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霓虹
刘洪璐
+3 位作者
吕正煊
陈杨君
刘俊
姜建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评估G-xper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实验)、常规痰查结核分枝杆菌(MTB)、痰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等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2017年1月~20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评估G-xper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实验)、常规痰查结核分枝杆菌(MTB)、痰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等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HIV并肺结核患者与57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结果49例HIV并肺结核患者痰检、PPD实验、G-xpert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2%、23%和54%,57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痰检、PPD实验、Xpert/MTB RIF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5%、51%和48%,G-xpert检查在HIV并肺结核患者中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G-xpert检查、PPD实验、常规痰查MTB、痰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等不同诊断方法对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各有不同,Xpert/MTB RIF检查在HIV并肺结核患者诊断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肺结核
Xpert/MTB
RIF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SAT-6联合MMP-14检测在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中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霓虹
夏加伟
+1 位作者
刘洪璐
刘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HIV感染并肺结核患者42例(A组)、单纯肺...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HIV感染并肺结核患者42例(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50例(B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21名(C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完成ESAT-6、MMP-14及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三组人群ESAT-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未见表达。三组人群MMP-14、CD4^+T、CD8^+T及CD3^+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患者MMP-14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CD4^+T、CD8^+T、CD3^+T细胞水平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T-6与CD4^+T、CD8^+T表达呈负相关(r=-0.34、-0.48,P<0.05)。MMP-14表达与CD4^+T、CD8^+T、CD3^+T表达呈负相关(r=-0.32、-0.33、-0.54,P<0.05)。MMP-14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8,P=0.00)。结论ESAT-6与MMP-14在HIV并肺结核重症患者中表达增高,MMP-14在病重患者中升高明显,两者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以进一步评估该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肺结核
肺结核
靶向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雨珊
陆霓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20-24,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所伴随的肝损伤严重影响预后,因此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尤为重要。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分子机制纷繁复杂,本文将着重从当前最新研究热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
结核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所伴随的肝损伤严重影响预后,因此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尤为重要。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分子机制纷繁复杂,本文将着重从当前最新研究热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与脂质过氧化、铁死亡、表观遗传修饰、代谢组学、环状RNA密切相关。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介导ATB-DILI发生的信号通路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表观遗传修饰通过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参与ATB-DILI的致病机制;靶向与非靶向代谢组学在阐明抗结核药物的毒性机制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环状RNA在转录翻译水平参与调控ATBDILI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及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铁死亡
表观遗传
代谢组学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结节危险因素和良恶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熊英
陆霓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35-38,42,共5页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肿瘤。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肺结节(PN)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而对这些发现的PN实行综合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发现早期肺癌,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本研究对PN危险因素和良恶性...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肿瘤。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肺结节(PN)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而对这些发现的PN实行综合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发现早期肺癌,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本研究对PN危险因素和良恶性预测模型做一综述,并对未来PN的管理模式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危险因素
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霓虹
刘洪璐
吕正煊
陈杨君
刘俊
姜建杰
机构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16FD117)
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17FB147)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科技计划项目(官科技字2018S01号)
文摘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评估G-xper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实验)、常规痰查结核分枝杆菌(MTB)、痰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等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HIV并肺结核患者与57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结果49例HIV并肺结核患者痰检、PPD实验、G-xpert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2%、23%和54%,57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痰检、PPD实验、Xpert/MTB RIF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5%、51%和48%,G-xpert检查在HIV并肺结核患者中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G-xpert检查、PPD实验、常规痰查MTB、痰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等不同诊断方法对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各有不同,Xpert/MTB RIF检查在HIV并肺结核患者诊断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
HIV/AIDS
肺结核
Xpert/MTB
RIF
结核菌素试验
Keywords
Tuberculosis with HIV
Tuberculosis
Xpert/MTB RIF
PPD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SAT-6联合MMP-14检测在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中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霓虹
夏加伟
刘洪璐
刘俊
机构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昆明市
第三
人民医院
重症
医学科
昆明市
第三
人民医院
性病与艾滋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115-117,12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16FD117)
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17FB147)
云南省科技厅高校联合面上项目(2018FH001-077)。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HIV感染并肺结核患者42例(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50例(B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21名(C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完成ESAT-6、MMP-14及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三组人群ESAT-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未见表达。三组人群MMP-14、CD4^+T、CD8^+T及CD3^+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患者MMP-14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CD4^+T、CD8^+T、CD3^+T细胞水平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T-6与CD4^+T、CD8^+T表达呈负相关(r=-0.34、-0.48,P<0.05)。MMP-14表达与CD4^+T、CD8^+T、CD3^+T表达呈负相关(r=-0.32、-0.33、-0.54,P<0.05)。MMP-14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8,P=0.00)。结论ESAT-6与MMP-14在HIV并肺结核重症患者中表达增高,MMP-14在病重患者中升高明显,两者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以进一步评估该类患者预后。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肺结核
肺结核
靶向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Keyword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with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Early secretary antigentic target 6kDa protei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雨珊
陆霓虹
机构
云南省传染性疾病临床
医学
中心、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20-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096)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地方高校联合专项(202001BA070001-134)
云南省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项目(昆科计字2019-1-N-25318000003253)。
文摘
结核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所伴随的肝损伤严重影响预后,因此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尤为重要。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分子机制纷繁复杂,本文将着重从当前最新研究热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与脂质过氧化、铁死亡、表观遗传修饰、代谢组学、环状RNA密切相关。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介导ATB-DILI发生的信号通路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表观遗传修饰通过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参与ATB-DILI的致病机制;靶向与非靶向代谢组学在阐明抗结核药物的毒性机制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环状RNA在转录翻译水平参与调控ATBDILI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及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铁死亡
表观遗传
代谢组学
环状RNA
Keywords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Ferroptosis
Epigenetics
Metabolomics
Circular RNA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结节危险因素和良恶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熊英
陆霓虹
机构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省传染性疾病临床
医学
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35-38,42,共5页
基金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960096)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001BA070001-134)。
文摘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肿瘤。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肺结节(PN)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而对这些发现的PN实行综合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发现早期肺癌,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本研究对PN危险因素和良恶性预测模型做一综述,并对未来PN的管理模式提出设想。
关键词
肺结节
危险因素
预测
模型
Keywords
Pulmonary nodule
Risk factor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5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IV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
陆霓虹
刘洪璐
吕正煊
陈杨君
刘俊
姜建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SAT-6联合MMP-14检测在HIV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中价值
陆霓虹
夏加伟
刘洪璐
刘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雨珊
陆霓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肺结节危险因素和良恶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熊英
陆霓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