过现场工程... 某石灰岩山坡露天矿向下采剥深度深,终了开采形成的采场岩质边坡高度达195 m,最终边坡角为49°,属于典型的高陡边坡,该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正常运营,因此,为了研究该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力学响应,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深入分析了工勘地质报告,进行了赤平极射投影和岩体质量定性评价分析;继而建立露天矿三维边坡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力学试验测试结果,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边坡力学响应变形演化过程。边坡开挖卸荷影响诱发的三维力学响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露天矿终了境界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安全系数满足规范安全等级的要求;坡脚区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为1.5~2.0 MPa之间;边坡出现拉应力值很小,未超过灰岩岩体的抗拉强度值,不会发生拉伸破坏;终了边坡内未出现从坡脚贯穿至坡顶的塑性破坏滑动面,边坡最大下沉位移值为4 cm,位于边坡顶部中部区域,数值非常小,对边坡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论证,说明该采场边坡结构参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边坡整体安全稳定有保障,为该露天矿的后续安全开采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露天采矿 FLAC3D数值模拟 安全系数 赤平极射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楔形切割拉槽爆破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陈帮洪 陈星明 +1 位作者 武尚荣 费志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3,59,共8页
某矿西二采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1 546 m分段楔形切割拉槽存在拉槽高度过大导致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楔形切割拉槽爆破研究。基于RHT本构模型标定矿岩参数,采用LS-DYNA软件,运用流固耦合算法,确定矿岩损伤阈值为... 某矿西二采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1 546 m分段楔形切割拉槽存在拉槽高度过大导致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楔形切割拉槽爆破研究。基于RHT本构模型标定矿岩参数,采用LS-DYNA软件,运用流固耦合算法,确定矿岩损伤阈值为0.4;对比分析不同拉槽宽度方案的爆破成槽效果,结果表明:拉槽高度固定为23 m时,矿岩有效损伤率随着拉槽宽度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最佳拉槽宽度为24 m,此时矿岩有效损伤率达到峰值0.692 5。基于该参数设计拉槽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破成形空间达标率超过85%,爆堆块度分布合理,安息角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切割拉槽 RHT 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损伤 拉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尾矿库塌坑处理方案的三维渗流优化比选研究
3
作者 马晓旭 赵乐萱 +2 位作者 王睿齐 傅灿 罗玉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某尾矿库发生尾砂泄漏事故,在尾矿库干滩区形成塌坑,经应急处理后已回填块石及土石料等.为防止尾矿库后续继续破坏,拟在塌坑区铺设反滤层或土工膜.为确定最优处理方案,采用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基于浸润线监测资料进行了反演分析,确定了... 某尾矿库发生尾砂泄漏事故,在尾矿库干滩区形成塌坑,经应急处理后已回填块石及土石料等.为防止尾矿库后续继续破坏,拟在塌坑区铺设反滤层或土工膜.为确定最优处理方案,采用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基于浸润线监测资料进行了反演分析,确定了能够反映尾矿库实际情况的渗透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正常运行工况和洪水运行工况塌坑回填区分别采用反滤层和土工膜方案的浸润线埋深、塌坑回填区附近渗透坡降、渗流量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案整体渗流场与塌坑前相似,塌坑回填区附近尾矿料均能满足渗透稳定要求,排洪隧道渗流量接近,但土工膜方案会使塌坑区附近浸润线抬高,不利于后期堆坝的稳定.综合考虑,推荐反滤层方案.研究结果为尾矿库事故处理方案的科学选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尾矿库塌坑事故的处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塌坑 浸润线 土工膜 反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难选氧硫混合铜矿石的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锦仙 马原琳 +2 位作者 杨林 吕超 阚赛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8-263,共6页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应用新型捕收剂KM23和起泡剂730A选出混合铜硫精矿,应用组合抑制剂石灰+LY分离浮选出硫化铜矿物,应用组合活化剂硫化钠+氯化铵浮选出氧化铜矿物,最终获得铜品位为22.56%、铜回收率为42.91%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20.64%、铜回收率为27.18%的氧化铜精矿,铜综合回收率为70.09%。有价金属银在铜精矿中富集,硫化铜精矿含银145.7 g/t、氧化铜精矿含银91.17 g/t。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混合铜矿石 先硫后氧 硫化浮选 新型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锦仙 吕超 杨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浮重联合工艺流程开展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预先脱碳、1粗1扫1精锌硫混选、1粗1扫3精锌硫分离浮选流程处理,闭路试验可得到Zn品位为45.16%、Zn回收率为71.19%的锌精矿,S品位为46.92%、S回收率81.91%的硫精矿;浮选尾矿采用摇床重选,经粗选、精选、复选和中矿再选,可获得Sn品位45.52%、Sn回收率81.99%的锡精矿,以及Sn品位3.13%、Sn回收率11.09%的锡中矿。所设计试验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矿石中有机碳对浮选的不利影响,综合回收了有价矿物,可为同类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 高硫 锌硫混选 锡石 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8
6
作者 施灿海 刘明生 +1 位作者 程立家 蓝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尾矿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量逐年增加,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因素之一。目前,尾矿的主要处置方式为进入尾矿库堆存,但该方式引起的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严重制约企业的持续发... 尾矿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量逐年增加,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因素之一。目前,尾矿的主要处置方式为进入尾矿库堆存,但该方式引起的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严重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近二十年来,尾矿作为一种二次资源,其综合利用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研究机构的持续关注,不同种类尾矿的资源化途径和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此同时,尾矿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实践也取得了突破。首先,基于国内行业统计数据,结合云南省尾矿库数量变化,对尾矿库、尾矿产生量及尾矿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及工程实践,重点介绍了云南省结合生态修复的露天采坑尾矿回采和矿山尾矿井下充填技术的应用案例。在应用案例中,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企业持续生产的难题。最后,对后续研发的关注点提出建议,可为今后区域内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综合利用 尾矿回采 尾矿充填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磷矿床采空区失稳风险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方 王梦柯 +4 位作者 徐鼎平 叶海旺 王其洲 刘建 向彬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5,共8页
现有层状岩体磷矿床采空区失稳分析方法很少考虑岩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杉树垭磷矿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能够表征岩体力学参数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及非高斯性的随机场,以层状岩体破坏接近度(FAI)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岩体单元破坏的极限... 现有层状岩体磷矿床采空区失稳分析方法很少考虑岩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杉树垭磷矿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能够表征岩体力学参数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及非高斯性的随机场,以层状岩体破坏接近度(FAI)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岩体单元破坏的极限状态方程,并借助Hermite随机多项式建立了随机岩体力学参数输入场与网格单元FAI输出场间的显式函数表达式。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磷矿采空区网格单元破坏概率,实现了磷矿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参数随机场能够很好表征岩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采空区失稳高风险区域(破坏概率≥70%)位于矿柱高度的中间部位,矿柱表面的破坏深度在2m以内,与实际矿柱破坏位置与破坏深度相吻合。常规数值计算因计算结果指标分布差异,常面临难以判定磷矿采空区是否失稳的问题,而本文数值计算方法既考虑了层状岩体力学参数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及非高斯性的客观空间变异性特征,又实现了基于破坏概率的磷矿采空区失稳风险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磷矿床 采空区 失稳风险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岩质边坡软弱夹层赋存状态影响边坡稳定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樊鸿志 王光进 +1 位作者 蓝蓉 刘明生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典型地质结构是影响整个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软弱夹层的性质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含软弱夹层矿山露天岩质边坡,运用正交对照法对边坡软弱夹层的埋深、倾角、数量及夹层间结构面间距等4种... 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典型地质结构是影响整个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软弱夹层的性质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含软弱夹层矿山露天岩质边坡,运用正交对照法对边坡软弱夹层的埋深、倾角、数量及夹层间结构面间距等4种夹层赋存状态,进行变量4×4正交模拟,揭示了不同赋存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软弱夹层的赋存状态对边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随软弱夹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随之增大,当埋深达到一定值后,边坡安全系数趋于稳定;2)随着软弱夹层角度的增大,破坏机制表现为层间错动、顺层蠕滑和沿软弱结构面的剪切滑移递进式变化;3)随软弱夹层层数增多,边坡整体性下降致使变形不均匀,边坡安全系数减小,水平方向位移增大;4)对比同等埋深结构面间距较小的软弱夹层边坡,结构面间距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软弱夹层 赋存状态 安全稳定性 边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汉姆流体柱-半球形渗透注浆形式扩散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志全 牛向东 +4 位作者 侯克鹏 郭延辉 周宗红 陈峰 康永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7-53,共7页
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等方法,以宾汉姆流体流变方程及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宾汉姆流体柱—半球形渗透注浆形式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及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宾汉姆流体流变性、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及注浆管半... 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等方法,以宾汉姆流体流变方程及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宾汉姆流体柱—半球形渗透注浆形式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及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宾汉姆流体流变性、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及注浆管半径对柱-半球形渗透注浆形式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及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影响;并设计注浆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宾汉姆流体柱-半球形渗透注浆形式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及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及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理论值与注浆试验的实测值间有25%~30%范围内的差异,处于可接受误差的范围内。因此,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注浆施工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汉姆流体 柱-半球形渗透注浆 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 柱体部分扩散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程度下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陆梅 田昆 +2 位作者 张仕艳 莫剑峰 原海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83-2788,共6页
采用In-situ野外取样技术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类型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逆向演替,F检验显示土壤脲... 采用In-situ野外取样技术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类型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逆向演替,F检验显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类型湿地间差异显著(F脲酶=14.246,F蛋白酶=13.760,F蔗糖酶=15.392),表现为垦后湿地>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F过氧化氢酶=2.697),且与上述三种水解酶变化规律不同。(2)F检验显示,土壤细菌数量差异显著(F细菌=10.883),呈现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原生沼泽;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F真菌=18.032,F放线菌=15.078),呈现沼泽草甸>垦后湿地>草甸>原生沼泽。(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在草甸湿地类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酶活性虽与微生物数量相性不显著。(4)纳帕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变化是对人为不同干扰类型与强度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纳帕海 人为干扰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金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林 张锦仙 +1 位作者 简胜 王少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2,共4页
对国外某金锑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脆硫锑铅矿及黄铁矿,金以自然金形态存在,主要赋存于脆硫锑铅矿中,其次赋存于黄铁矿中。对矿石进行了混合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 对国外某金锑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脆硫锑铅矿及黄铁矿,金以自然金形态存在,主要赋存于脆硫锑铅矿中,其次赋存于黄铁矿中。对矿石进行了混合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混合浮选闭路试验能获得锑、铅、金品位分别为15.12%、18.50%、51.34 g/t,锑、铅、金回收率分别为86.14%、83.78%、90.35%的混合精矿。采用碳酸钠和YP的组合抑制剂能较好地对混合浮选精矿进行锑硫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混合浮选 锑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居聚落的生态再生和规划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谭良斌 周伟 刘加平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22-24,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居受到城镇文化的冲击,传统民居的发展亟需得到广大规划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陕南秦岭山地民居的改进与设计应用飘积理论,指导新型住居的组团布局与规模控制;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居受到城镇文化的冲击,传统民居的发展亟需得到广大规划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陕南秦岭山地民居的改进与设计应用飘积理论,指导新型住居的组团布局与规模控制;以民居绿色再生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传统民风民俗,保留了民居的夯土墙结构;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景观的同时,立足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地民居 飘积理论 生态景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仕艳 原海红 +2 位作者 陆梅 杨国仲 向仕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2,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选取原生植被旱冬瓜林地作为对照,对澜沧江上游山区不同植被类型云南松林、桉树纯林、生态混交林(桤木+圣诞树)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3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及总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大类微生物分...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选取原生植被旱冬瓜林地作为对照,对澜沧江上游山区不同植被类型云南松林、桉树纯林、生态混交林(桤木+圣诞树)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3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及总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大类微生物分布均表现为A层大于B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趋势均为旱冬瓜林>生态混交林>桉树林>云南松林,且A、B层消长趋势一致;不同植被类型A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变化趋势为云南松林>桉树林>生态混交林>旱冬瓜林,B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变化趋势则为生态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林>旱冬瓜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总数变化趋势为旱冬瓜林>生态混交林>桉树林>云南松林,A、B层消长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上游 不同植被类型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微生物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磷肥行业副产氟硅酸发展有机氟化工产业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蕾 杨亚斌 普伟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0,12,共5页
本文以云天化106 kt/a氟硅酸(100%)为基础,构建了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有机氟化工产品的产业链,并研究了该产业链具备的技术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结论是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发展有机氟化工产业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对于... 本文以云天化106 kt/a氟硅酸(100%)为基础,构建了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有机氟化工产品的产业链,并研究了该产业链具备的技术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结论是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发展有机氟化工产业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对于磷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带动氯碱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氟硅酸 发展 有机氟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铝硅比堆积型细泥铝土矿活化浮选脱硅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传宏 卢毅屏 张晶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5,共4页
研究了低铝硅比堆积型细泥铝土矿的浮选脱硅,结果表明:堆积型铝土矿矿泥量大,传统处理沉积型铝土矿的药剂制度对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分选效果不佳。采用新型活化剂TK,大幅提高了铝矿物回收率,成功实现了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的浮选脱... 研究了低铝硅比堆积型细泥铝土矿的浮选脱硅,结果表明:堆积型铝土矿矿泥量大,传统处理沉积型铝土矿的药剂制度对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分选效果不佳。采用新型活化剂TK,大幅提高了铝矿物回收率,成功实现了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的浮选脱硅。对于铝硅比为3.23的云南某堆积型铝土矿,经浮选脱硅,可以得到铝硅比为9.24、A l2O3回收率为69.91%的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堆积型铝土矿 脱硅 活化剂 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作用下从硫酸锌溶液中去除镍、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瑜 杨大锦 +5 位作者 刘俊场 李永刚 廖元双 彭秋燕 付维琴 牟兴兵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研究了在空化作用下,用锌粉还原净化硫酸锌溶液中的Ni2+和Co2+。与传统的净化法相比,该法的温度和锌粉用量都有所降低,反应时间缩短。适宜的净化条件为:温度75~80℃,净化时间20~30 min ,锌粉用量为Ni+Co质量的30~33倍。
关键词 空化 锌粉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排塔器耦合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蔚 王中辰 +2 位作者 曾万川 卢娟 樊显涛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4,共8页
随着化工设备大参数化,并排塔器日渐增多,其设计一直是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ANSYS CFX数值模拟,建立了3座并列排布塔器的计算模型,分别采用k-ε模型和大涡模型(LES)开展了三维稳态与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并排塔器的表... 随着化工设备大参数化,并排塔器日渐增多,其设计一直是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ANSYS CFX数值模拟,建立了3座并列排布塔器的计算模型,分别采用k-ε模型和大涡模型(LES)开展了三维稳态与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并排塔器的表面压力分布,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以及斯托罗哈数等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间距比为3≤S/D≤5时存在强耦合区;当S/D> 5时,流场的耦合作用减弱,各塔的振动特性趋近于单座塔器。处在流场中不同位置的塔器,其耦合作用强弱顺序为:中游塔器>下游塔器>上游塔器。在横风向振动中,下游塔器对上游塔器具有稳流作用;在顺风向振动中,上游塔器对下游塔器具有遮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排塔器 流场特性 耦合作用 瞬态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农村生土民居室内环境实测与技术改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良斌 周伟 刘加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1期6566-6570,共5页
在西部大开发和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生土民居的优秀之处,克服不足,改善西北地区广大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十分必要,通过对陕南山地传统生土民居的实地测试和分析,证明生土民居有着优良的室内物理环... 在西部大开发和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生土民居的优秀之处,克服不足,改善西北地区广大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十分必要,通过对陕南山地传统生土民居的实地测试和分析,证明生土民居有着优良的室内物理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室内光线较差、通风不畅等,这些都阻碍着乡村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文中最后根据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西北地区乡村生土民居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借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居住质量 实地测试 生土民居 物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山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兴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放矿理论计算式归纳和室内放矿试验综合研究,得到尖山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的结构参数,为确保矿山生产能力、降低损失贫化和减小采切比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结构参数 分段高度 进路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热法磷酸生产装置工艺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蕾 梅毅 杨亚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2,共3页
以3万t/a热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阐述了带热能利用的热法磷酸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建成装置现已达产达标,生产操作稳定、运行可靠,说明该装置的工艺设计是成功的... 以3万t/a热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阐述了带热能利用的热法磷酸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建成装置现已达产达标,生产操作稳定、运行可靠,说明该装置的工艺设计是成功的。总结了实施热能回收利用技术后热法磷酸装置取得的节能、节水及减排效果,指出该技术对中国现阶段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法磷酸 热能高效利用 反应热 蒸汽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