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果园干旱监测和水分调控服务系统
1
作者 杨柯 于璐 +2 位作者 杨代勇 施汝鸿 王瑞晶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6期5-9,共5页
【目的】山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差、农田管理科技含量低,导致水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难以实现,因此及时掌握山地果园干旱情况对积极应对山地果园冬春干旱具有重要作用。【方法】综合农业气象学、作物生理学和数理统计学... 【目的】山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差、农田管理科技含量低,导致水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难以实现,因此及时掌握山地果园干旱情况对积极应对山地果园冬春干旱具有重要作用。【方法】综合农业气象学、作物生理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在大气—土壤—果树水分循环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山地果园干旱监测和水分调控指标,并借助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山地果园干旱监测、水分调控和节水灌溉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结果】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干旱监测,并通过定量节水灌溉控制技术和措施,提高山地果园水资源利用率,达到降本节支、提质增效的目的,有助于推动云南高原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将农业气象理论和应用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无线传感等信息技术以及农业工程性措施相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气候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果园 干旱监测 水分调控 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苯甘氨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对多种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被引量:7
2
作者 常银霞 周玲玲 +2 位作者 向兰 任朝兴 袁黎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以D-3,5-二硝基苯甲酰苯甘氨酸和3-氨丙基硅烷化硅胶合成了D-苯甘氨酸衍生手性固定相,并自制了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用正己烷-异丙醇作流动相,对非衍生化的氨基酸、胺、醇和羧酸类等10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结果表明... 以D-3,5-二硝基苯甲酰苯甘氨酸和3-氨丙基硅烷化硅胶合成了D-苯甘氨酸衍生手性固定相,并自制了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用正己烷-异丙醇作流动相,对非衍生化的氨基酸、胺、醇和羧酸类等10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结果表明:所拆分的10种手性化合物,有7种手性化合物能得到基线分离,最好的分离度Rs=5.56。该文还用苯对柱性能进行了评价,理论塔板数达每米8万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苯甘氨酸衍生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锌-铟系列高性能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忠诚 宋曰海 耿卫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8-41,共4页
研究了Al-Zn-In-Sn、Al-Zn-In-Sn-Mg、Al-Zn-In-Mg-Ti和Al-Zn-In-Si等牺牲阳极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各种元素在阳极材料中的实际含量均高于理论设计含量;四种阳极材料的开路电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电位有一定... 研究了Al-Zn-In-Sn、Al-Zn-In-Sn-Mg、Al-Zn-In-Mg-Ti和Al-Zn-In-Si等牺牲阳极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各种元素在阳极材料中的实际含量均高于理论设计含量;四种阳极材料的开路电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电位有一定的差别。电偶接通时,电流较高,之后电流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小,在50 h之后电流都趋向平稳状态。Al-Zn-In-Sn-Mg、Al-Zn-In-Ti-Mg和Al-Zn-In-S的相组织分布较为均匀,均为-αAl加上均匀分布的Al+Zn第二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In合金 牺牲阳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疏花留果方式对红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苏俊 薛淑昆 +3 位作者 王瑞晶 李林 李自深 舒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8-5059,5112,共3页
[目的]研究红梨(92-2)果实生产过程中的最佳疏花留果的方法。[方法]以红梨(95-2)为试材,采用不同果实序位的留果方式以及不同疏花疏果的方法,在开花期、结果期以及果实成熟期开展相关研究。[结果]一花枝上2、3和4号果位的平均单果重、... [目的]研究红梨(92-2)果实生产过程中的最佳疏花留果的方法。[方法]以红梨(95-2)为试材,采用不同果实序位的留果方式以及不同疏花疏果的方法,在开花期、结果期以及果实成熟期开展相关研究。[结果]一花枝上2、3和4号果位的平均单果重、果面果锈面积与对照间均存在0.01水平显著差异,且器官发育完善、授精结实后不易形成生理落果,果型较正;同时,一花枝上同时保留2、3和4号果位的花朵,每朵花序保留2个果,平均单果重、平均果实纵径以及平均果实横径分别超出未疏花蔬果的处理127.34g、25.59mm和35.77mm。[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梨树进行合理的果位留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95-2) 果实序位 疏花 疏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材料红外热释电系数测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普朝光 向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1-776,共6页
基于动态变温方法及间接热释电电流法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已获专利授权的动态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方法及组成,用已知热释电系数值的锆钛酸铅(PZT)陶瓷及钽酸锂(LT)单晶作为参考样品对系统进行了调试,... 基于动态变温方法及间接热释电电流法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已获专利授权的动态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方法及组成,用已知热释电系数值的锆钛酸铅(PZT)陶瓷及钽酸锂(LT)单晶作为参考样品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并对PZT、聚二氟乙烯(PVDF)及钛酸锶钡(BST)等几种常见的铁电薄膜材料的热释电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释电系数测试值与参考值吻合很好,而且该系统具有控温精度高(±0.002℃)、噪声低(≤14 nV)、测试动态范围大(1×10-11~1×10-4 C.cm-2.K-1)等优点,它不仅能满足传统热释电模式工作的PZT系列材料热释电系数的测试需要,还可用于测量热释电-介电模式工作的BST系列材料的热释电系数。文中所开发的动态法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完全可满足未来铁电材料在红外探测应用领域的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 铁电材料 热释电系数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酐改性的玉米芯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耿卫东 徐兴志 杨亚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1,共5页
利用丁二酸酐对微波预处理过的玉米芯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芯(MC)对Cu2+的吸附行为。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MC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MC的用量、pH及吸附时间对Cu2+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MC的吸附行为更好... 利用丁二酸酐对微波预处理过的玉米芯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芯(MC)对Cu2+的吸附行为。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MC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MC的用量、pH及吸附时间对Cu2+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MC的吸附行为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增强。在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中,MC对Cu2+的饱和吸附量为166.67 mg.g-1,是玉米芯的9倍左右。其动力学数据更好地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吸附过程的活化能Ea为12.030 kJ.mol-1,表明吸附水溶液中Cu2+是吸热的化学过程;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0为-6.618~-7.383 kJ.mol-1,标准焓变ΔH0为4.771 kJ.mol-1,标准熵变ΔS0为38.219 J.K-.1mol-1,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的过程。MC经过改性后含有羧基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丁二酸酐 铜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层状结晶硅酸钠对钙镁离子交换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耿卫东 杨雪静 杨亚玲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改性层状结晶硅酸钠(Al-SKS-6)是一种通过层状结晶硅酸钠(SKS-6)改性的性能优良的洗衣粉助剂。对其进行合成并表征,考察了pH、温度和时间对钙镁交换能力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当pH在10左右时,钙离子和镁离子交换能力达到最大,分别为352 m... 改性层状结晶硅酸钠(Al-SKS-6)是一种通过层状结晶硅酸钠(SKS-6)改性的性能优良的洗衣粉助剂。对其进行合成并表征,考察了pH、温度和时间对钙镁交换能力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当pH在10左右时,钙离子和镁离子交换能力达到最大,分别为352 mg/g和405 mg/g,可满足洗衣粉的实际要求。Al-SKS-6对钙镁离子的交换是一个快速交换过程,在5 min时,钙镁离子交换能力可达到30 min时的90%,10 min基本可以达到交换平衡,交换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Al-SKS-6对钙镁离子交换能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层状结晶硅酸钠 钙镁离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被引量:2
8
作者 耿卫东 张丹扬 杨亚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3-1315,共3页
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PEG-400)存在下,锰(Ⅱ)对过硫酸钠氧化日落黄(一种染料)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且对此反应的速度及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定锰的催化分光光度法。锰(Ⅱ)的质量浓度在0.05~4.0mg.L-1范围内与... 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PEG-400)存在下,锰(Ⅱ)对过硫酸钠氧化日落黄(一种染料)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且对此反应的速度及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定锰的催化分光光度法。锰(Ⅱ)的质量浓度在0.05~4.0mg.L-1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0μg.L-1。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锰的测定,并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6%~101.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光光度法 聚乙二醇-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斯氏菌(Jonesia sp.)YNUCC0043耐碱木聚糖酶的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鹏 向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459-463,共5页
从造纸黑液中筛选到一株产木聚糖酶琼斯氏菌YNUCC0043。在含3%玉米芯和0.5%牛肉膏的碱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发酵液木聚糖酶活力达48.50U/ml。其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8.0。该木聚糖酶在pH值6-11,温度60℃以下比较... 从造纸黑液中筛选到一株产木聚糖酶琼斯氏菌YNUCC0043。在含3%玉米芯和0.5%牛肉膏的碱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发酵液木聚糖酶活力达48.50U/ml。其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8.0。该木聚糖酶在pH值6-11,温度60℃以下比较稳定。对该菌株16SrDNA的1456bp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琼斯氏菌YNUCC0043与青海琼斯氏菌DSM15701和琼斯氏菌SC06的系统发育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木聚糖酶 琼斯氏菌YNUCC0043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杨宗玲 李晗 +5 位作者 范方宇 郭磊 王振兴 杨代勇 何晓雪 林仫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84-192,共9页
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优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以VC为对照,对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黄酮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 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优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以VC为对照,对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黄酮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率及还原力。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2 mL/g、乙醇浓度55%、超声时间48 min、超声功率300 W、酶解时间40 min、加酶量0.2%,该条件下黄酮得率为87.52 mg/g(n=3),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87.78 mg/g)接近,模型拟合较好。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黄酮对DPPH·、·OH、O_(2)^(-)·的EC_(50)(concentration for50%of maximal effect,EC_(50))值分别为0.0139、0.30788、0.94291 mg/mL。在浓度0.02~0.5 mg/mL范围内,其还原力不及VC。通过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无籽刺梨果渣中黄酮可为无籽刺梨果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途径,且提取的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刺梨渣 黄酮 超声波 酶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晗 马歆芳 +3 位作者 范方宇 杨代勇 王振兴 刘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该文就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passion fruit peel soluble dietary fiber,PSDF)对Cu^(2+)、Pb^(2+)、Cd^(2+)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PSDF质量、吸附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SDF对金属... 该文就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passion fruit peel soluble dietary fiber,PSDF)对Cu^(2+)、Pb^(2+)、Cd^(2+)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PSDF质量、吸附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SDF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PSDF质量增加而减少,吸附率则先增大后趋于平衡。PSDF对Cu^(2+)、Pb^(2+)、Cd^(2+)的吸附均在30 min左右达到饱和状态,在胃中的吸附率分别为32.10%、42.82%、13.30%,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206、8.930、2.781 mg/g;肠中吸附率分别为62.87%、66.71%、83.50%,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554、13.292、16.352 mg/g。PSDF吸附量分别随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吸附率则随初始浓度增加逐渐下降。PSDF在肠中对Cu^(2+)、Pb^(2+)、Cd^(2+)的吸附能力比在胃中相对更好。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化学吸附,PSDF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金属离子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模型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超 马丽 +7 位作者 段顺美 叶灵 王庆华 王璐 张承明 郭丽娟 魏玉玲 范多青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1,共9页
以赋香香精及赋香卷烟纸共计55个样品为实验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柱后串联人工嗅辨仪(GC-QTOF-O)的方法对赋香卷烟纸的致香化合物进行定性嗅辨分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HS-GC-IMS)对赋香卷烟纸中痕量致香物质... 以赋香香精及赋香卷烟纸共计55个样品为实验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柱后串联人工嗅辨仪(GC-QTOF-O)的方法对赋香卷烟纸的致香化合物进行定性嗅辨分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HS-GC-IMS)对赋香卷烟纸中痕量致香物质进行快速分析,并通过GC-IMS指纹图谱,建立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模型,以可视化形式对不同类别赋香卷烟纸的一致性开展评价。结果表明,从赋香香精和赋香卷烟纸中共识别鉴定出醇、酚、酯、醚、酮等29种致香物质,依据所建立模型可对赋香卷烟纸、成品卷烟的赋香卷烟纸、燃烧后赋香卷烟纸进行有效鉴定及分类识别,为赋香卷烟纸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香卷烟纸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致香化合物 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