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琳 范光忠 叶树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5,368,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20例,均选右眼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Pentacam系统检查患者角膜...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20例,均选右眼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Pentacam系统检查患者角膜后表面在6 mm、7 mm、8 mm、9 mm等不同直径下的Q值(Q6、Q7、Q8、Q9),并检测术前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术中激光切削深度(ablation depth,AD)。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角膜后表面Q值均高于术前Q值,其中术后Q6、Q7、Q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Q9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所有患者Q值均低于术前,但只有行LASIK患者Q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角膜后表面Q值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手术前后Q值变化与CCT和AD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早期能影响角膜后表面的非球面性,Q值增大,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后表面 非球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眼压性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P-VEP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计芬 杨艳芳 赵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高眼压性青光眼(high-tension glaucoma,HTG)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 glaucoma,NT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89例(89眼),其中NTG患者58例,... 目的探讨高眼压性青光眼(high-tension glaucoma,HTG)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 glaucoma,NT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89例(89眼),其中NTG患者58例,HTG患者3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屈光度、瞳孔直径等)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视野检查,检查指标包括图形标准偏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和平均视野缺损(mean defect,MD),另外所有患者行P-VEP检查,观察P100波潜伏期与振幅。同时,对P-VEP的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TG组患者的角膜厚度和眼压明显低于HT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TG和HTG组患者的P100波潜伏期分别为(115.46±10.83)ms、(116.62±11.47)ms,振幅分别为(9.15±4.36)μV、(8.31±2.94)μ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晚期NTG患者的屈光度明显低于H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VEP检查的P100波潜伏期与常规视野检查的NTG和HTG患者MD值明显负相关(均为P<0.05),而与PSD值则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各期HTG和NTG患者间的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无明显差异,而视野检查的MD值与P-VEP检查的P100波潜伏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性青光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视野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