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真菌性脊柱炎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翔 浦英 +3 位作者 付旭文 杞敏 魏佳璐 寸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9-1114,共6页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例初诊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真菌性脊柱炎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例患者中,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8岁,2例既往有感染部位的手术史,1例并发慢性肝衰竭;4例脓液...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例初诊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真菌性脊柱炎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例患者中,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8岁,2例既往有感染部位的手术史,1例并发慢性肝衰竭;4例脓液/血液培养或病理学真菌阳性;5例表现为感染脊柱节段疼痛,仅1例表现为发热;2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6例C反应蛋白及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例G试验阳性;5例为腰椎病变,1例为颈椎病变;5例为单节段受累,1例为短节段受累;X线检查仅3例表现为骨质破坏;CT检查6例累及脊柱的前柱及中柱,4例骨质破坏以椎间盘为中心,2例骨质破坏以椎体为中心;5例骨质破坏周围无骨质硬化带,在MRI上骨质破坏表现为等T_(1)WI高T_(2)WI/T_(2)WI脂肪抑制信号,而骨质破坏周围骨质表现为低T_(1)WI低T_(2)WI,T_(2)WI脂肪抑制呈高信号,1例骨质破坏周围出现骨质硬化,在MRI骨质破坏表现为等T_(1)WI高T_(2)WI/T_(2)WI脂肪抑制信号,而骨质破坏周围骨质表现为低T_(1)WI高T_(2)WI/T_(2)WI脂肪抑制信号,6例均未出现压缩性骨折、后凸畸形、腰大肌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真菌病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三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翔 窦吉辰 +6 位作者 刘思源 陈林 饶涛 赵衡 周奕 白平 寸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42-747,共6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类分枝杆菌的总称,可引起人体肺、骨关节、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和组织的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近年来,NTM病的患病率及...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类分枝杆菌的总称,可引起人体肺、骨关节、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和组织的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近年来,NTM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有增加,脊柱NTM病的报道也逐渐增多[2-5],但是脊柱NTM病的磁共振表现及随访影像变化的报道却很少。笔者收集了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10日收治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脊柱NTM病的3例成年患者,通过对3例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脊柱NTM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脊柱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纵隔淋巴结钙化致支气管结石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翔 付旭文 +2 位作者 杞敏 许艳玲 沈凌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支气管结石是支气管树内存在的钙化或骨化物质,因其内85%~90%的磷酸钙成分与10%~15%的碳酸钙成分与结石相近而得名。通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等引起纵隔和肺门淋巴结钙化,临床非常罕见,目前尚不清楚钙化物进入支气管树的具体机制... 支气管结石是支气管树内存在的钙化或骨化物质,因其内85%~90%的磷酸钙成分与10%~15%的碳酸钙成分与结石相近而得名。通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等引起纵隔和肺门淋巴结钙化,临床非常罕见,目前尚不清楚钙化物进入支气管树的具体机制^([1])。由于其多表现为咳嗽、咯血,或无明显症状^([2]),常导致临床漏诊和误诊。现报道1例肺结核患者钙化的纵隔淋巴结侵蚀穿透右侧支气管壁,进入支气管内引起阻塞性肺炎的诊治过程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可能出现的演进及转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钙化合物 结石 支气管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余春红 刘幸 +5 位作者 沈凌筠 李海雯 李谢 伍蓉霜 李先蕊 樊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60-66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包括The Cochrane Libr... 目的:系统评价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搜集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PTB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对文章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8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PTB可提高12周末痰菌阴转率(OR=3.17,95%CI:1.85~5.43,P<0.01)、治疗24周末痰菌阴转率(OR=4.09,95%CI:2.74~6.12,P<0.01)、空洞闭合率(OR=3.11,95%CI:1.68~5.74,P<0.01)、病灶吸收率(OR=4.44,95%CI:2.40~8.22,P<0.01)和临床治愈率(OR=4.15,95%CI:2.27~7.58,P<0.01),降低病亡率(OR=5.22,95%CI:1.16~16.96,P<0.01);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TB的8周末痰菌阴转率(OR=1.79,95%CI:0.98~3.26,P=0.0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OR=2.72,95%CI:0.61~12.19,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的化疗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加速痰菌阴转,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但仍需严密监测心电图,警惕贝达喹啉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治疗结果 安全 Meta分析(主题)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附睾结核CT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翔 马仲序 +3 位作者 付旭文 杞敏 许艳玲 沈凌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为了解附睾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笔者收集了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细菌学或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的56例附睾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6例附睾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有阴囊肿... 为了解附睾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笔者收集了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细菌学或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的56例附睾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6例附睾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有阴囊肿痛症状者37例(66.1%),其中合并阴囊皮肤窦道形成者9例(16.1%);合并肺结核、肾结核、鞘膜积液、睾丸受累者分别为29例(51.8%)、26例(46.4%)、24例(42.9%)、15例(26.8%)。CT表现为附睾增粗56例(100.0%)、病灶多发34例(60.7%)、单侧附睾受累32例(57.1%)、附睾钙化8例(14.3%);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附睾病变仅结节状强化、仅环状强化及同时有二者表现分别为23例(41.1%)、19例(33.9%)、14例(25.0%)。认为附睾结核患者多有阴囊肿痛,可合并肺结核及肾结核,CT扫描多为单侧附睾受累、病灶多发,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具有一定CT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男性生殖器 放射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囊腺结核的MRI影像特征分析——附7例精囊腺结核MRI影像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翔 付旭文 +4 位作者 魏佳璐 干玮 李海雯 代敏 和进堂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结核病是一个多系统、多器官累及的疾病,最常见于肺结核,也可发生在肺外的其他器官[1]。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占肺外结核的14%~41%[2],其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占比最高,约为34%~43%[3],以附睾结核及前列腺结核最为常见。尽管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结核病是一个多系统、多器官累及的疾病,最常见于肺结核,也可发生在肺外的其他器官[1]。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占肺外结核的14%~41%[2],其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占比最高,约为34%~43%[3],以附睾结核及前列腺结核最为常见。尽管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占比较高,且可通过性传播传染给女性[4],但目前对其关注并不多。精囊腺结核可由前列腺、附睾结核或尿路结核引起[5],因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常出现误诊漏诊,报道其影像表现,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研究更为少见,故笔者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精囊腺结核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医者对该病的认识,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 精囊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结核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翔 杞敏 +4 位作者 姜建杰 魏佳璐 付旭文 李海雯 张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9-506,共8页
目的:分析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实验室... 目的:分析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依据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32例(38.1%)和非脑梗死组52例(61.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结核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颅内结核临床症状常见的有头痛(95.2%,80/84)、发热(73.8%,62/84)、呕吐(52.4%,44/84)及意识障碍(48.8%,41/84),抽搐(7.1%,6/84)少见。非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血镁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80(0.75,0.85)mmol/L(正常值0.73~1.06 mmol/L),明显低于脑梗死组的0.84(0.81,0.8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9,P=0.038)。脑梗死组颅脑MRI表现为基底池/环池脑膜增厚者31例(96.9%),外侧裂池脑膜增厚者21例(65.6%),合并动脉血管壁增厚者31例(96.9%);非脑梗死组颅脑MRI表现为基底池/环池脑膜增厚者26例(50.0%),外侧裂池脑膜增厚者18例(34.6%),合并动脉血管壁增厚者28例(53.8%)。脑梗死组基底池/环池脑膜增厚、外侧裂池脑膜增厚及动脉管壁增厚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956,P=0.000;χ^(2)=7.659,P=0.006;χ^(2)=17.545,P=0.000)。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血管壁增厚是颅内结核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7.128(3.393~216.917)]。结论:颅内结核常见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呕吐及意识障碍,MRI提示动脉血管壁增厚是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结核MRI影像表现及分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翔 魏佳璐 +3 位作者 付旭文 杞敏 干玮 寸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分析脊髓结核MRI影像表现及分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颅内结核合并脊髓结核的82例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根据是否累... 目的:分析脊髓结核MRI影像表现及分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颅内结核合并脊髓结核的82例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根据是否累及脊髓表面脊膜和脊髓实质,将82例脊髓结核患者MRI影像表现分为脊髓实质型[42例(51.2%)]、脊膜型[36例(43.9%)]和混合型[4例(4.9%)]。其中,脊髓实质型表现为脊髓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强化或环状强化病灶,伴或不伴脊髓水肿,且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比例[64.3%(27/42)]高于脊膜型[30.6%(11/36)],合并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31.0%(13/42)]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比例[81.0%(34/42)]均低于脊膜型[分别为61.1%(22/36)和97.2%(3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8,P=0.003;χ^(2)=7.127,P=0.008;χ^(2)=5.027,P=0.025);脊膜型表现为软脊膜线样增厚和(或)蛛网膜下腔结核瘤但无脊髓实质病灶,可伴有脊髓水肿、脊髓空洞或蛛网膜下腔粘连;混合型同时具备以上两型表现。结论:脊髓结核以脊髓实质型MRI表现为主,其次是脊膜型,而混合型少见,参照各型具有的MRI特征可增强MRI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苦甙上调大鼠LC3Ⅱ表达促进自噬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洁 刘思奇 +8 位作者 王艺颖 王霖 施承宏 王芳 常国楫 华丽娟 陈华憶 李生浩 王晴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022-2028,共7页
目的明确龙胆苦甙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并初步探讨LC3Ⅱ基因及自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NASH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胆苦甙组、龙胆苦甙+3-MA组、二... 目的明确龙胆苦甙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并初步探讨LC3Ⅱ基因及自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NASH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胆苦甙组、龙胆苦甙+3-MA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给予相应治疗和处理4周后,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LC3Ⅱ、LC3Ⅰ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情况,结合大鼠血清的血脂(CHOL和TG)、谷丙转氨酶以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评价龙胆苦甙对大鼠NASH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LC3Ⅱ及自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制。结果(1)正常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正常,未见脂肪变及炎症损伤;模型对照组肝细胞索结构紊乱,出现严重肝脂肪变及炎症损伤,并可见点、片状坏死形成;龙胆苦甙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肝脂肪变及炎症损伤均有所减轻;龙胆苦甙+3-MA组肝脂肪变和炎症损伤较龙胆苦甙组明显加重,肝小叶结构紊乱,坏死增多。(2)模型对照组ALT、CHOL、TG、IL-1β、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龙胆苦甙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的ALT、CHOL、TG、IL-1β、TNF-α水平一定程度上得到逆转,而龙胆苦甙+3-MA组ALT、CHOL、TG、IL-1β、TNF-α水平又较龙胆苦甙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LC3Ⅱ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这一趋势在龙胆苦甙组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中出现逆转,而龙胆苦甙+3-MA组的LC3ⅡmRNA和蛋白质表达又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龙胆苦甙可缓解大鼠NASH相关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龙胆苦甙上调肝组织LC3Ⅱ表达从而促进了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甙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 自噬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泌抗原靶6及免疫和炎症指标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霓虹 沈凌筠 +3 位作者 刘洪璐 陈杨君 杨艳 杜映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54-659,共6页
目的:分析相关免疫及炎症指标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肺结核患者325例[包括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115例(A组)和未发生肝损伤的患者210例(B组)]... 目的:分析相关免疫及炎症指标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肺结核患者325例[包括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115例(A组)和未发生肝损伤的患者210例(B组)]和同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98名(C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组研究对象中免疫细胞、炎症指标、血清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MMP-14与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51.2(18.9,77.2)岁]高于B组[39.1(19.7,63.3)岁]和C组[36.3(20.1,61.3)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7.695、29.982,P值均=0.000);A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95.0(155.0,449.0)个/μl]低于B组[571.0(397.0,642.0)个/μl]和C组[775.0(710.0,993.0)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7.225、40.117,P值均=0.000);A组血浆降钙素原(PCT)[4.3(0.9,11.5)ng/ml]、D-二聚体[4.5(0.7,8.4)μg/ml]、ESAT-6[59.3(27.1,66.5)pg/ml]、MMP-9[29.1(18.6,39.6)ng/ml]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分别为2.8(0.5,8.6)ng/ml、2.3(0.5,5.1)μg/ml、32.5(25.8,59.2)pg/ml、17.2(12.7,21.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8.991、29.879、32.045、31.122,P值均=0.000);A组和B组MMP-14表达量[分别为54.7(41.4,66.7)ng/ml和60.2(45.2,65.1)ng/ml]均高于C组[5.5(2.8,6.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9.209、53.436,P值均=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65岁)、ESAT-6升高(>30.5 pg/ml)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289(4.355~24.361),P=0.000;OR(95%CI)=9.479(3.340~21.653),P=0.000]。结论:针对高龄和ESAT-6高表达肺结核患者及早使用保肝药物,可能会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MMP-9高表达的肺结核患者也应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伤 免疫因子类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征象联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对鉴别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与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翔 付旭文 +3 位作者 许艳玲 干玮 杞敏 黄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征象联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鉴别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与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次确诊的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其中儿童胸肺型... 目的:探讨胸部CT征象联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鉴别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与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次确诊的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其中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58例(吸虫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结核组)。分析其临床症状、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CT征象的影像模型和结合CT征象与嗜酸性粒细胞的联合模型,计算及对比两个诊断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利用CT征象建立的影像模型显示,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OR=5.11,95%CI:1.64~15.97)和肺部结节(OR=12.33,95%CI:2.51~60.65)时,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能性更高,而出现胸膜钙化(OR=0.17,95%CI:0.04~0.68)和隧道征(OR=0.01,95%CI:0.00~0.15)时,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能性更低;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95%CI:0.777~0.922),敏感度为79.3%(95%CI:66.6%~88.8%),特异度为75.6%(95%CI:60.5%~87.1%)。利用CT征象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建立联合模型显示,出现肺部结节(OR=11.56,95%CI:1.76~75.71)时,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能性更高,而出现隧道征(OR=0.02,95%CI:0.00~0.48)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OR=0.02,95%CI:0.01~0.08)时,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能性更低;通过绘制ROC曲线,AUC为0.934(95%CI:0.885~0.982),敏感度为89.7%(95%CI:78.8%~96.1%),特异度为88.9%(95%CI:75.9%~96.3%)。联合模型鉴别诊断效能高于影像模型,其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1,P=0.016)。结论:对于儿童胸肺型并殖吸虫病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联合模型鉴别诊断效能高于影像模型;出现肺部结节、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未升高时更倾向于诊断儿童结核性胸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并殖吸虫病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畸胎瘤破裂致肺部感染误诊肺结核一例
12
作者 李翔 魏佳璐 +2 位作者 付旭文 李海雯 和进堂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112-1114,共3页
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肿瘤中的一种^([1]),通常发生于性腺,但也可发生于性腺外的纵隔、腹膜后和骶尾等部位^([2])。其中,纵隔畸胎瘤是纵隔常见肿瘤,占纵隔肿瘤的8%~13%^([3]),但其通常无症状,在其发生破裂入心包、纵隔或胸腔后可引起相应... 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肿瘤中的一种^([1]),通常发生于性腺,但也可发生于性腺外的纵隔、腹膜后和骶尾等部位^([2])。其中,纵隔畸胎瘤是纵隔常见肿瘤,占纵隔肿瘤的8%~13%^([3]),但其通常无症状,在其发生破裂入心包、纵隔或胸腔后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4-5]),存在较大的临床漏诊和误诊风险。现笔者报道1例妊娠至哺乳期年轻女性纵隔成熟畸胎瘤破裂致肺部感染而被误诊为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治过程及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纵隔肿瘤 结核 误诊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表现为椎体内弥漫分布结节的脊柱结核二例
13
作者 李翔 付旭文 +3 位作者 干玮 魏佳璐 杞敏 寸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07-1010,共4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累及的疾病,骨关节系统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左右,其中50%发生在脊柱[1]。骨质破坏并发脓肿形成是脊柱结核主要的影像表现[2]。表现为椎体骨髓中弥漫分布结节的脊柱结核十分罕见[3]。笔...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累及的疾病,骨关节系统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左右,其中50%发生在脊柱[1]。骨质破坏并发脓肿形成是脊柱结核主要的影像表现[2]。表现为椎体骨髓中弥漫分布结节的脊柱结核十分罕见[3]。笔者收集了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椎体内弥漫分布结节的脊柱结核的2例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医者对该罕见影像表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