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某医院骨科门诊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郎爱强 孙启增 +4 位作者 何伟 徐增辉 李好东 贺云 段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检测骨科门诊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态。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水平的2500例患者... 目的检测骨科门诊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态。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水平的2500例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25(OH)D值,以血清25(OH)D的值判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①缺乏:25(OH)D<20 ng/mL;②不足:20 ng/mL≤25(OH)D≤30 ng/mL;③充足:25(OH)D>30 ng/mL。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患者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43岁)、中年组(44~64岁)、老年组(≥65岁),分析骨科门诊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1528例(61.1%),维生素D不足830例(33.2%),维生素D充足142例(5.7%),骨科门诊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比高达94.3%,男性组患者维生素D平均值为(20.1±7.0)ng/mL,女性组维生素D平均值为(18.0±6.9)ng/mL,性别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维生素D水平低于男性,未成年组维生素D平均值为(17.3±7.2)ng/mL,青年组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6.6)ng/mL,中年组维生素D平均值为(18.9±6.8)ng/mL,老年组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7.5)ng/mL,年龄与维生素D水平无线性相关性(P=0.468)。结论骨科门诊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存在普遍缺乏和不足的现象,是骨科常见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 骨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戈 段洪 +5 位作者 卞鸿燕 贺云 尹劲 吴波 杨海青 周兆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上的患者,分析统计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脊柱病变。结果各年龄组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骨质疏松与腰椎失稳等疾病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胸腰椎骨折的偏回归系数为1.026,Wald检验结果 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789;脊柱退行性变的偏回归系数为0.225,Wald检验结果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53;腰椎失稳的偏回归系数为0.828,Wald检验结果 P=0.00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89;腰椎滑脱的偏回归系数为0.782,Wald检验结果 P=0.02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185;颈椎病的偏回归系数为0.691,Wald检验结果P=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211;椎管狭窄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570;脊柱畸形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2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02;年龄的偏回归系数为0.048,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49;性别的偏回归系数为-1.035,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355。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病(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与年龄增加相关。结论年龄增加,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增加;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能加速脊柱退变。骨质疏松加速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退行性疾病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