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存的博弈:中国教育的现状分析
1
作者 胡毅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
由于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教育背负着过多的责任,陷入生存的博弈之中。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走入囚徒困境,文凭热的不断升温已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看,只有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改变问题的博弈结构并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理性,才能使教育... 由于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教育背负着过多的责任,陷入生存的博弈之中。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走入囚徒困境,文凭热的不断升温已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看,只有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改变问题的博弈结构并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理性,才能使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囚徒困境 减负 文凭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2
作者 谢念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然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带来发展机遇 ,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边缘化”。中国 2 0余年对外开放 ,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然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带来发展机遇 ,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边缘化”。中国 2 0余年对外开放 ,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从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更多的比较利益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机遇 挑战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社区服务刑制度探究
3
作者 何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8,共5页
“社区服务刑”作为社区矫正的最基本方式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立法予以认可并加以执行。我国应借鉴国外社区服务刑的立法和实践,充分认识我国刑罚体系中增设社区服务刑的必要性,注重结合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社区服务刑的... “社区服务刑”作为社区矫正的最基本方式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立法予以认可并加以执行。我国应借鉴国外社区服务刑的立法和实践,充分认识我国刑罚体系中增设社区服务刑的必要性,注重结合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社区服务刑的适用对象、判决和执行的基本制度,积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刑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区服务刑 必要性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罪犯适用缓刑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4
作者 何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6,共3页
缓刑作为对罪犯的非监禁刑处遇,已经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特别是针对未成年罪犯。我国未成年人罪犯适用缓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就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的现状,从立法和实践角度进行反思,提出了重构未成年罪犯适用缓刑制度... 缓刑作为对罪犯的非监禁刑处遇,已经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特别是针对未成年罪犯。我国未成年人罪犯适用缓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就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的现状,从立法和实践角度进行反思,提出了重构未成年罪犯适用缓刑制度的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罪犯 缓刑 反思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人伦道德 重构人文精神
5
作者 谢念亲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章指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物对人的引诱力和支配力越来越强大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直接带来精神文明的跃迁 ,相反是精神价值的失落 ,核心的问题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 ,注重人伦道德必须重构人文精神。
关键词 人伦道德 人文精神 市场经济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新探
6
作者 赵仲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8-44,共7页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吸取了它的“基本内核”,从此宣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终结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性论,并用感性的、从事物质...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吸取了它的“基本内核”,从此宣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终结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性论,并用感性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代替抽象的人作为新历史观的出发点,从此也结束了旧的人本主义与人性论,进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 类存在 人的自然本质 人的社会本质 社会人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自我意识 抽象的人 新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