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植保联盟马铃薯飞防联合试验示范在昆明实施 被引量:1
1
作者 《云南农业》 2019年第7期94-94,共1页
6月10日,马铃薯飞防联合试验示范在昆明市寻甸县开展。本试验示范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 6月10日,马铃薯飞防联合试验示范在昆明市寻甸县开展。本试验示范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寻甸县植保植检站、寻甸县六哨乡农业科共同联合组织实施。试验示范设在寻甸县六哨乡马铃薯主产区,主要防控对象是马铃薯晚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试验示范 航空植保 昆明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联盟 植保植检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昆明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2
作者 李晓晓 陈立超 《河南农业》 2025年第4期19-21,共3页
昆明市位于我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亚热带高原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这片土地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降水丰沛,孕育了繁茂的农作物,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然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病虫害问题日益加... 昆明市位于我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亚热带高原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这片土地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降水丰沛,孕育了繁茂的农作物,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然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病虫害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威胁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给农民生计带来了巨大压力。昆明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多样性强、季节性显著、地域分布广泛及病原体复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病虫害问题 昆明地区 农民生计 亚热带高原气候 病原体 地域分布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呈贡区红火蚁工蚁消长动态及防控适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燕 刘萍 +1 位作者 太一梅 王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2-1556,共5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2003年10月我国台湾发现其发生,2004年9月广东吴川也发现其危害,其后16年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已经入侵15个省区并具明显扩散趋势,给入侵区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13年10月...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2003年10月我国台湾发现其发生,2004年9月广东吴川也发现其危害,其后16年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已经入侵15个省区并具明显扩散趋势,给入侵区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13年10月云南省首次在元谋县发现红火蚁入侵,其后相继在昆明、玉溪、丽江、临沧、文山等地发现其危害。为明确新入侵区红火蚁的发生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诱饵诱集法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红火蚁工蚁年发生动态,并分析了工蚁觅食强度与温度、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工蚁动态表现为双峰型,即年内出现两个明显盛期,分别在7-8月和10-11月,其具体动态为1-5月觅食工蚁数量少,数量增长缓慢,6-7月逐渐增加,8月觅食工蚁数量达到最大,平均每个诱集瓶可以诱集294头,而后减少;10-11月又进入一个盛期,12月又开始减少。全年中2月份红火蚁最少,平均诱集工蚁数量为15头/瓶。通过对温度、降雨量与捕获到工蚁的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降雨量均与捕获工蚁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以气温25℃或者地面温度21℃作为标准提出,4月下旬-8月下旬为昆明地区应用饵剂防控红火蚁最适温度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工蚁 动态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高毒农药非药物替代技术应用推广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窦秦川 杨珺 +1 位作者 罗嵘 傅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21-6425,共5页
[目的]在昆明市开展高毒农药非药物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诱杀技术、田间废弃菜叶处理池建设、标准化(精确)栽培技术,抗病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栽培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对非药物替代... [目的]在昆明市开展高毒农药非药物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诱杀技术、田间废弃菜叶处理池建设、标准化(精确)栽培技术,抗病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栽培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对非药物替代技术应用推广效益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估。[结果]2006~2010年昆明市非药物替代技术应用推广面积达94 667 hm2,对防治效果的调查及成本/效益定量分析显示:各种非药物替代技术推广应用效益高于传统药物替代技术推广应用直接效益;改进创新了高毒农药替代工作中传统的农药替代方法,降低了昆明市农药使用量。[结论]各种非药物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农药非药物替代技术 应用推广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工作调研浅析
5
作者 赵家进 道金荣 太一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9期5-8,共4页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云南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组织调研组对昆明市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工作专题调研,全面掌握昆明市农药化肥零...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云南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组织调研组对昆明市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工作专题调研,全面掌握昆明市农药化肥零增长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化肥 农药 零增长 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郊型农药管理的思考——昆明市农药管理工作的设想
6
作者 刘萍 毕绍喜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8-11,29,共5页
关键词 昆明市 城郊型农业 农药管理 农药市场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和向日葵白粉病群落组成分析
7
作者 张振荣 朱维贤 +4 位作者 董琼娥 钱玲 任建青 李亚平 王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之相隔300 m的露天爆发严重的向日葵白粉病样品,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这2种植物感染白粉病部位表面的白粉层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97%相似水平下物种分析和聚类显示,草莓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5门17纲26目35科39属50种62个OTU的真菌;向日葵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2门5纲7目10科13属13种15个OTU的真菌;草莓白粉病样本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向日葵白粉病样本;2个样本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物种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均呈显著差异。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2个样本的相对丰度均大于93%。草莓白粉病优势群落以枝孢科(Cladosporiaceae)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为主,同时含有青霉科(Aspergillacea)青霉属(Penicillium)、白粉菌科(Erysiphaceae)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等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优势群落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结论】昆明市相邻地点同时爆发的向日葵白粉病和草莓白粉病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极显著;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同时含有其他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且云南省昆明市向日葵白粉病病原菌种类为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真菌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 真菌多样性 白粉菌科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梨树蚜虫及天敌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太一梅 傅杨 +2 位作者 杨本立 陈国华 陶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37-339,共3页
2000年对昆明地区梨园进行了梨树蚜虫及天敌种类、数量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梨树的蚜虫主要有梨二叉蚜、绣线菊蚜、桃蚜、梨大蚜和黄粉蚜。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内均有蚜虫危害,但5种蚜虫的发生危害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蚜虫天... 2000年对昆明地区梨园进行了梨树蚜虫及天敌种类、数量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梨树的蚜虫主要有梨二叉蚜、绣线菊蚜、桃蚜、梨大蚜和黄粉蚜。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内均有蚜虫危害,但5种蚜虫的发生危害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蚜虫天敌主要有:草蛉、小花蝽、食蚜蝇、瓢虫。天敌的发生与蚜虫密切相关,天敌与蚜虫有明显的时间和数量跟随关系。进行蚜虫的预测和防治时,要综合考虑蚜虫及天敌的数量动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蚜虫 天敌昆虫 数量动态 跟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梨煤污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太一梅 赵锁 刘新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昆明市 煤污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仁果粘壳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药材种植常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被引量:8
10
作者 窦秦川 黄新动 +2 位作者 太一梅 黄应家 韩忠良 《云南农业》 2014年第3期25-26,共2页
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气候和环境多样性显著,有中药资源6559种,占全国的51.4%.常种植的有:三七、云当归、云黄连、云茯苓、胡黄连、砂仁、板蓝根、白术、云山楂、狗脊、桔梗、柴胡和玛咖等60余种,种植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 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气候和环境多样性显著,有中药资源6559种,占全国的51.4%.常种植的有:三七、云当归、云黄连、云茯苓、胡黄连、砂仁、板蓝根、白术、云山楂、狗脊、桔梗、柴胡和玛咖等60余种,种植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防治组织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材病虫草鼠害上升,严重影响质量、经济效益.现将中药材种植常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方法 中药材种植 病虫草鼠害 云南 中药资源 种植规范 经济效益 胡黄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宗麒 李志敏 +5 位作者 袁琼芬 徐光辉 金振华 毕艳芳 陈福寿 王燕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8期72-75,共4页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种群动态 成灾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马铃薯田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及幼虫时空格局研究
12
作者 严乃胜 李正跃 +3 位作者 孙跃先 尹俊杰 陈斌 和淑琪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4期204-206,共3页
采用整株调查法和网捕法调查了昆明地区小春马铃薯田中南美斑潜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小春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南美斑潜蝇幼虫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对上部叶片的危害较轻。幼虫在4月3日以前一直保持在较低的密度水平,中部、下部... 采用整株调查法和网捕法调查了昆明地区小春马铃薯田中南美斑潜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小春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南美斑潜蝇幼虫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对上部叶片的危害较轻。幼虫在4月3日以前一直保持在较低的密度水平,中部、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在15.00和22.63以下,随后密度开始上升,到4月18日达到高峰,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达到69.63和51.25,之后由于部分被害老叶枯死脱落,虫量下降,到临近采收的4月24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下降到43.50和35.75。成虫数量只有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每网虫数达32.6头,但成虫取食产卵造成的危害有2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中、下部危害指数分别达41.50和39.38,第2个高峰出现在收获前的4月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害虫 南美斑潜蝇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蚕豆小麦间作控制南美斑潜蝇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洪谨 陈国华 +3 位作者 周惠萍 朱有勇 傅扬 罗明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1-724,共4页
分别于2003—2004年11月至翌年4月,对昆明地区蚕豆小麦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蚕豆和小麦行比为1:4,1:6种植模式对南美斑潜蝇的控制作用明显高于1:2种植模式,在1:4,1:6... 分别于2003—2004年11月至翌年4月,对昆明地区蚕豆小麦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蚕豆和小麦行比为1:4,1:6种植模式对南美斑潜蝇的控制作用明显高于1:2种植模式,在1:4,1:6种植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虫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2.02%,18.04%;相时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34.26%,37.63%;成虫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为36.74%,59.78%;经方差分析,处理1:4,1:6为控制南美斑潜蝇最佳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间作 生物多样性 害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大棚月季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志敏 杨珺 +1 位作者 陈艳秋 何成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6-971,共6页
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 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西花蓟马在蓟马中所占比例在大棚内6月份可达100%。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和Taylor幂法则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蓟马成虫、若虫和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随其密度的升高分布越聚集;蓟马若虫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此行为与环境(如温度、湿度、寄主养分、杀虫剂施用频率等)共同作用所致,而西花蓟马成虫聚集行为则更多由环境因子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西花蓟马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杨梅果蝇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太一梅 朱斌 +3 位作者 吴俊涛 李秀芝 陈云珠 傅杨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25-27,共3页
2005年至2008年对昆明市危害杨梅的果蝇发生动态、分布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在昆明市杨梅上的发生与杨梅的成熟密切相关,杨梅成熟后果蝇成虫开始迁入果园,当荸荠品种完全成熟而东魁品种成熟率达85%以后,成虫、幼虫均进入发... 2005年至2008年对昆明市危害杨梅的果蝇发生动态、分布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在昆明市杨梅上的发生与杨梅的成熟密切相关,杨梅成熟后果蝇成虫开始迁入果园,当荸荠品种完全成熟而东魁品种成熟率达85%以后,成虫、幼虫均进入发生盛期;果蝇对荸荠品种和东魁品种间危害差异较大;在杨梅树不同高度、不同方位分布不同,不同果园生态环境对果蝇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蝇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蔬菜象鼻虫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萍 毕绍喜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昆明地区 蔬菜 象鼻虫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蔬菜十字花科根肿病综合防治
17
作者 刘萍 毕绍喜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昆明地区 蔬菜 十字花科 根肿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性诱剂监测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发生动态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凡 李志敏 +8 位作者 袁琼芬 何春莲 旷石怡 李楚 赵瑞瑾 陈立超 毕金华 马银梅 太一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了探明昆明市蔬菜主产区不同年度间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性诱剂诱集效果及气象因子对虫害的影响,2020-2022年在昆明市晋宁区利用性诱剂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进行了3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 为了探明昆明市蔬菜主产区不同年度间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性诱剂诱集效果及气象因子对虫害的影响,2020-2022年在昆明市晋宁区利用性诱剂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进行了3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全年均有发生,年度大致呈倒V形趋势,全年发生1~2个高峰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小菜蛾发生高峰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温和较为干旱的天气更有利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的繁殖和生长。本研究可为昆明蔬菜主产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成虫活动规律和监测预警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小菜蛾 性诱剂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太一梅 朱斌 +2 位作者 何绍华 李秀芝 陈云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5,200,共4页
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对昆明地区为害杨梅的果蝇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颜色无明显趋性,对气味较敏感,对水、糖、醋、酒比例为10∶6∶3∶1的糖醋液趋性最强;生物源杀虫剂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600倍液,2.5... 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对昆明地区为害杨梅的果蝇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颜色无明显趋性,对气味较敏感,对水、糖、醋、酒比例为10∶6∶3∶1的糖醋液趋性最强;生物源杀虫剂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6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对为害杨梅的果蝇均具有较好防效,且对果品安全;及时清除地上落果并运出果园集中处理,也是较好的农业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杨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二叉蚜种群空间分布型及聚集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太一梅 傅杨 +2 位作者 杨本立 陈国华 陶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7-289,329,共4页
2000年对危害梨树的梨二叉蚜进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aylor的幂法则,Lloyd的平均拥挤度和平均聚块性指标,Iwao的m -m回归分析法进行空间分布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均一致。梨二叉蚜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其种群随着虫口密度的... 2000年对危害梨树的梨二叉蚜进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aylor的幂法则,Lloyd的平均拥挤度和平均聚块性指标,Iwao的m -m回归分析法进行空间分布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均一致。梨二叉蚜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其种群随着虫口密度的变化,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变化规律。λ值表明梨二叉蚜在不同时期其聚集成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梨二叉蚜 空间分布型 聚集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