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色泽大米中5种金属元素检测及膳食风险分析
1
作者 林杰 郭昱娇 郭俊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1期287-293,共7页
目的建立湿法消解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3种大米中Ca、Fe、Mn、Cu和Zn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并评估其膳食风险。方法以云南省红河县紫米、红米和白米为实验对象,湿法消解处理大米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分析3种大米... 目的建立湿法消解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3种大米中Ca、Fe、Mn、Cu和Zn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并评估其膳食风险。方法以云南省红河县紫米、红米和白米为实验对象,湿法消解处理大米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分析3种大米中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单一元素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及靶标危害商值(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进行大米膳食风险分析。结果3种大米中均检测出Ca、Fe、Mn、Cu和Zn元素;紫米和白米中各元素回收率分别在97.96%~101.45%和97.27%~102.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值分别在1.52%~2.31%和0.42%~2.41%之间,方法可靠。结论湿法消解和火焰原子吸收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测定3种大米中Ca、Fe、Mn、Cu和Zn元素含量,所测元素的THQ均小于1,食用3种大米均不会产生非致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米 白米 红米 火焰原子吸收法 金属元素 膳食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燃烧制备纳米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马姣 钱志慧 +3 位作者 朱琴 白玮 郭昱娇 郭俊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采用熔盐燃烧法在300℃、400℃、500℃和600℃下燃烧反应1h,然后经650℃焙烧3h,制得4种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所制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的原有立方尖晶石结构均没有被改变,随燃烧反应温度递增,粒... 采用熔盐燃烧法在300℃、400℃、500℃和600℃下燃烧反应1h,然后经650℃焙烧3h,制得4种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所制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的原有立方尖晶石结构均没有被改变,随燃烧反应温度递增,粒径略微增大,由纳米类球形颗粒变为亚微米多面体类球形颗粒。其中,燃烧反应优化温度500℃制备的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为纳米级多面体类球形颗粒,电化学性能优良,在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和1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分别是103.8mAh/g和90.3%,而5C和更高倍率10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8.4mAh/g和88.2mAh/g,分别经500和1000次循环后仍有79.0%和76.1%的容量保持率。该材料具有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7kJ/mol)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3.54×10^(-16)cm^(2)/s)。Ni掺杂提高了循环过程中LiMn 2O 4晶体结构稳定性,抑制了Jahn-Teller畸变,适宜的燃烧反应温度可制备纳米级颗粒样品,提升其高倍率容量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熔盐燃烧法 镍掺杂 JAHN-TELLER畸变 纳米尺寸 高倍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燃烧法制备Ni-Cr共掺LiMn_(2)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昱娇 罗学英 +2 位作者 林杰 宁平 郭俊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2,共7页
采用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制备了一系列尖晶石型LiNi_(0.05)Cr_(0.05)Mn_(1.90)O_(4)(LNC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温度对LNCMO的结构、微观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都归属于LiMn_(2)O_(4... 采用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制备了一系列尖晶石型LiNi_(0.05)Cr_(0.05)Mn_(1.90)O_(4)(LNC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温度对LNCMO的结构、微观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都归属于LiMn_(2)O_(4)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随焙烧温度升高,样品颗粒逐渐增大,其中550℃制备的为纳米级颗粒,其余为亚微米级。其中600℃焙烧温度制备的LNCMO样品展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5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9.1mAh/g,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75.7%。电流密度增大到15C和30C时,经800次循环后该样品仍有64.4%和60.6%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其具有最大的Li+扩散系数(6.31×10^(-16) cm^(2)/s)和最小的电荷转移电阻(89.0Ω)。Ni-Cr共掺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适宜的二次焙烧温度有利于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Ni-Cr共掺杂 熔盐燃烧法 焙烧温度 正极材料 JAHN-TELL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