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IL-35、IL-10及TGF-β1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娅萍 高彦 吕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198,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多由脂质代谢异常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绞痛发作,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
关键词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卢竞前 杨锋 +2 位作者 张洲 陈敏 李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6-98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因突发胸痛13h入院,入院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不缓解,伴湿汗和频死感,无放射,恶心无呕吐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体检:体温36.5℃,心率67/min,呼吸21/m...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因突发胸痛13h入院,入院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不缓解,伴湿汗和频死感,无放射,恶心无呕吐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体检:体温36.5℃,心率67/min,呼吸21/min,血压140/8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焦躁,唇无紫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7/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介入术 急诊 冠心病家族史 临床资料 突发胸痛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及心肌灌注的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帅 张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及心肌灌注的改变。方法将AMI患者分为PCI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MI患者PCI治疗前,PCI治疗后3d及1、2、4、6、8周时血清e...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及心肌灌注的改变。方法将AMI患者分为PCI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MI患者PCI治疗前,PCI治疗后3d及1、2、4、6、8周时血清eNOS的水平。非PCI治疗组在对应时间点抽血。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病期血清eNOS水平的变化。两组患者均于AMI后4周行心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SPECT检查,比较心肌灌注程度。结果PCI治疗组、非PCI治疗组治疗前血清eNO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组术后3d及术后1、2、4、6、8周血清eNOS水平较非PCI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时血清eNOS水平较术后2周、6周时血清eNOS水平明显升高。PCI组心肌灌注良好者24例(80%);而非PCI组心肌灌注良好者仅有5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后早期PCI治疗可促进患者血清eNOS表达,改善心肌灌注,从而减轻缺血区心肌组织的损伤,改善心肌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梗塞 大脑中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口服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娟 王玮 田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剂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卢竞前 吕云 +2 位作者 田青 杨锋 张荣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0-941,共2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发现的3例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可为同一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亦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多省均可见类似散发报道,提示医生在接诊先天性心脏病时...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发现的3例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可为同一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亦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多省均可见类似散发报道,提示医生在接诊先天性心脏病时要重视其家庭成员的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包虫囊肿1例
6
作者 周隽 许智韬 +3 位作者 张菡 杨萍 王玮 田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棘球蚴病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邹云丞 吕云 +5 位作者 杨峰 卢竞前 张荣华 白洁 高彦 李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PCI后炎性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IABP行PCI)和对照组48例(直接行PCI);分别测定入院时以...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PCI后炎性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IABP行PCI)和对照组48例(直接行PCI);分别测定入院时以及第1、7天的sCD40L水平;比较2组PCI术后1周、3个月的LVEF,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治疗组第1、7天的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19±0.39)μg/Lvs(3.51±0.42)μg/L,(2.98±0.34)μg/Lvs(3.12±0.41)μg/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的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36.11±6.31)%vs(30.26±5.48)%,(44.69±5.02)%vs(41.52±4.17)%,P<0.05)];而2组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前采用IABP辅助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sCD40L水平,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泵 反搏动术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CD40配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均值及脉压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皓 翟彪 +2 位作者 田青 王玮 胡大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以期为动态血压监测(ABPM)应用于早期诊断和评价高血压性肾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按动态脉压(24 h PP)≤40 mm Hg(1mm Hg=0.133 kPa)、41~55 mm Hg、56~70...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以期为动态血压监测(ABPM)应用于早期诊断和评价高血压性肾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按动态脉压(24 h PP)≤40 mm Hg(1mm Hg=0.133 kPa)、41~55 mm Hg、56~70 mm Hg、>70 mm Hg分为Ⅰ、Ⅱ、Ⅲ、Ⅳ组,测量24 h 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 PP、尿微量白蛋白(mA1b)及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各组的尿 mA1b、NAG 检测值及其阳性率,进行24 h SBP、24 h DBP、24 h PP 与尿 mA1b、NAG 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1)Ⅰ组与Ⅱ组之间,尿 mA1b、NAG 及微量蛋白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与Ⅳ组随24 h PP 的增高,尿 mA1b、NAG 及微量蛋白尿阳性率均依次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 h PP、24 h SBP 与尿 mA1b、NAG 呈正相关(r=0.79、0.78、0.78、0.76,P<0.05),24 h DBP 与mA1b、NAG 呈负相关(r=0.64、-0.65,P<0.05);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得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时对应的24 hSBP、24 h DBP 及24 h PP 值分别为150 mm Hg、91 mm Hg、58 mm Hg。结论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可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测评价指标,24 h SBP 高于150 mm Hg、24 h PP 高于58 mm Hg,24 h DBP 过度下降的患者为高血压性肾损害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均值 动态脉压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及抗血小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锋 卢竞前 +5 位作者 李易 张洲 张阳 莫小凤 吕云 邹云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老年PCI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行PCI术的患者469例...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老年PCI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行PCI术的患者469例,根据是否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分为常规治疗组(238例)和个体化治疗组(231例),个体化治疗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CYP2C19*2或CYP2C19*3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分为正常代谢型组(81例)、中间代谢型组(135例)、慢代谢型组(15例),随访出院1个月时出血事件和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个体化治疗组出院1个月后出血事件明显增加(9.5%vs 5.9%,P=0.031)。个体化治疗组出院1个月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7±4.9)mg/Lvs(11.4±3.7)mg/L,P=0.008]。CYP2C19基因多态性正常代谢型为35.1%,中间代谢型为58.4%,慢代谢型为6.5%。结论根据基因多态性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对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慢代谢型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及降低CRP水平,但可能增加了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等位基因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全书 李萍 +1 位作者 张艺洁 卢竞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504-507,共4页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普及,对比剂肾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而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已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普及,对比剂肾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而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已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